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專利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動植物品種不能授予專利權,但培專育動植物品種的方法屬可以授予專利權。植物新品種保護是知識產權保護的一種,保護育種者對其所培育品種的相關權利。在不同國家,其具體保護形式不完全一致。在中國,是以植物新品種權的形式對植物新品種進行保護。
『貳』 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的公約原則
重申公約序言中闡述的原則,按照這些原則:
(a)各締約方認為,無論是發展本國農業,還是保護育種者的權利,保護植物新品種至為重要;
(b)各締約方意識到承認和保護育種者權利所導致產生的若干特殊問題,尤其是出於公共利益的要求對自由行使這種權利的限制;
(c)各締約方認為對許多國家極為重視的這些問題,應根據統一和明確的原則各自加以解決。
考慮到保護育種者權利的思想,已為各市地多未加入本公約的國家普遍接受;
考慮到有必要修訂本公約的若干條款,以促進本聯盟在行政管理方面的某些規定;
考慮到重新修訂本公約是實現這些目標的最佳途徑;經協議如下:
『叄』 我國動植物新品種是否可授予專利
我國動植物新品種不能授予專利權,但培育動道植物品種的方法內可以授予專利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二十五條對下列各項,不授予專利權:
(一)科學發現;
(二)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四)動物和植物品種;
(五)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六)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
對前款第(四)項所列產品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規定授予專利權。
(3)育種者的權利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三十條申請人要求優先權的,應當在申請的時候提出書面聲明,並且在三個月內提交第一次提出的專利申請文件的副本;未提出書面聲明或者逾期未提交專利申請文件副本的,視為未要求優先權。
第三十一條一件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應當限於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屬於一個總的發明構思的兩項以上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可以作為一件申請提出。一件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應當限於一項外觀設計。同一產品兩項以上的相似外觀設計,或者用於同一類別並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產品的兩項以上外觀設計,可以作為一件申請提出。
『肆』 什麼是育種者和作翔者兩者有什麼關系
育種者引進名系鴿中出類拔萃的冠、亞軍鴿或其平輩、子代,經過精心培育、科學配對,然後將育出的幼鴿在未出鴿舍之前送交並委託給作翔者。作翔者按照育種者的意圖,負責飼養、管理、訓練、參賽。
育種者和作翔者之所以分開,其原因有二:
①育種者可以省去作翔方面的各種艱苦的工作而集中精力、物力和時間去專心培育幼鴿;
②受地理條件(位置)的限制,不可能兩者兼顧。因為當前世界上有很多的賽線和起、終點都是固定的,這大大地限制了外埠的賽鴿愛好者。所以,就委託作翔者去完成賽事,育種者只負擔一些必需的費用。
獎金分配問題,在於事前雙方協定中的比例規定。至於獎杯,一般都是兩個,一個是育種者的,一個是作翔者的,也就是說一鴿兩個主人都得獎杯。這種方式,有點類似中國的「東方國際種、賽鴿舍」。
『伍』 受保護權包括什麼保護權
從法律上保護我們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那麼作為未成年人的我們就更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如果我們因為困難、挫折、失意而自殺,必然會給親朋好友帶來無盡的哀傷,還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若我們不甚損害了自己的身體,還會造成更大的社會負擔。
因此,輕生或自殘等行為都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律不合。當然,我們在享有生命健康權的同時,負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的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任何人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即使大義滅親也不允許,因為這是侵害生命權的行為;任何人不得故意或者過失造成他人受傷、生病,因為這是侵害健康權的行為。 生命健康權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權利。珍愛生命、維護健康既是我們的權利,也是我們對自己、對社會的義務。生命健康權是人格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公民的人格權中,生命健康權居於首要地位。對每個人來說,生命和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權,不容他人侵犯。 未成年人作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和民族的未來,其生命和健康受到法律的特殊保護。我國《憲法》規定:「父母有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和撫養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 受保護權是指未成年人享有不受歧視、虐待和忽視的權利,包括保護未成年人免受歧視、剝削、酷刑、暴力或疏忽照料,以及對失去家庭和處於困境中的未成年人的特別保護。受保護權是未成年人權益的重要內容。
