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確認死亡期限

確認死亡期限

發布時間:2021-08-03 12:29:45

❶ 怎麼樣判斷一個人死亡時間

1.一般確認一個人是否死亡,應該是通過「心電圖」、「腦電圖」等精密儀器吧?可如果沒有儀器,怎麼樣才能精確判斷一個人是活是死呢?

答:就目前,一般來說,醫學及法律意義上的死亡,是指心跳、呼吸停止。因此,在通常情況下,檢查是否死亡,主要是通過肉眼觀察和用聽診器等檢查呼吸、心跳是否停止,雙側瞳孔是否散大、固定等來判斷,而不會專門做心電圖、腦電圖檢查。現在,只是有一個例外情況,即在去年開始推廣的死刑犯「注射死」執行中,除了觀察前面提到的幾個指標外,有些地方還使用了「生命監測儀」等設備,該儀器可以監測心電圖、腦電圖等,這種做法主要是為了更「嚴格」地確認死亡。

當然,現在我國衛生部已經提出腦死亡標准草案,正在徵求意見和討論,如果將來確定下來,而且法律也以腦死亡作為死亡標准,相關儀器檢查也可能會是條件允許情況下必須的。
對於法醫學來講,一般認為屍僵、屍斑等的出現是較早確證死亡的依據。

2. 一般人死後多少時間屍體開始僵硬?多少時間後完全僵硬?屍體為什麼會僵硬?僵硬時間可以人工控制嗎?如果可以,如何分辨?

答:通常情況下,人死後,全身肌肉會很快變為松軟,此時各關節能被任意屈曲,此種情況稱為肌肉鬆馳。在肌肉鬆馳過後,就會出現肌肉收縮、變硬,各關節固定,不用能被任意屈曲,此時稱為屍僵。
一般情況下,屍僵會在死後1~3小時內開始出現,表現為咬肌、頸肌、顏面部肌肉僵硬,下頜關節固定;經4~6小時,屍僵擴延到全身。12~24小時發展到頂峰,24~48小時開緩解;完全緩解需要3~7天。屍僵緩解的順序與其發生的順序相同。
在死後4~6小時內,人為地將已形成的屍僵破壞,屍僵不久後仍可重新發生,但強度較原來屍僵為弱。這種現象稱為再僵直。若死後超過6~8小時,遭破壞的屍僵將不能發生再僵直。
對於屍僵發生的原因,現在學術上有爭議,較主流的理論是,屍僵是由於死後肌肉中三磷腺苷(ATP)分解所致。這個理論的解釋為,肌肉只有在足量的ATP存在時才能保持其彈性,如除去ATP,則肌肉失水,形成僵硬的肌動球蛋白凝膠,結果使肌肉收縮、僵硬。人體死亡後,由於ATP繼續分解,而不能得以正常補充,於是形成屍僵。
你問的對屍僵時間的「人工控制」,是想問那些因素會影響屍僵發生、發展的規律吧?呵呵!
通常來講,前面說的屍僵的發生時間、過程、表現等,只是一種大致意義上規律。許多因素可以對其有影響。如:成年健壯者,比年老體弱及小兒,屍體屍僵出現晚,而且持續時間長;強大暴力作用造成的突然死亡,比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屍體屍僵出現的晚,並且持續時間長;有機磷農葯、士的寧、異煙肼中毒,破傷風及急性發熱性疾病死亡者,屍僵出現早而強;黃磷、毒蕈、砷、升汞、一氧化碳中毒,窒息尤其是縊死、大出血等死亡時,屍僵出現較晚,程度也較輕。環境溫度對屍僵發生也有影響,溫度較高,則屍僵發生早,消失也快,溫度較低是,則剛好相反。

❷ 宣告死亡的公告期為多久

宣告死亡的公告期為一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專生存的,宣告死屬亡的公告期間為三個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八條 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蹤、宣告死亡案件後,應當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宣告失蹤的公告期間為三個月,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間為一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間為三個月。

