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礦產資源開采年限
據國土資源部預計,中國石油開采年限為15年,遠遠低於世界51年的平均水平。
生物質能源和太陽能等將被納入財政支持范圍
本報綜合報道「十一五」期間,國家財政將加大對生物質能源和煤制油等石油替代能源開發的資金投入,以應對中國面臨的石油安全問題。
財政部日前表示,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研究並組織實施石油替代戰略,保障國家的能源安全。根據財政部建議,生物質能源替代石油項目、淺層地能和太陽能在建築中推廣應用項目、以及煤制油和風能利用等將被納入財政支持范圍。
能源問題正在成為困擾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大難題。中國油氣供需矛盾突出,據國土資源部預計,中國石油開采年限為15年,遠遠低於世界51年的平均水平。2005年,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43%,有關部門預計,到2020年中國石油需求量將高達4.5億噸,其中2億噸自產,2.5億噸來自進口。尤其是近年國際油價大幅飆升,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
面對日益突出的石油安全問題,發展石油替代戰略,對解決中國社會經濟的薄弱環節,消除不安全因素,具有重要意義。
發展生物質能源被認為是替代石油的最佳途徑。中國用於發展生物質能源的非糧原料資源潛力很大,而且技術日趨成熟,特別是一些關鍵技術,如用秸稈制酒精的生物酶,已有突破。從長遠看,發展生物質能源的資金將來自於生態稅或開征基金。在此之前,財政部門應拿出一部分資金支持示範企業,通過企業示範來進一步突破一些關鍵技術,並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此外,財政部還與建設部一起聯合推廣太陽能、淺層地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中國的開發和利用,並設立了專項資金支持發展可再生能源。
據悉,「十一五」期間,財政部將把解決能源問題放在首要位置,在引導消費者節約能源的基礎上,加快發展石油替代能源,並積極研究建立能源戰略儲備,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B. 各種礦產資源何時用盡
要正確認識什麼是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是現有技術經濟條件下能被開發利用的地質體。
我們講探明資源的靜態使用年限,是用目前已經探明的儲量,除以目前的產量,再折以儲量的利用率得出來的。假如探明儲量是100噸,年產10噸,利用率是100%,那麼這個資源只能使用10年。如果利用率是50%,就只能使用5年。
從節約資源、增加地質勘查投入的角度,我們講資源會用完是對的。
但是,人類技術在進步,更多的劣質資源會變成儲量,極大地增加了人類可以利用的總的資源量。
另一方面,金屬礦產多有不可破壞性的特徵,能回收利用。歐美國家有色金屬回收利用一般超過了50%,如使用1000萬噸銅,其中500萬噸是回收利用的;有些貴金屬礦產是100%回收利用。
另外,資源的替代也能有效緩解資源的供應,如鋁代替銅,超導代替銅,非金屬替代金屬等等。
C. 中國的礦產資源還能供我們使用多久
能源並非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傳統能源,新能源也層出不窮,從這個層面上內說,永容遠也用不完。
傳統能源可以持續多久,這也是個未知數,因為不斷有新的礦產資源發現,而且,隨著新技術的發明,能源的利用率以及再利用率也在大幅度提高,所以,這是一個未知數。 石油的儲量為10195億桶,可供開采43年,高成本油田可供開采240年;天然氣埋藏量為144萬億立方米,可開采63年,高成本氣田可供開采452年;煤炭埋藏量10316億噸,可開采231年;鈾的儲量436萬噸,可供72年使用
D. 礦產資源還能開采多久聽說金礦銀礦就剩最多二十年了。
理論上可以說永遠也開采不玩,只能說個別礦床出現開采枯竭,要閉坑。實際上地回下資源還是很豐富答的,甚至是越往下資源越好,像南非那邊都開採到-4000米,國內大多在-1000米以內;因此說:金銀僅夠開采20年的說法不準確。只能說某一個礦床根據現有開采規模,如不再發現新的資源,僅能開采多少年,也就是所說的開采年限。
E. 閱讀"世界部分礦產資源年限表",從中我們不難發現幾種主要資源再過幾十年就要耗竭.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有( )
D吧、、、、
F. 全球礦產資源還能開采多少年
石油資源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盡管有科學考察表明,
這種能源在地球上依然在不斷生成,例如在墨西哥灣、黑海等,但其生成的速度,不是以年計算,而是要用地質年代來計算,因此這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
全世界石油還能用多久?盡管地層中的石油和天然氣的蘊藏量不可能十分准確地估算出來,但據石油專家們的粗略估計:人類自1973年至1997年間向地球索取了大約5000-8000億桶石油,占當時探明儲量的85%。自那時以後,新發現的油田幾乎使儲量翻了一番。地下總共還有2萬億桶石油可供開采利用,可供人類消費近80年。
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認為,就目前探明的儲量來看,即使再開采70年也不會到達底線。隨著新油田的發現和勘探及開采技術的提高,人類使用石油的時間可能還會延長。
