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開個麥當勞店一年可以賺多少
如今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的生活節奏也相對應的提高了。在我們生活中習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類似於麥當勞這樣的快消餐飲業也快速發展起來。於是投資者們也加入到快消餐飲業的投資行業中去了。麥當勞是一個快消餐飲業大品牌,並且很受男女老少喜愛,無論是白領工作人群還是兒童都能接受。所以說加盟麥當勞對投資者來說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麥當勞可以為投資者帶來技術以及營業支持,以幫助投資者獲得最大的利潤。下面請隨小編一起了解麥當勞加盟費多少錢。【麥當勞加盟申請表】
一、麥當勞加盟費多少錢
開特許經營麥當勞店250萬家底才過門檻上周有報道稱「麥當勞加盟費最低降至50萬元」,導致近幾日麥當勞公司接到大量的咨詢電話,詢問開一家特許經營店到底要花多少錢?昨天,北京麥當勞食品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某媒體那篇報道有誤,事實上麥當勞特許經營人的投資通常會在330萬—400萬人民幣左右,主要用於設備、店標、桌椅和裝修,而擁有250萬元人民幣才可獲得特許經營候選人的資格,並要接受培訓一年左右的時間,而麥當勞是通過特許經營人支付其營業額的一定百分比而獲利的。
據了解,目前麥當勞在中國已超過600家餐廳,多數餐廳是與中國本地公司各佔50%的合資經營模式、合同合資模式和外資獨資企業,還有少量的特許經營方式。
二、麥當勞加盟條件
1.加盟者的要求:
高尚的操守;曾在該市場工作;認識該市場的文化以及習俗;願意接受為期約12個月時間的培訓訓;擁有管理經驗;可以在特許經營組織勝任;投資金額不少於30萬美元。
2.加盟的形式:
先由麥當勞自己開直營店,再允許加盟者進入,也就是將屬下的麥當勞餐廳直營店以特許形式改造為加盟店。
3.麥當勞對在中國實行特許經營的態度:
麥當勞若在中國內地實行特許經營,其准入門檻與國外基本一致.這種看似開放的條件其實是很苛刻的.正如一名資深的麥當勞管理層的說法,麥當勞要找的加盟者,一定是血液中流著番茄醬的人。
此外在中國麥當勞現在的經營成本很高,如果以特許的方式進行擴大,投資者很可能賺不到錢,這是麥當勞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關於麥當勞加盟費多少錢?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出投資者投資麥當勞需要250萬以上,投資者在投資金額滿足的前提下還需要符合麥當勞的加盟要求。麥當勞在中國擁有600家以上的店鋪,而且麥當勞這個品牌也是大眾所周知的。所以說投資者者在經濟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加盟麥當勞這個品牌。麥當勞可以給投資者提供類似於營業支持的相關幫助,以幫助投資者創造最大的利潤。小編認為麥當勞這個品牌很受大家喜愛,實力雄厚的投資者可以選擇投資麥當勞。
B. 麥當勞合同問題
是的
合同簽多久是看麥當勞它自身的規定,而且試用期內開除你不用給勞動賠償金。
如果你沒做夠時間就不做了,按照新的勞動合同法,你不需要賠錢的,這點你可以放心。
另外,注意你們簽訂的合同試用期時間,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如果你發現不符合這個規定,可以指出來,要是它不改的話,你可以做一段時間再提出辭職,它要賠給你一個月的勞動補償金的。
C. 加盟麥當勞對店面有要求嗎
對於餐飲企業來說,特許經營是實現擴張的最有效、最迅速的方式。盡管規避投資風險也是特許經營最主要的優點之一,但任何一家特許加盟店一旦經營失敗,便會對整個體系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對於如何盡快在中國探索發展特許經營的道路,同時在發展速度上保持不被肯德基甩得太遠,麥當勞顯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否則在中國市場上就有被對手擊垮的風險,這麥當勞應該是最清楚不過的。看來,這才是迫使麥當勞在中國市場發展特許經營的主要原因。【麥當勞意向加盟登記表】
