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土地契稅什麼時候繳納
分期繳納抄土地出讓金,從納稅人簽定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即可開始繳納契稅。
補充:什麼是契稅
契稅是以所有權發生轉移變動的不動產為征稅對象,向產權承受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應繳稅范圍包括:土地使用權出售、贈與和交換,房屋買賣,房屋贈與,房屋交換等。
補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224號)第四條規定,契稅的計稅依據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為成交價格。」
不同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其契稅計稅依據應區分不同情況處理。】
② 土地出讓契稅稅率是多少
《契稅暫行條例》第三條契稅稅率為3—5%。契稅的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幅度內按照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並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第四條契稅的計稅依據: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為成交價格;
(二)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徵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
(三)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前款成交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並且無正當理由的,或者所交換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明顯不合理並且無正當理由的,由徵收機關參照市場價格核定。
(2)土地出讓契稅期限擴展閱讀:
契稅計稅依據:
契稅的計稅依據為不動產的價格。由於土地、房屋權屬轉移方式不同,定價方法不同,因而具體計稅依據視不同情況而決定。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以成交價格為計稅依據。成交價格是指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確定的價格,包括承受者應交付的貨幣、實物、無形資產或者其他經濟利益。
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徵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
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差額。也就是說,交換價格相等時,免徵契稅;交換價格不等時,由多交付的貨幣、實物、無形資產或者其他經濟利益的一方繳納契稅。
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經批准轉讓房地產時,由房地產轉讓者補交契稅。計稅依據為補交的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或者土地收益。
③ 土地出讓契稅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第三條 契稅稅率為-5%。契稅的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幅度內按照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並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第四條 契稅的計稅依據: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為成交價格;
(二)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徵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
(三)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
前款成交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並且無正當理由的,或者所交換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明顯不合理並且無正當理由的,由徵收機關參照市場價格核定。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第五條 契稅應納稅額,依照本條例第三條規定的稅率和第四條規定的計稅依據計算徵收。應納稅額計算公式:應納稅額=計稅依據×稅率
應納稅額以人民幣計算。轉移土地、房屋權屬以外匯結算的,按照納稅義務發生之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市場匯率中間價摺合成人民幣計算。
(3)土地出讓契稅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
第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減征或者免徵契稅:
(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和軍事設施的,免徵;
(二)城鎮職工按規定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的,免徵;
(三)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而重新購買住房的,酌情准予減征或者免徵;
(四)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減征、免徵契稅的項目。
④ 親們給說一下房產契稅繳納期限是多久
納稅期限:
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徵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契稅徵收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
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是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天。
契稅是指不動產(土地、房屋)產權發生轉移變動時,就當事人所訂契約按產價的一定比例向新業主(產權承受人)徵收的一次性稅收。契稅除與其他稅收有相同的性質和作用外,還具有其自身的特徵:
(1)徵收契稅的宗旨是為了保障不動產所有人的合法權益。通過征稅,契稅徵收機關便以政府名義發給契證,作為合法的產權憑證,政府即承擔保證產權的責任。因此,契稅又帶有規費性質,這是契稅不同於其他稅收的主要特點。
(2)納稅人是產權承受人。當發生房屋買賣、典當、贈與或交換行為時,按轉移變動的價值,對產權承受人課征一次性契稅。
(3)契稅採用比例稅率,即在房屋產權發生轉移變動行為時,對納稅人依一定比例的稅率課征。
(4)土地出讓契稅期限擴展閱讀:
主要分類:
契稅的計稅依據,歸結起來有4種:
是按成交價格計算。成交價格經雙方敲定,形成合同,稅務機關以此為據,直接計稅。這種定價方式,主要適用於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
根據市場價格計算。土地、房屋價格,絕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後,奧運村地價立即飆升。該地段土地使用權贈送、房屋贈送時,定價依據只能是市場價格,而不是土地或房屋原值。
依據土地、房屋交換差價定稅。隨著二手房市場興起,房屋交換走入百姓生活。倘若A房價格30萬元,B房價格40萬元,A、B兩房交換,契稅的計算,自然是兩房差額,即10萬元,同理,土地使用權交換,也要依據差額。等額交換時,差額為零,意味著,交換雙方均免繳契稅。
