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單位交的社保和自己交的社保年限能合並累積嗎
社保繳費年限原設計就是累計繳費年限,也就是無論你何時繳費,也無論是單位或個人繳費,都累積在一起,每累計12個月為一年。你的問題不是問題。
B. 工作年限需要社保什麼意思
【摘要】什麼是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又是什麼意思?繳費年限與連續工齡是不是相同概念?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達到15年後還需不需要繼續繳納?問:繳費年限的概念是什麼?答:繳費年限是單位和職工都按規定標准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累計時間。繳費年限可分為「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是指原幹部、固定工在當地實施社會保險前,按照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是指職工已參加社會保險並按規定標准繳費的年限,參保但不繳費的年限不計算為實際繳費年限。問:繳費年限與連續工齡有什麼不同?答:繳費年限與連續工齡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相混淆。繳費年限是單位和職工都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累計年限,用於衡量職工繳費時間長短,是計發社會保險待遇的依據之一。連續工齡是按國家規定可累計計算的實際工作年限,用於衡量職工勞動時間長短,連續工齡與繳費情況無關,不能作為計發社會保險待遇的依據。問:參加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10年以上(或15年)是否可以不用再投保?答:根據有關規定參加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10年以上(或15年)是指到達退休年齡按月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一個必要條件,與投保不投保沒有必然的聯系。根據法律和法規的規定,只要就業(包括從事個體經營),就要參加社會保險。為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是用人單位的責任和義務。並不是說繳費年限滿10年(或15年)就可以不投保繳費。問:社會保險費能否一次性躉繳至退休年齡,有什麼規定?答:根據《廣東省社會保險費征繳辦法》(粵府[2001]1號文)的規定,社會保險費按月計征。但改制或破產的單位,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五年內職工、連續工齡滿30年以上的職工、已退休職工可按茂府16、28、35號文和茂府辦[2003]14號文規定辦理一次性躉繳社會保險費。躉繳社保費後由社保局在一定期限內分解錄入電腦記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C. 單位賬號里怎樣查詢某個員工社保繳費年限
公司有密鑰打住房公積網站插入密鑰,可以查詢錄入員工名字身份證號就可以看已繳納年分了。
D. 「工齡年限」與「社保繳納年限」有關系嗎
工作了並且按時交納社保不中斷,「工齡年限」和「社保交納年限」是相同的。工作了沒有按時交納社保或者社保中斷,「工齡年限」大於「社保交納年限」。
工齡是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工齡的長短標志著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的長短,也反映了職工對社會和企業的貢獻大小和知識、經驗、技術熟練程度的高低。
社保即社會保險,是國家為預防和分擔年老、疾病、失業等社會風險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社保主要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等5個險種,其中,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其餘由用人單位和個人按一定比例共同繳納。
(4)單位社保年限擴展閱讀:
社保斷繳後果很嚴重
養老保險需要最少累計繳滿15年,到達退休年齡時可按月領取退休金。如果中途斷繳可以補續,但可能影響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
醫療保險女性繳夠20年、男性繳夠25年,退休後可享受終身醫保。醫保如果中斷,則在中斷期間不能享受醫保待遇。不過,醫保從中斷之日起有一個緩沖期,如果超過3個月沒有續保,則連續繳費年限會重新計算,醫保報銷額度和重大疾病醫保額度也會受影響。
社保一旦斷繳,除了會對參保人的繳費年限核算、社保待遇領取等「長線」結果產生影響,在一些城市,對參保人短期內的買房購車和落戶計劃的影響則更為直接。
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社保的連續繳納年限直接與購房、買車搖號、落戶資格等掛鉤。以北京為例,非京籍居民要取得購房資格,需連續繳納社保或納稅滿5年;而買車搖號則必須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而在北京落戶,在京連續繳納社保7年及以上則是必備條件。
E. 企業社保繳費年限規定
根椐你的提問,回答如下:
1、從職工入職之日起繳納。
2、職工繳納社保的基數確定及繳費比例。
(1)職工繳納社保基數按上年本人月平均工資確定,上年不滿十二個月的按實際月平均,新參加工作的按勞動合同約定,繳費基數不得低於上年全省平均工資的60%,不得高於上年全省平均工資的300%。
(2)繳費比例養老保險28%(企業20、個人8%),醫療保險10%(企業8%、個人2%),失業保險3%(企業2Z%、個人1%),工傷和生育保險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由企業全額繳納。
職工應繳納的社保由企業在職工應發工資中代扣代繳。
3、在職按社保規定享有醫保待遇、工傷待遇、生育待遇,失業享有失業金。繳費年限滿15年,達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享領退休工資和享有退休醫保。
法律依據:社會保險法第四條、第五十八條、第八十六條等。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F. 社保年限是累計的
可以累計。
社會保險繳費累計滿15年,可以在退休後領取基本養老金。這個15年是累計,而不是連續。
而所謂15年期限,實際上不是對社保所有項目的要求,而是單指基本養老保險的,根據國家規定,領取基本養老保險的條件:
1、本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辦理了退休手續;
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並履行繳費義務;
3、個人累計繳費時間滿15年。
換句話說,社會保險繳費累計滿15年,可以在退休後領取基本養老金。這個15年是累計,而不是連續。
(6)單位社保年限擴展閱讀:
以北京市朝陽區為例:
1.《北京市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申辦單》一式兩份。
補繳2011年7月(含)以後超過近三個月的需持相關材料先到社保中心業務核查科進行核查,憑簽章後的該表辦理補繳。所需材料為:
①申請補繳人員戶口本首頁及本人頁復印件;
②補繳期間相應工資收入明細復印件;
③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復印件;
④《個人納稅信息查詢》結果(另附登錄北京市地方稅務局個人納稅信息查詢系統的申請補繳人員個人查詢密碼);
⑤《北京市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申辦單》(一式三份)。
2.《北京市社會保險費補繳明細表》(表四)一式兩份。
3.《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補繳情況表》(表十)一式兩份。
4.補繳2011年7月以前或跨此期間社會保險的需同時提供經由朝陽區行政事務受理中心審批的《朝陽區補繳養老保險審核表》及《補繳通知書》。
5.企業版子系統(五險合一)軟體生成個人補繳信息報盤文件。
G. 社保繳費年限真的越長越好嗎
退休之後的養老金與三個因素有關。
1、個人繳費基數
基本養老專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屬。按照新辦法,個人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時間長短與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掛鉤。新的基礎養老金月領取標准基數是以退休人員退休時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作為基數,參與計算。其中雖然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一樣的,但是每個人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是不同的,繳得多所得就高,繳得少所得當然也就少。
2、繳費時間越長養老金拿得越多
基本養老金計發與繳費年限關系更密切,繳費時間越長,領取養老金越多。以基礎養老金為例,按照新規,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繳費每滿一年就發給1%,這樣算來繳費時間越長養老金拿得也就越多。
3、工作時間越長養老金也就越多
新辦法規定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的計算,是以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國家規定的計發月數。退休年齡越大,計發月數就越小。
H. 社會保險要交多少年
基本養老保險交滿15年,基本醫療保險交滿20年。
根據現行政策規定:
1、在同一城市,累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滿15年,基本醫療保險20年,退休時,即按繳納所在城市標准發放最低基本養老金,執行繳納所在城市醫療保險標准。
2、流動工作人員,在每一城市,基本養老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均未夠年限,而在所有城市的累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滿15年,基本醫療保險滿20年,則按其戶藉所在地標准發放基本養老金,執行戶籍所在地醫療保險標准。
3、在所有城市,基本養老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繳納均不夠年限,則在退休時,按當年度所在地社保繳納基數,一次性補足規定年限的基本養老與基本醫療。
4、根據最新的改革放案,從2015年開始,每3年延長一年退休時間,至2030年止,將我國的男性勞動者退休年齡延長至65歲,女性退休年齡延長至60歲。
(8)單位社保年限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如何計算保費:
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1、社保繳費基數
社保的繳費基數,是指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
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與當地的平均工資數據相掛鉤。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確定的。每年確定一次,且確定以後,一年內不再變動,社保基數申報和調整的時間,一般是在7月。
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一半則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在我國,繳費基數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申報,依法對其進行核定。
2、繳費比例
繳費比例,即社會保險費的征繳費率。我國《社會保險法》對社會保險的征繳費率並未作出具體明確的規定。按照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險相關政策的規定,對不同的社會保險險種,我們實行不同的征繳比例。
I. 2019年社保繳費年限是多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一、2015年社保費繳費時間2015年7月1日之前的按照2014年標准執行,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間,按照新的標准執行。
二、按照規定,參保職工個人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按本人上年度個人實際工資總額為基準,若高於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則最高繳費基數按不超過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確定上限;若低於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則最低繳費基數按不低於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確定下限。
三、繳費基數確定的原則
企業單位(含參照企業繳費的其它單位)參保人員的個人月繳費基數,按本人2014年度全部工資性收入(包括工資、獎金、各種津補貼、加班工資等)的月平均水平據實申報,其中月平均工資水平高於繳費基數上限的,按繳費基數上限標准核定;月平均工資水平低於繳費基數下限(的,按繳費基數下限標准(不含外來務工人員社會保險)核定。
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基數以當地社保局公布標准為准。
機關、事業單位中的編制外職工繳費基數和費率同企業職工;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參加醫療、工傷保險的有關事項另行文通知。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基數,除原繳費基數在今年繳費基數的核准范圍之內並繼續保留原繳費基數,或原繳費基數低於今年繳費基數並願意按繳費基數下限繳費兩種情況可免於申報,由經辦機構統一調整外,其它情形由本人按企業參保人員的方法自主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