『陸』 育種者是腐漫嗎
是的,不少漫畫網站把它歸為耽美漫畫,不過具體要看你自己的理解了。
『柒』 簡述一名優秀的育種者必備的基本要求
一個合格育種者自身需要具備條件有:1、具有敏銳的洞察力。他們會靈活應變,當環境發生變化時,會立即調整自己的布署,不會坐視機會的失去,善於從逆境或者順境中尋找機會。2、能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工作。他們能夠從現實出發,到具體的管理的情境中去尋找自己最為恰當的管理模式,並堅持不懈努力使之成為有效的管理方式。3、具有非凡的創造力,決不滿足於現狀。他們都喜歡新事物,謀求有所創造,不會滿足於現狀,抱殘守缺,不管這東西在過去是多麼有效的。他們永遠對未來都充滿希望。4、具有很強的主動性,而非被動地去應付。他們主動地對待變化,因勢利導並提前做出相應的安排,而不是到了事情的最後關頭才手忙腳亂。同時他們也會根據情況對未來發展趨勢作出研判,積極尋求對策。5、具有樂觀向上的精神,善於自我激勵。他們視變化為機會,並果斷地加以運用,他們有著很強的信心,善於自我激勵,在逆境中更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6、能夠冷靜自若,控制一時的沖動。他們在任何事情上都會保持冷靜頭腦,不會盲目沖動地去做任何事情,緊緊盯住自己的目標,不允許任何事情打亂自己的布署以及前進的步伐。7、具有很強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他們能從繁雜的信息中提煉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並加以分析總結,從中獲取對公司有益的信息,結合實際予以運用,成為公司的財富。8、具有很強的個人特性,果敢堅毅,渴望能夠採取重大而痛苦的決策。這一點尤為重要,在瞬息萬變、復雜紛繁的現代社會中,企業管理者成功的因素的取決於個人特性而不再是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
展
『捌』 知道一種植物治病療放好,可以獲得專利權嗎
它不可能是
『玖』 高中生物生物,育種的育種進程和育種年限的區別。
1.育種進程是指進行到育種過程的哪一步驟了
2.育種年限是指育種需要多少年
兩者不是一回事
『拾』 如何進行植物保護
植物新品種,是指經過人工培育的或者對發現的野生植物加以開發,具備新穎性、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並有適當的命名的植物新品種。完成育種的單位和個人對其授權的品種,享有排他的獨占權,即植物新品種權。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許可,不得以商業目的生產或者銷售該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不得為商業目的將該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重復使用於生產另一品種的繁殖材料。
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簡稱「UPOV」)是一個政府間的機構,總部設在日內瓦。成員國根據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規定的原則,分別對植物新品種授予品種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決定(1998年8月29日通過),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1978年文本)》。我國於1999年4月23日正式加入該公約。
林業植物新品種保護范圍:林木、竹、木質藤本、木本觀賞植物(包括木本花卉)、果樹(乾果部分)及木本油料、飲料、調料、木本葯材等植物品種。
保護對象:植物的繁殖材料。繁殖材料是指整株植物(包括苗木)、種子(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等)以及構成植物體的任何部分(包括組織、細胞)。
授予品種權的五個條件:新穎性、特異性、一致性、穩定性和適當的名稱。
一、植物新品種保護的內涵
植物新品種保護是指對植物育種人權利的保護,保護的對象不是植物品種本身,而是植物育種者應當享有的權利。這種權利是由政府授予植物育種者利用其品種排他的獨占權利。植物育種人權利與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一樣屬於知識產權的范疇。未經育種者的許可,任何人、任何組織都無權利用育種者培育的、已授予品種權的品種從事商業活動。目前,我國對植物品種權的保護僅限於植物品種的繁殖材料。也就是說,只有品種權所有者有全權出售品種的繁殖材料,或者以銷售為目的而生產這種繁殖材料。其他任何組織和個人只在品種權人的授權下才能這樣做。
二、植物新品種保護的目的和意義
1.植物新品種保護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鼓勵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種,促進林業生產的發展。一般地說,植物新品種的培育給生產帶來的進步是30%-60%。受保護的品種就是新品種,使用受保護的品種就是使用新品種。一個新品種受到政府的保護,實質是提高了這個新品種的知名度,提高了這個新品種的自身的「身價」。因此,這個新品種容易被人們所接受,也容易在生產中得到廣泛的推廣。
