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判決書上寫非法所得予以追繳是什麼意思
判決書上的非法所得予以追繳,意思是對於行為人的違法犯罪所得,根據查清的事實,需要全部予以追繳,上繳國庫。不能立即追繳的,由法院執行部門或者相關國家機關依法強制追繳。
㈡ 涉案贓款及違法所得繼續予以追繳是什麼意思
追繳的意思就是現在即使沒有全部收回,也不會說不了了之,會一直追索,即使這個人當時沒有錢,只要他後面有錢了的話,一樣要把補交。
㈢ 刑事判決書「繼續追繳非法所得」有確定執行內容嗎麻煩告訴我
現二被告人均在監獄服刑。但被害人曾某被詐騙的5.77萬元未追回。後曾某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被法院駁回。法院告知:應通過刑事追贓程序救濟權利。但曾某申請法院執行「繼續追繳」內容,卻遲遲不能得到任何回應。
分歧意見:對於法院是否應就被害人曾某的執行申請立案執行,存在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應當駁回申請執行人的執行申請。刑事判決僅僅表明國家對與犯罪有關財物的態度和處理原則,並非對當事人間民事權益的具體裁判,因而沒有民法意義上的給付含義,不具有執行的效力。
第二種意見則認為:應當對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予以立案執行。「繼續追繳非法所得」的內容是被害人因犯罪行為而遭受的經濟損失,顯然屬於「刑事判決中的財產部分」。而且,刑事判決中「繼續追繳非法所得」的判定包含了對被害人所受損失的確認、被告人因此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等具體內容,應當視為人民法院對具體事實作出裁判和被害人進一步行使權利的憑證。
評析:筆者贊同第二種觀點。筆者認為:刑事判決中的「繼續追繳非法所得」內容應否立案執行,關鍵要看其是否具有強制執行力且在人民法院執行范圍之列。
一是從現有法律規定來看,由一審法院「繼續追繳非法所得」具備充足的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法院執行」。從以上法律可以看出,刑事判決書中的「繼續追繳非法所得」內容應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法院執行。
二是從強制執行力角度出發,「繼續追繳非法所得」具有確定性和執行力。「繼續追繳非法所得」是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審理過程中,根據查明的事實,依照刑事實體法確定的原則,對被害人因其財產被非法佔有、處置而蒙受損失的事實作出確認後,而作出的由公權力機關追繳非法所得返還被害人的判決。其中包含了對被害人所受財產損失的確認、被告人對此應承擔的責任等實質而具體的內容,應當視為人民法院對具體事實作出裁判和被害人進一步行使權利的憑證。其與刑罰一樣具有當然的國家強制力,而國家強制力決定了其具有執行力。
三是從公平原則出發,不將「繼續追繳非法所得」內容納入可據以申請執行的范疇有悖公平。在刑事訴訟中,因犯罪遭受物質損失的被害人有兩類情形:其一是侵財性犯罪的被害人因其財產被犯罪分子非法佔有、處置而蒙受損失;其二是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或人身及財物均被犯罪分子毀損而遭受損失。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范圍只限於被害人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行為侵犯和財物被犯罪行為損毀而遭受的物質損害,不包括因犯罪分子非法佔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其遭受的物質損失。對因犯罪分子非法佔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其遭受的物質損失,應根據刑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處理。對此,被害人不允許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無法進行救濟。(作者單位:長沙市雨花區人民檢察院)
㈣ 違反治安非法所得的追繳是否有時限 2012年曾某因賭博,2015年被發現公安機關立案,因超過追訴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二條規定: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六個月內沒有被公安機關發現的,不再處罰。即不會再受到罰款、拘留一類的處罰。 對於「違法所得」,如果在兩年之內發現,可以追繳。沒收違法所得是行政處罰的種類之一。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規...
