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權法關於不動產產權到期後是如何規定的
房屋權產沒有期限限制,是土地使用權有年限限制。只要房屋合法存在,房主就享有所有權。土地所有權始終歸國家所有,個人只獲得土地使用權。到期後土地使用權的處理有以下幾種方式:1、土地使用者向土地管理部門提交續期申請書,除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的,應當予以批准。獲得批准續期的,重新簽訂土地有償使用合同,支付土地有償使用費。這樣,你的房產所有權便得以延續。當然,變成危房強制拆除的除外。2、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的,土地使用權和地上房產由國家無償收回。房屋所有權也就自然消失。3、土地使用者提出續期申請,根據法律規定沒有批准續期的(即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的),土地使用權國家無償收回,但對於地上房產,根據收回時的殘余價值給予相應補償。此外,土地使用權未到期國家也可徵用,但應就剩餘使用年限的土地使用權及房產進行補償。
2. 房產抵押期限有效期是多久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明確規定:「當事人約定的或者登記部門要求登記的擔保期間,對擔保物權的存續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這一規定表明,在登記部門登記的抵押期間對抵押權的存續並無法律效力,抵押權並不因抵押期間過期而消滅。
如果債權行主債權到期未受清償,無論登記的抵押期間是否過期,債權行都可行使抵押權,直至主債權訴訟時效結束後的兩年內。
(2)不動產物權的期限擴展閱讀:
房產抵押范圍:
1、房產。房產是指抵押人依法取得的享有所有權或經營權的房屋及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作為不動產,房地是不可分離的,房產必然包括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房產,是最普遍的一種房地產抵押物,大部分的房地產抵押均以房產為抵押物。
2、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物權性質的權利,它是指民事主體對國家所有或者集體所有的土地進行佔有、使用、收益的權利。土地使用權分為以下四類:城鎮國有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民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國有農用地使用權、集體農用地使用權。
並非所有的土地使用權均可以抵押。可以抵押的土地使用權范圍如下:
(1)依出讓方式和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也就是城鎮國有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可抵押;
(2)抵押人依法承包並經發包方同意後抵押的荒山、荒溝、荒水、荒灘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權;
(3)鄉鎮、村企業的廠房等建築物及其佔用的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
3. 《物權法》對不動產被侵佔訴訟時效是多久
物權法規定的是請求權1年,對訴訟時效沒有明確規定,所以訴訟時效應該按民法總則規定的3年。相關法律如下:
1、《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五條佔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佔的,佔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對妨害佔有的行為,佔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因侵佔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佔有人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佔有人返還原物的請求權,自侵佔發生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的,該請求權消滅。
2、該規定僅是對所有權人以外的合法佔用人適用,而不適用於所有權人,你的東西被侵佔,侵害的是你的所有權,你在20年內,都可以行使權利,請求侵佔人返還原物、賠償損失。
3、我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3)不動產物權的期限擴展閱讀
不動產作為自然物的特性有:
1、不可移動性:又稱位置固定性,即地理位置固定。
2、個別性:也稱獨特性、異質性、獨一無二,包括位置差異、利用程度差異、權利差異 。
3、耐久性:又稱壽命長久,土地不因使用或放置而損耗、毀滅,且增值。我國土地有使用年限。
4、數量有限性:又稱供給有限,土地總量固定有限 ,經濟供給有彈性。
5、保值增值性:相對於其他財產所具有的特性。
不動產社會經濟特性:
1、價值量大:與一般物品相比,不動產不僅單價高,而且總價大。
2、用途多樣性:也稱用途的競爭、轉化及並存的可能性,主要指空地所具有的特性。從經濟角度土地利用的優先順序:商業、辦公、居住、工業、耕地、牧場、放牧地、森林、不毛荒地。
3、涉及廣泛性:又稱相互影響,不動產涉及社會多方面,容易對外界產生影響。在經濟學中稱為外部性,分為正的外部性、負的外部性。
4、權益受限性:由涉及廣泛性引起。政府主要通過設置管制權、徵收權、征稅權和充公權四種特權進行管理。
