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嘉峪關歷史年限

嘉峪關歷史年限

發布時間:2021-08-04 02:39:33

㈠ 嘉峪關是什麼時候建的

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先後經過168年時間的修建,成為萬里長城沿線最為壯觀的關城。

歷史沿革
嘉峪關位於河西走廊中西結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31年的歷史。它比山海關早建九年。明初,宋國公、征虜大將軍馮勝在班師凱旋途中,選址在河西走廊中部,東連酒泉、西接 嘉峪關
玉門、背靠黑山、南臨祁連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關。關城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歷時168年,於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正如史料《秦邊紀略》所記:「初有水而後置關,有關而後建樓,有樓而後築長城,長城築而後可守也」。嘉峪關關城布局合理,建築得法。關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線,城內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並守之勢。它由:內城、瓮城、羅城、城壕及三座三層三檐歇山頂式高台樓閣建築和城壕、長城峰台等組成。內城是關城的主體和中心,其周長640米,面積2.5萬平方米。內城東西二門外,都有瓮城回護,面積各有500餘平方米。瓮城門均向南開,西瓮城西面,築有羅城,羅城城牆正中面西設關門,門楣上題「嘉峪關」三字。關城內現有的建築主要有游擊將軍府、官井、關帝廟、戲台和文昌閣。

㈡ 嘉峪關城樓建於什麼年代

嘉峪關的長城是明代長城,始修於公元1372年,歷時168年,公元1540年修建完畢。

㈢ 嘉峪關有什麼歷史文化

嘉峪關,號稱天下第一雄關,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千米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

嘉峪關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主要景點有嘉峪關關城、懸壁長城、長城第一墩、魏晉墓群、黑山石刻、木蘭城、「七·一」冰川、滑翔基地等。

㈣ 嘉峪關歷史

你好,
明朝初年,大破元軍的征虜將軍馮勝從酒泉騎馬向西40里,涉水過「九眼泉」登上嘉峪塬勒馬四顧,見南面賀蘭山斜刺長空,西面戈壁如海,北面黑山威嚴,東面清泉綠洲,而嘉峪塬彷彿河西走廊這條連通東西的大河的中流砥柱。於是上表朱元璋稱嘉峪塬「此咽喉要地,令關踞其中,當固若金湯」,於公元1372年建關城於嘉峪山西塬,關以山名,始稱嘉峪關。
經過100餘年的4次大規模擴建,1495年兵備道李端澄主持修建關樓,11年後又建東西兩座城樓。城樓修好了,卻依然是孤城一座,番兵在而後的十幾年裡兩度圍困攻破嘉峪關,或是乾脆繞過它去劫掠附近地區。1539年,明嘉慶十八年尚書翟鑾巡視西北,看到孤苦伶仃的嘉峪關,上書皇帝懇請加固關城修繕邊牆,並修建斷開戈壁連接南北山巒的一百餘里的城牆與長城相連,至此嘉峪關才成了今天這座天下第一雄關。
林則徐被貶新疆途經此關,曾寫下詩句:長城飲馬寒霄月,古戍盤雕大漠風。除是盧龍山海險,東南誰比此雄關。1837年清朝左宗棠駐肅州時曾修整關牆和關樓,並親筆寫下「天下第一雄關」的匾額。可惜1931年西北軍伐馬仲英把關樓拆了,那塊名匾也從此下落不明。現在的關樓和仿製的匾是1988年按原樣重建。
嘉峪關市區是為了適應酒泉鋼鐵廠發展於1965年興建的,規模並不大,城市中軸線走向為西北、東南。嘉峪關現已成為河西走廊新興的旅遊城市。

.

