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常備借貸便利是什麼有什麼特點
常備借貸便利是中國人民銀行正常的流動性供給渠道,主要功能是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長的大額流動性需求。對象主要為政策性銀行和全國性商業銀行。期限為 1-3個月。利率水平根據貨幣政策調控、引導市場利率的需要等綜合確定。常備借貸便利以抵押方式發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評級的債券類資產及優質信貸資產等。資料參考前海首華,同時也希望能對您產生幫助。
主要特點
一是由金融機構主動發起,金融機構可根據自身流動性需求申請常備借貸便利。
二是常備借貸便利是中央銀行與金融機構「一對一」交易,針對性強。
三是常備借貸便利的交易對手覆蓋面廣,通常覆蓋存款金融機構。
② 隔夜SLF利率什麼意思
根據國家政策意向不同,分為一般利率和優惠利率
一般利率是指在不享受任何優惠條件下的利率。優惠利率是指對某些部門、行業、個人所制定的利率優惠政策。
根據銀行業務要求不同,分為存款利率、貸款利率
存款利率是指在金融機構存款所獲得的利息與本金的比率。貸款利率是指從金融機構貸款所支付的利息與本金的比率。
根據與市場利率供求關系,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
根據利率之間的變動關系,分為基準利率和套算利率
基準利率是在多種利率並存的條件下起決定作用的利率,我國是中國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貸款的利率
零存整取是我們普通居民較普遍採用的方法,以零存整取利率的計算為例。
零存整取的余額是逐日遞增的,因而我們不能簡單地採用整存整取的計算利息的方式,只能用單利年金方式計算,公式如下:
SN =A(1+R)+A(1+2R)+…+A(1+NR)
=NA+1/2 N(N+1)AR
其中,A表示每期存入的本金,SN是N期後的本利和,SN又可稱為單利年金終值。上式中,NA是所儲蓄的本金的總額,1/2 N(N十1)AR 是所獲得的利息的總數額。
通常,零存整取是每月存入一次,且存入金額每次都相同,因此,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將存期可化為常數如下:
如果存期是1年,那麼 D=1/2 N(N十1)=1/2×12×(12+1)=78
同樣,如果存期為2年,則常數由上式可算出D=300,如果存期為3年,則常數為D=666。
這樣算來,就有:1/2 N(N十1)AR=DAR,即零存整取利息。
例如:你每月存入1000元。存期為1年,存入月利率為1.425‰(2004年10月29日起執行的現行一年期零存整取月利率),則期滿年利息為:1000×78×1.425‰=111.15(元)
又如儲戶逾期支取,那麼,到期時的余額在過期天數的利息按活期的利率來計算利息。
零存整取有另外一種計算利息的方法,這就是定額計息法。
所謂定額計息法,就是用積數法計算出每元的利息化為定額息,再以每元的定額息乘以到期結存余額,就得到利息額。
每元定額息 =1/2 N(N+1)NAR÷NA=1/2(N十1)R
如果,現行一年期的零存整取的月息為1.425‰。那麼,我們可以計算出每元的定額息為:1/2×(12+1)×1.425‰=0.0092625
你每月存入1000元,此到期余額為:1000×12=12000(元)
則利息為:12000×0.0092625=111.15(元)
扣去20%的利息稅22.23元,你實可得利息88.92元.(註:2008年10月9日以後產生的利息已不用交利息稅)
③ SLF是什麼意思SLF操作是什麼意思
SLF中文全稱為「常設借貸便利」。常設借貸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SLF),是個專有名詞的縮寫。
主要特點:
一是由金融機構主動發起,金融機構可根據自身流動性需求申請常備借貸便利;
二是常備借貸便利是中央銀行與金融機構「一對一」交易,針對性強;
三是常備借貸便利的交易對手覆蓋面廣,通常覆蓋存款金融機構。
設立原因:
受國際經濟金融形勢不確定性增強以及各種影響流動性的因素波動較大影響,近年來我國銀行體系短期流動性供求的波動性有所加大。
尤其是當多個因素相互疊加或市場預期發生變化時,有可能出現市場短期資金供求缺口難以通過貨幣市場融資及時解決的情形,不僅加大了金融機構流動性管理難度,而且不利於中央銀行調節流動性總量。
為提高貨幣調控效果,有效防範銀行體系流動性風險,增強對貨幣市場利率的調控效力,客觀上需要進一步創新和完善流動性供給及調節機制,不斷提高應對短期流動性波動的能力,為維持金融體系正常運轉提供必要的流動性保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常備借貸便利
④ 常備借貸便利的介紹
常備借貸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簡稱SLF),是全球大多數中央銀行都設立的貨幣政策工具,但名稱各異,如美聯儲的貼現窗口(Discount Window)、歐央行的邊際貸款便利(Marginal Lending Facility)、英格蘭銀行的操作性常備便利(Operational Standing Facility)、日本銀行的補充貸款便利(Complementary Lending Facility)、加拿大央行的常備流動性便利(Standing Liquidity Facility)等。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貨幣調控效果,有效防範銀行體系流動性風險,增強對貨幣市場利率的調控效力。2015年11月20日,央行為加快建設適應市場需求的利率形成和調控機制,探索常備借貸便利利率發揮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下調分支行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
⑤ 央行公布新的貨幣政策工具SLF 投放余額3860億,什麼意思