公告期間屆滿,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被宣告失蹤、宣告死亡的事實是否得到確認,作出宣告失蹤、宣告死亡的判決或者駁回申請的判決。

拓展資料:

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離開住所,下落不明達到法定期限,經利害關系人申請,由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依照《民法通則》的規定,公民下落不明滿4 年(包括因戰爭而下落不明的,只從戰爭結束之日起算)或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滿2 年(從事故發生之日起算),經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死亡。

❸ 宣告死亡的人死亡日期

宣告死亡自公告期間屆滿,人民法院根據宣告死亡事實得到確認,作出宣告死亡判決生效之日即是宣告死亡的日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五條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蹤、宣告死亡案件後,應當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宣告失蹤的公告期間為三個月,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間為一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間為三個月。
公告期間屆滿,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被宣告失蹤、宣告死亡的事實是否得到確認,作出宣告失蹤、宣告死亡的判決或者駁回申請的判決。

❹ 怎麼判斷人的死亡時間

一、判定依據
一般來說,醫學及法律意義上的死亡時間,是指心跳、呼吸停止。現在我國衛生部已經提出腦死亡標准草案,正在徵求意見和討論,如果確定下來,而且法律也以腦死亡作為死亡標准,相關儀器檢查也可能會是條件允許情況下必須的。

二、法醫鑒定

1、通常情況下,人死後,全身肌肉會很快變為松軟,此時各關節能被任意屈曲,此種情況稱為肌肉鬆馳。在肌肉鬆馳過後,就會出現肌肉收縮、變硬,各關節固定,不用能被任意屈曲,此時稱為屍僵。一般情況下,屍僵會在死後1~3小時內開始出現,表現為咬肌、頸肌、顏面部肌肉僵硬,下頜關節固定;經4~6小時,屍僵擴延到全身。
2、在死後4~6小時內,人為地將已形成的屍僵破壞,屍僵不久後仍可重新發生,但強度較原來屍僵為弱。這種現象稱為再僵直。若死後超過6~8小時,遭破壞的屍僵將不能發生再僵直。
3、死後瞳孔散大、固定,的確常被做為判斷死亡的一個重要檢驗內容。具體來講,就是指瞳孔直徑大於5mm以上,用手電筒等照射眼睛,瞳孔大小不會發生變化(生前檢查時,瞳孔將縮小)。
4、死亡時間,即死後經過時間的推斷,是法醫學鑒定中一項重要的任務。雖然相關的研究已逾百年,但到目前尚未產生出一種操作簡便、准確性高的單一技術。現實中仍然依採用綜合屍體現象、超生反應、胃內容物、昆蟲繁殖、植物生長以及環境氣候等因素分析推斷。
5、有一點需要說明,法醫在現場所提供的推斷意見,只能說是一個大致的意向性意見。通常他們正式的鑒定結論,會在經過屍體解剖和其他實驗室檢驗後才作出。
6、 我國目前醫學上和法律上,還是以呼吸、心跳停止為判定死亡的標准。腦死亡還沒有引入臨床或司法實踐。不過學術界一直在建議採用腦死亡。根據有關消息,衛生部也正在進行相關標準的研討,腦死亡的概念,是指全腦(包括小腦、腦干)功能不可逆中止所引起的死亡。

❺ 怎樣才能確定人是否死亡和判定死亡時間

人的死亡一般以心跳停止和呼吸停止及腦死亡為識別標志。人死亡以後還存在他(她)的非肉體的其他附屬物,這些就因他(她)的死亡而變成了遺產。他(她)的遺產會自然而然地被按遺囑贈(或者無遺囑)被親屬繼承或者被按遺囑贈與給其他活著的個體或者社會團體。

全腦功能不可逆性的永久性停止,稱為腦死亡。包括:

(一)大腦功能的停止:除運動、感覺之外,思考、感情等精神活動功能,即意識也都永久性喪失。腦電波消失。如果腦干功能尚存,有自發呼吸,則不能稱為腦死亡,只能說是處於「植物狀態」。

