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冷鏈物流中的冷鏈設備有哪些
冷鏈設備,有冷庫、冷藏車、冷藏箱、還要有溫度監測設備。
㈡ 冷藏箱的折舊年限是多少
價值在多少錢?電子類固定資產是3年。
㈢ 冷鏈物流裝備有哪些
冷鏈物流的主要裝備包括冷庫或低溫物流中心、生鮮食品加工中心(包括中央廚房)、冷藏運輸車、超市陳列櫃等。其中,冷庫是最核心的設施,其投資佔了整個冷鏈物流建設的大部分。
製冷系統的投資也占據較大比重,目前國內主要使用氨系列或氟系列的冷媒,在較高溫層還可採用二次冷媒,如冰水或乙二醇。製冷系統由製冷主機、製冷風機、控制系統、管路與閥件系統等組成,其核心部件主要包括製冷壓縮機、冷凝器、電動機等。
與製冷系統配套使用的設備包括壓力平衡裝置、溫度感應裝置、溫度記錄裝置、電器設備等。
與常溫物流中心一樣,冷庫或低溫物流中心需要使用的物流設備種類很多,主要包括各類型貨架或自動化立體倉庫系統、搬運及運輸設備(如叉車、輸送系統等)、物流容器(如蓄冷箱、托盤、周轉箱等)、分揀與揀選設備、冷庫專用門組及庫板、冷庫月台設備等。
㈣ 物流名詞解釋:冷鏈設備
冷鏈(cold chain)是指易腐食品從產地收購或捕撈之後,在產品加工、貯藏、運輸、分銷和零售、直到消費者手中,其各個環節始終處於產品所必需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安全,減少損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應鏈系統。
㈤ 冷鏈設備溫度記應放置在冰箱冷藏室及冷凍室的什麼位置
可以裝個GPS 與溫控系統 這個溫度監控系統立足於耀重 自有gps主機進行通信,故額外擁有車輛監控、軌跡回放、行程里程統計、行車路徑管理功能,為用戶提供了詳細車輛運輸信息,使用戶更加具體清晰地了解貨物的整個運輸過程,使冷鏈運輸更加安全可靠。1、溫度實時監控;2、溫度閥值設置 3、自動報警 4、簡訊報警 5、數據補傳
㈥ 冷鏈物流保溫箱標准有哪些
冷鏈物流保溫箱標准如下:
蘇州海思源
冷鏈保溫箱的保溫性能測試主要涉及到的試驗方法及標准包括:ASTM D3103《運輸包裝件保溫性能標准測試方法》,ISTA 7D《運輸包裝溫度測試》,ISTA 7E《包裹運輸物流中運輸包裝的溫度測試》,《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葯品冷鏈保溫箱通用規范》,企業標准。
目前,很多發達國家已經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冷鏈物流體系。我們可以參考發達國家在冷鏈物流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學習並建立適合我國的冷鏈物流體系。
在冷鏈保溫箱的保溫性能測試方面,我國也沒有較為明確的具體試驗方法和標准,2007版的ASTM D3103《運輸包裝件保溫性能標准測試方法》是一種較好的測試方法,根據我國冷鏈包裝箱現階段的需求,是可以將其轉化為我國國標或行標的,能夠提高我國冷鏈保溫箱保溫性能測試方法的標准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作為全球運輸包裝安全測試的著名組織,ISTA在2002年公布了ISTA 5B 《特殊控制(冷藏條件,冷鏈)環境性能測試》,目前已經被ISTA 7D《運輸包裝溫度測試》和ISTA 7E《包裹運輸物流中運輸包裝的溫度測試》所代替,已經成為了有具體的運輸環境溫度條件和測試要求的方法標准,在美國具有一定的適用性,但其中的溫度條件不能夠滿足我國實際的物流條件。對於一些出口到美國的保溫箱包裝,根據采購商的要求需要通過這些測試。
我國目前主要的標準是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在2013年6月頒布的《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簡稱GSP)和《葯品冷鏈保溫箱通用規范》以及一些企業自己的標准,如Q/ GYWL-01001-2013《國葯集團醫葯物流有限公司企業標准-冷庫、冷藏車、冷藏包裝箱驗證標准》。
新版GSP中要求實行不間斷冷鏈控制管理。所謂不間斷冷鏈控制,即在葯品的儲存、出庫、運輸、入庫直至銷售過程中,全程實施冷鏈控制,並且要有完整的記錄。通常,葯品生產企業與經營企業通過採用專用的冷鏈設施和流程來保證上述環節的冷鏈溫度,常用的冷鏈設備包括冷庫、保溫箱、冷藏車、冰櫃等。對於這些冷鏈設施的驗證是確保冷鏈葯品能夠始終符合溫度控制要求的基本前提。
新版GSP中對保溫箱提出了3方面的重點要求:①第二條 冷藏箱、保溫箱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冷藏箱具有自動調控溫度的功能,保溫箱配備蓄冷劑以及與葯品隔離的裝置。②第七條 冷藏、冷凍葯品運輸過程中,應當實時採集、記錄、傳送冷藏車、冷藏箱或保溫箱內的溫度數據。運輸過程中溫度超出規定范圍時,溫濕度自動監測系統應當實時發出報警指令,由相關人員查明原因,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進行調控。③第八條 使用冷藏箱、保溫箱運送冷藏葯品的,應當按照經過驗證的標准操作規程,進行葯品包裝和裝箱操作。
