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購房2年以上免徵增值稅什麼意思
購房2年以上免徵增值稅意思是: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徵增值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
個人將購買不足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按照5%的徵收率全額繳納增值稅;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徵增值稅。上述政策適用於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和深圳市之外的地區。
(1)征免年限擴展閱讀:
在實際當中,商品新增價值或附加值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是很難准確計算的。因此,中國也採用國際上的普遍採用的稅款抵扣的辦法。即根據銷售商品或勞務的銷售額,按規定的稅率計算出銷售稅額,然後扣除取得該商品或勞務時所支付的增值稅款,也就是進項稅額,其差額就是增值部分應交的稅額,這種計算方法體現了按增值因素計稅的原則。
增值稅徵收通常包括生產、流通或消費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是基於增值額或價差為計稅依據的中性稅種,理論上包括農業各個產業領域(種植業、林業和畜牧業)、采礦業、製造業、建築業、交通和商業服務業等,或者按原材料采購、生產製造、批發、零售與消費各個環節。
② 廣州新政:9區個人銷售住房增值稅征免年限提高至5年
4月21日傍晚,為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進一步完善房地產長效機制,推動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完善廣州市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的通知,自2021年4月22日起執行。
據悉,此次通知主要囊括五方面內容,包括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工作統籌協調;加大保障性住房供應力度;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強化人才購房政策管理以及調整增值稅征免年限。
值得關注的是,其中提到強化人才購房政策管理,享受市轄區人才政策的家庭和單身(含離異)人士,購買商品住房時,須提供購房之日前12個月在人才認定所在區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的繳納證明,不得補繳。同時,通知提及嚴肅查處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夥同他人弄虛作假、虛報瞞報等騙取人才購房資格的行為。
在調整增值稅征免年限方面,通知提及將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番禺區、南沙區、增城區9區個人銷售住房增值稅征免年限從2年提高至5年。
此外,通知還提到加大商品住宅用地公開出讓配建保障性住房的力度,配建保障性住房數量原則上不少於戶籍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年新增輪候戶數。
以及通過新建、配建、改建等多種方式,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給;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完善《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配套政策文件,鼓勵集中式長租企業發展,進一步促進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等。
③ 廣州新政:9區住房增值稅征免年限提高至5年
廣州新政:9區個人銷售住房增值稅征免年限提高至5年
4月21日傍晚,為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進一步完善房地產長效機制,推動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完善廣州市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的通知,自2021年4月22日起執行。
據悉,此次通知主要囊括五方面內容,包括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工作統籌協調;加大保障性住房供應力度;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強化人才購房政策管理以及調整增值稅征免年限。
值得關注的是,其中提到強化人才購房政策管理,享受市轄區人才政策的家庭和單身(含離異)人士,購買商品住房時,須提供購房之日前12個月在人才認定所在區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的繳納證明,不得補繳。同時,通知提及嚴肅查處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夥同他人弄虛作假、虛報瞞報等騙取人才購房資格的行為。
在調整增值稅征免年限方面,通知提及將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番禺區、南沙區、增城區9區個人銷售住房增值稅征免年限從2年提高至5年。
此外,通知還提到加大商品住宅用地公開出讓配建保障性住房的力度,配建保障性住房數量原則上不少於戶籍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年新增輪候戶數。
以及通過新建、配建、改建等多種方式,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給;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完善《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配套政策文件,鼓勵集中式長租企業發展,進一步促進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等。
