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紫坪鋪的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簡介
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紫坪鋪水庫是國家西部大開發「十大工程」之一,被列入四川省「一號工程」,於2001年3月29日正式動工興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國家開始籌備建設的紫坪鋪水庫工程,因其壩基地址選在紫坪鋪鎮(前稱白沙)紫坪村而得名,並在以後的幾十年間被廣泛傳播為大眾熟知。
該工程動態投資72億元,靜態投資62億元,水庫正常蓄水位為877米,最大壩高156米,總庫容11.26億立方米,其中調節庫容7.74億立方米,水電站裝機容量76萬千瓦,建成後除了滿足川西灌溉、城市供水、防洪發電外,還將是一個比西湖大100倍的最大「水上公園」。2004年12月1日開始蓄水,2005年5月第一台機組發電, 2006年12月整個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是都江堰灌區的水源工程,是岷江上游不可多得的調節水庫,它是具有防洪、灌溉、城市工業、生活和環保供水、利用供水水量發電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
② 紫坪鋪水庫的歷史昰什麼
紫坪鋪作為四川省都江堰市紫坪鋪鎮內的一個地名,已有悠久的歷史,曾被多角度、多方面宣傳報道。古蜀國時即置「紫坪郵」,轄今紫坪地區(見晉代常琚所著《華陽國志》)
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是都江堰灌區和成都市的水源工程,以灌溉和供水為主,兼有防洪、發電、環境保護
③ 紫坪鋪水庫的簡介
電站裝機容量76萬千瓦,保證出力16.8萬千瓦,年發電量34.176億千瓦時,年平均利用小時4496小時,電站建成後可承擔西南電網的調峰調頻任務和擔負一定的事故備用。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壩址以上流域面積22662平方公里,占岷江上游面積的98%,多年平均流量469立方/秒,年徑流量總量148億立方米,占岷江上游總量的97%,控制上游泥沙來量的98%,工程能有效地調節上游水量、洪水和泥沙。紫鋪水庫建成後,可調節增加枯水期洪水7.75億立方米,設計枯水年寶瓶口現狀多進水量6.86億立方米,基本滿足灌溉、城市工業、生活環境用水要求。
④ 求都江堰紫坪鋪水庫相關資料
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紫坪鋪水庫是國家西部大開發「十大工程」之一,被列入四川省 水庫
「一號工程」,於2001年3月29日正式動工興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國家開始籌備建設的紫坪鋪水庫工程,因其壩基地址選在紫坪鋪鎮(前稱白沙)紫坪村而得名,並在以後的幾十年間被廣泛傳播為大眾熟知。 該工程動態投資72億元,靜態投資62億元,水庫正常蓄水位為877米,最大壩高156米,總庫容11.26億立方米,其中調節庫容7.74億立方米,水電站裝機容量76萬千瓦,建成後除了滿足川西灌溉、城市供水、防洪發電外,還將是一個比西湖大100倍的最大「水上公園」。2004年12月1日開始蓄水,2005年5月第一台機組發電, 2006年12月整個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是都江堰灌區的水源工程,是岷江上游不可多得的調節水庫,它是具有防洪、灌溉、城市工業、生活和環保供水、利用供水水量發電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
一、流域概述
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位於岷江上游,都江堰城西北9KM處。岷江是長江一級支流,全長711KM,流域面積13588平方公里。都江堰以上為上游,河長314KM,落差2062M,流域面積23037平方公里。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壩址以上流域面積22662平方公里,占岷江上游面積的98%,多年平均流量469立方/秒,年徑流量總量148億立方米,占岷江上游總量的97%,控制上游泥沙來量的98%,工程能的效地調節上游水量、洪水和泥沙。
二、工程布置
工程正常蓄水位877.00米,相應庫容9.98億立方米,校核洪水位883.10米,總庫容量11.12億立方米,屬於大(I)型水利樞紐工程,其主要建築物等級為I級工程按1000年一遇洪水設計,洪峰流量為12700立方米/秒。樞紐由大壩、溢洪道、引水發電系統及廠房、沖沙放空洞、泄洪排沙洞組成。
三、工程效益
提高都江堰設計灌溉面積1086萬庫耕地的灌溉供水保證率,還將為毗河丘陵擴灌區314萬畝灌溉面積提供水源;向成都市提供工業和生活水量50立方米/秒(比現在增加22立方米/秒);在枯水期(12月至次年5月)向成都市提供20立方米/秒的環境用水。 電站裝機760MW,多年平均發電量34.17億KW.H,可在電網中承擔調節頻任務。可將岷江上游百年一遇的洪水削減為十年一遇下泄,大大減輕都江堰至新津縣長約78公里河段的洪水威脅。
四、施工進度
工程總工期六年(2001至2006年),不包括一年的籌建期(2000年)。導流洞二條,洞徑分別為11米、10米,洞長分別為780米、695米。施工期2年,必 須保證2002年11月中旬截流。 大壩趾板砼築開始至第一台機給發電2.5年。壩體分四期填築,砼板分三期澆築,於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先後下閘,封堵導流洞,水庫開始蓄水。大壩繼續施工至2006年底建完。 廠房工程自2005年5月第一台機組低水位發電後,每隔6個月安裝一台機組,到2006年10月四台機組全部安裝完畢。