保溫箱的保溫性能具有較高的要求,保溫箱內的包裝形式一般採用內部配備蓄冷劑,同時要求蓄冷劑與葯品之間要有隔離裝置。
保溫箱在整個物流過程中,內部的溫度數據應當進行實時採集、記錄、傳送,如果出現超出范圍的情況,要求自動監控系統實時發出警報,提醒相關人員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確保葯品在整個物流過程中的安全和質量。通常採用的形式是冷鏈保溫箱監控信息系統,其主要包括實時監控儀(多功能監控儀、RFID和記錄儀等)、溫濕度顯示、異常報警、保溫箱在運輸過程中的狀態等信息。
用保溫箱運輸冷藏葯品時,應當按照經過驗證的標准操作規程,進行葯品包裝和裝箱操作。也就是說,保溫箱在進行實際冷鏈物流過程前,需要對其內部葯品裝箱時的操作規定進行嚴格的驗證,並對裝箱的環境條件和人員進行詳細的研究,規定具體的條件和限制人員的相關工作內容,主要目的是保證葯品在整個冷鏈物流過程中的安全。
葯品冷鏈保溫箱通用規范要求
在《葯品冷鏈保溫箱通用規范》中,將葯品冷鏈保溫箱定義為:在冷藏葯品運輸中,用於裝載冷藏葯品並控制和監測其在物流過程中溫度的蓄冷式箱的統稱,主要由冷熱媒(蓄冷劑)、保溫箱本體和溫度監測設備3部分組成。同時,對這3部分的性能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1.冰袋冰盒蓄冷劑性能
(1)耐壓性能:冰袋、冰盒可承受外部壓力,外包裝無破損。(2)抗變形性能:凍結後外包裝體積增加小於12%,局部隆起小於15%。(3)相變溫度:凍結後外包裝體積增加小於12%,局部隆起小於15%。(4)重量要求:蓄冷劑最小單元的實際毛重、凈重與蓄冷劑外包裝標示的毛重、凈重一致,偏差不大於±3%。(5)環保要求:蓄冷劑材料應安全無毒;如採用航空運輸方式,應符合航空運輸有關要求。
2.保溫箱本體性能
(1)尺寸:使用通過檢定的測量工具對葯品冷鏈保溫箱的外部尺寸進行測量。(2)抗沖擊性能:按照GB/T4857.5-1992《包裝 運輸包裝件 跌落試驗方法》要求,箱體內裝有最大載重量的貨物,進行面跌落和棱跌落試驗,跌落高度及次數見表1,抗沖擊試驗示意圖如圖1所示。(3)抗壓性能:按照GB/T4857.4-2008《包裝 運輸包裝件基本試驗》要求,箱體上方承受5000Pa的壓強,試驗時間為1小時。(4)防塵防水性能:按照GB 4208-2008《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的要求進行試驗,如圖3所示。(5)載重性能:箱內裝載最大載重量的貨物(含蓄冷劑),從箱體提手或拉手處將箱體懸吊1小時,如圖4所示。(6)保溫性能:保溫試驗操作步驟如下:將冷藏葯品或模擬物和測試對象(冷鏈保溫箱)預冷到產品要求的儲存溫度;在產品要求的儲存溫度環境下把預冷的冷藏葯品或模擬物放於預冷過的測試對象(冷鏈保溫箱)內;將5個溫度記錄儀分別放置於產品替代物包裝內的中心、上下兩面、兩相鄰側面位置;把預凍好的蓄冷劑放置於箱內產品的四周以及頂部、底部位置,蓄冷劑通過隔溫裝置與產品替代物及溫度記錄儀隔離,如圖5和圖6所示。
蓋上冷鏈保溫箱蓋,將箱體移至放有溫度記錄儀的測試環境空間內,並設置測試時間。停止測試後,拿出冷鏈保溫箱內溫度記錄儀和測試空間內的溫度記錄儀。讀取溫度數據,查看環境溫度和產品內溫度是否符合驗證指標。
3.保溫箱監測技術要求;在《葯品冷鏈保溫箱通用規范》中,僅對溫度監測設備提出了要求,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有更高的監測要求,具體內容如下:
(1)葯品在冷藏運輸時,必須配備溫濕度自動監測系統,系統應自動生成溫濕度監測記錄,溫度、濕度、時間、測點位置等系統各測點終端採集的數據要真實、完整、准確、有效、不可更改。(2)保溫箱應當至少配置一個測點終端,溫濕度偏差如表2所示。(3)系統應不間斷監測和記錄葯品儲存運輸中的溫濕度環境,記錄的時間間隔要求如表3所示。(4)溫濕度自動監測系統的報警方式包括就地報警(聲光報警)、遠程報警(簡訊通知等)至少通知3人。
綜上所述,冷鏈保溫箱在葯品行業的應用已經普遍存在,在新版GSP的要求下,醫葯冷鏈保溫箱的整體包裝設計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一些具體有效的標准驗證方法,以確保葯品在冷鏈物流過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㈦ 怎樣做冷鏈需要什麼條件
冷鏈物流需掌握三大特點:
1、建設投資大,系統龐大復雜。比一般常溫物流系統的要求更高、更復雜,建設投資也要大很多,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