住建部:不斷加大對城鎮住房保障力度 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
4月21日,國新辦就《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准(2021年版)》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住房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負責人潘偉在會上表示,下一步,將做好公租房保障,會同相關部門繼續對大城市新籌集公租房給予中央補助,指導各地實行實物保障和貨幣補貼並舉,不斷加大對城鎮住房、收入困難家庭的保障力度,對城鎮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應保盡保。
他亦表示,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指導各地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嚴格把好棚戶區改造范圍和標准,科學確定城鎮棚戶區改造計劃任務,讓困難群眾早日搬進新居。並繼續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設防地區農房抗震改造。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全國棚改累計開工超過2300萬套,幫助5000多萬居民出棚進樓;截至2020年底,3800多萬困難群眾住進公租房,累計2200多萬困難群眾領取租賃補貼,城鎮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潘偉介紹,我國從2008年開始啟動實施農村危房改造,並逐步建立起公共財政補助支持的農村貧困人口住房安全保障制度。脫貧攻堅以來,共790萬戶、2568萬貧困群眾的危房得到改造,同步支持了1075萬戶農村低保戶、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等邊緣貧困群體改造危房,有效緩解了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為我國減貧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浙江江山發布調控新政12條:加大土地投放 熱點樓盤限售五年
4月20日,浙江省江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官方微信「江山建設」發布有關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十二條措施。
整體來看,江山市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協調小組辦公室研究制定了的十二條措施,分別涉及土地供應、公租房供應、公積金提取以及商品房建設和預售管理、住房限售等方面。
以下為12條措施的具體要求:
一、強化土地供給
科學安排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及時公布土地出讓年度或階段性計劃。根據商品住宅可售庫存及去化周期情況,增加重點區塊土地供應,強化市場有效供給,保證住宅用地市場平穩有序。視情加大土地投放力度,2021年度城區繼續投放住宅用地380畝以上(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以上)。
二、完善住房保障體系
構建公租房房源循環使用動態管理機制,提高公租房利用效率,逐步將城鎮中等偏下及以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就業無房職工和城鎮穩定就業的無房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保障。加快人才公寓和藍領公寓建設、供給;拓寬人才、藍領工人住房保障渠道,根據公租房保障房源情況,經批准可採取定向向集體配租的方式,解決有關企事業單位人才、職工臨時性住房困難。
三、優化土地供應模式
建立房價、地價聯動機制,完善商品住房用地供應方式。對市場關注度高的熱點地塊住宅用地出讓,視情從「限房價、競地價」「限房價、限地價、競配建」「限房價、競配建」「限房價、競自持」「限地價、競自持」等方式中擇優選取。
四、加快住宅項目建設
嚴禁捂地和捂盤惜售,已出讓土地須加快開發,在建項目加快建設,加速推出房源入市。嚴格執行土地出讓約定的開竣工時間,已出讓尚未建設的住宅用地開竣工時間不作延後調整。
五、加強商品房預售管理
嚴格執行商品住房預售許可政策,除土地出讓文件對預售規模作出特殊約定外,城區范圍內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及以下的,須一次性申請預售;城區內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分期申請預售的,每期預售建築面積不少於3萬平方米,尾期建築面積低於3萬平方米的須一次性申請預售,同一地塊辦理預售最多不得超過三次。
六、實行住房限售
對市場關注度高的熱點地塊,土地出讓前應明確該樓盤銷售的商品住宅自《商品房買賣合同》網簽備案之日起5年內不得轉讓。
七、加強購房合同更名管理
嚴格實行購房實名制。已簽約、備案的商品房不得隨意變更或者解除合同,嚴厲打擊未取得產權證買賣房屋等違法違規行為,符合法定情形或相關規定的才予以受理。
八、建立市場監管聯動機制
住建局、資規局、發改局等部門要強化房地產市場監管聯動,建立商品住宅銷售備案價格會商機制。經備案的銷售價格原則上不予上調。符合預售條件的新建住宅要加快入市。
九、加強房地產市場秩序整治
加強部門聯合執法。積極引導房地產開發企業和房產中介規范經營,依法查處房地產開發企業和房產中介不正當經營行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對發布虛假廣告或房源信息、製造虛假信息惡意炒作、哄抬房價、捂盤惜售、不明碼標價、違規收取傭金、預售資金不入監管賬戶、信貸資金違規入市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十、提高租房提取公積金額度
加大對住房租賃的扶持力度,提高租房提取公積金額度,但每戶每年最高提取額不超過24000元且不超過當年的繳存額。
十一、營造公開透明的輿論氛圍
通過多種方式,加大房地產政策宣傳力度,及時發布權威信息,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加強新聞輿論的正面引導,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輿論支持。