(二)腦干功能停止:腦干有網狀結構、腦神經核、延髓血管運動中樞、呼吸中樞等重要結構。因此,腦干功能喪失意味著上述結構功能停止。網狀結構功能喪失導致昏迷,腦神經功能喪失則引起對光反射、角膜反射、眼球反射、前庭反射、咽反射、咳嗽反射的消失。

延髓功能停止,則自發呼吸停止,血壓急劇下降,直至腦死亡。

(5)確認死亡期限擴展閱讀

瀕死期:主要特點是腦干以上神經中樞功能喪失或深度抑制,表現為反應遲鈍、意識模糊或消失。各種反射遲鈍或減弱,呼吸和循環功能進行性減弱。

臨床死亡期:主要特點是延髓處於深度抑制和功能喪失的狀態,各種反射消失、心臟停搏和呼吸停止。後兩者認為是臨床死亡標志。

生物學死亡期:是死亡的最後階段。此期各重要器官的新陳代謝相繼停止,並發生不可逆性的代謝。整個機體不可能復活。

作為自然人的權利義務歸於消滅,發生財產繼承關系。但是有特例。在知識產權的保護上,死亡人依然享有一定期限上的保護。如著作權的保護。

自然人的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兩種。

自然死亡又叫生理死亡或絕對死亡,是指公民生理機能的絕對終止,生命的最終結束。關於自然死亡的界限,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以心跳停止和呼吸停止作為自然死亡的一般標志。

宣告死亡又叫推定死亡或相對死亡,是指公民下落不明,超過了法律規定的時間,經利害關系人的申請,由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宣告該公民死亡的一種法律推定。

參考資料:死亡(生物學、哲學概念)_網路

死亡_中國知網

❻ 如何確定死亡時間

= =你想多了吧!!!!!!!!!11

❼ 宣告死亡的時間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離開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達到法定期限,人民法院經利害關系人的申請,依法宣告失蹤人死亡的法律制度。根據中國民法通則第33條的規定,宣告死亡須具備下列條件: 自然人下落不明須達到法定期限。下落不明是指自然人離開最後居住地沒有音訊的狀況。按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在一般情況下,自然人下落不明滿四年,或者因意外事故,從事故發生之日起滿兩年的,即達到了規定的宣告死亡的期限。 宣告死亡的申請須由利害關系人提出。宣告失蹤人死亡,必須由與失蹤人有利害關系的人提出申請。沒有利害關系人的申請,人民法院不得對失蹤人做出死亡宣告。申請宣告死亡的利害關系人的范圍和順序是:(1)配偶;(2)父母、子女;(3)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4)其他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人。 死亡宣告須由人民法院做出。宣告死亡必須由人民法院做出,才能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宣告公民死亡。

