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工會會計的固定資產需要計提折舊嗎如何計提
工會會計制度 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
借:固定基金
貸:固定資產
《工會會計制度回》第二十答五條(四)工會應當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盤點,每年至少全面盤點一次。對於盤盈、盤虧或報廢、毀損的固定資產,應當及時查明原因,報經批准認定後及時進行處理。盤盈的固定資產按照其公允價值入賬,並相應增加固定基金;盤虧的固定資產,沖減其賬面余額並相應減少固定基金。報廢、毀損的固定資產,沖減其賬面余額並相應減少固定基金,清理中取得的變價收入扣除清理費用後的凈收入(或損失)計入當期收入(或支出)
『貳』 工會購入固定資產折舊如何計提
企業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有多種,基本上即可以分為兩類,即直線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舊法(包括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選擇不同的方法.企業折舊方法不同,計提折舊額相差很大.
企業應當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停止計提折舊。提足折舊後,不管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提取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
直線折舊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定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相等。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 = 年折舊率 / 12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每期應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加速折舊法
(1)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也稱合計年限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以各年年初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預計使用年限逐年數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 =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100%
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n*(n+1)/2
月折舊率 = 年折舊率 / 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2)雙倍余額遞減法
設備入賬帳面價值為X,預計使用N(N足夠大)年,殘值為Y。
則第一年折舊C<1>=X*2/N;
第二年折舊 C<2>=(X-C<1>)*2/N
第三年折舊 C<3>=(X-C<1>-C<2>)*2/N
··· ···
最後兩年需改為直線法折舊。
『叄』 工會會計制度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么 具體分錄是如何
一、工會會計制度中抄,襲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
二、《工會會計制度》(2010年1月1日起實施)中有關固定資產核算的規定:
1、固定資產在取得時應當按照其實際成本入賬。
借:固定資產
貸:固定基金
2、處置(出售)固定資產時,沖減其賬面余額並相應減少固定基金,處置中取得的變價收入扣除處置費用後的凈收入(或損失)計入當期收入(或支出)。
3、工會應當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盤點,每年至少全面盤點一次。對於盤盈、盤虧或報廢、毀損的固定資產,應當及時查明原因,報經批准認定後及時進行處理。
(1)盤盈的固定資產按照其公允價值入賬,並相應增加固定基金;
(2)盤虧的固定資產,沖減其賬面余額並相應減少固定基金。
(3)報廢、毀損的固定資產,沖減其賬面余額並相應減少固定基金,清理中取得的變價收入扣除清理費用後的凈收入(或損失)計入當期收入(或支出)。
4、工會可以設置專門的輔助賬記錄各項固定資產的原值、購入時間、預計使用年限、應計提折舊(一般採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固定資產凈值等。
『肆』 工會固定資產該如何進行管理
(1)由政府和行政撥給工會的固定資產,產權已界定為工會的,按工會資產管理;由工會使用保管的國有資產和非工會資產一律登記固定資產備查簿。
(2)各級工會資產部門或人員對驗收入庫及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須建立《工會固定資產卡片》,並記入《工會固定資產明細賬》,按物登卡,憑卡記賬。對庫存的固定資產,要按照各類資產的使用說明和存放要求進行保管,填寫保管單並定期檢查。庫存固定資產未經管理人員同意,任何人不準領用或調換。處置固定資產須填寫有關工會固定資產處置報批單,據單入賬。使用部門領用固定資產須填寫《工會固定資產領用(出庫)單》,經主管資產的領導同意後,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憑單填寫固定資產使用記錄,並記入《工會固定資產卡片》。未經批准,任何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佔用固定資產。如需借用固定資產,須經主管資產的領導同意後,辦理借用手續。
(3)各級工會資產管理部門或人員對配備給個人使用的固定資產或物品,要建立領用、交還制度,並督促使用人愛護所用資產。工作人員離職時,應在其辦理所用資產交還手續後,方可辦理離職手續。
