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自泡葯酒有保質期嗎
有。
有很多老百姓往往從前一年就開始泡今年用的葯酒。其實,如果室溫在20℃左右,葯材浸泡的時間大多應為15—30天。而炎熱的夏季5—7天就行了。
此外,浸泡的時間主要和葯材的質地有關,堅硬、貴重葯材需要時間更長,有的甚至要2個月左右。如枸杞泡酒後如果發現酒顏色變紅,說明葯效已經出來了;如果是動物類的葯材如海馬、蛤蚧等,泡製的時間需要更長,但由於它們帶菌可能更多,泡好後更應盡快喝完。
葯酒泡製超過一個月後如果葯材沒有取出,並不能增加葯物的溶解度,還會造成葯物有效成分被水解,損失葯效。如果泡製的時間太長,酒精揮發後抑菌作用會降低,泡太久的葯材也可能霉變。有些霉變不能目測到,喝下變質的葯酒會對胃腸及肝臟造成損傷。如果喝葯酒後出現臉紅、頭暈、嘔吐、心跳過速等情況,應盡快就醫。
(1)中草葯泡的葯酒有效期擴展閱讀
泡葯酒注意
1、酒的選用,一般選用50度或以上的飲用酒為佳,因為50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過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殺滅中草葯材中沾附的病菌以及有害微生物、寄生蟲及蟲卵,使之能在安全條件下飲用。
2、服用葯酒時,不宜加糖或冰糖,以免影響葯效,最好加一點蜜糖,因為蜜糖性溫和,加入葯酒後不僅可以減少葯酒對腸胃的刺激,還有利於保持和提高葯效。
3、浸酒葯材的選用和處理方法,動物入葯宜除去內臟及污物,清水洗凈,用火爐或烤箱烘烤,使之散發出微微的香味。烘烤不僅可除去水分,還可以達到滅菌的效果,並保持浸泡酒的酒精濃度。還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於酒中,飲用起來也有香醇的感受。
4、泡葯酒不宜用塑料製品,因為塑料製品中的有害物質容易溶解於酒中,對人體造成危害。最好用陶瓷或玻璃瓶子。同時,泡葯酒還應盡量避免陽光照射或灼熱逼烤,凡已腐敗變質或霉變的動物葯材均應棄之不用。
❷ 中草葯泡製的葯酒十年以上了還能喝嗎
是葯三分毒,中葯也是如此.因為不清楚你的葯酒使用什麼葯物炮製的.不能亂說.但一般來說,太長時間的炮製,會導致葯物內毒素在酒內溶解過多,飲用導致身體健康有損.即便是用枸杞/人參等補葯,也會因為葯物過濃導致身體問題.建議不要喝了.
❸ 中葯泡酒多久失去葯性葯酒能存放多久
泡酒的話,需嚴格按配方搭配泡酒,特別是材料種類頗多的情況下,還需嚴格按配方配伍配置材料,方才穩妥,浸泡一段時間過後,過濾去渣,剩下的酒即可長期儲存。
❹ 泡製的葯酒有保質期嗎
自古以來我們就有通過葯酒調理保健的習慣,所以自泡葯酒在民間並不少見。但是那些僅流傳於民間的配製偏方未經過嚴格的科學檢驗,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還有待考證,所以不能盲目採用。很多人認為泡葯酒就是在酒中放點中葯,事實並非如此,看似簡單的泡實則需要一定專業知識的支撐。那泡葯酒有何講究呢?記者專門采訪了中國勁酒的相關技術人員。 泡葯酒有兩方面最需注意,一是如何選擇科學又適合自己的配方,二是如何有效去除雜質。配方的選擇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因為有些中葯材是不宜入酒的,同時還有些葯材名異物或異名同物極易讓人混淆。去雜質不是簡單地去除看得見的雜質,其深層含義是指去掉葯材中的有害或者無用成分,家庭自泡葯酒要做到這一點很難,不過可通過一些措施改善,比如不要將不同的葯材放在一起浸泡。這一方面是為防止葯材間相互作用產生有害健康的物質,另一方面是因為不同的葯物必須使用不用度數的酒浸泡才能最大限度發揮葯效,比如鹿茸比較硬一般要用75°的酒,而當歸則需35°的酒。