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海島工作年限計算

海島工作年限計算

發布時間:2021-08-01 14:17:22

Ⅰ 海島奇兵的保險庫究竟是怎麼計算的鬧不明白,誰給正解一下

就是假如你的保險庫儲木材量為十萬,加上50%的話,那麼如果你有22萬木材,受保護的就是10萬加上12萬乘以50%,就是10+6萬

Ⅱ 海島算經第一題的解法

sdsad

Ⅲ 劉微在〈海島算經〉一書中精心選編了幾個測量問題

九個

《海島算經》由三國劉徽所著,最初是附於他所注的《九章算術》(263)之後,唐初開始單行,體例亦是以應用問題集的形式。 全書共9題,全是利用測量來計算高深廣遠的問題,首題測算海島的高、遠,故得名。

Ⅳ 海島算經的詳細解法全部

海島算經 [三國]劉徽

《海島算經》由三國劉徽所著,最初是附於他所注的《九章算術》之後,唐初開始單行,體例亦是以應用問題集的形式。

全書共9題,全是利用測量來計算高深廣遠的問題,首題測算海島的高、遠,故得名。《海島算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測量數學事著,亦為地圖學提供了數學基礎。

《海島算經》是中國數學家劉徽的作品。眾所周知,劉徽為《九章算術》作注,《海島算經》本來亦不是一部獨立的著作,只是劉徽為了解釋「重差術」而附在《九章算術》中《勾股》章之後的一些問題。所謂「重差術」便是計算極高和極低的方法,經劉徽考究後,把這些方法附在《勾股》章之後。直至唐代初年,這一部分才被人從《九章算術》抽出來獨立成書,亦因第一題是測量有關海島的高度及距離的問題,而把它命名為《海島算經》。現傳版本的《海島算經》是清初編輯《四庫全書》時戴震由《永樂大典》中重新抄錄出來,但只剩下九個問題。

《海島算經》所提及的「重差術」是透過對事物對象的反覆觀測(第一、三、四問要觀測兩次,第二、五、六、八問要觀測三次,第七、九問要觀測四次),在不引入三角函數的情況下,運用了相似三角形的對應邊成比例的原理來計算出精確的結果,所以《海島算經》可算是標記著中國古代測量數學的成就。

〔一〕
今有望海島,立兩表齊,高三丈,前後相去千步,令後表與前表相直。從前表卻行一百二十三步,人目著地取望島峰,與表末參合。從後表卻行百二十七步,人目著地取望島峰,亦與表末參合。問島高及去表各幾何?

答曰:島高四里五十五步;去表一百二里一百五十步。

術曰:以表高乘表間為實;相多為法,除之。所得加表高,即得島高。求前表去島遠近者:以前表卻行乘表間為實;相多為法。除之,得島去表數。

〔二〕
今有望松生山上,不知高下。立兩表齊,高二丈,前後相去五十步,令後表與前表參相直。從前表卻行七步四尺,薄地遙望松末,與表端參合。又望松本,入表二尺八寸。復從後表卻行八步五尺,薄地遙望松末,亦與表端參合。問松高及山去表各幾何?

答曰:松高一十二丈二尺八寸;山去表一里二十八步、七分步之四。

術曰:以入表乘表間為實。相多為法,除之。加入表,即得松高。求表去山遠近者:置表間,以前表卻行乘之為實。相多為法,除之,得山去表。

〔三〕
今有南望方邑,不知大小。立兩表東、西去六丈,齊人目,以索連之。令東表與邑 東南隅及東北隅參相直。當東表之北卻行五步,遙望邑西北隅,入索東端二丈二尺六寸半。又卻北行去表一十三步二尺,遙望邑西北隅,適與西表相參合。問邑方及邑去表各幾何?

答曰:邑方三里四十三步、四分步之三;邑去表四里四十五步。

術曰:以入索乘後去表,以兩表相去除之,所得為景長;以前去表減之,不盡以為法。置後去表,以前去表減之,余以乘入索為實。實如法而一,得邑方。求去表遠近者:置後去表,以景長減之,余以乘前去表為實。實如法而一,得邑去表。

〔四〕
今有望深谷,偃矩岸上,令勾高六尺。從勺端望谷底,入下股九尺一寸。又設重矩於上,其矩間相去三丈。更從勺端望谷底,入上股八尺五寸。問谷深幾何?

答曰:四十一丈九尺。

術曰:置矩間,以上股乘之,為實。上、下股相減,余為法,除之。所得以勾高減之,即得谷深。

〔五〕
今有登山望樓,樓在平地。偃矩山上,令勾高六尺。從勾端斜望樓足,入下股一丈二尺。又設重矩於上,令其間相去三丈。更從勾端斜望樓足,入上股一丈一尺四寸。又立小表於入股之會,復從勾端斜望樓岑端,入小表八寸。問樓高幾何?

答曰:八丈。

術曰:上、下股相減,余為法;置矩間,以下股乘之,如勾高而一。所得,以入小表乘之,為實。實如法而,即是樓高。

〔六〕
今有東南望波口,立兩表南、北相去九丈,以索薄地連之。當北表之西卻行去表六丈,薄地遙望波口南岸,入索北端四丈二寸。以望北岸,入前所望表裡一丈二尺。又卻行,後去表一十三丈五尺。薄地遙望波口南岸,與南表參合。問波口廣幾何?

