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從土地收儲到招拍掛需要多少時間
從土地收儲到招拍掛需二個月
土地使用權交易可採用下列方式:
1、掛牌交易,即在一定期限內將土地交易條件(含最低交易價)在土地交易機構進行公告,並接受交易申請的行為。
2、拍賣,即通過發布拍賣公告,由競買人在指定時間、地點進行公開競價,由出價最高者獲得土地使用權的行為。
3、招標,即通過發布招標公告,進行公開招標,由投標人進行投標,經評標後確定中標人的行為。
(二)掛牌交易、拍賣和招標三種交易方式的比較: 交易方式
類別 掛牌交易 拍賣 招標 底價是否公開 公開 不公開 不公開 底價由誰確定 委託人 拍賣委員會 招標委員會 是否設立獨立於委託人的集體決策組織 不需要 設立拍賣委員會 設立招標委員會 報價方式 交易中心電腦報價終端報價 舉牌 填寫投標書 報價次數 可多次報價 可多次報價 一次報價機會 競買(投)人數 ≥1人 ≥2人 ≥2人 公告發布地點 一般在交易中心和互聯網發布 在交易中心、互聯網發布、《深圳特區報》或《深圳商報》刊登 在交易中心和互聯網發布,並在《深圳特區報》或《深圳商報》刊登 公告期限 不少於30日 公告發布方 由委託方發布
⑵ 土地收儲有補償標准么
土地收儲:指國家土地儲備機構動用國家優先購買權力,對流入土地市場的土地使用權進行購買,通過土地整理後作為儲備用地的過程。
土地收儲就是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的簡稱。土地收購儲備制度是地方政府和國土部門順應「經營城市,經營土地」的需要所進行的我國土地制度創新的一個重要成果。 應該說,這幾年來,通過實施土地收儲及招拍掛,在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土地市場的公平性和透明性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土地徵收:指國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批准許可權,並依法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農民補償後,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變為國有土地的行為。
土地徵收的補償辦法:
《土地管理法》規定,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按照該
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倍數進行計算,補償倍數最高不得超過30倍。2010年起各地開始執行新的征地補償標准,征地補償應按公布的征地統一年產值標准和區片綜合地價執行。
徵用土地方案經依法批准後,由被徵用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並將批准征地機關、批准文號、徵用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准、農
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徵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被征地農戶可以從公告上了解相關情況。
依據《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規定,要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准、安置途徑告知被征地農民。按有關規定征地報批前要履行告知、確認和聽證程序,充分聽取被征地村民組和民戶對徵收土地方案的意見,確認方案有關內容。確保農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申訴權、監督權,對於群眾提出的合理要求,必須妥善予以解決。
國家制定了征地監管相關政策,建立了征地工作指導、監督和定期專項檢查等機制。同時,嚴格審查征地報批資料,對征地批後實施動態監管,確保補償費用及時足
額到位,防止拖欠、截留、挪用、貪污征地補償費,有效維護了農民合法權益。
在被征地農民安置方面,有關規定明確要求,除貨幣補償安置外,可採取農業生產安置、重新擇業安置、入股分紅安置、異地移民安置等多種途徑妥善安置被征地農
民。為切實解決被征地農民長遠生計,目前,全國已有29個省份出台了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的政策性文件。
⑶ 國有土地收儲然後再進入招拍掛中間需要多長時間
兩個月以上,我們的項目去年年底完成財政評審,預計5月份可以拿到地。這還是准備了2年。石家莊市的啊
⑷ 土地收儲和征地、土地出讓之間的區別是什麼怎樣才算已完成征地完成收儲請智者賜教,謝謝!
