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個人信用記錄保存時間
不良記錄7年後會在個人信用報告中刪除,徹底查詢不到了。
但是一般銀行查詢的話只能查詢當前日期前推24個月的,也就是兩年內的不良記錄,再往前的記錄會隱藏,直到7年後徹底刪除。
目前的補救措施就是把欠款還掉,銷卡,接著就是等待,等待兩年後你就可以重新申請辦理新的信用卡。
B. 電腦查看文檔的記錄保存多長時間
如果不清除!
不被新記錄覆蓋!
會一直保持
其實只需要手動清理一下就ok了,非常簡單。
把桌面的「此電腦」點擊打開
C. 銀行交易記錄保存多少年
自交易記賬當年計起至少保存5年。超過5年以上,銀行就不再保留了。
根據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的《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銀行交易記錄,自交易記賬當年計起至少保存5年。如果超過5年以上,有些銀行可能就不再保留了,但一般來說銀行出於謹慎考慮,交易記錄都會保留超過5年,如保存15年等。
如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涉及正在被反洗錢調查的可疑交易活動,且反洗錢調查工作在前款規定的最低保存期屆滿時仍未結束的,金融機構應將其保存至反洗錢調查工作結束。
同一介質上存有不同保存期限客戶身份資料或者交易記錄的,應當按最長期限保存。同一客戶身份資料或者交易記錄採用不同介質保存的,至少應當按照上述期限要求保存1種介質的客戶身份資料或者交易記錄。
(3)記錄保管期限一覽表擴展閱讀:
根據《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
第二十七條金融機構應當保存的客戶身份資料包括記載客戶身份信息、資料以及反映金融機構開展客戶身份識別工作情況的各種記錄和資料。
金融機構應當保存的交易記錄包括關於每筆交易的數據信息、業務憑證、賬簿以及有關規定要求的反映交易真實情況的合同、業務憑證、單據、業務函件和其他資料。
第二十八條金融機構應採取必要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防止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的缺失、損毀,防止泄漏客戶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
D. 質量記錄的保存年限有誰來確定(質量記錄一覽表裡)
都是長期保留的,但一般不會對外開放查詢,如果通過司法機關可以查詢所有能夠查到的資料,就是說銀行只要上了電腦的資料都可以查詢到
E. ISO9001質量體系規定中一般記錄保存多少年
ISO9001:2015 版本標準的質量體系沒有規定記錄保存多少年而且可以買際運作的電子檔格式做為記錄,從零到永遠都行,企業組織自己界定說了算。
F. 有誰知道徵信里的機構查詢記錄保留多長時間
個人信用記錄不會一直保留,通常都是保留最近五年的一個信用記錄。但如果個人發生了較為嚴重的信用記錄,是可能保留更長時間的。
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
第十六條
徵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予以刪除。
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內,信息主體可以對不良信息作出說明,徵信機構應當予以記載。
第十七條
信息主體可以向徵信機構查詢自身信息。個人信息主體有權每年兩次免費獲取本人的信用報告。
第十八條
向徵信機構查詢個人信息的,應當取得信息主體本人的書面同意並約定用途。但是,法律規定可以不經同意查詢的除外。
徵信機構不得違反前款規定提供個人信息。
(6)記錄保管期限一覽表擴展閱讀:
根據《徵信機構管理辦法》:
第十一條 個人徵信機構擬合並或者分立的,應當向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申請,說明申請和理由,並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中國人民銀行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準的書面決定。
第十二條 個人徵信機構擬變更資本、主要股東的,應當向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申請,說明變更事項和變更理由,並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中國人民銀行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準的書面決定。
第十三條個人徵信機構擬設立分支機構的,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對擬設立分支機構的可行性已經進行充分論證;
(二)最近3年無受到重大行政處罰的記錄。
第十四條 個人徵信機構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當向中國人民銀行提交下列材料:
(一)個人徵信機構分支機構設立申請表;
(二)個人徵信機構上一年度經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
(三)設立分支機構的可行性論證報告,包括擬設立分支機構的3年業務發展規劃、市場分析和經營方針等;
(四)針對設立分支機構所作出的內控制度安排和風險防範措施;
(五)個人徵信機構最近3年未受重大行政處罰的聲明;
(六)擬任職的分支機構高級管理人員履歷材料。
中國人民銀行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準的書面決定。
第十五條 個人徵信機構變更機構名稱、營業場所、法定代表人的,應當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變更個人徵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記載事項。
個人徵信機構應當在個人徵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記載事項變更後,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辦變更登記,並自公司登記機關准予變更之日起20日內,向中國人民銀行備案。
第十六條 個人徵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應當在個人徵信機構營業場所的顯著位置公示。
G. 百度查詢記錄能保存多長時間
網路搜索記錄能保存多長時間
你好,只要不改變帳號,不設置自動刪除
不清理網站保存記錄
這個搜索記錄就會一直存在。
H. 公司考勤記錄保存年限最少要保留幾年這涉及為勞動糾紛提供證據的問題
公司考勤記錄至少應當保存兩年。為了維護企業的利益,企業的勞動合同、考勤記錄、人事檔案等資料至少保存2年以上。
雖然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但可以參考其他同等資料的保存年限,根據我國《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由其親屬或委託他人代領。
用人單位可委託銀行代發工資。
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8)記錄保管期限一覽表擴展閱讀:
考勤記錄為勞動糾紛提供證據案例:
沒有簽訂書面合同,考勤表亦可作證據
近年來,大量的勞動爭議糾紛湧入法院。未簽訂勞動合同、無故遭遇解聘、應聘材料造假……勞動關系雙方均可能遭遇侵權。
《法制日報》記者近日通過梳理山東省人民法院審理的勞動糾紛案件發現,在勞動關系中存在諸多法律陷阱。因此,選取3起典型案例,希望廣大勞動者和企業管理者藉此增強法律素養,提高法律意識,自覺遵守誠實信用原則。在遇到權益受損時,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17年10月5日,魏某到山東某技術公司從事人力資源工作,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2017年10月,技術公司向魏某發放報酬3000元,11月發放3500元,2017年12月、2018年1月未發放。技術公司一直未給魏某繳納社會保險費。
2018年1月5日,技術公司以魏某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為由,解除了雙方的勞動關系。
2018年1月22日,魏某向濟南市歷城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要求技術公司支付拖欠工資,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和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仲裁委審理後,裁決支持了魏某要求支付拖欠工資的請求,駁回了魏某的其他申訴請求。魏某不服,訴至歷城區人民法院。
庭審中,技術公司辯稱,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雙方之間為勞務關系。魏某訴稱雙方之間存在勞動關系,並提交技術公司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的職工考勤表,2017年10月、11月的工資發放明細表、關於定崗定資並簽訂勞動合同的申請及領導批復、工作證明予以證明。
I. 銀行交易記錄保存時間
若是招行一卡通,您可通過網上銀行、電話銀行、自助查詢終端查詢賬戶13個月內的交易流水,如果需要查詢13個月以前的交易流水,請本人持有效身份證明至全行任一網點辦理(不可代辦),可現場查詢或列印20070101至當日的中英文賬務交易。【溫馨提示:僅辦理跨年度賬務查詢不收費,列印超過一年以上(不含賬戶發生交易當年)的賬務查詢收取手續費20元/份,若列印兩張卡的多份歷史交易明細,則按卡收費,兩張卡收取40元。】
J. 文件發放、回收記錄的保存期限是多久
質量記錄 3年
技術記錄 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