㈤ 嘉峪關歷史背景

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是明代長城沿線建造規模最為壯觀,保存程度最為完好的一座古代軍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後期各代,長城沿線的重要軍事要塞,素有「中外鉅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稱。
嘉峪關位於河西走廊中西結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31年的歷史。它比山海關早建九年。明初,宋國公、征虜大將軍馮勝在班師凱旋途中,選址在河西走廊中部,東連酒泉、西接玉門、背靠黑山、南臨祁連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關。關城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歷時168年,於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正如史料《秦邊紀略》所記:「初有水而後置關,有關而後建樓,有樓而後築長城,長城築而後可守也」。嘉峪關關城布局合理,建築得法。關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線,城內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並守之勢。它由:內城、瓮城、羅城、城壕及三座三層三檐歇山頂式高台樓閣建築和城壕、長城峰台等組成。內城是關城的主體和中心,其周長640米,面積2.5萬平方米。內城東西二門外,都有瓮城回護,面積各有500餘平方米。瓮城門均向南開,西瓮城西面,築有羅城,羅城城牆正中面西設關門,門楣上題「嘉峪關」三字。關城內現有的建築主要有游擊將軍府、官井、關帝廟、戲台和文昌閣。
嘉峪關關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寬約15公里的峽谷地帶,該峽谷南部的討賴河谷,又構成關防的天然屏障。嘉峪關附近烽燧、墩台縱橫交錯,關城東、西、南、北、東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關地勢天成,攻防兼備,與附近的長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設施構成了嚴密的軍事防禦體系,又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

㈥ 嘉峪關歷史知識

嘉峪關位於甘肅嘉峪關市向西5公里處,是明長城西端的第一重關,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起點,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先後經過168年時間的修建,成為萬里長城沿線最為壯觀的關城。嘉峪關關城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65年以關名建市。

㈦ 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的嘉峪關歷經600年,為何保存的如此完整

嘉峪關有著天下第一關之稱,那是過去的軍事中心,據史書記載,內城原建有嘉峪公館,巡檢衙門,倉庫等設施,不過保存至今的,也就只有官井和指揮作戰的游擊將軍府了,嘉峪關作為一座嚴密的軍事防禦體系,其設計極其縝密,坐東向西共有7道城門,由外城、瓮城、內城、羅城、城壕五部分組成,構成了一個城內有城、城外有牆、牆外有壕的層層設防,布局嚴密的可謂是水泄不通,這也是時至今日保護完好的原因之一吧!

嘉峪關的關城,由內城、外城、瓮城、羅城和城樓等建築構成,面積超過三萬三千平方米,平面布局呈梯形,作為關城的中心,內城佔地面積最大,四邊城牆大約160米左右,高度9米,關城正門刻著「嘉峪關」三字,關城外城牆用壕溝隔開,文昌閣、關帝廟、營房、官井、戲樓分布在內外城之間,長城像兩只胳膊修建在關的南北兩側,高大雄偉的關城和長城、城壕、城台、烽隧等構成了嚴密實用的城防體系,因此而得名「天下第一雄關」之稱,吐魯番侵犯河西的時候都堅不可摧,當然也就會經得起時間與歲月的洗禮啦!

㈧ 嘉峪關是多少年建成的

嘉峪關關城歷史悠久,但現在的現代化城市嘉峪關始建於1958年,誕生不久的新中國提倡大煉鋼的時代。
麻煩採納,謝謝!