「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所以我們採取單葯浸泡的方式來提取有效成分,然後再進行調配。家庭自泡葯酒要做到這一點很麻煩,所以不妨減少葯材的種類。」技術人員提醒說。此外,浸泡時間要根據葯物而定,所以民間流傳的必須泡一年的說法並不科學。以枸杞為例,由於它表面覆蓋著一層蠟質層,所以除了要掌握好用酒比例外和度數外,還要有科學的浸泡時間,否則其有效成分只能發揮10%左右。目前市面上出售的保健酒都有三到五年的保質期,這是因為此類酒通常被當作食品來管理,但過了保質期並非不能飲用,只是葯效會有所降低。
❺ 白酒沒有保質期,用白酒泡中葯成葯酒有保質期嗎
一般葯酒有效期是5年。如果過期了,不僅療效會降低,還有可能有副作用,所以從健康的角度來講,喝的時候一定要謹慎。葯酒是葯不是酒,若喝了過期變質的葯酒,輕則出現惡心、嘔吐等症狀,重則中毒威脅生命。
❻ 自己泡的葯酒有保質期嗎 自製葯酒保質期多久
指導意見:
這些中葯材泡酒,如果密封良好,沒有發生變質和酒精揮發,就可以喝的,建議先檢測一下酒精的度數,如果酒精已經揮發掉了,就不要在喝了,以免引起傷害
❼ 葯酒的保質期是多久
一般葯酒有效期是5年。
如果過期了,不僅療效會降低,還有可能有副作用,所以從健康的角度來講,喝的時候一定要謹慎。葯酒是葯不是酒,若喝了過期變質的葯酒,輕則出現惡心、嘔吐等症狀,重則中毒威脅生命。
(7)中草葯泡的葯酒有效期擴展閱讀
中國人對酒的研究與運用,可謂爐火燉青。自從有了酒,這杯中之物就被老祖宗們演繹出無數的精彩故事。於是,就有了武松酒後伏虎的壯舉,魯智深醉打山門的英雄氣概,劉姥姥醉卧怡紅院的千古笑談……
從釀酒、飲酒到賞酒、論酒,酒已滲透到人類的各個方面,並逐步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文化——酒文化。酒與醫素有不解緣,繁體「醫」字從「酉」,酉者酒也。
這大概是因為先祖們無意中食用了發酵後的瓜果汁,發現了它可以治療一些虛寒腹痛之類的疾病,從而讓酒與原始醫療活動結下了緣。《黃帝內經》有「湯液醪醴論篇」,專門討論用葯之道。
所謂「湯液」即今之湯煎劑,而「醪醴」者即葯酒也。顯然在戰國時代對葯酒的醫療作用已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
現代葯酒多選用50—60度(%)的白酒。其依據是:因為酒精濃度太低不利於中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而酒精濃度過高,有時反而使葯材中的少量水分被吸收,使得葯材質地堅硬,有效成分難以溶出。
對於不善於飲酒的人來說或因病情需要,也可以採用低度白酒、黃酒、米酒或果酒等基質酒,但浸出時間要適當延長,或復出次數適當增加,以保證葯物中有效成分的滔出。
製作葯酒時,通常是將中葯材浸泡在酒中,經過一段時間後.中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此時即可過濾去渣後即可飲用。
❽ 泡葯酒的中葯材多久更換一次呢
中國解酒網 2005年1月9日 9:32:38
葯酒服用簡便,療效顯著,家庭亦可自製,但要掌握正確的方法。
(1)選好配方 自製葯酒應當選用適合家庭自製的安全可靠的葯酒配方。有些配方並不適宜自製,如某些有毒性的中葯、是必須炮製後才能用的,一般家庭無此條件。民間流傳的一些單方、驗方,如要配製葯酒,應當先去請教醫生,弄清楚葯物性質和適用范圍,以免誤事甚至引起中毒。
(2)葯材處理 一般制備酒劑的葯材都切成薄片或搗碎成粗顆粒。要按醫生處方配齊所用葯物的種類、劑量,將其洗凈曬干,凡堅硬的皮、根、莖等葯物,切成3毫米厚的葯片子;草質莖根,切成3厘米長度的段;種子類用捧擊碎。有些葯物,還需經過一定的加工炮製處理。民間驗方的中葯,首先要弄清其品名、規格,要防因同名異物或異名同物而搞錯葯材。