十二、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
對全市房地產市場進行專題研究,綜合分析房地產形勢,適時出台房地產限購政策,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
④ 成都住房轉讓增值稅征免年限「2改5」 對二手房影響較大
據成都市人民政府網站消息,成都市人民政府網站近日發布《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保持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提高公證搖號中棚改、無房居民家庭優先的比例,棚改優先最低比例由10%提高到20%,無房居民家庭優先最低比例由棚改優先後剩餘房源的50%提高到60%;發揮稅收調節作用,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征免年限由2年調整到5年。
《通知》提出了六方面、共計15條針對性措施,涉及加強土地市場調控、落實金融審慎管理、支持合理自住需求、完善住房調控政策、加強市場監管監測、強化輿論宣傳引導。
加強土地市場調控方面,《通知》要求,一是增加住宅用地供應,優化供應結構,住宅用地佔經營性用地的比重不低於60%,供需緊張區域不低於70%,優先確保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二是建立房價地價聯動機制,有效調控土地價格,引導市場主體理性拿地;三是全面清理已供未開發的土地情況並向社會公布,加大已供未開發土地的促建力度,嚴格落實閑置土地處置規定,堅決打擊捂地、捂盤行為。
落實金融審慎管理,《通知》明確,繼續執行好差別化信貸政策,嚴格審查購房首付資金來源,嚴防消費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等違規挪用於購房。
在支持合理自住需求方面,《通知》要求,大力實施租賃補貼擴面提標,將公交、環衛、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行業人員納入保障范圍,保障住有所居,實現應保盡保。進一步培育和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發展,通過新建、改建、盤活存量等方式切實增加租賃住房供應,租購並舉解決新市民居住問題。加快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提升居住品質。
《通知》還要求,完善住房調控政策,包括:
一是嚴格執行住房限購政策,加強購房資格審核,嚴厲打擊弄虛作假行為;
二是提高公證搖號中棚改、無房居民家庭優先的比例,棚改優先最低比例由10%提高到20%,無房居民家庭優先最低比例由棚改優先後剩餘房源的50%提高到60%;
三是加強熱點樓盤銷售方案審核,合理確定房源和認購人數比例,優先保障無房居民家庭購房需求;
四是發揮稅收調節作用,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征免年限由2年調整到5年。
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解讀指出,為貫徹落實「房住不炒」要求,進一步發揮稅收調節作用,成都市借鑒其他城市經驗,將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征免年限由2年調整到5年。個人將購買不足5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按照5%的徵收率全額繳納增值稅;個人將購買5年以上(含5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徵增值稅。5年的起算時點以個人購買住房取得的不動產權證或契稅完稅證明上註明的時間按「孰先」原則確定。
個人住房轉讓合同網簽時間在《通知》印發之日前(含《通知》印發之日,下同)的,增值稅征免年限按原政策執行;個人住房轉讓合同網簽時間在《通知》印發之日後的,按新政策執行。
另外,無房居民家庭的認定標准為:
1.購買的商品住房位於成都市住房限購區域的,登記購房人須符合成都市住房限購政策。
2.登記購房人及其家庭成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名下均無自有產權住房且自2016年10月1日以來無住房轉讓記錄。
3.居民家庭包括:夫妻雙方;夫妻雙方及其未成年子女;離異(喪偶)父(母)和其未成年子女;達到法定婚齡未婚居民;購房登記時離異已滿兩年的單身居民;喪偶單身居民等。
《通知》還強調,加強市場監管監測,持續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整頓工作,對涉嫌存在捂盤惜售、價外加價、虛假廣告、捏造和散布不實言論、哄抬房價、違規挪用各類信貸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各類貸款主體等,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同時,完善房地產市場監測評價體系,強化部門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進一步提高監測評價的科學性和准確性。
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表示,當前,成都市個別樓盤社會關注度高、預計購房人數較多,容易出現搶購現象,不利於成都市房價和市場預期的穩定。為此,《通知》提出加強熱點樓盤銷售方案審核,合理確定房源和認購人數比例,嚴控認購人數,優先保障無房居民家庭購房需求。
某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此次政策的出台符合預期,也說明成都在積極管控購房秩序和房價。成都的政策出台,也說明此前參加房地產工作座談會的熱點城市的動向,即後續都會有各類管控的政策內容。