按照土地收益定價。這種情形不常遇到。假設2000年,國家以劃撥方式,把甲單位土地使用權給了乙單位,3年後,經許可,乙單位把該土地轉讓,那麼,乙就要補交契稅,納稅依據就是土地收益,即乙單位出讓土地使用的所得。
⑤ 如何確定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確定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日,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第九條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日,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日。
(5)土地出讓契稅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第四條契稅的計稅依據:
(一)土地使用權出讓、出售,房屋買賣,為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確定的成交價格,包括應交付的貨幣以及實物、其他經濟利益對應的價款;
(二)土地使用權互換、房屋互換,為所互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價格的差額;
(三)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以及其他沒有價格的轉移土地、房屋權屬行為,為稅務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依法核定的價格。
納稅人申報的成交價格、互換價格差額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由稅務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核定。
⑥ 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納稅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1、契稅的納稅義務來發生時間
納稅人簽自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
質憑證的當天。
2、納稅期限
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徵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並在契稅徵收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
3、納稅地點
契稅在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徵收機關繳納
(6)土地出讓契稅期限擴展閱讀
契稅的征稅對象是境內轉移的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
1、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由承受方交
2、土地使用權的轉讓,除了考慮土地增值稅,另由承受方交契稅
3、房屋買賣:
即以貨幣為媒介,出賣者向購買者過渡房產所有權的交易行為。
以下幾種特殊情況,視同買賣房屋:
以房產抵債或實物交換房屋,應由產權承受人,按房屋現值繳納契稅。
以房產作投資或股權轉讓,以自有房產作股投入本人獨資經營的企業,免納契稅。
買房拆料或翻建新房,應照章納稅。
房屋贈與贈與方不納土地增值稅,但承受方應納契稅
⑦ 房地產契稅什麼時候交
首先告知你,首套房也好,二套房也好,只要是從開發商手裡買的一手房,肯定是需要在交房時候繳納契稅的,而且一般是開發商代辦。當然也可以你自己去繳納。繳納契稅的憑證只能是開發商開具的面積證明,因為你購房合同上的面積肯定略有不準確,如果交房時候有一些誤差,開發商會要求你多退少補的形式補交差額房款。開發商去辦理產權證的時候,這里指每戶業主的小產權,房管局會要求開發商提供第三方的測量值,而且這個第三方必須是房管局認可的。所以如果開發商告知你具體的面積是多少,基本上也不會有任何差別。
這里再告知你一下,無論是一手房還是二手房,契稅的繳納都先於房產證的過戶。二手房面積你直接參考之前房產證上面的面積值,而一手房你也只能參照開發商所出示的面積值。
其實各地界定普宅非普宅的方案不一樣,所以落實到細節的稅費徵收制度就不一樣。你如果覺得不放心,可以事先到當地的房管局進行詢問,看看這種小於0.1的面積差是否需要多繳稅。
希望能幫到你!
⑧ 繳納土地契稅,日期是按土地出讓合同還是成交確認書上的日期
契稅一般是交房的時候准備
⑨ 契稅繳納時間如何界定
各地都有不同的規定,有些地方規定為交房之前繳納房屋契稅,有的地方規定為合同簽訂滿 10天即要繳納。
而根據目前主流操作,期房的房屋契稅繳納時間為:房屋竣工驗收合格,交付使用,辦理房產證的時候繳納房屋契稅,房屋交付後需盡快繳納房屋契稅,否則是要繳滯納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對契稅繳納時間及滯納金的規定:
第八條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天。
第九條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徵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契稅徵收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
(9)土地出讓契稅期限擴展閱讀
契稅繳納的時間與地點: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是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天。
2、納稅期限: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徵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契稅徵收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
3、納稅地點:契稅在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徵收機關繳納。
繳納契稅所需材料:
1、購買商品房所簽訂的購房合同以及開具的購買商品房的發票。
2、購買商品房者的身份證及復印件。
3、開發公司所給出的房屋產權證。
4、向當地稅務局申請時填寫的契稅納稅申報表。
5、如果購房者委託他人或機構代辦理納稅的,還需要出具委託的書面證明。受委託人還需要帶上身份證明的材料。
參考鏈接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
⑩ 契稅交納時間是多久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是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回同的當天,或者納答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天。
2、納稅期限
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徵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契稅徵收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
3、納稅地點
契稅在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徵收機關繳納。
4、徵收管理
納稅人辦理納稅事宜後,徵收機關應向納稅人開具契稅完稅憑證。納稅人持契稅完稅憑證和其他規定的文件材料,依法向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辦理有關土地、房屋的權屬變更登記手續。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應向契稅徵收機關提供有關資料,並協助契稅徵收機關依法徵收契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