就是向政策性銀行和全國性商業銀行投放3860億元人民幣,解決短期內對大額貨幣流動性的需求。
常備借貸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是央行在2013年創設的流動性調節工具,主要功能是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短的大額流動性需求。對象主要為政策性銀行和全國性商業銀行。期限為1-3個月。利率水平根據貨幣政策調控、引導市場利率的需要等綜合確定。常備借貸便利以抵押方式發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評級的債券類資產及優質信貸資產等。
要特點
一是由金融機構主動發起,金融機構可根據自身流動性需求申請常備借貸便利;
二是常備借貸便利是中央銀行與金融機構「一對一」交易,針對性強;
三是常備借貸便利的交易對手覆蓋面廣,通常覆蓋存款金融機構。
⑥ 常備借貸便利的設立原因
常備借貸便利的設立原因主要是:
受國際經濟金融形勢不確定性增強以及各種影響流動性的因素波動較大影響,近年來我國銀行體系短期流動性供求的波動性有所加大,尤其是當多個因素相互疊加或市場預期發生變化時,有可能出現市場短期資金供求缺口難以通過貨幣市場融資及時解決的情形,不僅加大了金融機構流動性管理難度,而且不利於中央銀行調節流動性總量。
為提高貨幣調控效果,有效防範銀行體系流動性風險,增強對貨幣市場利率的調控效力,客觀上需要進一步創新和完善流動性供給及調節機制,不斷提高應對短期流動性波動的能力,為維持金融體系正常運轉提供必要的流動性保障。
(6)常備借貸便利期限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銀行2015年2月11日宣布,在全國推廣分支機構常備借貸便利,向符合條件的中小金融機構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
央行表示,此舉旨在完善中央銀行對中小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的渠道,應對春節前的流動性季節性波動,促進貨幣市場平穩運行。
據了解,央行於2013年初創設了常備借貸便利,主要功能是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長的大額流動性需求,對象主要為政策性銀行和全國性商業銀行。
⑦ 如何通過常備借貸便利來進行貨幣調控
未來通過常備借貸便利等新的政策工具,精準發力,讓金融資源流入中小企業、流向普惠制的民生工程、戰略新興產業、高科技產業等領域,需要央行給予中小銀行更平等的機會。
一般來講,中央銀行會利用公開市場操作、再貼現和存款准備金率三大政策工具來實施自己的貨幣政策,將基準利率維持在目標范圍之內。但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新的貨幣政策操作工具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常備貸款便利就是其中之一。
所謂常備借貸便利就是商業銀行或金融機構根據自身的流動性需求,通過資產抵押的方式向中央銀行申請授信額度的一種更加直接的融資方式。由於常備借貸便利提供的是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一對一」的模式,因此,這種貨幣操作方式更像是定製化融資和結構化融資。
「常備借貸便利」並非中國首創,世界很多國家的中央銀行都在使用這種貨幣操作模式,比如美聯儲的定期拍賣便利Term Auction Facility TAF、日本銀行的補充貸款便利等。2007年8月以來,美國遭遇了二戰以來史無前例的大危機,金融體系處於危險邊緣,2008年期間,美聯儲連續10次降低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利率水平由5.25%降至0-0.25%區間。然而,由於美國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放款意願大幅下滑,以及「貨幣乘數」的急劇下降,如何保持信貸市場的正常運行,防止「惜貸」發生,成為美聯儲不得不解決的首要難題。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傳統三大政策工具——公開市場操作、再貼現和存款准備金率幾乎失效,使美聯儲不得不進行進一步的動作和創新,跳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中的先導環節,向市場、向具有系統重要性的大型金融機構、特定企業和機構注入資金,緩解資金緊張局面,降低融資成本,刺激經濟活動。
美聯儲近期的金融創新主要分為四類,一類是針對存款機構的工具創新,另一類是針對交易商的工具創新,第三類是針對貨幣市場的工具創新,第四類直接針對特定的具有系統風險的企業和法人。
其中與中國常備貸款便利類似的是定期貼現措施和定期拍賣便利。這兩種貨幣工具創新能夠延長期限,比如可以向財務健康的存款類金融機構提供的貸款期限由隔夜或幾周延長到最長30天的時間。達到一級信貸方案合格要求的財務健康的存款類金融機構,還可以根據規定程序向所在地聯儲銀行提交利率報價和競拍額,由聯儲決定拍賣結果。每次TAF拍賣的資金總量是由聯儲預先確定,利率通過存款機構之間的自由競爭而得,這使得美聯儲完成了從「最終貸款人」到「第一貸款人」的角色轉換。
就人民銀行推出的常備借貸便利工具而言,同樣是傳統貨幣政策工具和貨幣傳導機制受阻之後的倒逼結果。今年6月份以來,以同業隔夜拆借利率(Shibor)為代表的銀行間市場短期利率飆升,接近歷史高點,金融機構普遍遭遇「錢荒」。事實上,就貨幣存量而言,中國流動性仍比較充裕,中國信貸規模當前居全球第一,中國廣義貨幣(M2)約為美國的1.5倍,是世界第一貨幣發行大國;M2與GDP之比達到2,遠超過日本的1和美國的0.7。