2、時效性。要求各環節具有更高的組織協調性。由於易腐食品的時效性,要求冷鏈體系中的各個環節具有更高的組織協調性,所以食品冷鏈的運作始終是和能耗成本相關聯的,有效控制運作成本與食品冷鏈的發展密切相關。
3、高成本性。為了確保生鮮果蔬等在流通各環節中始終處於規定的低溫條件下,必須安裝溫控設備,使用冷藏車或低溫倉庫,採用先進的信息系統等。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成本要比其他物流系統成本偏高。
農產品冷鏈物流:農產品冷鏈物流泛指水果、蔬菜、肉類等物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於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物品質量和性能的一項系統工程。它由冷凍加工、冷凍貯藏、冷藏運輸及配送、冷凍銷售四個方面構成。冷鏈物流需要綜合考慮生產、運輸、銷售、經濟和技術性等各個要素,並協調好各要素間的關系,以確保易腐、生鮮食品在加工、運輸和銷售過程中保值增值。冷鏈所適用的食品范圍包括蔬菜、肉類、水產品、奶製品和速凍食品等。
㈧ 國內冷鏈主要存在哪三方面的問題
一是冷鏈經營技術要求高、投資大。由於食品冷鏈是以保證易腐食品品質為目的,以保持低溫環境為核心要求的供應鏈系統,所以它比一般常溫物流系統的要求更高,更復雜,建設投資也大。而目前我國的冷鏈系統還只是一個早期的冷凍設備市場,掌握的冷鏈技術在很多食品種類上還不能完全應用,相對於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很大。
二是冷鏈設施和監管機制不完善。國內冷鏈設施設備嚴重不足。目前,我國易腐物品裝車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庫和保溫場所操作,80%-90%的水果、蔬菜、禽肉、水產品都是用普通卡車運輸。僅水果、蔬菜等農產品在採摘、運輸、儲存等物流環節上損失率就達25%-30%,損耗量居世界首位。造成這種窘境的直接原因是我國冷鏈設施和冷鏈裝備嚴重不足,原有設施設備陳舊,發展和分布不均衡,無法為易腐食品流通系統提供低溫保障。我國冷鏈的實施沒有國家或行業的專項標准,只有一些大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自己制定的一些標准,諸如冷藏鏈中對HACCP(危害分析和關鍵點控制)沒有強制要求執行。因此,在監管上也是空白,缺乏具有執行力的食品質量監控體系。
三是第三方食品冷鏈物流發展滯後。中國易腐食品除了外貿出口的部分以外,大部分在國內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業務多數都是由生產商和經銷商完成。食品冷鏈的第三方物流發展十分滯後,服務網路和信息系統不夠健全,大大影響了食品物流的在途質量、准確性和及時性,同時食品冷鏈的成本和商品損耗很高。食品冷鏈缺乏上下游的整體規劃和整合,易腐食品的時效性要求冷鏈各環節必須具有更高的組織協調性。目前,我國缺乏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的整體規劃與協調,缺乏食品冷鏈的綜合性專業人才。在冷庫建設中就存在著重視肉類冷庫建設,輕視果蔬冷庫建設;重視城市經營性冷庫建設,輕視產地加工型冷庫建設;重視大中型冷庫建設,輕視批發零售冷庫建設等現象。(詳見正航軟體官方網站文章)
㈨ 中國冷鏈發展還需要幾年現在有什麼好平台么
我國冷鏈物流最早起步於20世紀50年代,但是發展速度一直很緩慢,遠落後於美、日、德等發達國家。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越來越關注農產品的品質和新鮮程度,從而對冷鏈物流產生了強大的需求。2015年冷鏈市場規模達1583億元,預計到2020年冷鏈將達到3479億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為17.1%。
由於我國冷鏈物流行業處於發展初期,冷鏈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成本高昂,使得我國冷鏈物流企業呈現規模小、數量多、集中度低的特點。在冷藏車數量分布上,冷鏈物流企業所有的冷藏車數量和社會冷藏車輛幾乎各佔一半,這就產生了大量的以個人車主身份從事冷鏈運輸的散戶。由於貨源與車源信息不對稱,這些散戶往往需要支付信息費並等待完成配貨,有時甚至空車返回,這就造成了我國公路運輸40%左右的空載率。
目前車貨匹配的平台有很多,每個平台有不同的切入點,冷鏈蜘蛛平台是一款專注於冷鏈行業的免費提供找車找貨平台。冷鏈蜘蛛平台由冷鏈行業的協會組織中冷聯盟傾力打造,作為冷鏈蜘蛛計劃的產物,將為聯盟會員企業及冷鏈行業從業者提供一個開放交流的平台,打通信息壁壘,高效合理運用資源。
純手打,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