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會計報表的保存年限是多少
永久保存制!
序 號 檔案名稱 保管期限 備 注
一 會計憑證類
1 原始憑證 15年
2 記帳憑證 15年
3 匯總憑證 15年
二 會計帳簿類
4 總帳 15年 包括日記總帳
5 明細帳 15年
6 日記帳 15年 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保管25年
7 固定資產卡片 固定資產投資清理後保管5年
8 輔助帳簿 15年
三 財務報告類 包括各級主管部門匯總財務報告
9 月、季度財務報告 3年 包括文字分析
10 年度財務報告(決算) 永久 包括文字分析
四 其他類
11 會計移交清冊 15年
12 會計檔案保管清冊 永久
13 會計檔案銷毀清冊 永久
14 銀行余額調節表 5年
15 銀行對帳單 5年
會計賬簿保管期限最長,分兩種情況,定期保管最長是25年。若是年度財務報告(決算) 、 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是永久保管的。
② 會計賬簿保管期限
保管年限
會計賬簿類:
1、日記賬 15年 其中: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帳 25年
2、明細賬、總賬、輔助賬 15年
3、涉及外來和對私改造的會計賬簿 永久
會計報表類:
1、主要財務指標報表 3年
2、月、季度會報表 15年
3、年度會計報表 永久
其它類:
1、會計檔案保管清冊及銷毀清冊 25年
2、財務成本計劃 3年
3、主要財務會計文件、合同、協議 永久
(2)財務賬目保管期限擴展閱讀:
各單位均應按照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和會計規范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單位經濟業務的特點和經營管理的需要,設置必要的賬簿,並認真做好記賬工作。 各種賬簿的形式和格式多種多樣,但均應具備下列組成內容:
1、封面:主要標明賬簿的名稱,如總分類賬簿、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
2、扉頁:標明會計賬簿的使用信息,如科目索引、賬簿啟用和經管人員一覽表等.
3、賬頁:賬簿用來記錄經濟業務事項的載體,其格式反映經濟業務內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內容應當包括:
1)賬戶的名稱,以及科目、二級或明細科目
2)登記賬簿的日期欄
3)記賬憑證的種類和號數欄
4)摘要欄,所記錄經濟業務內容的簡要說明。
5)金額欄,記錄經濟業務的增減變動和余額
6)總頁次和分戶頁次欄。
③ 財務賬目保留多少年
二 會計帳簿類
4 總賬 15年 包括日記總賬
5 明細賬 15年
6 日記賬 15年 現金和銀行日記賬25年
7 固定資產卡片 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後5年
④ 會計賬簿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為多少年
會計賬簿類保管期限如下:
1)總賬 15年(包括日記賬)。
2)明細賬 15年 。
3)日記賬 15年(其中現內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為容25年)。
4)固定資產卡片 報廢清理後保管5年。
5)輔助賬簿 15年。
(4)財務賬目保管期限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檔案保管期限表序號檔案名稱保管期限備註:
一、會計憑證類
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和匯總憑證15年其中:涉及外事和"轉制"的會計憑證永久
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3年
二、會計賬簿類
日記賬15年其中: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25年
明細賬15年
總賬15年包括日記賬
固定資產卡片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後保存5年
輔助賬簿15年
涉及外事和"轉制"的會計賬簿永久
三、會計報表類
包括各級主管部門的匯總會計報表
主要財務指標快報3年包括文字分析
月、季度會計報表15年包括文字分析
年度會計報表(決算)永久包括文字分析
四、其他類
會計移交清冊15年
會計檔案保管清冊15年
會計檔案銷毀清冊25年
主要財務會計文件、合同、協議永久
⑤ 記帳憑證的保管期限是多久呢
保管期限為30年。
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檔案局令第版79號發布權修訂後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等主要會計檔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長至30年,其他輔助會計資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長至10年。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後的第一天算起。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第六條第一項規定: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應當進行歸檔。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第十四條規定: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為10年和30年。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後的第一天算起。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第十五條規定:各類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原則上應當按照本辦法附表執行,本辦法規定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為最低保管期限。(附表見上圖)
⑥ 會計總賬保存多少年
15年;
各種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根據特點可分為永久、定期兩類。永久檔案應長期保管,不可銷毀;定期檔案根據保管期限分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類。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後的第一天算起。
總分類賬一般採用訂本式賬簿。總分類賬的賬頁格式,一般採用「借方」、「貸方」、「余額」三欄式,根據實際需要,也可以在「借方」、「貸方」兩欄內增設 「對方科目」欄。總分類賬的賬頁格式,也可以採用多欄式格式,如把序時記錄和總分類記錄結合在一起聯合賬簿,即日記總賬。
建賬原則
(l)總賬科目名稱應與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科目名稱一致。總賬具有分類匯總記錄的特點,為確保賬簿記錄的正確性、完整性,提供會計要素的完整指標,企業應根據自身行業特點和經濟業務的內容建立總賬,其總賬科目名稱應與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科目名稱一致。
(2)依據企業賬務處理程序的需要選擇總賬格式。根據財政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規定,總賬的格式主要有三欄式、多欄式(日記總賬)、棋盤式和科目匯總表總賬等。企業可依據本企業會計賬務處理程序的需要自行選擇總賬的格式。
⑦ 會計憑證的保管期限是多久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了我國企業和其他組織等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該辦內法規定的會計檔容案保管期限為最低保管期限,具體可以分為:
1.永久: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以及年度財務報告;
2.25年的: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3.5年的:固定資產卡片賬於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後保管5年、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銀行對賬單;
4.3年的:月度、季度財務報告;
5.l5年的:其他。含所有會計憑證,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和輔助賬簿(不包括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會計移交清冊。
按編製程序和用途分類,會計憑證按其編製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為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前者又稱單據,是在經濟業務最初發生之時即行填制的原始書面證明,如銷貨發票、款項收據等。
後者又稱記賬憑單,是以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為依據,按照經濟業務的事項的內容加以歸類,並據以確定會計分錄後所填制的會計憑證。它是登入賬簿的直接依據,常用的記賬憑證有收款憑證、付款憑證、轉賬憑證等。
⑧ 財務帳保存多少年
會計憑證、抄會計賬簿等主要會計檔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長至30年,其他輔助會計資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長至10年。
會計檔案在很多民事案件中都作為重要證據,民事案件的訴訟時效最長為20年,但大部分會計檔案的最低保管期限都低於20年。
為便於單位檔案的統一管理,並結合會計檔案的實際利用需求,將會計檔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類調整為10年、30年兩類,將保管期限為15年、25年的會計檔案統一規定保管期限為30年。
根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
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後,可由單位會計管理機構臨時保管一年,再移交單位檔案管理機構保管。因工作需要確需推遲移交的,應當經單位檔案管理機構同意。
單位會計管理機構臨時保管會計檔案最長不超過三年。臨時保管期間,會計檔案的保管應當符合國家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且出納人員不得兼管會計檔案。
單位會計管理機構在辦理會計檔案移交時,應當編制會計檔案移交清冊,並按照國家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移交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