嚴躍進指出,從此次政策來看,最大的一句內容是稅費的調整。政策明確,發揮稅收調節作用,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征免年限由2年調整到5年。增值稅政策是今年各地調控的政策新動態。統計來看,目前全國至少深圳、無錫、沈陽和成都已經調整了增值稅的政策,即從過去的「滿2」調整為「滿5」。類似政策預計是後續各地容易採納和模仿的政策。這也是後續購房者所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此類政策對於成都市場是有積極作用的,有助於防範「快進快出」的炒房行為,使得住房認購行為更加理性。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王小嬙表示,今年以來,成都的部分區域出現供需緊張狀態,全市庫存呈現下降局面,數據顯示,2020年8月,成都商品住宅庫存面積為1487.34萬㎡,環比下降4.2%,同比下降1.4%。因此加大保障住房和住宅用地的供應,對緩解成都新房的供需矛盾起著重要作用。其次,提高棚改、無房家庭的優先比例,也是從供應端保障無房家庭,對剛需家庭利好,進一步落實了房住不炒的定位。
「此外,對樓市影響較大的一條是稅收'2改5',尤其對二手房的影響較大,成都由於新房限價搖號,導致二手房成為「香餑餑」,8月,根據國家統計局70大中城數據顯示,成都的二手房環比指數位居第二,環比上漲1.2%,同比上漲7.5%。免徵增值稅'2改5'對抑制二手房市場的過熱起到積極作用。」王小嬙說。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房地產調控在2020年8月單月累計次數為32次,合計年內數據1-8月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次數高達368次,與2019年1-8月份的367次基本持平。
⑤ 廣州再發樓市新政:人才購房需1年社保,9區增值稅免徵年限提高至5年
4月21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完善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收緊人才購房,並將9區住房增值稅征免年限從2年提高至5年。
《通知》顯示,要強化人才購房政策管理。享受市轄區人才政策的家庭和單身(含離異)人士,購買商品住房時,須提供購房之日前12個月在人才認定所在區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的繳納證明,不得補繳。嚴肅查處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夥同他人弄虛作假、虛報瞞報等騙取人才購房資格的行為。
廣州市人民政府官網截圖
而此前,廣州多個限購區的人才購房政策均不受戶籍、社保、個稅限制。
其次,調整增值稅征免年限。將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番禺區、南沙區、增城區9區個人銷售住房增值稅征免年限從2年提高至5年。
在供應端上,《通知》也表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供應力度、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通過新建、配建、改建等多種方式,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給。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完善《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配套政策文件,鼓勵集中式長租企業發展,進一步促進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
這是繼4月初之後,廣州又一次發布樓市調控政策。4月2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曾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同樣精準調控了人才購房,要求通過享受人才政策新購買的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須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後方可轉讓。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認為,此次政策在人才購房、增值稅繳納等方面做了收緊性的動作,進一步體現調控不鬆懈的導向。廣州在4月份密集出台政策,具有很強的信號意義。
嚴躍進表示,首先,廣州這兩年在人才導入方面力度很大,但是也間接帶來了購房需求明顯上升的情況。所以此次新政填補了這樣一個漏洞,即人才購房也需要一年的社保。這樣就進一步打擊了「假人才真炒房」的行為,具有非常強的導向。若聯系近期南京的政策,可以看出,在落實發改委「統籌做好放開放寬落戶、人才引進和房地產調控工作」方面,南京和廣州是率先響應的兩個城市。
其次,增值稅征免年限的條件,是最近兩年房地產稅費調整的重要方向。此前,包括深圳、無錫、沈陽、成都和廣州五城已出台了此類增值稅政策,即從過去的「滿2」調整為「滿5」。這樣操作,可以減少短線炒作的沖動,打擊快進快出的投資行為。類似增值稅政策預計在後續別的城市也會跟進。
此外,結合4月份出台的兩個政策可以看出,廣州對「人才炒房」現象進行了嚴打,限購限售一起推進,充分說明在人才和購房政策方面進行了優化。而且廣州此輪政策出台頻率高,說明各地政府政治意識強,調控主動性增強,有助於及時發現政策漏洞,這對於其他城市都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
每日經濟新聞
⑥ 廣州:人才購房需繳滿1年社保,9區增值稅征免年限提至5年
澎湃新聞記者 計思敏
繼人才房限售年限延長之後,廣州再出樓市調控政策推動樓市健康發展。
4月21日,廣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完善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從調整增值稅征免年限、強化人才購房政策管理、加大保障性住房供應力度等五個方面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進一步完善房地產長效機制,推動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此次《通知》的重點主要包括對廣州9個區個人銷售住房增值稅免徵年限由2年變5年;人才購房需1年社保。
具體來說,自2021年4月22日起,廣州將對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番禺區、南沙區、增城區9區個人銷售住房增值稅征免年限從2年提高至5年。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增值稅征免年限調整是最近兩年房地產稅費調整的重要方向。據不完全統計,包括深圳、無錫、沈陽、成都和廣州等城市出台了此類增值稅政策,即從過去的「滿2」調整為「滿5」。
