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納稅期限的基本知識是什麼呢
納稅期限,是指稅法規定的關於稅款繳納時間方面的限定。稅法關於納稅期限的規定: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2,納稅期限;3,繳庫期限。比如,企業所得稅在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後15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5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營業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5日、10日、15日或者一個月,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納稅期限是負有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最後時間限制。它是稅收強制性、固定性在時間上的體現。任何納稅人都必須如期納稅,否則就是違反稅法,受到法律制裁。確定納稅期限,要根據課稅對象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經營的不同特點來決定。如流轉課稅,當納稅人取得貨款後就應將稅款繳入國庫,但為了簡化手續,便於納稅人經營管理和繳納稅款(降低稅收徵收成本和納稅成本),可以根據情況將納稅期限確定為1天、3天、5天、10天、15天或1個月。確定納稅期限,包含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確定結算應納稅款的期限,即多長時間納一次稅。一般有1天、3天、5天、10天、15天、一個月等幾種。
二是確定繳納稅款的期限,即納稅期滿後稅款多長時間必須入庫。
各稅種納稅申報的期限合集,方便您及時進行納稅申報,包括增值稅納稅申報期限、消費稅納稅申報期限、營業稅稅納稅申報期限、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期限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期限。
❷ 納稅期限體現了稅收的什麼性
納稅期限體現了稅收的固定性。根據新稅收徵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釋義中的解釋納稅期限體現了稅收的強制性和固定性。
❸ 納稅期限和納稅申報期限的區別是什麼
1、代表時間的含義不同:納稅期限是指繳納稅款的周期,就是多長時間繳納1次。如增值稅按月申報納稅,那增值稅的納稅期限是1個月,就是對於連續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必須每個月納稅1次。
納稅申報期限是指辦理納稅申報的時間要求,就是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申報納稅情況。如不考慮節假日的因素,增值稅的納稅申報期限是每個月的15日之前。
2、計算方法不同
納稅期限計算公式為:
經營凈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而納稅申報期限計算公式表示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3、確定依據不同
納稅申報期限是根據各個稅種的特點確定的,各個稅種的納稅期限因其徵收對象、計稅環節的不同而不盡相同,同一稅種也可以因為納稅人的經營情況不同、財務會計核算不同、應納稅額大小不等,申報期限也不一樣,可以分為按期申報納稅和按次申報納稅。
納稅期限的確定,實根據課稅對象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經營的不同特點來決定。
4、未按期繳納的後果不同
按期納稅申報,是以納稅人發生納稅義務的一定期間為納稅申報期限,不能按期納稅申報的,實行按次申報納稅。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如遇國家法定的公休假日,可以順延。公休假日指元旦、春節、「五一」國際勞動節、國慶節以及雙休日。
納稅期限是負有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最後時間限制。它是稅收強制性、固定性在時間上的體現。任何納稅人都必須如期納稅,否則就是違反稅法,受到法律制裁。
(3)納稅期限是體現了稅收的什麼性擴展閱讀:
納稅申報期限的法律規定:
1、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申報期限
增值稅、消費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營業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金融業營業稅的申報期限為1個季度。
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以1個月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個季度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
新辦企業第一次納稅申報的所屬期為稅務登記辦理完畢的次月。
2、企業所得稅及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的申報期限
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月份或季度終了後10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45日內申報,4個月內匯算清繳。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季預繳。季度終了後10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申報,5個月內匯算清繳。
