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半衰期有效期

半衰期有效期

發布時間:2021-08-02 07:03:22

Ⅰ 什麼叫半衰期

定義1放射性原子核數衰變掉一半所需要的統計期望時間。是放射性核素的固有特性,不會隨外部因素而改變。
定義2放射源的強度衰減到它的原來數值的一半所用的時間

Ⅱ 青黴素的半衰期和有效期分別是多少

半衰期是30分鍾。青黴素零度左右半小時,疫苗開瓶後零度以下四小時
望採納

Ⅲ 各種半衰期的定義是什麼

溫馨提示:有的一級動力學裡面,葯物分分布和消除兩個時相。也就是說葯物進入體內之後,首先從中心室分布到身體各部分。這是一個快速平衡的過程,體現為葯物進入體內後的血葯濃度快速下降。此時,葯物並不是從體內正真的消除排出體外,而是存儲在體內的各個組織中。這一部分是初始半衰期,即是alpha相。葯物在體內分布達到平衡的同時,葯物也在進行消除——這是真正的通過生物轉化的葯物消除。可以說,兩者是同時進行的,但是由於分布相使葯物濃度減少的程度相對比較明顯,故此beta相不能體現。當分布相到達平衡狀態時,即可看出,葯物濃度有一個相對平緩的下降。這就是終末半衰期,是葯物在體內消除的真正半衰期。當然,也存在有代謝酶飽和的情況。但,如果是代謝飽和的話,葯物濃度一開始的下降是比較和緩的,相當於是平台期。這一點在葯物濃度-時間圖上應該是很清楚的可以看出來的。

Ⅳ 物理半衰期和生物半衰期有什麼區別嗎以及有效半衰期

當然有區別,物理半衰期指葯物(核素)由於自身衰變其數量和活動度減少一半所需的時間,我們設其為T1。生物半衰期又稱血漿半衰期,是指葯物在生物體內僅由於代謝或排泄而使血葯濃度下降一半所用的時間,設為T2。有效半衰期則是放射性葯物在體內由於自身衰變和機體代謝的共同作用使血葯濃度下降一半所用的時間,設為T3。那麼有:1/T3=1/T1+1/T2

Ⅳ 為什麼要有半衰期,而不是全衰期

半衰期」這個詞的意思就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數發生衰變(衰變就相當於死掉了,放射出粒子並轉變為另一種元素)時所需要的時間。例如鈾235的半衰期為7.1億年;氯36的半衰期為40萬年;鐵59的半衰期為90天。

事實是所有的全衰期都是無窮大。因為從微觀來看,一個沒衰變的原子是沒有新舊之分的,它衰不衰變就像拋硬幣一樣,是有幾率的。所以它有可能在下一瞬間就衰變,也有可能比太陽活的都長。

因此假如把有限個還沒衰變的原子放在一起,一周以後發現這些原子衰變了一半,那麼一周就是它的半衰期(這是理想情況,就像硬幣拋得次數越多正面的概率越趨近於0.5,實際上應該是實驗多次後的統計結果)。

再過一周,剩下的一半中又衰變了一半,也就只剩了四分之一。再過一周,剩下的四分之一又...循環反復。


(5)半衰期有效期擴展閱讀

愛因斯坦定律

當原子開始發生衰變,其數量會越來越少,衰變的速度也會因而減慢。例如一種原子的半衰期為一小時,一小時後其未衰變的原子會剩下原來的二分一,兩小時後會是四分一,三小時後會是八分一。

原子的衰變會產生出另一種元素,並會放出阿爾法、貝塔粒子或中微子,在發生衰變後,該原子也會釋出伽傌射線。

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守恆公式E=mc^2;,衰變是其中一個把質量轉為能量的方式。通常衰變所產生的產物多也是帶放射性,因此會有一連串的衰變過程,直至該原子衰變至一穩定的同位素。

Ⅵ 半衰期和生物半衰期有什麼區別嗎以及有效半衰期

半衰期和生物半衰期有什麼區別嗎以及有效半衰期
當然有區別,物理半衰期指葯物(核素)由於自身衰變其數量和活動度減少一半所需的時間,我們設其為T1。生物半衰期又稱血漿半衰期,是指葯物在生物體內僅由於代謝或排泄而使血葯濃度下降一半所用的時間,設為T2。有效半衰期則是放射性葯物在體內由於自身衰變和機體代謝的共同作用使血葯濃度下降一半所用的時間,設為T3。那麼有:1/T3=1/T1+1/T2

Ⅶ 鐵的衰期有多久為什麼只有「半衰期」沒有「全衰期」

鐵有四種穩定同位素Fe-54、Fe-56、Fe-57和Fe-58,不考慮質子衰變的話,可以認為半衰期無限長;另外還有兩種放射性同位素Fe-55和Fe-59,半衰期分別是2.7年和44.5天。

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在內部由於量子效應,會隨機地發生衰變(轉變為其他原子),大量原子聚集在一起衰變就符合統計學規律,我們把放射性物質衰變一半所需的時間稱之為半衰期。


目前質子衰變還是物理學中的一大謎團,假如質子真的存在衰變,根據熱寂學說,宇宙在經過很長很長時間後,所有輕元素會聚變為鐵,重元素會裂變為鐵,然後鐵原子中的質子再發生衰變,衰變後分解為各種輕子,宇宙也將徹底步入熱寂時代。

Ⅷ 什麼是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數發生衰變時所需要的時間,叫半衰期(Half-life)。隨著放射的不斷進行,放射強度將按指數曲線下降,放射性強度達到原值一半所需要的時間叫做同位素的半衰期。原子核的衰變規律是:N=No*(1/2)^(t/T) 其中:No是指初始時刻(t=0)時的原子核數 t為衰變時間,T為半衰期,N是衰變後留下的原子核數。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長短差別很大,短的遠小於一秒,長的可達數百億年。在物理學中,尤其是高中物理,半衰期並不能指少數原子,它的定義為: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數發生衰變所需的時間。衰變是微觀世界裡的原子核的行為,而微觀世界規律的特徵之一在於「單個的微觀事件是無法預測的」,即對於一個特定的原子,我們只知道它發生衰變的概率,而不知道它將何時發生衰變。然而。量子理論可以對大量原子核的行為做出統計預測。而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描述的就是這樣的統計規律。放射性元素衰變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內部自身決定的,與外界的物理和化學狀態無關。

Ⅸ 半衰期怎麼計算

m=M(1/2)^(t/T)
其中M為反應前原子核質量,m為反應後原子核質量,t為反應時間,T為半衰期。
在物理學上,一個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指一個樣本內,其放射性原子衰變至原來數量的一半所需的時間。半衰期越短,代表其原子越不穩定,每顆原子發生衰變的機會率也越高。由於一個原子的衰變是自然地發生,即不能預知何時會發生,因此會以機會率來表示。每顆原子衰變的機率大致相同,做實驗的時候,會使用千千萬萬的原子。
從統計意義上講,半衰期是指一個時間段T,在T這段時間內,一種元素的一種不穩定同位素原子發生衰變的概率為50%。「50%的概率」是一個統計概念,僅對大量重復事件有意義。當原子數量「巨大」時,在T時間內,將會有50%的原子發生衰變,從數量上講就是有「一半的原子」發生衰變。在下一個T時間內,剩下未衰變的原子又會有50%發生衰變,以此類推。但當原子的個數不再「巨大」時,例如只剩下20個原子還未衰變時,那麼「50%的概率」將不再有意義,這時,經過T時間後,發生衰變的原子個數不一定是10個(20×50%)。

閱讀全文

與半衰期有效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