五、環境效益
調節徑流,提高岷江水資源利用率。都江堰灌區面積目前的2萬平方公里提高到2.5萬多平方公里。確保城市供水,改善環境質量,促進成都市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提高防洪能力,可使岷江上游百年一遇的洪水削減至十年一遇洪水下泄,防洪標准從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同時還可新開發河灘地約一萬畝。充分發揮水庫的凈化功能,改善都江堰供水水質,減少泥沙危害,節約凈化處理費水庫電站每年提供電能34.17億KW·H,避免了同規模火電站產生的環境污染。 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形成了新的風景旅遊區,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聯成一片,提高了以都江堰為中心的風景旅遊區的環境質量。
⑤ 紫坪鋪水庫水有多深度
紫坪鋪水庫是一個以灌溉、供水為主,結合發電、防洪、旅遊等的大型綜合利用水利樞紐工程。水庫正常蓄水位877米,死水位817米,設計洪水位871.1米(P=0.1%),核定洪水位883.1米,最大壩高156米。在校核洪水位下,總庫容11.12億立方米,其中正常蓄水以下庫容9.98億立方米,正常蓄水位至汛期限制水位之間庫容4.247億立方米,死庫容2.24億立方米。
⑥ 紫坪鋪水庫修建當年賠償多少錢給農民
屬於政府信息公開范圍,進入政府官網即可申請知道
⑦ 紫坪鋪水庫是採用什麼樣的修築方式修築而成
要修築萬里長城這樣規模宏大而又艱巨的工程,在勞動力的調配、材料來源、規劃設計和施工等方面都是相當龐大復雜的。首先談一下勞動力的問題。 修築長城的人力來源
⑧ 紫坪鋪水庫的歷史沿革
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都江堰,以無壩引水、自動調洪、排沙、灌溉為特徵享譽全球,更造福了灌區千萬人民,四川因此得了「天府之國」的美譽。青城山·都江堰於2000年申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但因紫坪鋪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只獲得世界文化遺產,而未能進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2003年4月28日,都江堰管理局就再建新壩曾邀請四川省水利、文物、建設、環保、規劃、遺產管理等方面的領導和專家到實地勘察並論證。會上反對建壩呼聲強烈。但是管理局仍堅持繼續上馬,並於6月5日再次組織專家論證,以求得支持
都江堰管理局認為,建壩將解決發電用水的年調節與日調節的矛盾。都江堰現有的調配水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灌區將會出現嚴重缺水、甚至斷水的情況。由於紫坪鋪電站的調峰運行會導致岷江來水的大起大落,形成對魚嘴的直接沖刷,造成對魚嘴等工程的損壞,從而影響都江堰的正常供水。從保護都江堰文物和保證供水的目的出發,也迫切需要盡快建設楊柳湖水利樞紐工程。如不建,紫坪鋪工程的綜合效益無法有效發揮,巨額投資無法收回,還要背上沉重的負擔。如果紫坪鋪水利工程沒有楊柳湖水庫的反調節,每年將虧損近5000萬元。
然而這些「理由」表明當年紫坪鋪水庫上馬論證具有盲目性。當年決定建設紫坪鋪水庫時,已明確過不再在魚嘴附近建壩。而當紫坪鋪建起來,又舊話重提。人們不明白:為什麼一定盯准兩千多年、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遺產地不放呢?
有專家指出,楊柳湖水庫大壩將使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魚嘴以下將枯竭,暢通無阻的岷江河流生態將變為重疊式水庫生態,自流灌溉系統也不復存在。楊柳湖電站的選址正在世界遺產地保護范圍內,緊靠核心區。大壩使遺址名存實亡,也將讓2500多年的中華文明從《世界遺產名錄》中被清出。楊柳湖電站壩址也屬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保護范圍,建壩也將使都江堰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出局。
國家環保總局、國家文物局、建設部、教育部等很多部門的專家都提出了明確的反對意見。專家們強調說,世界遺產的特性是不可再生,不可逆轉,極其脆弱。我們不能以犧牲中華古老的活文物為代價去建設一個電站。在世界遺產地修建任何工程,都須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我國為保護好中國大地上珍貴的世界遺產,已經做出很大努力,有29個世界遺產獲得申報成功,並向世界作出了承諾,嚴格保護、管理好我國的世界遺產。我們應認真履行諾言和職責。有專家認為,應將世界遺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劃為工程開發的禁區。中國大地上不應再有類似問題發生。
⑨ 材料題。材料一:紫坪鋪水庫是國家西部大開發「十大工程」之一,於2001年3月29日動工興建,該工程的修建
(1)我會投「反對」票。因為都江堰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兩千多年來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造福著人類。我們應該全力保護這一遺產。而不能片面的追求經濟效益,而忽略的人類生存環境的長遠大計。 (2)我認為水利工程開發,應該建立在保護好文化遺產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的。要有保護的開發和利用,而不能單純的追求經濟效益而對文化遺產和生態環境進行徹底的破壞。(言之有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