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解除社區矯正期滿人員邊控
社區司法矯正解除是指社區服刑人員矯正期屆滿或矯正期雖未滿但被收監執行、被羈押以及版死亡的按規定辦權理解除矯正手續。社區服刑人員期滿解除的,在期滿前30日內,司法所指導其完成《自我鑒定》,填寫《社區服刑人員解除矯正鑒定表》,司法所、派出所作出解除矯正意見,由街道(鎮)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由考核責任人、社區民警、社區幹部、志願者、監護人(親屬)等相關人員參加的評議會,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社區矯正情況進行評議,根據評議結果作出鑒定,並報區司法局和區公安分局批准,由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在社區向其本人和社區居民宣告,同時報區人民檢察院備案。矯正期未滿但被收監執行、被羈押以及死亡的,由司法所提供有關證明材料,報區司法局和區公安分局批准解除矯正,同時報區人民檢察院備案。
『貳』 收到法院的執行通知書 法院會在幾天內來執行
應當在承辦法官接到材料三日之內向被執行人發執行通知。
法律依據:《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容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
第一條 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
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准。
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
第二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後7日內確定承辦人。
第三條 承辦人收到案件材料後,經審查認為情況緊急、需立即採取執行措施的,經批准後可立即採取相應的執行措施。
第四條 承辦人應當在收到案件材料後3日內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通知被執行人按照有關規定申報財產,責令被執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
被執行人在指定的履行期間內有轉移、隱匿、變賣、毀損財產等情形的,人民法院在獲悉後應當立即採取控制性執行措施
『叄』 邊控有期限嗎
會根據你的不同問題來處理。如果是法院的邊控就是要你履行完義務後才能恢復,一般邊控不超過三個月。
『肆』 拘役可以出國嘛 在線等
既然釋放了,就不影響了。邊檢邊控的都是有關機關送過來的在控人員名單,你不屬於在控人員了。
『伍』 已受案未立案的經濟犯罪嫌疑人能被邊控嗎
當事人在被刑事立案後,才可以稱為犯罪嫌疑人,因此可以抓捕盤問。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
第九條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對有違法犯罪嫌疑的人員,經出示相應證件,可以當場盤問、檢查;經盤問、檢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將其帶至公安機關,經該公安機關批准,對其繼續盤問:
(一)被指控有犯罪行為的;
(二)有現場作案嫌疑的;
(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
(四)攜帶的物品有可能是贓物的。
對被盤問人的留置時間自帶至公安機關之時起不超過二十四小時,在特殊情況下,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至四十八小時,並應當留有盤問記錄。對於批准繼續盤問的,應當立即通知其家屬或者其所在單位。對於不批准繼續盤問的,應當立即釋放被盤問人。
經繼續盤問,公安機關認為對被盤問人需要依法採取拘留或者其他強制措施的,應當在前款規定的期間作出決定;在前款規定的期間不能作出上述決定的,應當立即釋放被盤問人。
(5)邊控期限6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法》
第十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辯護權和其他訴訟權利。
訴訟參與人對於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
第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願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陸』 法律文書寫作的法定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法律文書,是指我國公安機關(含國家安全機關)、檢察院、法院、監獄或勞改機關以及公證機關、仲裁機關依法製作的處理各類訴訟案件和非訴訟案件的法律文書和案件當事人、律師及律師事務所自書或代書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義的文書的總稱,亦即指規范性法律文書(國家立法機關頒布的各種法律)以外,所有非規范性的法律文書的總稱。
法律文書寫作的法定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法律文書的內容具有法定性。要正確適用實體法和程序法;履行法定手續。大量的法律文書要解決實體問題,因而在製作時必須遵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敘述事實、論證理由、得出結論都應堅持與實體法相適應的原則。
二是法律文書寫作必須都有一定的法律根據,主要是遵循訴訟法,特別一些重要的法律文書,更是離不開程序法的規定。
三是法律文書要履行法定手續。這樣做是為了保證法律文書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以免形式上出現瑕疵影響法律文書的效力。
『柒』 邊控有效期是多少
邊控是長期有效的,現在法院一般首次邊控為6個月,如果6月內沒有處理,將一直限制出入境
『捌』 什麼情況下會限制出境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關於依法限制外國人和中國公民出境問題的若干規定》的規定,人民法院對中國公民可根據通報備案對象的不同情況,採取相應的禁止、限制、控制出境的措施。
一是當事人有未執行民事案件的,向當事人口頭通知或書面通知,在其案件(或問題)執結之前,不得離境;
二是人民法院可作出限制出境協助執行通知,責令當事人不準出境,並扣留其身份證或者護照,註明不準出境的原因;
三是人民法院未能扣留其身份證或者護照的,可要求公安機關協助收繳、吊銷其證件,或請公安機關宣布作廢;
四是對未持有護照或者其他出入境證件的,可要求公安機關在限制出境期限內不予批准通報備案對象的出國(境)申請;
五是如未能扣押被限制出境人員的證照,需在邊防檢查站阻止出境的,可要求公安、邊防機關協助邊控。控制措施主要有:掌握出入境動態、阻止出境、阻止出境且扣留證件、阻止入境、阻止入境且扣留證件、扣留人員。對需要掌握出入境動態的邊控對象,控制期最長不得超過1年。對需要採取其他控制措施的邊控對象,控制期限一般為1個月,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
第十二條 中國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準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證件或者拒絕、逃避接受邊防檢查的;
(二)被判處刑罰尚未執行完畢或者屬於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三)有未了結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決定不準出境的;
(四)因妨害國(邊)境管理受到刑事處罰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被其他國家或者地區遣返,未滿不準出境規定年限的;
(五)可能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決定不準出境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準出境的其他情形。
『玖』 男生邊控是什麼意思
邊控即邊境控制,它是為防止涉案的外國人或者中國公民因其借出境之機逃避司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給境內的國家、集體或個人財產等帶來重大損失,而通過法定程序在國邊境口岸對之採取限制出境的一種保全措施。
目前國內關於邊控的相關法律規定,主要是外國人出入境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入境管理法》 (以下簡稱「兩法」)和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印發的《關於依法限制外國人和中國公民出境問題的若干規定》 (以下簡稱《若干規定》)以及公安部發布的一些部門規章等。總體上講,這些規定比較原則,在適用中還需要不斷地加以完善。
(9)邊控期限6擴展閱讀:
在限制出境期間,一般情況下,並不限制被控對象在國內活動的自由。對持有外國護照的當事人實施扣留護照、限制出境等措施後,必須在48小時內逐級報告上級人民法院,同時向同級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通報。決定限制出境時,扣照後,必要時可以通知外國使、領館該外方當事人護照已被法院扣留,防止被扣照人到使、領館以護照遺失為由申請補辦護照出境,造成強制措施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