嚴躍進指出,這樣操作可以減少短線炒作的沖動,打擊快進快出的投資行為。
此外,《通知》明確,強化人才購房政策管理。對於享受市轄區人才政策的家庭和單身(含離異)人士,購買商品住房時,須提供購房之日前12個月在人才認定所在區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的繳納證明,不得補繳。嚴肅查處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夥同他人弄虛作假、虛報瞞報等騙取人才購房資格的行為。
分析人士指出,廣州這兩年在人才導入方面力度很大,但是也間接帶來了購房需求明顯上升的情況。所以此次填補了這樣一個漏洞,即人才購房也需要一年的社保。這樣就進一步打擊了「假人才真炒房」的行為,具有非常強的導向。
與此同時,此次《通知》提到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工作統籌協調。充分發揮廣州市住房和房地產工作協調領導小組作用,落實各成員單位責任,強化部門協同聯動,進一步加強信息共享和監測預警,提高政策實施的針對性、有效性,統籌推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應力度方面,廣州加大商品住宅用地公開出讓配建保障性住房的力度,配建保障性住房數量原則上不少於戶籍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年新增輪候戶數。積極引導企事業單位等各類主體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企事業單位存量土地、產業配套用地和存量閑置房屋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
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方面,廣州通過新建、配建、改建等多種方式,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給。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完善《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配套政策文件,鼓勵集中式長租企業發展,進一步促進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
4月以來,廣州已連續兩次出台樓市新政。廣州於4月2日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該意見明確,通過享受人才政策新購買的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須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後方可轉讓。
業內人士指出,與4月初政策結合,就可以看出,廣州對「人才炒房」現象進行了嚴打,限購限售一起推進,充分說明在人才和購房政策方面進行了優化。而且廣州政策出台頻率高,說明各地政府政治意識強,調控主動性增強,有助於及時發現政策漏洞,這對於其他城市都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⑦ 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征免時限由2年恢復到5年,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征免時限是2年的規定:
個人將購買不足2年的非普通專住房對外銷售的,全額徵收營業屬稅;個人將購買超過2年(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2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按照其銷售收入減去購買房屋的價款後的差額徵收營業稅;個人將購買超過2年(含2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徵營業稅。
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征免時限是5年的規定:
一、個人將購買不足5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全額徵收營業稅;個人將購買5年以上(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按照其銷售收入減去購買房屋的價款後的差額徵收營業稅;個人將購買5年以上(含5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徵營業稅。
將征免時限恢復到5年,就意味著普通住房要購買滿5年之後,才能享受到免徵營業稅的優惠,無疑將使得短線的交易成本更大,從而抑制投機性購房。
⑧ 在什麼情況下企業所得稅全免免稅期限是怎麼規定的
企業所得稅減免稅優惠
1、微利企業減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在3萬元及以下的企業,暫減按18%的稅率徵收所得稅;年應納稅所得額在10萬元及以下至3萬元的企業,暫減按27%的稅率徵收所得稅。(〔94〕財稅字第9號)
2、高新技術企業減免。國務院批準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區內新辦的高新技術企業,自投產年度起,免徵所得稅2年。(〔94〕財稅字第1號)
3、農業技術服務、勞務免稅。對為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的鄉村農技推廣站、植保站、水管站、林業站、畜牧獸醫站、水產站、種子站、農機站、氣象站,以及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專業合作社,提供的技術服務或勞務所取得的收入,以及城鎮其他各類事業單位開展上述技術服務或勞務所取得的收入,暫免徵所得稅。(〔94〕財稅字第1號)
4、技術性服務收入免稅。對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服務於各業的技術成果轉讓、技術培訓、咨詢、服務、承包所取得的技術性服務收入,暫免徵所得稅。(〔94〕財稅字第1號)
