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變更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制度)的有關規定,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改變,屬於會計估回計變更,而不屬於會計政策變更。答
題中,「母公司告知折舊年限按6年」,「不然涉及納稅調整」。這樣,如果將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由3年改變為6年按照會計估計變更處理的話,那麼,當年仍然將涉及納稅調整,因為,6月份的折舊額計算與稅法規定不一致。因此,為了達到「母公司」的要求,題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改變,按照會計差錯更正處理較為妥當,即:6月份即已經確定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為6年,但因某種原因錯誤的運用了3年的折舊年限,該差錯於7月份發現並加以調整。
當然,將該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改變,按照會計估計變更採用未來適用法進行處理,也不是不可以。
B.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變更,應該改用什麼折舊辦法。
可以的
一般來說是在年初更改,固定資產更改折舊年限屬於會計估計變更,用未來適用法,即版在變更當權期及以後期間,採用新的會計估計,不改變以前的會計估計,也不調整以前的報告。
舉例:
A公司2002年12月30日購入的一台管理用設備,原始價值84 000元,原估計使用年限為8年,預計凈殘值4 000元,按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由於技術因素以及更新辦公設施的原因,已不能繼續按原定使用年限計提折舊,於2007年1月1日將該設備的折舊年限改為6年,預計殘值為2 000元。假設稅法允許按變更後的折舊額在稅前扣除。
解答:A公司的管理用設備截至2006年12月31日已計提折舊4年,累計折舊40 000元,固定資產凈值44 000元。2007年1月1日起,改按新的使用年限計提折舊,每年折舊費用為:(44 000-2 000)÷(6-4)=21 000(元)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每月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21 000/12
貸:累計折舊21 000/12
C. 固定資產改變折舊年限需要什麼手續
視情況而定,如果是小范圍調整,而且改變後,有利於反映資產價值、考核經專營業績,並且是在企屬業財務制度規定允許之內,無須任何手續。如果是較大范圍或是全部改變,比如原來是執行的直線法,要變換為加速折舊率等,則首先要修訂本企業的財務制度,然後在稅務局的企業財務信息中作備案(批准)後方可改變,年末要在年度財務報告中進行披露。
如果你企業生產規模不大或企業所得稅徵收方式執行的核率徵收話,其手續就簡單了,僅需在稅務局備案一下應可以了。
另外,改變折舊方法,應在年初進行。
D.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變更
1、已經確定折舊年限的固定資產,按原折舊年限計提比較好,不要變更,如果要變更,需要向稅務局備案。
2、新購入的固定資產可以按新的折舊年限計提折舊。
3、電腦是電子設備,軟體一般不做固定資產處理,而是做為無形資產入賬。
E. 固定資產改變折舊年限需要什麼手續,賬務,稅務怎樣處理
企業選擇的折舊年限一經確定,不能隨意變更。企業所得稅法和實施細則也對縮短年限的條件作了明確,只要不出現細則規定的兩條,是不能變更的;即使需要變更,也要到主管稅務備案批准。
1.會計方面
企業會計准則第4 號——固定資產第十五條和第十七條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但是,符合本准則第十九條規定的除外。固定資產第十九條規定如下:
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使用壽命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預計凈殘值。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有重大改變的,應當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
2.稅法方面
將於2008年1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五十九條和第六十條規定: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而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第九十八條: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所稱可以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的固定資產,包括:
(一)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
(二)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
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本條例第六十條規定折舊年限的60%;採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以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
F. 固定資產變更折舊年限的處理
【問題】
我公司是一家外商獨資化工廠,廠內的生產線是由自己組織安裝建設,計入在建工程後結轉為固定資產。但是實際狀況中生產線中反應釜使用年限達8年至10年,其釜與釜相連接管道和閥門使用期限可能只有6個月到2年。請問是否可以將這部份的管材配件調整出機器設備,折舊年限10年改為傳導設備或配套設備折舊年限的2年至3年?
【解答】
《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第五條規定,固定資產的各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壽命或者以不同方式為企業提供經濟利益,適用不同折舊率或折舊方法的,應當分別將各組成部分確認為單項固定資產。
化工生產線還應按照《固定資產分類與代碼》(gb/t14885-1994)規定進行固定資產相應分類。企業可依據具體情況,確認是否將生產線分割成:生產線、管道和閥門。
企業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第十五條規定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築物
,為
20年;(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五)電子設備,為3年。
根據上述規定,化工生產線稅法規定的折舊年限為:不低於十年。若會計上的折舊年限低於10年,則需進行納稅調整。對於生產經營的主要或關鍵的固定資產,若符合規定可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所得稅處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9]81號)提交相應資料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後採用加速折舊,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G. 固定資產折舊變更該如何辦理
抱歉,放假回家了,沒來關注。
在你變更的那期就可以,沒有規定說要去稅務部門備案。
舉例(不是針對你的情況)
附註說明:
XX公司2003年12月購入一台管理設備,原紙100W元,原估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5W元,按直線這就發計提折舊。由於新技術的發展,該設備需對原估計的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進行修正,於2007年初將該設備的折舊年限改為8年,預計殘值改為2W元,以反映該設備的真實預計使用年限和凈殘值。此項會計估計變更使本年稅前利潤減少了44000元。
以上是附註說明,改變折舊方法不見得就是新技術的發展,也可能是執行新企業會計准則。
這個44000元是通過對比新舊折舊計算的出來的,新的折舊139000,舊的只有95000,也就是說新的折舊方法會多計提折舊44000元。
H. 固定資產變更折舊年限後折舊怎麼處理
1.新稅法實施前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企業已按原稅法規定預計凈殘值並計提的折舊,不做調整。
2.新稅法實施後,對此類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可以重新確定其殘值,並就其尚未計提折舊的余額,按照新稅法規定的折舊年限減去已經計提折舊的年限後的剩餘年限,按照新稅法規定的折舊方法計算折舊。
3.新稅法實施後,固定資產原確定的折舊年限不違背新稅法規定原則的,也可以繼續執行。
按照上述第二點規定,可以變更折舊年限。但是變更結果不得與新所得稅法相違背,即應該在新稅法規定的年限內計提折舊。
變更時,去主管稅務機關填寫有關「財務會計制度及財務軟體備案報告書」相類似的表格,報稅務機關備案即可。
I. 證監會對折舊年限變更的規定
折舊年限變更不是證監會規定的,是國家稅法規定的。
新《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規定,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八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所稱可以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固定資產,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 (二)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 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本條例第六十條規定折舊年限的60%;採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以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五)電子設備,為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