不過,想加盟麥當勞其實也很難。對於麥當勞決定從明年開始在內地開展特許經營,業內專家認為,要想加盟麥當勞並非易事。晁陽就表示:麥當勞公司對加盟者的管理水平要求較高,目前中國符合麥當勞要求的加盟者寥寥無幾。即使在國外,麥當勞對於加盟者的選擇也是相當苛刻的。在部分國家,申請人需要具備麥當勞工作10年以上的經歷,才有資格申請成為其加盟者。麥當勞認為10年的時間可以充分了解一個人是否具備相應的才能,能否找到足夠的資金,能否運營好一個店面。當然麥當勞選擇加盟者還有很多種方式,但是他們主要考慮的方面大體是一致的。據說1999年麥當勞從台灣地區上萬個申請人中,只選擇了3個人作為其加盟者,加盟難度可見一斑。
晁陽認為,目前中國不少人對特許經營的理解相對較淺。很多想向麥當勞遞出申請的人,會發現加入麥當勞之後的做法和他們最初想像大不一樣。可能最初他們只是認為這是一個好的生意,投入後就可以賺錢,應該說有這種概念的人很多,但實際上麥當勞並不需要這樣的加盟者。任何著名特許企業需要的都是能扎扎實實和企業相融,維持企業持續發展,對整個公司體系和特許經營都有深刻了解的加盟者,麥當勞也不例外。那些想加入麥當勞的潛在受許人,起碼要具備以下四個條件:一是具備企業家的精神和強烈的成功慾望;二是有較強的商業背景,尤其是處理人際關系和財務管理的特殊技能;三是願意參加培訓項目,培訓項目需要全力以赴,並可能需要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四是具備相應的財務資格。
因此,可以想像即使麥當勞在中國開展特許經營,開始時的速度也不會太快。中國內地加盟肯德基需要800萬元人民幣,相信加盟麥當勞的資金也不會太少。目前在香港購買一家新的麥當勞餐廳大約需要330萬元港幣,再加上數額不菲的加盟費,想成為麥當勞大家庭中的一員,需要具備相當的經濟實力。
附:肯德基加盟費為800萬 比麥當勞高出500萬
同是全球知名的快餐連鎖店,肯德基與麥當勞的加盟費卻差了近2倍。「中國特許展」5月14日在北京揭幕,此前,肯德基與麥當勞已經開出了「特許加盟」的價碼,兩家門檻分別設在800萬元與300萬元左右。
麥當勞日前在上海宣布,2005年計劃開出100家門店,到2008年,在中國大陸地區要使麥當勞餐廳達到1000家,其中特許加盟連鎖的目標是20%。
「加盟麥當勞的門檻在250萬元至320萬元,而肯德基的門檻則為800萬元。」業內人士認為,加盟費較低無疑將使麥當勞的中國特許之路走得更快,這也是麥當勞對抗肯德基門店數量優勢的戰術之一。
肯德基內部人士透露,在餐廳全國布點基本完成的情況下,肯德基將不會盲目擴張。面對麥當勞依靠特許經營進行擴張,肯德基計劃把成熟的、正在贏利的餐廳轉售給加盟者。
中國百勝餐飲集團公共事務經理徐真表示,肯德基的「不從零開始」的特許經營模式加盟者不須從零開始,避免了自行選址、開店,並招募、訓練及管理員工的大量繁雜的工作,同時加盟者的風險會大大降低,提高了成功的機會。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如肯德基特許加盟模式成功,百勝集團把回籠的資金投於「東方既白」這類的集團新興業態,加上此前百勝集團中的必勝客,門店數量處於劣勢的麥當勞或許將「倍感壓力」。
D. 麥當勞2020加盟政策
大部分的年輕人和孩子對西式餐飲美食的需求都很大,特別是西式餐飲,休閑小吃種類很豐富,大家也很熟悉的店面也不少,麥當勞很多人都很喜歡。麥當勞2020加盟費及加盟條件,如果對品牌感興趣,加盟費用和條件必須要清楚了解。【麥當勞開店登記表】
加盟店在運營管理過程中,公司更加重視經營管理,擁有自己的管理層和人員培訓團隊,可以給加盟商進行產品管理,營銷指導和經營方面的培訓,讓更多創業者也可以輕松上手,發揮團隊優勢。每個加盟店在具體的運營過程中都可得到公司的監督和支持,經常會進店檢查制度和衛生,每個月都會給予考評,接受總部的定期抽查。選擇品牌加盟要准備20-50萬元的費用,准備好費用以後選擇一個合適的店面,認可公司的發展理念,接受公司的管理和監督。同時加盟商要對麥當勞品牌的形象和口碑維護好。
在員工的培訓上,公司有自己完善的培訓課程,能夠根據加盟店的具體需求和服務給加盟店人員提供培訓。關於平台的宣傳問題,現在已經是一個家喻戶曉品牌,不需要太大的宣傳投入。關於麥當勞2020加盟費及加盟條件,現在大家應該都很清楚了吧,如果感興趣的可以填寫申請書。
E. 麥當勞加盟有什麼要求
談及麥當勞時,大家都會想到它美味的食物,而該品牌確實有著獨特口味的產品,並在服務上也非常周到,多年來在國內一直受到眾多消費者的喜愛。麥當勞不僅在國內受歡迎,也是全球知名的快餐品牌,隨著知名度的不斷擴大,想要加盟的人群也在不斷增多,但不是任何人都有這樣的資質,需要具備一定的實力才可以,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收益,那麼,麥當勞要什麼要求才可以加盟?來具體了解下。【麥當勞加盟登記表】
麥當勞要什麼要求才可以加盟?對此大家應該已經非常清楚了,如果你不符合這樣的要求,是沒有資質加盟到麥當勞中的。麥當勞作為全國大型的跨國連鎖餐廳,對加盟者的要求自然也是很高的,只有符合了這些條件,才可以跟總部取得聯系,並進一步協商加盟的相關事宜,有望成為麥當勞中的一員。