㈨ 嘉峪關市建於哪個年代

1965年設市,1971年經國務院批准為省轄市。但是歷史悠久,風景優美,文化燦爛。

嘉峪關地處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又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在這里絲路文化和長城文化融為一體、交相輝映,素有「河西重鎮」、「邊陲鎖鑰」之稱,旅遊資源非常豐富。 這里有雄偉壯觀的漢代和明代萬里長城、嘉峪關關城、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心臟,以及展現古代游牧民族社會生活的黑山岩畫,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魏晉墓地下畫廊等人文古跡;有亞洲距城市最近的七一冰川及祁連積雪、瀚海蜃樓等獨具特色的西部風光,有博大精深的中國第一座「長城博物館」和被譽為世界三大滑翔基地之一的嘉峪關國際滑翔基地及國家AAAAA級關城文化旅遊景區;有西北民俗風情旅遊和討賴河大峽谷探險、沙漠探險、花海魔鬼城探險等具有西部情調的探險旅遊勝地;有乾圓山莊、新城草湖等休閑度假的好去處;此外還有石關峽、黑山湖等多處正在開發的旅遊資源,形成了以嘉峪關關城為龍頭的四大資源(空中氣流資源、山地冰川資源、陸地資源和地下資源)、十大大景點(嘉峪關關城、嘉峪關國際滑翔基地、 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黑山淺石刻岩畫、長城博物館、魏晉墓地下畫廊、七一冰川、東湖生態園和紫軒葡萄酒庄園),為旅遊業的發展奠定了資源基礎。 生產的旅遊產品主要有:夜光杯、風雨雕、駝絨畫、祁連玉雕、嘉峪石硯、文物復製品及反映魏晉時代人文景觀的墓磚畫等。 主要景點:嘉峪關關城、長城第一墩 、懸壁長城 、七一冰川 、魏晉壁畫墓 、紫軒葡萄酒庄園、滑翔基地 、長城博物館 、黑山摩崖石刻、雄關廣場 、東湖生態園、酒鋼水上樂園 、迎賓湖旅遊風景區 、安西榆林窟 、安西鎖陽城 、安西橋灣城。
嘉峪關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東臨河西重鎮酒泉市,距省會蘭州776公里;西連石油 城玉門市, 至新疆哈密650公里;南倚終年積雪的祁連山與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接壤,與青海相距300餘公里;北枕色如鑄銅的黑山,與 酒泉金塔縣、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和內蒙額濟納旗相連接,中部為酒泉綠洲西緣。中心位置為東經98°17',北緯39°47'。 全市海拔在1412-2722米之間,綠洲分布於海拔1450-1700米之間,城市中心海拔1462米。 境內地勢平坦,土地類型多樣。城市的中西部多為戈壁,是市區和工業企業所在地;東南、東北為綠洲,是農業區, 綠洲隨地貌被戈壁分割為點、塊、條、帶狀,占總土地面積的1.9%。 嘉峪關市屬溫帶大陸性荒漠氣候,年均氣溫在6.7℃—7.7℃之間,年日照8000小時。自然降水量年平均85.3毫米,蒸發量2149毫米。全年無霜期130天左右。
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是明代長城沿線建造規模最為壯觀,保存程度最為完好的一座古代軍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後期各代,長城沿線的重要軍事要塞,素有「中外鉅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稱。 嘉峪關位於河西走廊中西結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31年的歷史。它比山海關早建九年。明初,宋國公、征虜大將軍馮勝在班師凱旋途中,選址在河西走廊中部,東連酒泉、西接玉門、背靠黑山、南臨祁連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關。關城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歷時168年,於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正如史料《秦邊紀略》所記:「初有水而後置關,有關而後建樓,有樓而後築長城,長城築而後可守也」。嘉峪關關城布局合理,建築得法。關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線,城內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並守之勢。它由:內城、瓮城、羅城、城壕及三座三層三檐歇山頂式高台樓閣建築和城壕、長城峰台等組成。內城是關城的主體和中心,其周長640米,面積2.5萬平方米。內城東西二門外,都有瓮城回護,面積各有500餘平方米。瓮城門均向南開,西瓮城西面,築有羅城,羅城城牆正中面西設關門,門楣上題「嘉峪關」三字。關城內現有的建築主要有游擊將軍府、官井、關帝廟、戲台和文昌閣。 嘉峪關關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寬約15公里的峽谷地帶,該峽谷南部的討賴河谷,又構成關防的天然屏障。嘉峪關附近烽燧、墩台縱橫交錯,關城東、西、南、北、東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關地勢天成,攻防兼備,與附近的長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設施構成了嚴密的軍事防禦體系,又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 嘉峪關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地名錄》,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閱讀全文

與嘉峪關歷史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