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想問刑事案件辦案期限是多長時間,刑警隊托著不處理有什麼辦法謝謝
刑事案件偵查、審查起訴、審理期限
一、 偵查階段
1、拘留(30日):
(1)拘留期限為3日至7日。
(2)對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延長至30日。
2、逮捕:
(1)不得超過2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1個月。
(2)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3)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延長期限屆滿,仍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二個月。
(4)在偵查期間,發現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發現之日起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的規定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犯罪嫌疑人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偵查羈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計算,但是不得停止對其犯罪行為的偵查取證。對於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報的姓名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二、審查起訴階段
1、起訴階段的期限是1個月。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案件,改變管轄的,從改變後的人民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2、人民檢察院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1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後,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三、審判階段
1、一審(1個月,至遲不得超過2個半月)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1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1個半月。有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1個月。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2、二審(1個月,至遲不得超過2個半月)
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1個月以內審結,至遲不得超過1個半月。有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是決定,可以再延長1個月,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訴、抗訴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四、審判監督程序階段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3個月以內審結,需要延長期限的,不得超過6個月
Ⅱ 不計入辦案期限有哪些
您好,您所問的是抄否是:刑事襲案件中不計入辦案期限的有哪些期間
下列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1、刑事案件對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
2、刑事案件因另行委託、指定辯護人,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審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備辯護的時間;
3、公訴人發現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延期審理建議後,合議庭同意延期審理的期間;
4、刑事案件二審期間,檢察院查閱案卷超過七日後的時間;
5、因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法院決定延期審理一個月之內的期間;
6、民事、行政案件公告、鑒定的期間;
7、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和處理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的期間;
8、民事、行政、執行案件由有關專業機構進行審計、評估、資產清理的期間;
9、中止訴訟(審理)或執行至恢復訴訟(審理)或執行的期間;
10、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或者提供執行擔保後,執行法院決定暫緩執行的期間;
11、上級人民法院通知暫緩執行的期間;
12、執行中拍賣、變賣被查封、扣押財產的期間。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Ⅲ 公安機關辦案期限
1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九十九條 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版超過三十日;案權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
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2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二條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六個月內沒有被公安機關發現的,不再處罰。
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Ⅳ 關於檢察院辦案期限的
檢察院對重大疑難案件、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的審查起訴時間是:2個月(第124條)+1個月(第124條)+2個月(第126條第4項)+2個月(第127條)=7個月。
本案是巨額受賄案,如果符合這些法條規定的情況,是可以用七個月審查起訴的。本案顯然是窮盡了所有延長時效的手段,如果中間都經過各級檢察院批準是合法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ssf/200311/20031109202059-5.htm
第九節 偵查終結
第一百二十四條 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第一百二十五條 因為特殊原因,在較長時間內不宜交付審判的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延期審理。
第一百二十六條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第一百二十七條 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延長期限屆滿,仍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二個月。
##############
另外,本案屬於檢察院直偵案件(貪污賄賂案件),刑事拘留不得超過14天,不計入審查起訴時間。
樓上的答者顯然刑事訴訟法學習的不是太深入,他所說的37天的刑事拘留最長時間,指的是公安機關進行刑事拘留的最長時限,檢察機關最長的刑事拘留時間不得超過14日。雖然檢察機關直偵案件形式上也是由公安機關執行拘留和羈押,但是,直偵案件適用的是檢察機關的刑事拘留時限。
Ⅳ 刑事案件辦案期限
刑事來案件辦案期限是法源律規定的司法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的時間限制。中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對被逮捕或拘留的人犯,必須在24小時內進行訊問;對被告人在偵查中的羈押期限不得超過2個月,少數案情復雜的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1個月。
人民檢察院應在1個月內對公安機關移送起訴或免予起訴的案件作出決定,重大復雜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在受理後1個月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1個半月;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後,應在1個月內審結,至遲不得超過1個半月。
拓展資料: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國家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進行立案偵察、審判並給予刑事制裁(如罰金、有期徒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等)的案件
參考資料:刑事案件辦案期限-網路
Ⅵ 公安辦案期限可以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多久
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超過期限,當事人可向其上級機關投訴,由上級機關給予相回應行政處分。
答1、《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九條的規定: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
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2、《公安機關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問題的解釋》的通知 公安部文件公通字〔2006〕12號規定:
對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逃跑等客觀原因造成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內辦結的,公安機關應當繼續進行調查取證,及時依法作出處理決定,不能因已超過法定辦案期限就不再調查取證。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在逃,導致無法查清案件事實,無法收集足夠證據而結不了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向被侵害人說明原因。
對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治安案件的辦案期限,應當從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之日起開始計算。
公安派出所承辦的案情重大、復雜的案件,需要延長辦案期限的,應當報所屬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
Ⅶ 派出所拖延辦案期限
1、可以要求督察對案件進行監督檢查。
2、治安案件雙方當事人對處罰結果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受害方為輕微傷,雙方又是男女朋友關系,適用於調解處理。一般派出所也會傾向於調解結案。即使調解不成,進入處罰程序,也會考慮到雙方男女朋友關系,以及傷情等情況。
3、雙方都有申請行政復議的權利,是否改變原處罰決定要看行政復議機關的調查情況,減輕、加重、維持都有可能。但不會因為一方提出行政復議就減輕或者加重。
Ⅷ 辦案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幾個月
不得超過兩個月
Ⅸ 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一般不超過30天,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30天以上。
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九條的規定:
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
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
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辦理治安案件,不嚴格執法或者有違法違紀行為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行政監察機關檢舉、控告;收到檢舉、控告的機關,應當依據職責及時處理。
治安案件是指公安機關和基層保衛組織依法對需要給予治安行政處罰的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行為和不夠立為刑事案件的輕微違法犯罪行為,通過立案確認、進行查處的案件。
根據有關規定,社會上發生的治安案件一般由當地公安派出所負責查破;發生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部的治安案件,由本單位保衛組織查破,沒有保衛組織的單位,由所在地公安機關負責查破。
另外,在農村沒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對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中需要給予警告、50元以下罰款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委託鄉(鎮)人民政府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