㈤ 違法所得追訴時效是多久
行政處罰法中追訴時效是指對違法行為人因違法行為,被追究責任給予行回政處罰的有效期限。如果超過這個答期限,則行政機關不得因該違法行為給予行為人施以行政處罰。《行政處罰法》第29條規定「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八十六條規定:「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在五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連續狀態是指行為人連續實施數個同一種類的違法行為,繼續狀態是指一個違法行為在時間上的延續。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對行政處罰追訴時效作出特別規定,所以自2001年5月1日後發生的稅務行政違法行為,稅務行政處罰的追訴時效為五年。也就是說在稅務違法行為發生後五年內未被發現,在五年後無論何時發現這一違法行為,都不能給予行政處罰。
㈥ 治安案件已過追訴時效不再處罰,還可以追繳其違法所得嗎
不再處罰就是不會有任何的處罰行為,追繳也是處罰的一種
㈦ 職務侵佔罪判決繼續追繳違法所得有時效
犯罪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依照刑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對尚未追繳到案或者尚未足額退賠的違法所得,應當繼續追繳或者責令退賠。
㈧ 刑事判決書「繼續追繳非法所得」有確定執行內容嗎
繼續追繳非法所得就是確定的執行內容。
根據《刑法》
第六十四條【犯罪物品的處理】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
因此,對被犯罪分子非法佔有、處置的財產,人民法院只能依照刑法第六十四條判令「追繳或者退賠」並予以救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刑法第六十四條有關問題的批復》
根據刑法第六十四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一百三十九條的規定,被告人非法佔有、處置被害人財產的,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據此,追繳或者責令退賠的具體內容,應當在判決主文中寫明;
其中,判決前已經發還被害人的財產,應當註明。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另行提起民事訴訟請求返還被非法佔有、處置的財產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8)非法所得追繳期限擴展閱讀
案例:
案情:被告人伍某、劉某因犯詐騙罪於2009年12月分別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五年、罰金5萬元和有期徒刑四年零六個月、罰金7.5萬元,法院在判決書中載明:「繼續追繳二被告人非法所得,返還各被害人」。現二被告人均在監獄服刑。
但被害人曾某被詐騙的5.77萬元未追回。後曾某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被法院駁回。法院告知:應通過刑事追贓程序救濟權利。但曾某申請法院執行「繼續追繳」內容,卻遲遲不能得到任何回應。
分歧意見:對於法院是否應就被害人曾某的執行申請立案執行,存在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應當駁回申請執行人的執行申請。刑事判決僅僅表明國家對與犯罪有關財物的態度和處理原則,並非對當事人間民事權益的具體裁判,因而沒有民法意義上的給付含義,不具有執行的效力。
第二種意見則認為:應當對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予以立案執行。「繼續追繳非法所得」的內容是被害人因犯罪行為而遭受的經濟損失,顯然屬於「刑事判決中的財產部分」。
而且,刑事判決中「繼續追繳非法所得」的判定包含了對被害人所受損失的確認、被告人因此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等具體內容,應當視為人民法院對具體事實作出裁判和被害人進一步行使權利的憑證。
評析:筆者贊同第二種觀點。筆者認為:刑事判決中的「繼續追繳非法所得」內容應否立案執行,關鍵要看其是否具有強制執行力且在人民法院執行范圍之列。
一是從現有法律規定來看,由一審法院「繼續追繳非法所得」具備充足的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法院執行」。
從以上法律可以看出,刑事判決書中的「繼續追繳非法所得」內容應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法院執行。
二是從強制執行力角度出發,「繼續追繳非法所得」具有確定性和執行力。「繼續追繳非法所得」是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審理過程中,根據查明的事實,依照刑事實體法確定的原則,對被害人因其財產被非法佔有、處置而蒙受損失的事實作出確認後,而作出的由公權力機關追繳非法所得返還被害人的判決。
其中包含了對被害人所受財產損失的確認、被告人對此應承擔的責任等實質而具體的內容,應當視為人民法院對具體事實作出裁判和被害人進一步行使權利的憑證。其與刑罰一樣具有當然的國家強制力,而國家強制力決定了其具有執行力。
三是從公平原則出發,不將「繼續追繳非法所得」內容納入可據以申請執行的范疇有悖公平。在刑事訴訟中,因犯罪遭受物質損失的被害人有兩類情形:其一是侵財性犯罪的被害人因其財產被犯罪分子非法佔有、處置而蒙受損失;
其二是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或人身及財物均被犯罪分子毀損而遭受損失。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范圍只限於被害人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行為侵犯和財物被犯罪行為損毀而遭受的物質損害,不包括因犯罪分子非法佔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其遭受的物質損失。
對因犯罪分子非法佔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其遭受的物質損失,應根據刑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處理。對此,被害人不允許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無法進行救濟。
㈨ 刑事判決書中 「繼續追繳犯罪所得贓款」,請問由哪個主體進行追繳是否有追繳期限
檢察,機關。是追繳主體機關。只要,案情需要。沒有期限。但問題。不嚴重。也就不再追繳。如已夠立案標。
准。如已過了,訴訟期限。各種,案由。有不一樣。以各案,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