3、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期限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繳的稅款,自行申報納稅的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款,都應當在次月10日內申報並繳納。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預繳,月份終了後15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稅,按年計算,在年度終了後30日內申報納稅。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在取得每次所得後的7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年度終了後30日內申報納稅。
❹ 什麼是納稅期限,確定納稅期限的依據和意
1、納稅期限:是來納稅人向國家繳納源稅款的法定期限。它體現了稅收的固定性和強制性。
2、確定納稅期限的依據:
1)、根據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經營的不同特點和不同的征稅對象決定。
2)、根據納稅人繳納稅款數額的多少來決定。
3)、根據納稅行為發生的情況,以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次數為納稅期限。
4)、為保證國家財政收入,限止偷稅漏稅,在納稅行為發生前預先繳納稅款。
3、確定納稅期限的意義:
1)、確定結算應納稅款的期限。(一般分為1、3、5、10、15天、1個月一期等)
2)、確定繳納稅款的期限。
❺ 什麼是納稅期限,確定納稅期限的依據和意義是什麼
納稅期限是來指納稅人按照稅法規自定繳納稅款的期限。
一、納稅期限是負有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最後時間限制。它是稅收強制性、固定性在時間上的體現。任何納稅人都必須如期納稅,否則就是違反稅法,受到法律制裁。
二、確定納稅期限,要根據課稅對象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經營的不同特點來決定。如流轉課稅,當納稅人取得貨款後就應將稅款繳入國庫,但為了簡化手續,便於納稅人經營管理和繳納稅款(降低稅收徵收成本和納稅成本),可以根據情況將納稅期限確定為1天、3天、5天、10天、15天或1個月。
確定納稅期限,包含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確定結算應納稅款的期限,即多長時間納一次稅。一般有1天、3天、5天、10天、15天、一個月等幾種。
二是確定繳納稅款的期限,即納稅期滿後稅款多長時間必須入庫
❻ 納稅期限是什麼意思
納稅期限是指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繳納稅款的期限。
一、納稅期限是負有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最後時間限制。它是稅收強制性、固定性在時間上的體現。任何納稅人都必須如期納稅,否則就是違反稅法,受到法律制裁。
二、確定納稅期限,要根據課稅對象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經營的不同特點來決定。如流轉課稅,當納稅人取得貨款後就應將稅款繳入國庫,但為了簡化手續,便於納稅人經營管理和繳納稅款(降低稅收徵收成本和納稅成本),可以根據情況將納稅期限確定為1天、3天、5天、10天、15天或1個月。
確定納稅期限,包含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確定結算應納稅款的期限,即多長時間納一次稅。一般有1天、3天、5天、10天、15天、一個月等幾種。
二是確定繳納稅款的期限,即納稅期滿後稅款多長時間必須入庫。
❼ 納稅期限的重要表現是稅收無償性嗎
錯誤
納稅期限的重要表現是稅收固定性。稅收三性,固定性、強制性、無償性、
❽ 納稅期限怎麼體現出稅收的固定性的解析
納稅期限是負有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最後時間限制內。在現行的稅法體系中容,每一個稅種都規定了具體的納稅時間,是稅法的固定性特徵在時間上的體現。任何納稅人都必須按照稅法規定按期納稅,否則就是違反了稅法,將受到稅法的制裁。
❾ 「納稅期間」具體指的是什麼
1.含義:是指稅法規定的關於稅款繳納時間方面的限定。
另:
參考資料:
納稅期限是稅制要素之一,指稅法規定的納稅人發生納稅義務 以後繳納稅款和扣繳義務人發生扣繳稅款義務以後解繳稅款的期限。
納稅期限是根據納稅人的經營規模、應納稅額的多少和各個稅種的 不同特點確定的,包括納稅計算期和稅款繳庫期。
納稅計算期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按期計算,即以納稅人發生 納稅義務和扣繳義務人發生扣繳稅款義務的一定期間作為納稅計算期。
由於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對納稅計算期內所取得的應稅收入、 應納稅款、代扣代收稅款需要一定的時間辦理結算和繳稅手續,所以,稅法規定了稅款的入庫期限,即稅款繳庫期。稅款繳庫期指納 稅計算期屆滿以後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報繳稅款的法定期限。例如, 中國的消費稅暫行條例中規定:納稅人以1個月和1個季度為一期
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15天以內申報納稅。
規定納稅期限,對於促進納稅人加強生產、經營管理,認真履 行依法納稅義務,保證國家財政收人的穩定、及時,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