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計算最早及最遲的時間 如何用公式得出圖片中最早的開始時間及最遲的結束時間
最早開始時間:=min(a2:a8)
最遲結束時間:=max(b2:b8)
然後用格式刷刷一下格式
㈡ 歷史上最早和最晚的春節是什麼時候
最早春節時間:1966年春節 1月21日
最晚春節時間:1985年春節 2月20日
春節最早會出現在公歷1月21日,1966年出現過。最晚的春節會出現在公歷2月20日,曾在1985年出現,之間相差一個月,但不會再多了。」春節這個日子就在1月21日到2月20日這個幅度內有規律的跳來跳去。
在中國,春節是依據農歷編排的,農歷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成果,按照太陽和月亮的運行規律編制的,很適於農業活動的安排。相傳起源夏代。其科學性、實用性都很強,因此流傳至今。
(2)最早最後期限擴展閱讀
春節,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
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在古代民間,人們從歲末的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開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結束。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新年才算結束。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親朋好友歡聚的節日,是人們增深感情的紐帶。節日交流問候傳遞著親朋鄉里之間的親情倫理,它是維系春節得以持存發展的重要要義。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
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個國家和地區把中國春節定為整體或者所轄部分城市的法定節假日。
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㈢ 關於項目管理中的項目的最早完成時間和最遲完成時間是怎麼計算的
1、對於某工作G,開始的時間可能早、可能晚,但按常理來說,工作一般是早開始,早幹完,所以:(具體看教材)
(1)G最早開始時間+持續時間=G最早完成時間
(2)G最遲開始時間+持續時間=G最遲完成時間
(3)G總時差=G最遲開始-G最早開始(是減號)
(4)G總時差=G最遲完成-G最早完成(是減號)
2、G最早開始時間=緊前工作最早完成時間最大值
即前面工作最早完成且用時最多的那個。簡記為:最早始對前早完最大。
G最遲完成時間=緊後工作最遲開始時間的最小值。簡記為:最遲完對後遲開最小
注意對偶和相反性:最早開始---最遲完成,緊前最早完成---緊後最遲開始,最大—最小
3、求某一工作G的總時差(實際常用的方法,在綜合題裡面經常用到)
1)先求總工期,先找出關鍵線路
2)找出包含工作G的、持續時間最長的線路(兩個條件都要滿足)
3)算出這條線路的時間和
1)和3)的差就是G的總時差(不要問為什麼原理我也不清楚)
例題1----雙代號網路計劃中,G工作最早開始時間為第21天,持續時間6天,G工作總時差4天,G最遲完成時間?
根據上面兩個公式:G最遲完成-G最早完成=G總時差,G最早完成=G最早開始+持續時間
G最早完成時間21+6=27,最遲完成時間-最早完成時間=G總時差。
例題2-----G工作最早完成時間第12天,持續6天,G總時差7天,G最遲開始時間?
根據公式:G最遲開始-G最早開始=G總時差,G最早開始+持續時間=G最早完成,先求出最早開始時間:12-6=6,
變形:G最遲開始=G最早開始+G總時差=6+7=13
變形題1:(綜合)
G工作最遲完成時間為第25天,持續時間6天,有三項緊前工作,它們最早完成時間分別為第10,12,13天。G總時差?
G總時差=G最遲開始-G最早開始,G最遲開始=G最遲完成—持續時間G最早開始=其緊前工作最早完成的最大值
先求G最早開始時間=MAX(10,12,13)=13,G最遲開始=25-6=19,G總時差=19-13=6
㈣ 如何確定一個工序的最遲開始時間和最早結束時間
1、對於某工作G,開始的時間可能早、可能晚,但按常理來說,工作一般是早開始,早幹完,所以:(具體看教材)
(1)G最早開始時間+持續時間=G最早完成時間
(2)G最遲開始時間+持續時間=G最遲完成時間
(3)G總時差=G最遲開始-G最早開始(是減號)
(4)G總時差=G最遲完成-G最早完成(是減號)
2、G最早開始時間=緊前工作最早完成時間最大值即前面工作最早完成且用時最多的那個。簡記為:最早始對前早完最大。
G最遲完成時間=緊後工作最遲開始時間的最小值。簡記為:最遲完對後遲開最小;注意對偶和相反性:最早開始---最遲完成,緊前最早完成---緊後最遲開始,最大—最小。
工序的最遲開工時間
工序的最遲開工時間(LS)是指工序最遲必須開始、而不會影響總工期的時間,它是工序最遲必須完工時間與該工序的作業時間之差。工序的最遲完工時間(LF)等於代表該工序的箭線箭頭結點的最遲結束的時間,因此,在已知結點最遲結束時間的條件下,可以確定各項工序的最遲完工時間,然後確定工序的最遲開工時間。 LF(i,j)=LT(j) LS(i,j)=LF(i,j)-T(i,j)=LT(j)-T(i,j)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工序
㈤ 控制最早完成時間,最遲開始時間如何
施工進度控制最早完成時間、最遲開始時間如何理解.
