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法問題:附生效期間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主要對屆至一詞不理解。
意思是合同中約定的生效時間到達即生效。比如合同約定自2013年5月1日起生效,那麼該合同將在2013年5月1日零時生效。屆至即時間點到達的意思。
2. 什麼是履行期限尚未屆至的民事義務
比如說我欠你500塊,書面協議2015年4月20日歸還,那麼4月20日前就是屬於「履行期限尚未屆至」而我還沒歸還的債務就是屬於「民事義務」。
3. 民法中的履行期限屆滿和已到清償期是一個意思嗎
履行期限是指當事人交付標的和支付價款或報酬的日期。也就是依據合同的約定,權利人要求義務人履行的請求權發生的時間。
清償期間又稱履行期間和給付期間,是指依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時間限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2條規定,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包括履行期限在內。履行期限既無法律特別規定,當事人又無約定的,可依債的性質決定,可依交易習慣或誠實信用原則等確定。依上述規則都不能確定履行期限的,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62條關於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期間的規定處理。
在債務糾紛中,履行期限與清償期間可以同等起來理解,因為這個時候往往清償就是履行的意思。但是「屆滿」和「已到」這兩個詞的理解確實不同的,「屆滿」就是時間期限已經到期,「已到」表述比較曖昧,可以理解為到了時間,需要開始清償,也可以理解為時間期限已經到期。
4. 「代理人追認」和「屆至時」的定義
「代理人追認」,即對受託人/被監護人行為的追認,確認其行為被授權或可以被認可的一種意思表示。
至於「屆至時」,《合同法》第46條規定,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特指期限開始的一個時間概念,相對於時間結束時的「屆滿時」。
純屬個人意見。
5. 附期限之債權從時期屆至之時開始計算時效,是什麼意思請舉例
如 1月1日甲向乙借款100元,約定2月1日還款。
則本案的訴訟時效由2月1日開始計算。
不知有沒有曲解你的意思。
6. 因期限屆至 屆至是什麼意思
屆至:到了
補充:
因期限屆至
翻譯:因為期限到了
例句:
1、第一屆至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名單,將在這份報紙上公布。
2、胡潤百富第十屆至尚優品頒獎盛典,將由我台直播。
3、踐表明,在義務人履行期限屆至時,案件審理法官及時給予義務人履行義務和風險後果提示,可以督促被執行人及時履行義務,減少進入執行程序的案件數量。
7. 始期屆是什麼意思呢
樓主搞錯了,不是「始期屆」而是「始期屆至」。 在民事合同中,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生效期限在傳統民法上又稱為延緩期限或者稱為「始期」。對於附生效期限的合同,屆至針對始期而言,一定期限的到來為「屆至」。
8. 期限到來和期限屆滿的區別
比如說,12月31日到期.
有效期屆滿前三十日,是指12月1日到12月30日.
有效期屆滿三十日前,是12月1日之前.
9. 有效期屆滿前三十日和有效期屆滿三十日前的區別是什麼「屆」字的含義是什麼
兩者源區別:
1、時間段不同
兩者代表時間的前後,前者是代表到期前的時間,後者是代表到期後的時間
2、意義不同
到期前後的意義不同,到期前可以有時間可以緩沖,到期後的時間是為了催交
3、法律責任不同
到期前不需履行相應的逾期責任,到期後需履行規定的法律責任
有效期屆滿前三十日指的是到期前的30日,有效期屆滿三十日前指的是到期後的30日內;屆時到的意思
「屆」是到的意思,屆滿即到期
可以把它們拆分出來,文字和數字拆分,即有效期屆滿前和三十日;有效期屆滿和三十日前
這樣就很好理解了,如果還是理解不了可以從相對其來理解,一般所說的到期由前後之分,那麼這個也可以理解為到期前後,這樣形成一個對稱。
(9)期限屆至擴展閱讀:
屆滿,又稱「期滿」、「期限屆滿」。是指規定期間的終期已經終了的事實。屆滿僅針對終期而言;其中依具體期日確定的期限,以規定期日的終了為屆滿,依一定期間確定的期限,則以該期間最後一曰的終了為屆滿。我國民法上所稱屆滿包括本數在內。例如規定10天期滿的,包括第10天在內
在法律中:屆滿即指法定的期限到期,也指約定的期限到達,比如合同、協議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