F. 麥當勞加盟店面要多大才能符合他的要求!請速答,要求最新資料
麥當勞的加盟很簡單
只需要800萬以上的資金就夠了
他是直接把店轉讓
這也算是加盟的一種吧
參考資料:http://franchise.icxo.com/htmlnews/2005/06/20/617112.htm
據可靠消息,麥當勞公司對其高層人士近日來華訪問期間所透露出的有關「麥當勞」將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在中國內地開展特許經營,有關前期調研工作已在緊張進行著的說法大為後悔。
作為一家在全世界120個國家和地區范圍內擁有2.8萬多家餐廳,一舉一動都會引起世人注目的公司,作出這樣的決定非比尋常。因此當記者就此事向北京麥當勞公司求證時,北京麥當勞公司公關部經理張紫雲異常敏感,推說此事由香港亞太地區總部負責,自己和北京方面都不便接受采訪。對於一項正在實施的方案,麥當勞公司的表現卻如此謹慎,難道對於這項政策的推出,麥當勞美國總部自己也沒有把握成功?或者另有隱情?
麥當勞為何遲遲不在內地特許經營?
盡管特許經營在中國只有8年的歷史,但國內的特許經營品牌卻已達410家,加盟點1.1萬個。1999年以來開始的歷屆特許經營展覽會,使中國內地的潛在加盟者認識了諸多國內特許經營品牌,以至於業內人士把每年的11月稱作是中國的「特許經營月」,然而細心的加盟者卻發現,每次展覽會的展商中都難覓麥當勞的蹤影。據了解,麥當勞自1990年進入中國內地後,其所有店面均採取合資的方式開設。眾所周知,麥當勞在全世界的兩萬多個餐廳中70%是通過特許加盟的方式開設的,為什麼在中國內地市場卻遲遲不願採用這種迅速有效的擴張方式呢?為此,記者采訪了北京東方運嘉企業咨詢管理公司總經理晁陽,晁陽曾在北京麥當勞公司高層管理崗位工作多年,現從事快餐特許經營的研究和咨詢工作。
晁陽說:「事實上,麥當勞公司一直很關注中國特許經營的發展動態。」早在1999年在凱賓斯基飯店舉辦的特許經營展會中,香港亞太總部負責特許經營的工作人員便前來參觀,了解特許經營在內地的進展。那麼,麥當勞公司何以遲遲不願在中國採用特許經營方式開店呢?晁陽認為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是市場環境。剛剛進入中國時,麥當勞公司並沒有把握讓中國人接受他們的食品。事實證明,很多在美國賣得好的東西在中國不一定賣得好,食品也是如此,對於這一點,麥當勞是很清楚的。麥當勞總部人員曾經說過,麥當勞在中國內地生意的好壞會決定他們是否在此開展特許加盟店,因此在中國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摸索是有必要的。
二是環境方面。環境包括諸多方面,但法律方面是一個重要因素。很難想像象麥當勞這樣的世界品牌倘若在中國內地受到影響後,得不到法律保護,其在全世界范圍的損失程度。在資訊發達的今天,麥當勞在任何一個地方發生的不利事件會很快傳遍全世界,對這個系統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鑒於中國缺乏商業特許經營方面相關的法律,麥當勞在特許的路上起步很謹慎。
第三就是當地加盟者對特許經營的理解程度。加盟者能否遵守加盟者守則,是否有能力經營獨立的店鋪等都會直接影響特許加盟店的效果,在不了解中國加盟者的情況下,麥當勞只能採取合資的方式開店。此外,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特許經營在中國的推進難度。
中國人民大學的於顯洋副教授認為:東方人尤其是中國人多數都有老闆情結,從潛意識上大家都不甘於人下,而開展特許經營就是在盟主的統一協調下進行經營活動,加盟者自己發揮的空間有限。在這種文化氛圍下,中國開展特許經營的土壤並不象想像中那樣肥沃。麥當勞在我國台灣省開業17年之後,才吸納了第一家加盟店,或許從某種程度上說明了這一點。內地開展特許經營環境不成熟,看來是麥當勞不吸收加盟店的主要原因。
在市場方面,隨著近幾年麥當勞的食品被市場接受程度的提高,應該說洋快餐在中國是有市場的。但是不容忽視的現實是,由於特許經營在中國開展的時間相當短暫,國內對特許經營概念的理解並不深刻。國內一些快餐企業,創造一個品牌後,只想到收加盟費和權益金,而加盟者也認為僅靠一筆加盟費就足以加入到此體系,在業內專家看來並不是真正的特許經營。事實上,特許經營的核心,就是特許盟主和加盟者讓雙方最具優勢的地方實現互補。發現、激發加盟者的優勢是特許企業需要認真思考的東西;同時加盟者在加盟後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通過努力把企業經營好,並在此過程中來使雙方獲得一種長期的發展。對於這一點,國內無論是盟主還是加盟者的認識都還不夠。目前中國內地一些著名特許經營品牌,如馬蘭拉麵、百援汽車等紛紛放慢發展速度,也印證了目前中國特許經營的環境現狀。