5、.新辦企業減免。對新辦的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自開業之日起,第1年免徵所得稅,第2年減半徵收所得稅。(〔94〕財稅字第1號)
6、新辦三產企業減免。對新辦的公用事業、商業、物資、外貿、旅遊、倉儲、居民服務、飲食、文教、衛生事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自開業之日起,減征或免徵所得稅1年。 (〔94〕財稅字第1號)
7、新辦企業免稅。對新辦的從事咨詢業、信息業、技術服務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自開業之日起,免徵所得稅1~2年。(〔94〕財稅字第1號)
8、新辦勞服企業減免。新辦的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當年安置待業人員超過企業從業人員總數60%的,免徵所得稅3年;免稅期滿後,當年新安置待業人員占企業原從業人員總數30%以上的,可減半徵收所得稅2年。(〔94〕財稅字第1號)
8、.新辦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減免。為處理利用其他企業廢棄的,在《資源綜合利用目錄》內的資源而新辦的企業,可減征或免徵所得稅1年。(〔94〕財稅字第1號)
9、三廢利用企業免稅。企業利用本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等廢棄物為主要原料,屬《資源綜合利用目錄》內的資源而生產的產品所得,自經營之日起,免徵所得稅5年。(〔94〕財稅字第1號)
10、資源綜合利用免稅。企業利用本企業外的大宗煤矸石、爐渣、粉煤灰作主要原料,生產建材產品的所得,自經營之日起,免徵所得稅5年。(〔94〕財稅字第1號)
11、技術轉讓免稅。企事單位進行技術轉讓,以及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培訓的所得,年凈收入在30萬元以下的,暫免徵所得稅。(〔94〕財稅字第1號)
12、農場免稅。農場從事生產經營的所得暫免徵所得稅。(〔94〕財稅字第1號)
13、福利企業減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和街道辦的社會福利生產單位,凡安置的盲、聾、啞和肢體殘疾「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以上的,暫免徵所得稅。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10%未達到35%的,減半徵收所得稅。(〔94〕財稅字第1號)
14、災害減免。企業遇有風、火、水、震等嚴重自然災害,可減征或免徵所得稅1年。(〔94〕財稅字第1號)
15、非經營單位收入免稅。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的下列收入項目,免徵所得稅:(財稅字〔1997〕75號)
(1)財政撥款;
(2)納入財政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資金、附加收入等;
(3)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4)經批准不上繳財政專戶的預算外資金;
(5)從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取得的專項補助收入;
(6)從所屬獨立核算單位稅後利潤中取得的收入;
(7)社會團體取得的各級政府資助;
(8)社會團體按規定收取的會費;
(9)社會各界的捐贈收入;
(10)經國務院批準的其他項目。
16、農業初加工收入免稅。國有農口企業、事業單位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和農林產品、漁業類初級加工取得的所得,暫免徵所得稅。(財稅字〔1997〕49號)
17、新辦軟體生產和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減免。對中國境內新辦的軟體生產企業和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經認定後,自獲利年度起,第1~2年免徵所得稅,第3~5年減半徵收所得稅。(財稅〔2000〕25號)
18、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減免。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投資額超過80億元或集成電路線寬小於0.25μm的,從獲利年度起,第1~2年免徵所得稅,第3~5年減半徵收所得稅。其中,設在不發達的邊遠地區的,減免稅期滿後,在以後10年中,可按其應納稅額減征15%~30%的所得稅。(財稅〔2000〕25號)
19、軟體生產和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減稅。對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體生產和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如當年未享受免稅優惠的,減按1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財稅〔2000〕25號)
20、新辦安置隨軍家屬企業免稅。從2000年1月1日起,為安置隨軍家屬而新開辦的企業,隨軍家屬占企業總人數60%以上的,自稅務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財稅〔2000〕84號)
21、科研機構技術收入免稅。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從事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所取得的收入,免徵企業所得稅。(國辦發〔2000〕78號)
22、老年服務機構免稅。從2000年10月1日起,對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個人等社會力量投資興辦的福利性、非營利性的老年服務機構,包括老年社會福利院、敬老院、養老院、老年服務中心、老年公寓、老年護理院、康復中心、托老所等取得的所得,暫免徵企業所得稅。(財稅〔2000〕97號)
23、中儲糧財政補貼收入免稅。在2003年底前,對中儲糧總公司及其直屬糧庫的財政補貼收入,免徵企業所得稅。(財稅〔2001〕13號)