1、行為不同
土地儲備,是指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在批准許可權范圍內,對通過收回、收購、徵用或其他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進行儲存或前期開發整理,並向社會提供各類建設用地的行為。
土地收購儲備制度,是由政府依照法定程序,運用市場機制,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通過收購、回購、置換和徵用等方式取得土地,進行前期開發利用和存儲後,以公開招標、拍賣出讓方式供應土地,控制各類建設用地需求的制度。
2、供應方式不同
土地收購儲備制度供應方式有招標拍賣和協議出讓兩種類型。
土地儲備制度有在批准范圍內對土地取得使用權。
(4)土地收儲有期限嗎擴展閱讀: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可以採取下列方式:
(一)協議;
(二)招標;
(三)拍賣。
(四)依照前款規定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具體程序和步驟,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1、土地收購
土地收購是指根據市政府授權和土地儲備計劃,土地儲備中心收購或收回市區范圍內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活動。
2、土地儲備
對於進入土地儲備體系的土地,在出讓給新的土地使用單位以前,由土地儲備中心負責組織前期開發和經營管理。
3、土地供應
對進入土地儲備體系的土地,由土地儲備中心根據城市發展需要和土地市場的需求制定土地供應計劃,有計劃地統一向用地單位供應土地。
儲備土地的供應方式可以分為招標拍賣和協議出讓兩種類型。
⑸ 土地儲備資金收支管理有什麼規定
土地儲備資金收支管理嚴格執行《土地儲備資金財務管理暫行辦法》(財綜[2007]17號)的規定。
土地儲備機構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的貸款應為擔保貸款,其中抵押貸款必須具有合法的土地使用證;申請貸款的土地儲備機構必須滿足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要求。土地儲備機構舉借的貸款規模,應當與年度土地儲備計劃、土地儲備資金項目預算相銜接,並報經同級財政部門批准,不得超計劃、超規模貸款。土地儲備機構申請貸款時,應持財政部門的貸款規模批准文件及同級人民政府批準的項目實施方案等書面材料向當地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申請擔保貸款。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應嚴格按照商業原則在批準的規模內發放土地儲備貸款。土地儲備貸款應實行專款專用、封閉管理,不得挪用。
政府儲備土地設定抵押權,其價值按照市場評估價值扣除應當上繳政府的土地出讓收益確定,抵押程序參照劃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程序執行。
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應當准確、完整、及時地向人民銀行建立的全國統一的企業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報送土地儲備機構的土地儲備貸款相關信息。在貸款發放前,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應當查詢貸款儲備機構的信息,對有不良記錄的土地儲備機構審慎發放貸款。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應當根據監管要求,合理、科學確定貸款期限。
土地儲備機構舉借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的,必須按貸款合同約定,及時足額償還貸款本息。
各類財政性資金依法不得用於土地儲備貸款擔保。土地儲備機構應加強資金風險管理,不得以任何形式為第三方提供擔保。
⑹ 從土地收儲中心摘牌後因拆遷未取得土地證的土地國家回收限期是多久
理論上 從土地儲備中心已經摘牌的土地 是已經徵收過來的國有土地 因此 適用的期限是兩年,一般土地出讓合同中有明確的條款。
⑺ 土地收儲和徵收區別
土地收儲:就是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的簡稱。土地收購儲備制度是地方政府和國土部門順應「經營城市,經營土地」的需要所進行的我國土地制度創新的一個重要成果。應該說,這幾年來,通過實施土地收儲及招拍掛,在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土地市場的公平性和透明性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土地徵收:指國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批准許可權,並依法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農民補償後,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變為國有土地的行為。
⑻ 土地收儲與土地徵收有什麼具體區別
土地收儲是指國家土地儲備機構動用國家優先購買權力,對流入土地市場的土地使用權進行購買,通過土地整理後作為儲備用地的過程。土地收儲就是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的簡稱。
土地徵收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許可權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轉化為國有土地,並依法給予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農民合理補償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為。
因此土地徵收與土地儲備是不一樣的,土地徵收後的土地可以作為土地收儲的來源之一。
⑼ 土地儲備貸款最長期限是多久
關於《加強土地儲備與融資管理的通知》中明確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