肯德基特許加盟給麥當勞帶來了什麼?
但是,一樣是國際名品的肯德基,卻早在1993年便在西安開出第一家特許加盟店,現在已經有近20家加盟店的現象又如何解釋呢?這使得業內人士不禁要問,肯德基的適應能力更強嗎?此時麥當勞公司決定在中國內地發展特許經營,難道是中國發展特許經營的條件已經成熟?還是重壓之下別無選擇?可以說,麥當勞餐廳在中國已經運營了10年的時間,在本土也培養儲備了一批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如果此時推出特許經營,內地也已經有一批懂得麥當勞餐廳運營的人才,這無可厚非。
再看看肯德基近年來在中國的發展歷程,或許我們能夠得到答案。作為麥當勞的老對手,肯德基早在1987年便涉足內地餐飲市場,到2000年年底,肯德基在中國內地的餐廳達到400多家,遠遠超過麥當勞的340家。同時在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聯同英國市場研究局、美國天盟公司對中國20個大中城市的調查也一定讓麥當勞大吃一驚,調查顯示:27.8%的居民宣稱自己是肯德基的常客,大大超過麥當勞的18.2%。看到肯德基在中國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自己,並從中國市場獲取豐厚的利潤後,麥當勞肯定不願甘於人後。如果不能在中國這塊潛在的最大市場與競爭對手形成均勢的局面,很難說麥當勞在中國的經營是成功的。殘酷的現實是:和肯德基在中國的發展進程相比,麥當勞顯然已經落後了。尤其當肯德基宣布自己無論在門店數、銷售額、市場美譽度方面都已經成為中國快餐業名副其實的第一的時候,麥當勞更不願意看到自己在以後的較量中還處於落後的尷尬處境。如果麥當勞在中國發展的步伐仍然慢半拍甚至一拍,麥當勞在中國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地位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加盟麥當勞並不容易
對於餐飲企業來說,特許經營是實現擴張的最有效、最迅速的方式。盡管規避投資風險也是特許經營最主要的優點之一,但任何一家特許加盟店一旦經營失敗,便會對整個體系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對於如何盡快在中國探索發展特許經營的道路,同時在發展速度上保持不被肯德基甩得太遠,麥當勞顯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否則在中國市場上就有被對手擊垮的風險,這麥當勞應該是最清楚不過的。看來,這才是迫使麥當勞在中國市場發展特許經營的主要原因。
不過,想加盟麥當勞其實也很難。對於麥當勞決定從明年開始在內地開展特許經營,業內專家認為,要想加盟麥當勞並非易事。晁陽就表示:麥當勞公司對加盟者的管理水平要求較高,目前中國符合麥當勞要求的加盟者寥寥無幾。即使在國外,麥當勞對於加盟者的選擇也是相當苛刻的。在部分國家,申請人需要具備麥當勞工作10年以上的經歷,才有資格申請成為其加盟者。麥當勞認為10年的時間可以充分了解一個人是否具備相應的才能,能否找到足夠的資金,能否運營好一個店面。當然麥當勞選擇加盟者還有很多種方式,但是他們主要考慮的方面大體是一致的。據說1999年麥當勞從台灣地區上萬個申請人中,只選擇了3個人作為其加盟者,加盟難度可見一斑。
晁陽認為,目前中國不少人對特許經營的理解相對較淺。很多想向麥當勞遞出申請的人,會發現加入麥當勞之後的做法和他們最初想像大不一樣。可能最初他們只是認為這是一個好的生意,投入後就可以賺錢,應該說有這種概念的人很多,但實際上麥當勞並不需要這樣的加盟者。任何著名特許企業需要的都是能扎扎實實和企業相融,維持企業持續發展,對整個公司體系和特許經營都有深刻了解的加盟者,麥當勞也不例外。那些想加入麥當勞的潛在受許人,起碼要具備以下四個條件:一是具備企業家的精神和強烈的成功慾望;二是有較強的商業背景,尤其是處理人際關系和財務管理的特殊技能;三是願意參加培訓項目,培訓項目需要全力以赴,並可能需要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四是具備相應的財務資格。
因此,可以想像即使麥當勞在中國開展特許經營,開始時的速度也不會太快。中國內地加盟肯德基需要800萬元人民幣,相信加盟麥當勞的資金也不會太少。目前在香港購買一家新的麥當勞餐廳大約需要330萬元港幣,再加上數額不菲的加盟費,想成為麥當勞大家庭中的一員,需要具備相當的經濟實力。
G. 麥當勞兼職合同一年能中途辭職么
勞動者在麥當勞兼職合同一年是可以中途辭職的,勞動者辭職,只需要提前一個月以書面的 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就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一、個人提出離職分三種情況:
1、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後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准,並可以要求支付剩餘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及辦理離職手續等;
2、沒有提前30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這個時候就是違法了,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勞動者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
3、依據《勞動合同法》37條,勞動者提前30天提出的書面離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准就可以離職。其中,試用期提前3天書面提出;用人單位有義務結清工資辦理離職手續。
二、勞動者可以通過快遞或掛號信郵寄給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說的辭職信、辭職報告),這樣便於保留證據。用人單位不支付勞動者工資或不為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勞動者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解決。
三、相關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H. 我在麥當勞簽了全職的工作合同3年或者1年,在這3年或者1年中是否可以辭職,若辭職了會違約什麼懲罰
勞動者是可以隨時辭職的,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中約定了培訓協議的相關條款,並且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了專業的技術培訓,並且支付了培訓期間的費用以及能提供培訓費用期間的發票的,勞動者辭職的,用人單位是可以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1、用人單位提出不續簽的,應該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如果勞動者存在《勞動合同法》14條的情況下要求續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話,用人單位拒絕續簽違法,應該支付勞動者賠償金,工作1年支付2個月工資;
2、勞動者不續簽的話,除非是以用人單位提供的新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提高為由才有經濟補償金,否則無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十四條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I. 麥當勞兼職為什麼要簽一年合同..如果簽了合同沒做到一年會怎麼樣
簽訂勞動合同的期限由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協商確定。簽了一年勞動合同,勞動者也可以提前辭職。
一是和用人單位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二是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如果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除此之外,符合法定情形,勞動者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9)麥當勞與商鋪簽約年限擴展閱讀: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二條 勞動合同分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第十三條 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合同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