24、廣播電視事業單位不征稅收入。廣播事業單位的下列收入,不徵收企業所得稅:(國稅發〔2001〕15號)
(1)財政撥款;
(2)事業單位從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取得的用於事業發展的專項補助收入;
(3)社會各界的捐贈收入;
4)國務院明確批準的其他項目。
25、林業所得收入免稅。從2001年1月1日起,各類企事業單位種植林木、林木種子和苗木作物以及從事林木產品初加工取得的所得,暫免徵企業所得稅。(財稅〔2001〕171號)
26、農業產業化重點企業免稅。從2001年1月1日起,對國家確定的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和農林產品初加工,並與其他業務分別核算的,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批准,可暫免徵企業所得稅。(國稅發〔2001〕124號)
27、機關服務中心安置分流人員免稅。機關服務中心為分流人員新辦企業,安置分流人員超過企業從業人員總數60%的,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免徵企業所得稅3年。(國稅發〔2002〕32號)
28、機關服務中心安置分流人員減稅。以安置機關分流人員為主新辦的企業免稅期滿後,當年新安置分流人員占企業原從業人員總數30%以上的,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2年。(國稅發〔2002〕32號)
29、小線寬集成電路產品減免稅。對生產線寬小於0.8微米(含)集成電路產品的生產企業,經認定後,從2002年開始,自獲利年度起實行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的政策,即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財稅〔2002〕70號)
30、社保基金所得免稅。對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管理的社保基金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社保基金從證券市場中取得的收入,包括買賣證券投資基金、股票、證券的差價收入,證券投資基金的紅利收入,股票的股息紅利收入,債券的利息收入及其他收入,暫免徵企業所得稅。(財稅〔2002〕75號)
31、新辦軟體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減免稅。從2003年1月1日起,對經認定屬於2000年7月1日以後新辦的軟體生產企業,同時又是國務院批準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新辦高新技術企業,可以享受新辦軟體生產企業的減免稅優惠。在減稅期間的,按15%稅率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減免稅期滿後,按15%稅率計算企業所得稅。(國稅發〔2003〕82號)
32、轉制科研機構免稅。對經國務院批準的原國家經貿委所屬242個科研機構和建設部等11個部門所屬的134個科研機構,以及國務院部門所屬社會公益類科研機構中,轉為企業的科研機構和進入企業的科研機構,從轉制注冊之日起,5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財稅〔2003〕137號)
33、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有關稅收政策。
(1)對商貿企業、服務型企業(除廣告業、房屋中介、典當、桑拿、按摩、氧吧外)、勞動就業服務企業中的加工型企業和街道社區具有加工性質的小型企業實體,在新增加的崗位中,當年新招用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實際招用人數予以定額依次扣減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優惠。定額標准為每人每年4000元,可上下浮動20%,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在此幅度內確定具體定額標准,並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按上述標准計算的稅收扣減額應在企業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稅額中扣減,當年扣減不足的,不得結轉下年使用。
對2005年底前核准享受再就業減免稅政策的企業,在剩餘期限內仍按原優惠方式繼續享受減免稅政策至期滿。
(2)對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從事個體經營的(除建築業、娛樂業以及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廣告業、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網吧、氧吧外),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年度應繳納稅款小於上述扣減限額的以其實際繳納的稅款為限;大於上述扣減限額的應以上述扣減限額為限。
對2005年底前核准享受再就業減免稅優惠的個體經營人員,從2006年1月1日起按上述政策規定執行,原政策優惠規定停止執行。
(3)對國有大中型企業通過主輔分離和輔業改制分流安置本企業富餘人員興辦的經濟實體(從事金融保險業、郵電通訊業、娛樂業以及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服務型企業中的廣告業、桑拿、按摩、氧吧,建築業中從事工程總承包的除外),凡符合以下條件的,經有關部門認定,稅務機關審核,3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
a.利用原企業的非主業資產、閑置資產或關閉破產企業的有效資產;
b.獨立核算、產權清晰並逐步實行產權主體多元化;
c.吸納原企業富餘人員達到本企業職工總數30%以上(含30%),從事工程總承包以外的建築企業吸納原企業富餘人員達到本企業職工總數70%以上(含70%);
d.與安置的職工變更或簽訂新的勞動合同。
(4)本通知所稱的下崗失業人員是指:a.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b.國有企業關閉破產需要安置的人員;c.國有企業所辦集體企業(即廠辦大集體企業)下崗職工;d.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失業1年以上的城鎮其他登記失業人員。