(3)酒的選擇 以不低於60度的燒酒較適合。若用70%的葯用乙醇來代替,則更有利於葯材成分浸出。對於不善飲灑者,亦可用低度白酒或黃酒,但浸出時間及次數宜適當增加。
(4)浸制方法 第一,冷浸法。系將葯材碎成片或粗粉,置於帶蓋的陶、瓷罐或帶塞玻璃瓶等容器中,加處方量白酒,若未規定酒的用量,則一船酒量為葯材量的8—12倍,可根據葯材性質,適當增減。密閉放置,每天震盪或攪拌一二次,浸漬7天後,可改為每周一次震盪攪拌,攪拌次數多一些,浸出效果可更好。浸泡時間一般一個月以上。然後傾出上清液,並壓榨殘渣,榨出液與上清液合並,靜置澄清,紗布過濾即得。如連續浸制,殘渣則不必壓榨,可再添加新酒浸漬。調補之品為人參、黃芪、當歸及桔皮等多系如此。若所制葯酒需加糖、蜜矯味著色,可將砂糖用等量白酒溫熱溶解,過濾,將葯液與糖液混合,攪勻,再過濾即可得飲用葯灑。如自製五味子酒:取五味子500克,沖洗干凈,裝入細口瓶中,加入60度白酒至500毫升,再封嚴瓶口,然後每日振搖一次,15天後可開始飲用。其飲用數量按每日3次,每次3毫升。此葯酒主治神經官能症,以及失眠、心悸、健忘、乏力、煩燥等。第二、熱浸法。葯料和酒同煎一定時間,然後再放冷,貯存。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既能加速浸取速度,又能使葯的成分容易並且能完全浸出。製作時,可採用隔水煮燉的間接加熱方法,即把葯料加酒先放在小鋁鍋、搪瓷罐等容器中,然後再放在另一盛水的大鍋里煮燉。隔日一次,以有利葯材成分的浸出。但熱浸時間不宜過長,否則酒易揮發散失。如自製青梅煮酒:青梅30克,黃酒100毫升,按熱浸法隔水蒸燉20分鍾。飲用劑量按每次溫飲10—30毫升。此葯酒主治食慾不振,蛔蟲性腹痛,以及慢性消化不良性泄瀉等病症。
http://www.ynlight.com/jiugui/shownews.asp?id=403
常識:
http://www.fx120.net/ypsj/yp-yjmf/yj-yjsc/lm330_1.htm
注意:
黑龍江省大慶市兩位年逾花甲的老漢,因飲用了自行配製的葯酒,竟先後不治身亡。醫生為此痛心地告誡說,用中草葯泡酒一定要講究科學,絕不能自己配葯
方。否則非但起不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反而會給身體帶來傷害。
63歲的張某和65歲的劉某,平素身體都很健壯,兩人前不久聚在一起小酌,分別飲用了自製的葯酒100毫升和50毫升,結果一個多小時後感到口角麻木、上腹部及周身不舒服,服用綠豆湯沒有任何緩解,惡心嘔吐症狀開始加重。兩位老漢趕緊到附近的大慶龍南醫院就診,此時均已出現室性心動過速,每分鍾達140~150次,同時伴有血壓下降和意識障礙。經搶救無效,兩位老人分別於就診3小時和7小時後死亡。事後查明,張、劉兩位老漢喝的葯酒是由生川烏、生草烏、川牛膝、金牛草、山豆根各15克,加入7.5公斤白酒,浸泡3個月後配製而成的。他們倆平素無明確的心血管病病史,是在飲用葯酒後而發生頑固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及心室纖顫的;在整個病程中未見到急性心肌損傷心電圖改變,心肌酶學無升高,無心肌壞死表現。因此明確診斷病人的死亡原因是生川烏、生草烏中毒所致。
據介紹,川烏、草烏的主要成分是烏頭鹼,攝入烏頭鹼0.2毫克就能中毒,3~5毫克即會達致死量。專家指出,上述葯酒配方明顯有誤,生草烏、生川烏應配伍甘草、防風等解毒葯;同時制劑也有錯誤,川烏、草烏主要含有烏頭鹼,酒精能促進烏頭鹼在身體內的吸收,從而加速中毒。
http://www.china-dr.com/jtyy/show.asp?id=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