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超過法律訴訟時效
你好!
你是想以他的主張已過訴訟時效為由提起上訴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條
當事人在一審期間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在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於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情形除外。
當事人未按照前款規定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申請再審或者提出再審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司法實踐中一般是這樣認定新證據的:
一.是在舉證期限內雖已客觀存在,但未被當事人知悉,掌握的證據。
二.是當事人知道證據的存在,且有條件取得,因不了解其證據價值而未提出的證據,但法院已經予以釋明的除外。
三.當事人知道證據的存在,但在舉證期限內因客觀原因未能取得的證據。
四.是為了反駁對方的主張或舉證,而在舉證期限屆滿後提出的證據。
五.是當事人因客觀原因無法在舉證期限內提供,經法院准許延期,在延長的期限內仍無法提供的證據,不審理該證據可能導致裁判明顯違反客觀事實的。但當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未能在期限內提供證據的,應明確排除在「客觀原因」之外。
如果你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已過訴訟時效,並且這個證據必須符合二審新證據的規定的話,你勝訴的幾率很大,否則很難。
你需要做得就是以過訴訟時效為由提起上訴,過了訴訟時效,很好證明,欠款的訴訟時效為2年,如果約定還款期的話,你就主張在還款期過後的2年訴訟時效已過,且沒有中止中斷的事由,如果對方拿不出沒有過訴訟時效的證據的話,基本上可以認定過了訴訟時效。
建議你咨詢一下當地有經驗的律師。
如有疑問請追問,滿意請採納,謝謝
B. 訴訟時效的問題,急!明早就開庭了!
1、「現在我的車也去公估了,准備在庭上提出變更訴訟請求,請問法官會支持嗎?」
民事訴訟中的鑒定期間,不計入審限。舉證期限屆滿前,當事人申請鑒定的,舉證期限中斷,自鑒定結論送達當事人之日起繼續計算舉證期限。因此,你拿到鑒定結論後,仍然有時間在舉證期限內提出變更訴訟請求。鑒定結論足以影響當事人的實體權利的,法院可能會給你時間提出變更訴訟請求的權利的。而且,現在最高院的解釋精神,就是重視案件的事實和實體權利義務關系,訴訟程序是為實體權利義務服務的。因此,你完全有權、有時間提出變更訴訟請求。當然,一切要按照法官的安排,你需要和法官及時、盡可能快地溝通。
2、「對方反訴是在11月20日左右,請問我在庭上舉證是否有效?」
保險公司並非價格鑒定機構,所做的股價不具有公信力。該評估證據是沒有證明力的。
3、「如果舉證有效那法院是否會採納這個公估的價格為證據呢?因為公估的價格比原來保險估的價格高了20000多塊!」
保險的那個才是無效的。物價局公估,或者價格鑒定中心的鑒定結論,才是具有公信力的證據。從證據上講,不論高多少,也都要以此為據。
C. 超過舉證期限提交證據還可以起訴嗎
人民法院應當根據不同情形作出是否採納的決定。
為了保障當事人平等地行使訴訟權利,方式「證據偷襲」,提高訴訟效率,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提供證據。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申請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超過舉證期限提供的證據,是否採納,由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況作出決定:
①當事人因客觀原因逾期提供證據,或者對方當事人對逾期提供證據未提出異議的,視為未逾期,提供的證據可以採納。
②當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不予採納。但該證據與案件基本事實有關的,人民法院應當採納,並依法予以訓誡、罰款。
③當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採納,並對當事人予以訓誡。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D. 民事訴訟法中的各種時效
《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內。法律另有規定的,容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第一百八十九條規定,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E. 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有效時間是多長
合同糾紛、民事訴訟法的訴訟時效為二年。
經濟糾紛一般是按照民事法律的原則來處理的,通常情況下,經濟糾紛的訴訟時效也是2年,一種比較特殊情況是關於涉外經濟技術合同引起的糾紛訴訟時效是4年;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申請人不服得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舉證期限訴訟時效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起訴有效時間
《民法通則》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民法通則》136條規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l)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失的。」
《民法通則》137條規定:「訴訟時效的起算是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但是,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民法通則》147條規定:「不服地方法院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
《民事訴訟法》135條規定:「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法院在立案之日起的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延長6個月;還需延長的,經上級法院批准。」
《民事訴訟法》146條規定:「簡易程序審結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
《民事訴訟法》159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民事訴訟法》147條規定:「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
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五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F. 反訴請求以過訴訟時效
根據民訴意見第156條,反訴和增加訴訟請求的提出時間是: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
