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交通事故私了後反悔能二次報警么
一、交通事故私了後悔了不能二次報警。除非協議有重大誤解,有失公平,調解生效後不履行的可以二次報警去法院起訴。
二、解釋:
《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規定,法律行為是否有效,取決於:
一是行為人是否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
二是意思表示是否真實;
三是內容是否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若不存在以上三個方面的條件,應當認定各方當事人簽訂的損害賠償協議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簽訂協議的行為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為,協議的內容應受法律保護。
即使賠償數額與法律規定有出入,也是當事人對自己民事實體權利的處分行為,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各方當事人應受賠償協議的約束,不得「出爾反爾」,隨意反悔。
如果協議裡面有重大誤解,有失公平,協議生效後不履行的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第54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第59條。
和《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第74條提起上訴撤銷協議重新審判。
(1)交通事故私了反悔有期限嗎擴展閱讀: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五章交通事故處理 :
第八十六條機動車與機動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在道路上發生未造成人身傷亡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
在記錄交通事故的時間、地點、對方當事人的姓名和聯系方式、機動車牌號、駕駛證號、保險憑證號、碰撞部位,並共同簽名後,撤離現場,自行協商損害賠償事宜。
當事人對交通事故事實及成因有爭議的,應當迅速報警。
第八十七條非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或者行人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且基本事實及成因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
當事人對交通事故事實及成因有爭議的,應當迅速報警。
第八十八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道路、供電、通訊等設施損毀的,駕駛人應當報警等候處理,不得駛離。
機動車可以移動的,應當將機動車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將事故有關情況通知有關部門。
第八十九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交通警察接到交通事故報警,應當及時趕赴現場,對未造成人身傷亡,事實清楚,並且機動車可以移動的,應當在記錄事故情況後責令當事人撤離現場,恢復交通。
對拒不撤離現場的,予以強制撤離。
對屬於前款規定情況的道路交通事故,交通警察可以適用簡易程序處理,並當場出具事故認定書。
當事人共同請求調解的,交通警察可以當場對損害賠償爭議進行調解。
對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需要勘驗、檢查現場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勘查現場工作規范進行。
現場勘查完畢,應當組織清理現場,恢復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