1. 關於附解除條件的法律行為和附解除期限的法律行為的問題。
這個應該復是附條件的民制事法律行為,具體來說是附延緩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
所謂附條件,是指約定的事實將來可能會發生,也可能不發生;而附期限,是指該事實一定會發生,只是發生的時間不確定。
法律行為的成立和生效不一定是一致的,合同的成立一般是在雙方意思表示達成一致時就已成立,一般來說合同成立即生效。但也有約定,合同成立之後在一定的條件或期限實現之後才生效,這就是附條件或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
因此,個人覺得上題中甲乙雙方意思表示已經達成一致,合同已經成立,只是在沒實現約定的條件之前,合同尚未生效。故選C
2. 刑釋人員和解教人員監管期限
一般為五年吧
3. 新公務員法對解除處分的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受處來分解除的期間為源:警告,六個月;記過,十二個月;記大過,十八個月;降級、撤職,二十四個月。受撤職處分的,按照規定降低級別。公務員在受處分期間不得晉升職務、職級和級別,其中受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處分的,不得晉升工資檔次。
公務員違紀違法的,應當由處分決定機關決定對公務員違紀違法的情況進行調查,並將調查認定的事實以及擬給予處分的依據告知公務員本人。公務員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處分決定機關不得因公務員申辯而加重處分。
行政機關公務員受開除處分的,自處分決定生效之日起,解除其與單位的人事關系,不得再擔任公務員職務。行政機關公務員受開除以外的處分,在受處分期間有悔改表現,並且沒有再發生違法違紀行為的,處分期滿後,應當解除處分。
解除處分後,晉升工資檔次、級別和職務不再受原處分的影響。但是,解除降級、撤職處分的,不視為恢復原級別、原職務。行政機關公務員在受處分期間受到新的處分的,其處分期為尚未執行的期限與新處分期限之和。
4. 關於收容教育期限的問題
最多隻能執行兩年,那是一個類似定語從句的結構。
收容教育是類似於拘留的一般性自由回限制處分,只不過時間答比較長,公安機關就能做出決定,實際上審理過程還延長了一個環節,就是可以像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可以先在派出所工作會議上判處6個月,但是表現不好就會加刑……
但是在世道不是很好的地方,就是比較亂的地方,通常會變成公安局的斂財工具。
這個法規,的技術含量還停留在「嚴打」時期的水品上。
就是那個失業率暴漲,城裡面到處都是沒有工作地混混鬧事,天天打架鬧事,經常出人命的那個年代……亂世用重典……結果人權被踐踏……
基本上可以理解為,賣淫嫖娼視情節嚴重程度勞教0.5-2年
給警察錢了,情節就輕了,沒給錢,情節就重了。
警察頭頂上的警徽,代表的是共和國的國家機器,專門針對小民百姓實施專政……
5. 黨紀和政紀處分解除期限不一致如何處理如黨紀處分二年,政紀為一年,是分別解除還是二年後一並解除。
黨紀處分二年,政紀為一年,是分別解除還是二年後一並解除。答:應該分別解除。因為政紀牽扯工資、晉升等 ,到期了不影響待遇,這的《公務員暫行管理條例》規定。
《公務員暫行管理條例》
第三十三條 行政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受撤職處分的,同時降低級別和職務工資。 受行政處分期間,不得晉升職務和級別;其中除受警告以外的行政處分的,並不得晉升工資檔次。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第十三條 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是指撤銷受處分黨員由黨內選舉或者組織任命的黨內各種職務。對於在黨內擔任兩個以上職務的,黨組織在作處分決定時,應當明確是撤銷其一切職務還是某個職務。
如果決定撤銷其某個職務,則必須從其擔任的最高職務開始依次撤銷。對於在黨外組織擔任職務的,應當建議黨外組織依照規定作相應處理。
(5)解除教期限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第四章對違法犯罪黨員的紀律處分
第三十條黨員被依法留置、逮捕的,黨組織應當按照管理許可權中止其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等黨員權利。根據監察機關、司法機關處理結果,可以恢復其黨員權利的,應當及時予以恢復。
第三十一條黨員犯罪情節輕微,人民檢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的,或者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決並免予刑事處罰的,應當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黨員犯罪,被單處罰金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第三十二條黨員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處刑法規定的主刑(含宣告緩刑)的;
(二)被單處或者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
(三)因過失犯罪,被依法判處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因過失犯罪被判處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處管制、拘役的,一般應當開除黨籍。對於個別可以不開除黨籍的,應當對照處分黨員批准許可權的規定,報請再上一級黨組織批准。
第三十三條黨員依法受到刑事責任追究的,黨組織應當根據司法機關的生效判決、裁定、決定及其認定的事實、性質和情節,依照本條例規定給予黨紀處分,是公職人員的由監察機關給予相應政務處分。
黨員依法受到政務處分、行政處罰,應當追究黨紀責任的,黨組織可以根據生效的政務處分、行政處罰決定認定的事實、性質和情節,經核實後依照規定給予黨紀處分或者組織處理。
黨員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違反企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社會組織的規章制度受到其他紀律處分,應當追究黨紀責任的,黨組織在對有關方面認定的事實、性質和情節進行核實後,依照規定給予黨紀處分或者組織處理。
黨組織作出黨紀處分或者組織處理決定後,司法機關、行政機關等依法改變原生效判決、裁定、決定等,對原黨紀處分或者組織處理決定產生影響的,黨組織應當根據改變後的生效判決、裁定、決定等重新作出相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