(4)各級工會資產管理部門或人員應每半年對賬一次,使賬物、賬卡、賬目保持一致。每年年終對本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一次全面清查盤點,查明固定資產的實有數與賬面結存數是否相符,固定資產的保管使用、維修等情況是否正常。
對清查盤點中發現的問題,應查明原因,說明情況,編制有關工會固定資產盤盈盤虧報批單,按管理許可權核准後,調整固定資產賬目。年終編制《工會固定資產年度增減變動統計表》,報主管工會和上一級工會。
(5)各級工會發生資產產權變動、財務和賬目異常、資產損失和資金掛賬嚴重或掛靠單位脫鉤等情況,必須進行清產核資的,應由本單位工會資產管理部門或人員報主管工會或上一級工會確定。
『伍』 工會固定資產折舊怎麼計提
工會固定資產不要求在財務賬簿中計提折舊,但應當設置專門的輔助賬記錄各項固定資產的原值內、購入時容間、預計使用年限、預計凈殘值、本應計提折舊、折舊後的價值等。
《工會會計制度》第二十五條(四)工會應當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盤點,每年至少全面盤點一次。對於盤盈、盤虧或報廢、毀損的固定資產,應當及時查明原因,報經批准認定後及時進行處理。盤盈的固定資產按照其公允價值入賬,並相應增加固定基金;盤虧的固定資產,沖減其賬面余額並相應減少固定基金。報廢、毀損的固定資產,沖減其賬面余額並相應減少固定基金,清理中取得的變價收入扣除清理費用後的凈收入(或損失)計入當期收入(或支出)。
『陸』 工會固定資產管理的要求有哪些
(1)工會固定資產的管理和使用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責任到人、物盡其用的回原則。
(2)工會機答關、基層工會和事業單位要明確資產管理部門,指定專(兼)職人員對本單位佔有使用的固定資產實施日常管理,對所管資產的安全與完整負責。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應相對穩定,其工作調動時必須辦清交接手續。
(3)各單位必須對專用設備的管理和操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建立健全專用設備的操作、維修、檢驗等管理制度;技術復雜、精密度高的專用設備的操作人員,應在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
『柒』 多少錢以上算工會固定資產呢+最新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非貨幣性資產。如果購買了一個價值10元的工具,預計使用年限超過12個月,也需要記入固定資產。
『捌』 工會資產可以怎樣分類
(1)固定資產。
工會固定資產的核算起點執行國家規定行政單位標准。各級工會及其所屬事業單位的財產,凡一般設備單位價值在500元以上、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並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屬固定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准,但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財產,比如桌椅、被服、圖書等也被視同固定資產來核算。工會的固定資產分為六類:房屋及建築物;專用設備;一般設備;文物及陳列品;圖書;其他。
(2)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是指工會擁有的可在一年內或長於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運用的資產,一般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暫付款與借出款等。
①現金。現金是由出納人員保留,用於支付日常使用的庫存現金,根據《現金管理條例》的規定以及基層工會的實際,允許使用的現金範圍包括:
用於個人的支出,如會員特殊困難補助、職工送溫暖款、支付給個人的勞務報酬、勞動競賽的資金等;出差人員必須攜帶的差旅費;結算點以下的零星開支。
②銀行存款。銀行存款是工會在開戶銀行存有的貨幣資金。工會除了現金結算方式外,都必須通過銀行辦理轉賬結算。
③暫付款。暫付款是指基層工會在各項活動中與其他單位或個人發生的臨時性債權,如工會幹部組織活動或出差預支的款項。基層工會對暫付款必須嚴格控制,及時結清。
『玖』 工會固定資產包括哪些
工會經費的來源有五項:
1、會員交納的會費收入、
2、行政撥繳工會的經費收入、
3、工會舉辦事業的收入
4、各級政府企事業行政的補助收入。
5、其他收入:主要是上級工會的補貼,個人、社會團體及海外僑胞、友人的捐助,工會變賣財產收入,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等等。
工會資產清查制度是確保工會資產安全、完整的有效手段。實務工作中,建立和 完善工會資產清查制度應注意的問題有:
一、要明確需要清查資產的內容。就實務而言,一般需要清查的資產主要有四類: 貨幣資金、庫存物品、往來款債權和固定資產。
二、要結合不同的資產類型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清查制度,包括清查的時間、參與的人員、清查單據的設計以及清查的方式等。需要強調的是,對貨幣資金,包括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突擊清查應該是比較有效的清查方式。
三、 對於庫存物品和固定資產,則可以明確清查時間,一年至少應有一次。根據全國總工會於2002年印發的《工會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第 三十一條:各單位資產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和使用部門應每半年對賬一次,使賬實、 賬卡、賬賬保持一致。
每年年終對本單位固定資產進行一次全面清查盤點,查明固定 資產的實有數與賬面結存數是否相符,固定資產的保管、使用、維修等情況是否正常。
四、 要明確清查結果的處理辦法,尤其是盤虧的資產,要明確資產保管者的責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