2.植物新品種保護有利於在我國育種行業中建立一個公正、公平的競爭機制。這個機制可以進一步激勵育種者積極投入植物品種的創新活動。通過植物新品種保護,育種者可以獲得應得的利益。這樣,育種者不僅可以收回自己已經投入的育種資本,而且還可以將這部分資本再行投入到新的植物品種的培育工作。由此往復,可以使植物新品種的培育機制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
3.我國實行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我國參與國際經濟技術一體化進程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如果我國不對植物新品種進行保護,已實行保護的國家出於保護本國利益的目的,就不會把自己受保護的植物新品種向我國出售,或者只是出售一些超過保護期的品種。甚至在我國舉辦的一些國際展覽中也是如此,由於以前我國沒有對植物新品種進行保護,所以有的國家就公開表示不能把他們的新品種拿到我國來展覽。此外,我國育種者培育的新品種也曾流失海外,給國家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因此,實行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可以促進我國在植物品種方面的國際貿易、國際交流與合作。
三、植物新品種保護的范圍
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工作是由國家林業局和農業部兩個部門來進行的。根據兩部門在植物新品種保護工作上的分工,國家林業局負責林木、竹、木質藤本、木本觀賞植物(包括木本花卉)、果樹(乾果部分)及木本油料、飲料、調料、木本葯材等植物新品種保護工作。
四、申請保護的植物品種應當具備的條件
一個獲得保護的植物品種,必須是經過人工培育的或者對發現的野生植物加以開發的品種,這樣的品種應當具備以下幾個條件:新穎性、特異性、一致性、穩定性及合適的名稱。
五、植物新品種權的歸屬
1.個人執行其單位的任務或主要是利用其單位的物質條件,包括資金、設備、場地、繁殖材料及技術資料等所完成的育種屬於職務育種,品種權屬於其單位。非職務育種的品種權屬於完成育種的個人。
2.委託育種的品種權的歸屬由委託方與受委託方的合同確定,如沒有合同約定,其品種權屬於受委託方。也就是說,不直接從事育種工作的單位或個人也可以通過委託育種的形式獲得品種權,由此獲得經濟效益。
3.合作育種的品種權屬於共同完成育種工作的單位和個人。
4.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一個植物新品種申請品種權時,品種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同時申請的,品種權授予最先完成的人。
5.植物新品種的申請權和品種權可以依法轉讓。在某種意義上講,品種權實際上也是一種商品,因此也可以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進入市場。
六、植物新品種保護的期限
植物新品種保護的期限依培育植物品種所需的時間長短而定。一般地說,木本植物培育的時間較長,因此保護的期限也較長。我國規定:藤本植物、林木、果樹和觀賞樹木的品種權保護期限為20年,其他植物為15年。
七、植物新品種保護的例外
1.新品種的培育和科研活動
任何組織和個人均可利用授權品種進行育種及其他科研活動。也就是說,可以將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用於培育新的品種,也可以將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用於其他科研活動。育種者的權利不涵蓋上述兩個領域。
2.農民特權
在實施植物新品種保護的國家中,往往都規定,農民可以享有一定的權利,以滿足他們對授權品種的基本需要。這也被稱作農民特權。農民有權把授權品種的收獲材料作為在自己土地上使用的繁殖材料。也就是說,農民有權利用授權品種自繁自用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
八、育種者如何獲得保護及其行使合法權益
育種者培育出新品種後,如需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應當向國家林業局或農業部提出品種權申請。只有在國家林業局或農業部批准授予品種權後,育種者的合法權益才可以得到國家的保護。育種者對自己培育的新品種的權益,如未向國家提出申請,則意謂著自動放棄自己的權益;對於未提出申請的品種權益,或提出申請而未獲批準的品種權益,國家不予保護。對於需保護的植物新品種,只有國家才可以認定,省級及省級以下政府無權認定。中國育種者可以依照規定的程序直接向國家林業局提出申請,也可以通過代理機構提出申請。中國育種者獲取品種權後,可以利用其獨占權自己繁殖或出售其品種的繁殖材料,也可以向其他組織和個人發放許可證,換取特許權費。一般量大面廣的植物品種,育種者往往不直接控製品種的繁殖,而是採用與經銷商或其他中介組織合作的方式,按繁殖材料的單位價格收取一定比例的特許權費。對於價值較高的品種,育種者可能會控製品種的繁殖或銷售,並直接從繁殖材料的銷售中得到回報。育種者在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請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進行處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