最早完成時間是指其所有緊前工作全部完成後,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時間.
最遲開始時間(LS):是指為了使整個項目在要求完工時間內完成,某項活動必須開始的最遲時間.
㈥ 如何確定一個工序的最遲開始時間和最早結束時間
1、工序的最早開工時間與最早完工時間
工序最早開工時間(ES)是工序最早可能開始的時間,它就是代表該工序箭線的箭尾結點的最早開始時間,即:ES(i,j)=ET(i)
工序的最早完工時間(EF)指工序最早可能完成的時間,它等於工序最早開工時間與該工序的作業時間之和,即:EF(i,j)=ET(i)+T(i,j)=ES(i,j)+T(i,j)
2、工序的最遲開工時間和最遲完工時間
工序的最遲開工時間(LS)是指工序最遲必須開始、而不會影響總工期的時間,它是工序最遲必須完工時間與該工序的作業時間之差。
工序的最遲完工時間(LF)等於代表該工序的箭線箭頭結點的最遲結束的時間,因此,在已知結點最遲結束時間的條件下,可以確定各項工序的最遲完工時間,然後確定工序的最遲開工時間。LF(i,j)=LT(j)LS(i,j)=LF(i,j)-T(i,j)=LT(j)-T(i,j)
分類
工序是完成產品加工的基本單元,在生產過程中按其性質和特點,可分為:
1、工藝工序,即使勞動對象直接發生物理或化學變化的加工工序。
2、檢驗工序,對原料、材料、毛坯、半成品、在製品、成品等進行技術質量檢查的工序。
3、運輸工序,勞動對象在上述工序之間流動的工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工序
㈦ 管理學裡面節點的最早最遲時間咋算
你好!
搜一下:管理學裡面節點的最早最遲時間咋算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㈧ 最早和最晚的春節是公歷的幾月幾號
截止至2019年11月,「最早的春節」是1966年的1月21日,「最遲的春節」是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整一個月。
這主要是農歷歷法與公歷歷法差異造成的,我國傳統的農歷以月亮圓缺變化為計算標尺,也就是俗稱的「朔望月」農歷與實際的四季節候存在 「脫節」現象,因此用加閏月的方法「補足」,一般是19年加7個閏月。
(8)最早最後期限擴展閱讀:
春節這個日子就在1月21日到2月20日這個幅度內有規律地跳來跳去,這主要原因就是閏月。我國傳統的農歷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一個月約29.5天,12個月為353天~355天,比陽歷年少了11天左右。
若是任由農歷和陽歷間的天數如此相差下去,那就必然會出現春節在夏天過的現象。因此,我國採取了「19年7閏」法。如果上一個農歷年沒有閏月,那麼下一年的春節就會比上年提前11天左右;如果上年農歷有閏月,下一年的春節就會比上年推遲19天左右。
但由於農歷春節與陽歷對應日期變動較大,「早春節」和「晚春節」能相差30天左右。
㈨ 怎麼計算最早時間,最早結束,最遲開始,最遲結束
1、根據圖表繪制網路圖。
2、找出關鍵線路。關鍵線路工期為:19天。
3、因為你沒有說要求的工期。因此無法做其他時間的計算。
㈩ 關鍵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等於最遲開始時間 對嗎
對。最早開始時間等於最遲開始時間,即總時差為零。總時差=最遲開始時間-最早開始時間或最遲完成時間-最早完成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