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消防對調查火災原因有沒有時間限制期限是多少
30天內
參考:
火災事故調查規定(公安部令第108號)
第十八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自接到火災報警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火災事故認定;情況復雜、疑難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
❷ 消防科的火災原因認定書有沒有規定在火災發生後多長時間內出具
2012年11月1日起修改後施行的《火災事故調查規定》,火災事故認定有簡易程序和一般程序兩種。
第一,簡易程序:第十二條、第十三條
(一)沒有人員傷亡的;
(二)直接財產損失輕微的;
(三)當事人對火災事故事實沒有異議的;
(四)沒有放火嫌疑的。
火災事故調查人員應當在二日內將火災事故簡易調查認定書報所屬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備案。
第二,一般程序:
第十八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自接到火災報警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火災事故認定;情況復雜、疑難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
火災事故調查中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檢驗、鑒定時間不計入調查期限。
第三十四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作出火災事故認定後,當事人可以申請查閱、復制、摘錄火災事故認定書、現場勘驗筆錄和檢驗、鑒定意見,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日起七日內提供,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或者移交公安機關其他部門處理的依法不予提供,並說明理由。
❸ 火災人在濃煙中可以呆多長時間
濃煙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在一氧化碳濃度達1.3%的空氣中,人吸上兩三口氣就會失去知覺,呼吸13分鍾就會導致死亡。
而常用的建築材料燃燒時所產生的煙氣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高達2.5%。冒險跳樓逃生。發生火災時,當選擇的逃生路線被大火封死,火勢愈來愈大、煙霧愈來愈濃時,人們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時,切記不要跳樓、跳窗,而應另謀生路,萬萬不可盲目採取冒險行為。
火災自救:
在火災中,被困人員應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保持鎮靜,不要驚慌,不盲目地行動,選擇正確的逃生方法。必須注意的是,火災現場的溫度是十分驚人的,而且煙霧會擋住你的視線.當我們在電影和電視里看到火災場面時,一切都非常清晰。
那是在火場上的濃煙以外拍攝的.當處於火災現場時,能見度非常低,甚至在你長期居住的房間里也搞不清楚窗戶和門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保持鎮靜,不能驚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火災
❹ 根據法律規定119在多少時間內趕到現場
一、沒有法律規定119必須在多少時間內趕到現場。一般119從接警到出警時間是一分鍾,每個消防站的有效保護半徑是五公里,法律規定五分鍾內必需到達現場。而有的轄區比較遠的,5分鍾肯定就趕不到現場。
二、撥打火警電話「119」時,一定要沉著冷靜,關鍵是要把情況用盡量簡練的語言表達清楚。報警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1、要記清火警電話—「119」。
2、電話接通以後,要准確報出失火的地址(路名、弄堂名、門牌號)、什麼東西著火、火勢大小、有沒有人被困、有沒有發生爆炸或毒氣泄漏以及著火的范圍等。在說不清楚具體地址時,要說出地理位置、周圍明顯建築物或道路標志。
3、將自己的姓名、電話或手機號碼告訴對方,以便聯系。注意聽清接警中心提出的問題,以便正確回答。
4、打完電話後,立即派人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車,引導消防車迅速趕到火災現場。
5、如果火情發生了新的變化,要立即告知公安消防隊,以便他們及時調整力量部署。
❺ 火災出警時限出自哪個法規
首先,關於消防部門的出警時間,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這一般都是地方消防部門根據本地區的具體情況,以及警力配備情況,交通情況作出的便民承諾。同時,根據《消防法》第四十三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針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火災特點制定應急預案,建立應急反應和處置機制,為火災撲救和應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員、裝備等保障。
第四十四條規定,任何人發現火災都應當立即報警。任何單位、個人都應當無償為報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攔報警。嚴禁謊報火警。
人員密集場所發生火災,該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應當立即組織、引導在場人員疏散。
任何單位發生火災,必須立即組織力量撲救。鄰近單位應當給予支援。
消防隊接到火警,必須立即趕赴火災現場,救助遇險人員,排除險情,撲滅火災。
第四十五條規定,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統一組織和指揮火災現場撲救,應當優先保障遇險人員的生命安全。
火災現場總指揮根據撲救火災的需要,有權決定下列事項:
(一)使用各種水源;
(二)截斷電力、可燃氣體和可燃液體的輸送,限制用火用電;
(三)劃定警戒區,實行局部交通管制;
(四)利用臨近建築物和有關設施;
(五)為了搶救人員和重要物資,防止火勢蔓延,拆除或者破損毗鄰火災現場的建築物、構築物或者設施等;
(六)調動供水、供電、供氣、通信、醫療救護、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等有關單位協助滅火救援。
根據撲救火災的緊急需要,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人員、調集所需物資支援滅火。
第四十六條規定,公安消防隊、專職消防隊參加火災以外的其他重大災害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一領導。
第四十七條規定,消防車、消防艇前往執行火災撲救或者應急救援任務,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駛速度、行駛路線、行駛方向和指揮信號的限制,其他車輛、船舶以及行人應當讓行,不得穿插超越;收費公路、橋梁免收車輛通行費。交通管理指揮人員應當保證消防車、消防艇迅速通行。
趕赴火災現場或者應急救援現場的消防人員和調集的消防裝備、物資,需要鐵路、水路或者航空運輸的,有關單位應當優先運輸。
第四十八條規定,消防車、消防艇以及消防器材、裝備和設施,不得用於與消防和應急救援工作無關的事項。
第四十九條規定,公安消防隊、專職消防隊撲救火災、應急救援,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❻ 智能建築火災報警系統資料保存年限是幾年
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基礎資料永久保存,維修保養記錄保存最少五年,其他管理資料最少保存一年。
❼ 火災現場保存到什麼時候可以動
已經取證完畢了,留著沒用了.
你知道火災認定書的內容嗎?內容是否對你有利還不知道嗎?對你有利就拆了,對你不利就再留一段時間.
❽ 發生火災後消防部門應在多少個工作日內出結果
目前在規范消防方面的法律及相關規定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及《火災事故調查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對規范消防部門的工作效率方面沒有明確規定,而《火災事故調查規定>>第二十四條之規定即公安消防機構應當根據火災現場詢問、現場勘查、技術鑒定等調查情況,作出火災原因認定,製作《火災原因認定書》。《火災原因認定書》自作出之日起七日內送達有關當事人。但未明確《火災原因認定書》的製作時間。針對你所陳述的情況,如果屬實的話你可以向此消防部門的主管領導或者向火災事故發生地主管公安機關或者其上一級公安消防機構反映,要求其督辦。如果仍然得不到有效解決,你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❾ 失火財產損失鑒定在什麼期限內有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火災撲滅後,公安消防機構有權根據需要封閉火災現場,負責調查、認定火災原因,核定火災損失,查明火災事故責任。」,因此核定火災損失屬於公安消防機構的行政職權范圍,公安消防機構做出的火災原因認定書和核定火災損失的證明材料是提起民事訴訟的前提條件。
因此應該要求消防部門核定火災損失,認定火災原因,向責任方索賠。
流程:
發生火災後,首先應該由消防部門認定火災原因和責任,然後再根據責任要求賠償損失。
對於賠償金額,可以由雙方協商確定,也可以通過委託物價部門進行估價的方式確定。
對於賠償的方式,可以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也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