但問題在於,商業銀行中長期貸款所佔比重偏高,達到55%以上,銀行的閑置資金並不充裕,商業銀行或金融機構普遍存在著「短存長貸」現象,資產負債期限的錯配直接引發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正是自6月起,常備借貸便利工具被央行頻繁使用,央行政策報告顯示,2013年6至8月,央行投放常備借貸便利余額分別為4160億元、3960億元、4100億元。
三季度以來,隨著跨境資金的流入以及外匯占款的大幅增加,央行適時進行「有序減量操作」,結合央票鎖長放短、公開市場小幅貨幣凈投放或回籠來調節流動性,體現了常備借貸便利在貨幣操作手法上的針對性和靈活性。
從這個角度看,常備借貸便利更符合央行貨幣操作要「精準發力」的理念。事實上,央行這一貨幣新工具不僅僅在適時調節銀行體系流動性、平抑短期異常波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更應該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扭轉貨幣錯配以及提升金融配置效率方面起到積極引導作用。一方面,「盤活存量,優化增量」要在加強流動性總閘門調節的前提下,讓金融真正回歸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軌道上來,扭轉一段時期以來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擠出效應、金融空轉以及金融結構的錯配。另一方面,必須解決長期以來困擾中國的金融末梢循環不暢的問題。管道不通,池子里水再多也流不到末梢。中國的信貸資金投放存在結構性矛盾,主要體現為信貸投放集中於政府項目、國有企業、大型企業與傳統行業,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與新興行業信貸支持力度不足。因此,未來通過常備借貸便利等新的政策工具,精準發力,讓金融資源流入中小企業、流向普惠制的民生工程、戰略新興產業、高科技產業等領域,需要央行給予中小銀行更平等的機會。
⑧ 什麼是中期借貸便利詳細的。
中期借貸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於2014年9月由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中期借貸便利是中央銀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對象為符合宏觀審慎管理要求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可通過招標方式開展。
發放方式為質押方式,並需提供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高等級信用債等優質債券作為合格質押品。
(8)常備借貸便利期限擴展閱讀
主要內容
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不僅面臨來自資本流動變化、財政支出變化及資本市場IPO等多方面的擾動,同時也承擔著完善價格型調控框架、引導市場利率水平等多方面的任務。
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平穩適度,支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中央銀行需要根據流動性需求的期限、主體和用途不斷豐富和完善工具組合,以進一步提高調控的靈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2014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了中期借貸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
主要作用
中期借貸便利利率發揮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通過調節向金融機構中期融資的成本來對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和市場預期產生影響,引導其向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實體經濟部門提供低成本資金,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⑨ slf是什麼意思
SLF中文全稱為「常設借貸便利」。常設借貸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SLF),是個專有名詞的縮寫。
「常設借貸便利」是央行在2013年創設的流動性調節工具,主要功能是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短的大額流動性需求。對象主要為政策性銀行和全國性商業銀行。
常備借貸便利,是全球大多數中央銀行都設立的貨幣政策工具,但名稱各異,如美聯儲的貼現窗口、歐央行的邊際貸款便利等。
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貨幣調控效果,有效防範銀行體系流動性風險,增強對貨幣市場利率的調控效力。
「常設借貸便利」期限為1-3個月。利率水平根據貨幣政策調控、引導市場利率的需要等綜合確定。
常備借貸便利以抵押方式發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評級的債券類資產及優質信貸資產等。常備借貸便利,貨幣政策工具。
常備借貸便利(簡稱「SLF」)的作用,簡單說,與存款准備金相當,都是補充市場流動性。具體而言,它的主要作用是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長的大額流動性需求,是我國央行的流動性供給渠道。
常設借貸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與其他貨幣政策工具相互配合和補充,將進一步增強央行流動性管理的靈活性和主動性,豐富和完善貨幣政策操作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