5、難以變現性:也稱為變現力弱、流動性差,主要由價值高、不可移動、易受限制性等造成。影響變現的因素主要有不動產的通用性、獨立使用性、價值量、可分割性、開發程度、區位市場狀況等。
6、保值增值性:增值指不動產由於面積不能增加、交通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人口增加等,其價值隨著時間推移而增加。保值是指不動產能抵禦通貨膨脹。
4. 最高人民法院對不動產的訴訟時效是怎麼規定的
不動產的訴訟時效大概就是2年,這個制度從今年六月就開始實施了,因為不動產本身就是版受國家法律保權護的,需要定期去做登記手續的。
第一,不動產訴訟登記條例,他的作用這是把每一個人名下的不動產進行登記,不起什麼作用,只是方便國家的管理制度,所以例行都要完成這個工作的,從今年起國家就有相關法律說要進行不動產登記的了。
第二,不動產登記顧名思義就是指出不會動的,比如說房屋、土地等的財產作為登記證明,國家也有明確規定的,不動產登記為物權法中的重要制度,是指經權利人或利害關系人申請,由國家專職部門將有關不動產物權及其變動事項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的事實。
5. 房屋所有權證有效期限是多少年
國土資源部對《不動產權證書》上的「使用期限」作出明確回答,該期限不是房屋所有權期限,而是土地使用權和海域使用權的期限,房屋所有權本身不存在期限的問題。
根據《物權法》的規定,「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權利人申請登記,領取《不動產權證書》,表明了權利人的不動產權利可以得到法律的保護。權利人也能夠根據證書記載的內容,及時便捷地掌握自己的不動產財產狀況,有效便捷地開展有關交易,保護和實現自己的不動產合法權益。
1990年出台的《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根據我國相關的法律規定,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基礎上,建立了以出讓、轉讓、抵押等為主要方式的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權設置了一定的使用期限。土地的使用期限是土地使用權的重要內容,《不動產權證書》就應該記載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證書上的「使用期限」指的是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海域使用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的使用期限,不是指房屋所有權的期限,房屋所有權不存在使用期限的問題。同時,在證書上設置「使用期限」,能夠讓權利人清楚了解土地使用權、海域使用權等權利的起止日期,便於保障轉讓、抵押等交易安全;也能夠方便權利人在權利到期時及時辦理續期,保障合法權利。
6. 《物權法》對不動產被侵佔訴訟時效是多久
義1:
這種時效又稱為佔有時效.所謂消滅時效,是指由於時效完成而喪失某種請求權.消滅時效因其完成後權利人即喪失請求法院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所以又稱為訴訟時效
眾所周知,不動產一般是指廠房、土地、礦山等物品。不動產物權歸屬一般以有關部門的權屬登記為依據。物權的本質屬性決定了物權的權屬轉移法定形式是經過登記變更。否則,無論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佔有所有物,並且經過多久都不能因此改變原物所有人的權屬性質。這是有物權的絕對性和排他性決定的。
《物權法》第九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民法上對債權人保護權利的時間做了限制,也就是訴訟時效制度。當債權人的權利被侵害時,在兩年的訴訟時效期內,如果權利人不行使訴訟權利就會喪失勝訴權。同時,民法上還規定了除權期間,也就是特定情況下請求司法保護自己權利的時間,一般請求權的期間是一年。如《合同法》規定的無效合同撤銷權或變更權等。
《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五條規定:佔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佔的,佔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對妨害佔有的行為,佔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因侵佔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佔有人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佔有人返還原物的請求權,自侵佔發生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的,該請求權消滅。
這里我們看到《物權法》上的物權合法佔有人,遇到佔有物(動產和不動產)被人侵佔時,佔有人應當在一年內行使請求權,要求返還原物。否則,佔有人便會喪失對原物佔有權。這里假如原物時動產時,我們很容易理解一件物品被別人無代價的侵佔,佔有人可以依法在一年內要求侵權人返還原物或者賠償原物損失。但是,當原物是不動產時,是否也意味著佔有人因一年內不行使對侵權人的請求權,侵權人就依法獲取了非法佔有物的佔有權呢?
我們知道不動產多以土地和房產、礦產資源形式存在。土地和礦產資源多以國家所有,房產多數是個人物權。假如一個企業的土地使用權被其他企業非法佔有了,這個企業應當在一年內行使返還請求權。否則,一年後便會喪失返還原物的請求權。在此是否意味著非法佔有人在一年後取得了佔有物合法權呢?