❽ 民法總則對宣告死亡的時間是怎樣確定的

你好,
一、民法總則關於死亡日期的規定
第四十八條【宣告死亡的死亡日期確定】被宣告死亡的人,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決作出之日視為其死亡的日期;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意外事件發生之日視為其死亡的日期。
二、什麼是宣告死亡?
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離開住所,下落不明達到法定期限,經利害關系人申請,由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
與宣告失蹤制度的設計目的相比,宣告死亡主要解決失蹤人的整個民事法律關系的狀態問題,而宣告失蹤則主要解決失蹤人的財產管理問題。
故宣告死亡重在保護被宣告死亡人的利害關系人的利益,而宣告失蹤則重在保護失蹤人的利益。
三、人民法院審理宣告公民死亡的案件,一般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或者步驟:
1、申請和受理
宣告公民死亡,必須由利害關系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申請。對利害關系人的申請,人民法院應當進行審查,認為手續不完備且無法補正的,駁回申請;認為手續完備的,受理案件,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清理下落不明人的財產,並指定審理期間的財產管理人。
2、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
人民法院受理宣告死亡案件之後,必須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被申請宣告死亡的公民下落不明滿4年或者因不測的事故下落不明滿2年的,公告期間為1年;被申請宣告死亡的公民因遇到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其不可能生存的,公告期間為3個月。公告期間是尋找下落不明人、等待其出現的期間,也是宣告公民死亡的必經期間,人民法院不得縮短或者延長。
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公民失蹤後,利害關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失蹤人死亡,從失蹤的次日起滿4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宣告失蹤的判決即是該公民失蹤的證明,審理中仍應當依據發出尋找失蹤人的公告,公告期間為1年。
3、判決
在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期間,被申請宣告死亡的公民出現,或者確知其下落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駁回申請的判決,終結案件的審理。
公告期間屆滿,下落不明人仍未出現,宣告死亡的事實得到確認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宣告該公民死亡的判決。判決書除應當送達申請人外,還應當在被宣告死亡的公民的住所地和人民法院所在地公告。判決一經宣告,即發生法律效力。判決宣告的日期,就是被宣告死亡的公民的死亡日期。
被宣告死亡的公民重新出現的處理:
宣告死亡只是推定死亡,被宣告死亡的公民完全有可能重新出現或者確知其沒有死亡。被宣告死亡的公民重新出現或者確知其沒有死亡的,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作出新判決,撤銷原判決。
人民法院作出新判決後,被撤銷死亡宣告的公民的人身和財產關系依照下列方法處理:首先,其因宣告死亡而消滅的人身關系,有條件恢復的,可以恢復。被撤銷死亡宣告的公民的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關系從撤銷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復;其配偶已再婚,或者再婚後又離婚,或者再婚後配偶又死亡的,則不得認定夫妻關系自行恢復。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子女被他人收養,死亡宣告被撤銷後,被撤銷死亡宣告的公民僅以未經本人同意而主張收養關系無效的,一般不應當准許,但收養人和被收養人同意的除外。
其次,被撤銷死亡宣告的公民有權請求返還財產。其原物已被第三人合法取得的,第三人可以不予返還。但依繼承法取得原物的公民或者組織,應當返還原物或者給予適當補償。利害關系人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被宣告死亡而取得財產的,除應當返還原物及孳息外,還應當對造成的損失予以賠償。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日期即為公民死亡的日期,若公民被宣告死亡但實際上並未死亡的,不影響其在宣告期間實施的行為的法律效力。在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現後,需要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宣告死亡的申請,與該公民有關的財產需要返還。

❾ 怎麼確定人的死亡時間

一般死亡時間較短是通過屍僵和屍斑來確定死亡的時間,如果死亡時間較長可以根據屍體所在的環境的溫度濕度和衛生條件,用腐爛的程度來確定,准確性不高。

❿ 申請宣告死亡的裁定時間是多久

《民法通則》第二十三條規定了宣告死亡的條件:
公民下落不明須版達到法律規定權的期限
(一)下落不明滿四年的;
(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從事故產生之日起滿二年的。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終結之日起計算,滿四年的。
只有利害關系人提出宣告死亡申請的,人民法院才能依法作出死亡宣告。
宣告失蹤人死亡,必須由利害關系人向失蹤人的住所地或最後居住地的基層人民法院提出宣告死亡的申請。
人民法院應當發出尋找失蹤人的公告,公告期間為1年。尋找失蹤人公告期限屆滿仍無失蹤人生存消息的,便可作出死亡宣告判決之日期為失蹤人死亡的時間。
在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期間,被申請宣告死亡的公民出現,或者確知其下落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駁回申請的判決,終結案件的審理。
公告期間屆滿,下落不明人仍未出現,宣告死亡的事實得到確認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宣告該公民死亡的判決。判決書除應當送達申請人外,還應當在被宣告死亡的公民的住所地和人民法院所在地公告。判決一經宣告,即發生法律效力。判決宣告的日期,就是被宣告死亡的公民的死亡日期。

閱讀全文

與確認死亡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