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我買的房子土地使用年限只有50年
你買的是房產,不是土地.你的購房款中已經包含了70年的土地出讓金.我國規定最回長的土地答使用轉讓年限是70年,(住宅用地是70年,寫字樓是50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及工業用地5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加油站、加氣站用地為20年).也就是說70年後你就沒有這塊土地的使用權了,但房產仍然是你的.
我國現在還沒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70年後的土地使用權怎麼辦.但是你要再用的話再掏錢應該是肯定的.據國家的規定,取得房屋所有權的房屋在土地使用權期滿後繼續使用的,應當在最遲於屆滿前一年申請續期,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依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至於是多少,要等到70年後才知道了.
房子本身是貶值的,因為有折舊;但土地的使用權目前來說是升值的,所以你看到的是房地產的升值.70年後買土地的使用權要多少錢要看當時的市場了,不過你放心,相對與您的房產和地產的總價來說,是不會太多的,您還是劃算的.交了土地出讓金後您的房子還是可以賣一個不錯的價位的.呵呵!再說了,70年後也許這房子要拆呢.根據法律規定,國家如果徵收您的房產,是需要給補償的。
㈡ 房屋的使用年限是50年,50年以後如何處理
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比如50年,而房屋所有權是永久的,直到建築報廢。
如果土地的使用年限到期的話,那麼就需要把土地交還給國家將不再對土地享有所有權和使用權,但是如果是想要繼續獲得土地的使用權的話,那麼就可以向國家申請續費繼續使用宅基地,但是就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履行一定的程序。
土地使用權到期後,就只對建築物享有產權了,如果國家沒有建設計劃,則需要按照當時的土地出讓金水平,交納土地出讓金以延續土地使用權。 如果國家有建設計劃,比如修路、建設公共設施、拆遷建新樓等,就會取回土地,並按照建築物的折舊,補償一些錢,然後就是搬家走人了。
(2)商品房土地使用年限50擴展閱讀: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國務院令第590號)
第二十一條被徵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
被徵收人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用於產權調換的房屋,並與被徵收人計算、結清被徵收房屋價值與用於產權調換房屋價值的差價。
因舊城區改建徵收個人住宅,被徵收人選擇在改建地段進行房屋產權調換的,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改建地段或者就近地段的房屋。
第二十二條因徵收房屋造成搬遷的,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向被徵收人支付搬遷費;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產權調換房屋交付前,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向被徵收人支付臨時安置費或者提供周轉用房。
㈢ 我賣了一套商品房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對嗎
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我的房產證也是50年
㈣ 買房子時發現土地使用年限才50年了有關系嗎
朋友你好很多朋友都會問這樣的問題,但其實這是錯誤的。50年,是土地使用內年限,因為土地是國家容的,國家出讓土地,讓開發商建房子,相當於是國家把土地租給開發商,開發商已經付給了國家租金--土地出讓金。房子永遠都是你的,從過戶到你的名下,知道你離開這個世界都是你的。等50年過後,國家會收回土地(或者繼續租),但土地上的房子還是你的,如果要拆遷,國家會補償你,給你現金或給你另外的房子。你 不用擔心沒有房子住。希望可以幫到你。
㈤ 住宅用房土地使用年限怎麼只有50年
住宅土地的最高使用年限為70年,並不排斥70年以下的年限。具體要視開發商取得該土地的實際情況而定,對購房者不會造成影響。
㈥ 中國土地使用權70年,商品房設計的使用年限為50年,怎麼會這樣
50年的是綜合用地,抄70年的純住宅用地
房子永遠都是你的,但是你用了國家的土地到期了就要繳納土地出讓金
70年和50年的區別就是70年的到期了可以自動續費,不需要繳納土地出讓金,50年的到期後需要繳納土地出讓金
㈦ 商品房土地使用年限
剛剛推行土地出讓初期,出讓時間普遍較短,50年屬於正常。土地出讓日期應從1998年算起。
您購買的商品住宅處在商住用地的住宅部分,根據《物權法》第149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
㈧ 土地使用權是50年,那麼住宅商品房產權是70年嗎
補交土地出讓金,續約產權。
根據《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滿的,將自動續期。可以由房屋業主聯名提出,補交土地出讓金,這個價格應該低於同類的土地出讓金的價格,類似於成本價和市場價的差額。
土地有償使用期限屆滿,土地使用者需繼續使用土地的,應當至遲於有償使用期滿前一年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未申請或者申請未獲批準的,期滿後的土地使用權由政府無償收回。
根據國家現行的相關規定,土地到期後按照當時的樓面毛地指導價格,依一定比例繳費。這也是當下最被認同的方式。
另外,根據《物權法》「自動續期」的法律精神,保障房屋產權所有者對物業的合法權利應當是立法的基本出發點,直接收回土地,或是根據當時的市場價格補繳巨額土地差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國家會適時地進行政策調整,在商品住宅土地使用權集中到期前肯定會出台相對完善和公平的法律、法規。
擴資資料:
深圳的國際商業大廈就是國內第一個續約土地使用權的案例。
該項目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在同一棟樓內,有20年、30年、40年、50年這四種年限不一的房產證。最早的20年產權部分早已到期,為此,政府出台的《深圳到期房產續期若干規定》指出:
到期房地產,業主需繼續使用該土地的,在不改變用途的情況下,按有償使用土地的原則,延長土地使用年期,在剩餘年期(國家規定的最長使用年期減去已使用年期)范圍內約定年期的,補繳地價數額為公告基準地價的35%,並按約定年期一次性支付。
按照該《規定》,國際商業大廈產權到期的房源,都通過補交土地出讓金,完成了續期,也令眾多商住項目看到了續期的重要依據。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房屋產權最多隻有70年 到期後可新續約產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70年產權
㈨ 我的商品房50年產權,和70年有區別嗎
50年和70年是國家根據用地的性質不同,規定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年限。如果你買了50年的房屋,那麼等50年土地使用權出讓年限屆滿,政府可以將土地收回。
50年產權住宅,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屬於房地產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土地規劃用途與開發用途並不完全一致的情況,用40或者50年產權的公建用途土地開發住宅物業只是其中的一種,在房地產市場上,還存在著其他的類似情況,例如工業用途土地開發辦公物業,70年居住用途土地開發辦公物業等。
50年產權住宅與普通住宅項目的不同:
很多購房者渴望了解「50年產權住宅」項目與普通住宅項目有什麼不同。主要以下五點主要區別:
一、未來使用費用不確定。前者如按公建用途規定,其水、電、暖等使用費用都將採取商用價格。所以,對於購房者應該在購房時詢問清楚。目前,開發商大多在前期開發中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能按民用價格繳納。
二、相關稅費的差異。普通住宅項目初次購買和未來轉讓時契稅為1.5%,而50年產權的住宅,其契稅按3%繳納。
三、貸款條件的限制。購買此類房屋大多不能申請公積金貸款,但是也有少數項目在開發商的努力下能夠辦到。另50年產權或者40年產權的住宅,如採用銀行貸款的方式,只能得到五成或六成按揭。
四、建設標准不同。如果按照公建相關要求,前者的人防和消防等建設標准較高,對開發商而言,成本將提高,但對購房者的使用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