我們知道土地使用權也是經過嚴格的登記制度才能發生轉移的。還有礦產資源的開采經營權也一樣,不會因為非合法佔有人長時間佔有而自動獲取佔有物的使用權或經營權。對於不及時行使佔有權的原物佔有人是否因此自然喪失了合法的佔有權呢?這樣的理解與土地使用權登記轉移制度,和礦產資源開采權登記轉移制度不相符合。
如何正確理解《物權法》不動產和動產合法佔有人、權利被侵犯時一年期限的請求權呢?對於動產權屬的轉移我們容易理解。多數動產只要交付就可以證明獲取了動產權利。當然有些動產需要變更登記方能取得動產所有權,如機動車。在此,特殊物權的登記制度與物權佔有請求權時效制度、存在的矛盾是顯而易見的。為了更好的貫徹執行《物權法》,保障物權所有人和合法佔有人法律權益,應當依法對佔有人返還原物請求權的時效做出明確的法律解釋或實施條例。
7. 不動產為什麼有使用期限使用期限到期後會怎樣
我們常說的70年產權,就是指不動產的土地使用年限。既然土地有相應的使用年限的限制,那版么使用年限權到期了怎麼辦呢?
不動產為什麼有使用期限?
在國內,房屋的所有權和土地的使用權分別對應的證書是《房屋所有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證》,或者統一記載在房地合一的《房地產權證》上,但分成兩頁分別表述土地和房屋。在統一登記之前,業主們所持的「房產證」,其實主要是《房屋所有權證》,對於土地的使用期限是沒有明確表述的,所以使用期限指的是土地而不是房子。
使用期限到期後會怎樣?
關於房屋的使用權到達70年之後業主們要怎麼辦,2007年實施的《物權法》有明確規定。《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後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
在古代,買房時交了錢會得到兩張紙,一張是房契,一張是地契。也就是說自古以來一個人買房子要付出的就是兩筆錢,一筆是買房子的錢,一筆是買你地的錢。現在土地是國有不能買賣的,所以我們花了買房的錢只能買到房子並且得到土地的使用權。
8. 不動產證里使用年限一欄里的兩個年限分別是什麼意思
1、這個產權包括商業用房和住宅用房兩類,商業用房是40年的土地使用權,是使用期限一欄前面的一個時間規定。使用期限一欄後面70年的使用期限,是針對住宅的使用期限。
2、商業用房是指各類商店、門市部、飲食店、糧油店、菜場、理發店、照相館、浴室、旅社、招待所等從事商業和為居民生活服務所用的房屋,以及辦公用房,如寫字樓等,還包括車庫等。
關於商業用房的另一種解釋:商業用房是指房地產開發公司開發的供商業、糧食、供銷、飲食業等部門對外營業用的商店、門市部、糧店、書店、供銷店、飲食店等房屋。一般指底層臨街的房屋,商業用房的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
(8)不動產物權的期限擴展閱讀
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須帶證件
1、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
登記申請書;申請人身份證明;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明;建設工程符合規劃的證明;房屋已竣工的證明;房屋測繪報告;其他必要材料。
2、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
登記申請書;申請人身份證明;房屋所有權證書;證明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材料;其他必要材料。 第(四)項材料,可以是買賣合同、互換合同、贈與合同、受遺贈證明、繼承證明、分割協議、合並協議、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書,或者其他證明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材料。
3、房屋所有權變更登記
4、房屋所有權注銷登記
5、抵押權登記
登記申請書;申請人的身份證明;房屋所有權證書;抵押合同;主債權合同;其他必要材料
9. 物權法中關於房屋年限的解釋
我國現行的法律規定了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期限,居住用地是70年,工業用地50年,商業用地40年,綜合用地50年。而房屋的使用壽命通常長於這個年限。
《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許可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後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自動續期,這使得住宅業主感到安心。自動續期解決了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在期限上的沖突問題,消除了二手房購買者對土地使用權年限的後顧之憂,將促進二手房的流轉,有利於提高房屋和土地的利用效率。
(9)不動產物權的期限擴展閱讀:
雖然《物權法》沒有提及續期後的費用及相關問題,對商業和綜合建設用地如何處理,能否自動續期也沒有具體規定,不過,隨著後續法律法規的完善,配套法律、法規將對《物權法》相關部分進行補充。
拿到房屋之後,房屋的產權年限都不是完整的幾十年,因為商品房產權年限從開發商取得土地的使用權之日起開始計算的。購房者可以登錄中國國土資源部土地市場欄目,然後輸入開發商所屬公司進行查詢。
比如70年產權的房屋,如果是新房的話,那麼購房者就比較容易計算商品房產權年限,可以根據開發商取得土地的使用權來計算。比如開發商是在2000年拿到的土地使用權,購房者是在2003年購買的商品房,那麼商品房產權年限就是2000年+70年-2003年=67年。
10. 不動產物權最長訴訟時效是多少年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三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不動產登記從2015年5月起開始登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