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所得稅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怎麼計算
可以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五條規定: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第十八條規定:「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准予向以後年度結轉,用以後年度的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上述兩條規定都闡述了一件事企業可以用稅前所得彌補以前年度(以前五年)的虧損。這里需要明確的是:
「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和「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允許彌補在時間上不得超過五年。舉例說明:假設某企業2008年虧損50萬元,以後五年彌補虧損前分別有所得額2009年5萬元、2010年7萬元、2011年9萬元、2012年12萬元、2013年15萬元、每年用當年所得彌補虧損後所得額均為零。因此,從2008年到2013年均無需繳納企業所得稅,五年共彌補虧損額48萬元,還剩2萬元虧損。到第六年即2014年彌補前所得18萬元。2014年還能彌補2萬元虧損嗎?回答是否定的。因為稅法規定只能在虧損年度之後的五年內彌補,到了第六年,五年前的虧損如果尚未彌補完,就不能在稅前予以彌補,只能用稅後利潤去彌補了。
❷ 如何理解企業所得稅5年彌補虧
虧損彌補原則是:先虧先補,從虧損次年連續計算補虧年度,最長補虧年度不超過5年,超過5年仍未彌補完的稅前不再予以彌補。
就是說企業今年的盈利可以在交稅前用來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而可彌補的年限是5年,即今年的盈利最多用來彌補5年前企業的虧損,而6年前及更早的虧損不能彌補。在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後,若還有結余則就剩下結余部分計稅上交。
❸ 企業所得稅虧損 稅務局認定後可以連續幾年彌補
五年。新法和老法的規定彌補虧損的年限都是一樣的。新法規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7]63號)
......
第十八條 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准予向以後年度結轉,用以後年度的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
❹ 企業所得稅關於虧損彌補的基本規定是什麼
基本規定
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五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五條所稱虧損,是指企業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將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和各項扣除後小於零的數額。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條)
企業在匯總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時,其境外營業機構的虧損不得抵減境內營業機構的盈利。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七條)
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准予向以後年度結轉,用以後年度的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八條)
❺ 企業所得稅彌補虧損是指什麼時候
企業所得稅彌補虧損是指企業近5年來有發生虧損的時候。
所謂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是指在會計處理上,如果上年的凈利潤為負(或以前各年的凈利潤總和為負),本年的稅後凈利潤要首先彌補掉這部分虧損,才能作為可供分配的凈利潤,來計提公積金、公益金或者分紅。虧損的界定如果當年按會計准則計算的本年利潤為負數,即為會計上講的「虧損」,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五條所稱虧損,是指企業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將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和各項扣除後小於零的數額。
企業彌補虧損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1.企業發生虧損,可以用次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次年度利潤不足彌補的,可以在5年內延續彌補。
2.企業發生的虧損,5年內的稅前利潤不足或虧損彌補時,用稅後利潤彌補。這種方式不確認遞延所得稅。稅法上在計算應稅所得時不能扣除虧損余額。
3.企業發生的虧損,可以用盈餘公積彌補。借記「盈餘公積」 科目,貸記「利潤分配——盈餘公積補虧」 科目。
❻ 企業所得稅的虧損彌補
1,先把第二年的贏利按照稅法進行納稅調整,得出應納稅所得額.
2,因你公司應納稅所得額減去第一年的虧損後,仍為負數,因此不用繳納企業所得稅,但要按規定進行申報(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間為年度終了後的5個月內)
3,此外:
(1)所得稅彌虧損的期限是自虧損當年起的連續五年,計算方式與上面相同.
(2)上年未彌補完的虧損可以繼續在第三年,第四,第五年彌補.
當然希望你公司賺錢,不要出現這種情況了,呵呵!
❼ 業所得稅虧損彌補最長期限不得超過5年,請家舉例說明
這是從所得稅角度講,5年之內可以用「稅前」利潤彌補。
如:
2000年發內生的虧損,最晚可用2005年的「容稅前」利潤彌補,如果到2005年還沒有彌補完,那2006年實現利潤時,應先計算交納所得稅,「稅後」利潤才可以繼續彌補。這期間如果2001年也是虧損,那就順延,可用稅前利潤彌補至2006年。實際上在2000年虧損未彌補完的情況下,按「先虧先補」來講,是無法彌補2001年的虧損的。
注意這只是一個稅法的概念,在會計處理中,是不用單獨做憑證彌補的。結轉利潤後,會自動形成彌補。
❽ 所得稅彌補虧損年限問題(高手請進)
直接彌復補2001虧損的100萬。
材料:凡制納稅人1992年度前發生的虧損尚未彌補完的,虧損彌補期最長時間不得超過三年,並連續計算已發生虧損的彌補年限。凡1993年度以後發生的虧損,可用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彌補,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不足彌補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但是延續彌補期最長不得超過5年。
❾ 企業所得稅虧損彌補最長期限不得超過5年,請大家舉例說明
1、例題:假設某企業2018年虧損100萬,2019年盈利10萬,2020年盈利11萬,2021年盈利12萬,2022年盈利13萬,2023年盈利14萬,2024年盈利15萬;
2、答案:
(1)、2019年繳納應納稅所得額=-100+10=-90,不繳納,虧損後第一年
(2)、2020年繳納應納稅所得額=-100+10+11=-79,不繳納,虧損後第二年
(3)、2021年繳納應納稅所得額=-100+10+11+12=-67,不繳納,虧損後第三年
(4)、2022年繳納應納稅所得額=-100+10+11+12+13=-54,不繳納,虧損後第四年
(5)、2023年繳納應納稅所得額=-100+10+11+12+13+14=-41,不繳納,虧損後第五年
(6)、2024年繳納應納稅所得額=15,繳納所得稅,雖然2023年仍存在41萬未彌補的虧損,但是是第5年,最長不超過5年,2024年是2018年虧損的第6年,不能再用於彌補,所以2024年的盈利需要繳納所得稅
(9)企業所得稅的虧損彌補期限擴展閱讀:
一、企業所得稅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07年3月16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3、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將第51條第1款中的「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機構、場所的,經稅務機關審核批准」修改為「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機構、場所,符合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規定條件的」。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企業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