根據證據規則第34條第3款,反訴和增加訴訟請求的提出時間是:舉證期限屆滿前。
從理論上說,民訴意見與證據規則屬於同位法,對於同位法,當然是新法優先與舊法,當然適用證據規則。
從法條上講,《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82條規定 「本院過去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從現實上說,現在法院一般都事先通知舉證期限,且舉證期限通常在開庭之前,此時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反訴請求。
簡易程序不給舉證期限的情況下,應該在法庭辯論結束前提出。
你的案子立案後,不知道適用的是否是簡易程序,是否給了舉證期間,所以無法判斷是否已過時效。
如果是不能提起反訴,我認為法官會釋明。
G. 反訴訴訟時效和本訴訴訟時效的關系是怎樣的可能本訴訴訟時效已過,而反訴的未過嗎
根據民訴意見第156條,反訴和增加訴訟請求的提出時間是: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
根據證據規則第34條第3款,反訴和增加訴訟請求的提出時間是:舉證期限屆滿前。
從理論上說,民訴意見與證據規則屬於同位法,對於同位法,當然是新法優先與舊法,當然適用證據規則。
從法條上講,《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82條規定 「本院過去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從現實上說,現在法院一般都事先通知舉證期限,且舉證期限通常在開庭之前,此時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反訴請求。
簡易程序不給舉證期限的情況下,應該在法庭辯論結束前提出。
你的案子立案後,不知道適用的是否是簡易程序,是否給了舉證期間,所以無法判斷是否已過時效。
如果是不能提起反訴,我認為法官會釋明。
H. 債權人是否承擔舉證責任,時效中斷的證據啥時候提交
您好,
一.債權人是否承擔舉證責任
債權人應承擔的舉證責任
在借貸糾紛案件中,原告作為債權人行使債權請求權,首先應該主張其請求權成立並已經屆期,為此其應該向法院提供其權利發生並已經屆期的法律要件事實成立的證據。由於借款合同雙方當事人的義務履行有先後順序,債權人主張合同權利的發生,其應該為兩個要件事實的成立負舉證責任,一個是合同的成立和生效,一個是其已經履行了合同的義務。
二.時效中斷的證據啥時候提交
時效中斷的證據是否在舉證時限內提交
目前法律限定了原告提出訴訟請求的時間,但是並沒有限制被告提出抗辯的時間,雖然有司法解釋規定被告在答辯期內提交書面答辯狀歸屬於義務,但是並沒有規定「答辯失權」的法律後果。如債務人在一審過程中沒有主張時效問題的抗辯,時效是否超過法院不予審查,債務人的其他抗辯又不成立,於是一審法院判決債務人敗訴。債務人經過咨詢,發現了債權人的訴訟時效已經超過,其又以一審的證據為基礎以訴訟時效超過為理由提出上訴,由於法律沒有限制債務人抗辯的時間,二審法院應當對此進行審查。在審查的時候債權人主張時效曾經中斷,該主張是針對債務人新主張的主張,就該主張債權人會提供證據予以支持,此時債務人往往又會以債權人的證據不屬於新證據且已經超過舉證時限為由不予質證,法院此時若強行質證又苦於沒有法律依據。目前,筆者認為對此問題的解決辦法是將該類證據視為新證據而告知債務人對此進行質證,以平衡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的利益。此問題的由來是法律規定的缺失。
I. 反訴訴訟時效是怎樣的
根據民訴意見第復156條,反訴和增加制訴訟請求的提出時間是: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
根據證據規則第34條第3款,反訴和增加訴訟請求的提出時間是:舉證期限屆滿前。
從理論上說,民訴意見與證據規則屬於同位法,對於同位法,當然是新法優先與舊法,當然適用證據規則。
從法條上講,《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82條規定 「本院過去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從現實上說,現在法院一般都事先通知舉證期限,且舉證期限通常在開庭之前,此時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反訴請求。
簡易程序不給舉證期限的情況下,應該在法庭辯論結束前提出。
你的案子立案後,不知道適用的是否是簡易程序,是否給了舉證期間,所以無法判斷是否已過時效。
如果是不能提起反訴,我認為法官會釋明。
J. 訴訟時效經過的抗辯應在什麼時間提出
核心內容:對於民事訴訟時效應如何提出抗辯?下面,法律快車民事訴訟法欄目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相關的知識內容。 1.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限制。 新規定列舉了四種債權請求權,當事人對這四種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這四種債權請求權分別是:①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請求權;②兌付國債、金融債券以及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企業債券本息請求權;③基於投資關系產生的繳付出資請求權;④其他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規定的債權請求權。 2.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時間。 當事人應當在一審期間提出訴訟時效抗辯。 當事人在二審期間提出訴訟時效抗辯,需同時符合兩個條件:一是該證據必須是新的證據,二是該證據能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何謂新的證據?根據《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二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是指一審庭審結束後新發現的證據,以及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前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未獲准許,二審法院經審查認為應當准許並依當事人申請調取的證據。 當事人在再審期間提出訴訟時效抗辯或者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申請再審的,人民法院均不予支持。 相關知識: 《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如何認定? 新規定列舉了四種情形,出現這四種情形之一,應當認定為「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四種情形分別為:①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②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③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④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適用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