(5)本通知所稱的國有企業所辦集體企業(即廠辦大集體企業)是指20世紀70、80年代,由國有企業批准或資助興辦的,以安置回城知識青年和國有企業職工子女就業為目的,主要向主辦國有企業提供配套產品或勞務服務,在工商行政機關登記注冊為集體所有制的企業。
廠辦大集體企業下崗職工包括在國有企業混崗工作的集體企業下崗職工。對特別困難的廠辦大集體企業關閉或依法破產需要安置的人員,有條件的地區也可納入《再就業優惠證》發放范圍,具體辦法由省級人民政府制定。
本通知所稱的服務型企業是指從事現行營業稅「服務業」稅目規定經營活動的企業。
(6)上述優惠政策審批期限為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稅收優惠政策在2008年底之前執行未到期的,可繼續享受至3年期滿為止。此前規定與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為准。如果企業既適用本通知規定的優惠政策,又適用其他扶持就業的優惠政策,企業可選擇適用最優惠的政策,但不能累加執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5]186號)]
⑨ 請問這段話「其中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征免年限由2年調整到5年」是什麼意思
將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的征免時限由2年調整到5年,意思就是個人住房要購買滿5年之後,才能享受到免徵增值稅的優惠政策。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加大短線的交易成本,抑制投機性購房。
⑩ 廣州:人才購房需繳滿1年社保 9區增值稅征免年限提至5年
繼人才房限售年限延長之後,廣州再出樓市調控政策推動樓市健康發展。
4月21日,廣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完善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從調整增值稅征免年限、強化人才購房政策管理、加大保障性住房供應力度等五個方面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進一步完善房地產長效機制,推動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此次《通知》的重點主要包括對廣州9個區個人銷售住房增值稅免徵年限由2年變5年;人才購房需1年社保。
具體來說,自2021年4月22日起,廣州將對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番禺區、南沙區、增城區9區個人銷售住房增值稅征免年限從2年提高至5年。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增值稅征免年限調整是最近兩年房地產稅費調整的重要方向。據不完全統計,包括深圳、無錫、沈陽、成都和廣州等城市出台了此類增值稅政策,即從過去的「滿2」調整為「滿5」。
嚴躍進指出,這樣操作可以減少短線炒作的沖動,打擊快進快出的投資行為。
此外,《通知》明確,強化人才購房政策管理。對於享受市轄區人才政策的家庭和單身(含離異)人士,購買商品住房時,須提供購房之日前12個月在人才認定所在區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的繳納證明,不得補繳。嚴肅查處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夥同他人弄虛作假、虛報瞞報等騙取人才購房資格的行為。
分析人士指出,廣州這兩年在人才導入方面力度很大,但是也間接帶來了購房需求明顯上升的情況。所以此次填補了這樣一個漏洞,即人才購房也需要一年的社保。這樣就進一步打擊了「假人才真炒房」的行為,具有非常強的導向。
與此同時,此次《通知》提到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工作統籌協調。充分發揮廣州市住房和房地產工作協調領導小組作用,落實各成員單位責任,強化部門協同聯動,進一步加強信息共享和監測預警,提高政策實施的針對性、有效性,統籌推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應力度方面,廣州加大商品住宅用地公開出讓配建保障性住房的力度,配建保障性住房數量原則上不少於戶籍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年新增輪候戶數。積極引導企事業單位等各類主體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企事業單位存量土地、產業配套用地和存量閑置房屋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
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方面,廣州通過新建、配建、改建等多種方式,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給。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完善《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配套政策文件,鼓勵集中式長租企業發展,進一步促進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
4月以來,廣州已連續兩次出台樓市新政。廣州於4月2日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該意見明確,通過享受人才政策新購買的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須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後方可轉讓。
業內人士指出,與4月初政策結合,就可以看出,廣州對「人才炒房」現象進行了嚴打,限購限售一起推進,充分說明在人才和購房政策方面進行了優化。而且廣州政策出台頻率高,說明各地政府政治意識強,調控主動性增強,有助於及時發現政策漏洞,這對於其他城市都有積極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