G. 礦產資源可以使用多久.要確切的數字·!
要正確認識什麼是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是現有技術經濟條件下能被開發利用專的地質體。屬
我們講探明資源的靜態使用年限,是用目前已經探明的儲量,除以目前的產量,再折以儲量的利用率得出來的。假如探明儲量是100噸,年產10噸,利用率是100%,那麼這個資源只能使用10年。如果利用率是50%,就只能使用5年。
從節約資源、增加地質勘查投入的角度,我們講資源會用完是對的。
但是,人類技術在進步,更多的劣質資源會變成儲量,極大地增加了人類可以利用的總的資源量。
另一方面,金屬礦產多有不可破壞性的特徵,能回收利用。歐美國家有色金屬回收利用一般超過了50%,如使用1000萬噸銅,其中500萬噸是回收利用的;有些貴金屬礦產是100%回收利用。
另外,資源的替代也能有效緩解資源的供應,如鋁代替銅,超導代替銅,非金屬替代金屬等等。
H. 礦產資源還能開采多久
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目前還離不開礦物燃料和金屬礦藏,它們在地殼中的含量都是有限的,開采多少儲量就減少多少,開採的速度越快減少的速度也越快。某些使用過的廢舊金屬可以回收並重復利用,但能重復利用的程度有限,根本不能取代新開採的需要;礦物燃料則用一點就少一點,完全無法重復利用。 自從內燃機出現以來,人類對石油的勘探和開采就開始了一場前途未卜的「賽跑」。人們當然知道石油儲量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新探明儲量的增長速度超過開采量,同時己探明儲量又足夠開采許多年,人們就可能對石油的利用採取樂觀的態度,將新能源的開發推遲,讓子孫後代去解決這一問題。這當然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在過去的歲月里,勘探經常領先於開采,例如,1970年時己探明的石油商業儲量僅夠開采37年,到了1988年,由於新的勘探發現,採用節能技術和利用其他能源,已知石油商業儲量可以開採的年限增加到了45年。石油的地質儲量遠遠大於探明儲量,而可開採的商業儲量又只佔探明儲量的一小部分,同時開采技術還在不斷提高,探明儲量的開采率也在提高。但是,地殼中石油的總儲量畢竟是有限的,建立在現代科學基礎上的勘探技術最終會探明可開採的總量。石油生成需要億萬年的時間,在可以預見的人類歷史中人類不能幻想其儲量會增加。當石油不加快開發替代能源以減少礦物燃料的比重,這場「賽跑」很快就會到達終點。石油是這樣,煤和天然氣也是這樣。 統計資料表明,人均能源的消耗量與收入有密切的關系。現在美國紐約平均每人每年消耗1891升汽油,而印度的加爾各答這一數字減少到182升,兩者之間相差近10倍,全部能源消耗量的比較也一樣。可以說,如果人類無節制地消耗自然資源,全球已探明的石油資源將在數年之內枯竭。 另一方面,容易開採的油田和其他礦井總是首先枯竭。為開采同樣數量的石油和其他礦物,後代將付出越來越大的代價,生產成本將越來越高。不僅如此,石油、天然氣和煤等礦物燃料還是珍貴的化工原料,其利用價值遠遠高於用作普通的燃料。
I. 探礦權和采礦權的年限一般都是多長。
探礦權一般三年,到期前可以申請延續;采礦權的年限:小型的最長10年,中型的20年,大型的30年,同樣是采礦權到期前仍有可采資源的可以申請延續,延續年限以查明保有資源除以年開采規模確定,但最長也不能超過小型、中型、大型礦山對應的最長年限。
采礦登記管理機關在收到申請人報送的申請資料後, 應組織對申請的礦區范圍內是否存在礦業權交叉重復情況以及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初步方案等進行審查。
下一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應協助登記管理機關對上述情況進行調查,並出具書面調查意見。經登記管理機關審查,同意開採的,劃定礦區范圍並下發審批意見;不同意開採的,說明理由,將申請資料退回。
(9)礦產資源可用年限擴展閱讀:
根據礦種的不同, 探礦權轉采礦權的法定程序繁簡不一。根據法律法規礦區總體規劃,工業發展規劃
礦區范圍的申請與審批
采礦權申請人在提出采礦權申請前,應當根據經批準的地質勘查儲量報告,向登記管理機關(國土資源廳或國土資源部)申請劃定礦區范圍。需要申請立項,設立礦山企業的,應當根據劃定的礦區范圍,按照國家規定辦理有關手續。
1、劃定礦區范圍應提交的申請資料
(1)劃定礦區范圍的申請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①辦礦理由及簡要論證; ②地質工作概況; ③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初步方案,包括以下內容:擬申請開采礦產資源范圍、礦種、 位置; 擬申請開采礦產資源儲量、質量及其可靠程度; 擬建礦山生產規模、服務年限、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方案;當申請范圍為整體礦床中的一部分時,應說明與整體礦床的關系以及與礦區總體開發的銜接; 並附申請開採的礦區范圍圖(以地質地形圖或地質圖為底圖,以國家直角坐標標定);
礦山建設投資安排及資金來源;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2)與礦山建設相適應的地質報告
礦山企業應提交有資格的地勘單位編制的地質報告。 開采零星分散礦產資源或只能用作普通建築材料的磚瓦砂石、粘土的,應提交相應的地質資料。
(3)探礦權人申請辦礦的,應出具該區域的勘查許可證影印件;探礦權經轉讓取得的,還應出具轉讓審批的有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