答曰:一里二百步。

術曰:以後去表乘入索,如表相去而一。所得,以前去表減之,余以為法;復以前去表減後去表,余以乘入所望表裡為實,實如法而一,得波口廣。

〔七〕
今有望清淵下有白石。偃矩岸上,令勾高三尺。斜望水岸,入下股四尺五寸。望白石,入下股二尺四寸。又設重矩於上,其間相去四尺。更從勾端斜望水岸,入上股四尺。以望白石,入上股二尺二寸。問水深幾何?

答曰:一丈二尺。

術曰:置望水上、下股相減,余以乘望石上股為上率。又以望石上、下股相減,余以乘望水上股為下率。兩率相減,余以乘矩間為實;以二差相乘為法。實如法而一,得水深。

〔八〕
今有登山望津,津在山南。偃矩山上,令勾高一丈二尺。從勾端斜望津南岸,入下股二丈三尺一寸。又望津北岸,入前望股里一丈八寸。更登高岩,北卻行二十二步,上登五十一步,偃矩山上。更從勾端斜望津南岸,入上股二丈二尺。問津廣幾何?

答曰:二里一百二步。

術曰:以勾高乘下股,如上股而一。所得以勾高減之,余為法;置北行,以勾高乘之,如上股而一。所得以減上登,余以乘入股里為實。實如法而一,即得津廣。

〔九〕
今有登山臨邑,邑在山南。偃矩山上,令勾高三尺五寸。令勾端與邑東南隅及東北隅參相直。從勾端遙望東北隅,入下股一丈二尺。又施橫勾於入股之會,從立勾端望西北隅,入橫勾五尺。望東南隅,入下股一丈八尺。又設重矩於上,令矩間相去四丈。更從立勾端望東南隅,入上股一丈七尺五寸。問邑廣長各幾何?

答曰:南北長一里百步;東西廣一里三十三步、少半步。

術曰:以勾高乘東南隅入下股,如上股而一,所得減勾高,余為法;以東北隅下股減東南隅下股,余以乘矩間為實。實如法而一,得邑南北長也。求邑廣:以入橫勾乘矩間為實。實如法而一,即得邑東西廣

Ⅳ 《九章算術注》就是《海島算經》嗎

《重差》原為《九章算術注》的第十卷,即後來的《海島算經》,內容是測量目標物的高和遠的計算方法。重差法是測量數學中的重要方法。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6723/656484.html

Ⅵ 海島有多少

有一位老航海家曾經說過:「海洋里的島嶼,像天上的星星,誰也數不清。」這句話形容了世界海島之多。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海洋中島嶼究竟有多少,很難說出一個准確數目來。有人說20萬左右,有人說10萬左右。哪一種說法更接近呢?這要看你用什麼方法和標准去計算。

島嶼

在海洋里,有些地方在水面上露出一塊幾平方米的礁石。有些地方的珊瑚礁像一串串珍珠,散布在海面上,潮水退下時,便露出一排排的礁石;海水漲上來時,便被淹沒在水下。如果把這些只要露出海面的礁灘都算作是島嶼的話,那麼,說世界上有20多萬個島嶼,可能有一定道理。

海洋里的島嶼,像天上的星星,誰也數不清

如果根據世界各國出版的地圖書中發表的海島數目統計,世界上有10萬個左右的海島的說法,是有一定根據的。但是,世界各國統計計算的標准、方法也不完全一樣:有的把10平方米以上,或100平方米以上的礁石就算作海島;有的把500平方米,甚至1平方千米以上海洋中的小塊陸地才算作島嶼。顯然,標准、方法不同,所統計的數目也就不同。如印度尼西亞,它是世界上海島最多的國家,印尼政府有關部門統計為13000多個,而印尼海軍統計為17000多個。一個國家不同部門統計的海島數目就相差約4,000個。全世界島嶼的面積共約977萬平方千米,占陸地總面積的1/15。

山川秀麗的大陸島

什麼是大陸島呢?大陸島實際是原來大陸的一部分,多分布在離大陸不遠的海洋上。大陸島主要是由陸地局部下沉或海洋水面普遍上升形成的。下沉的陸地,低的地方被海水淹沒,高的地方仍露出水面。露出水面的那部分陸地,就成為海島。我國的舟山群島、台灣島、海南島以及沿海的一台灣島

些小島,都是這樣形成的大陸島。還有些大陸島,如紐西蘭、馬達加斯加等,是地質歷史上大陸在漂移過程中被甩下的小陸地。大陸島有大島也有小島,在地貌上,大陸島保持著和大陸相同或相似的特徵。

千姿百態的海洋島

海洋自身的島嶼,其物質來源於海底火山熔岩和火山灰或造礁珊瑚的骨骼,在地質結構上與大陸沒有關系,一般遠離大陸,這種島叫海洋島。但我國的海洋島都位於大陸架或大陸坡階地上,地質構造與大陸有間接的聯系。例如,海底火山形成的澎湖列島就位於台灣海峽大陸架上,珊瑚島形成的南海諸島又位於南海大陸坡上。由於組成海島的物質結構與大陸不同,海洋島的地貌形態和植被也獨具特色:火山島呈凸起網錐形,珊瑚島則呈低平條狀,澎湖列島鳥瞰

動植物種類明顯少於大陸島。

Ⅶ 關於海島奇兵的資源掠奪計算方式

歡迎來到第一手游論壇18183。
以下為《海島奇兵》攻略禮包站。
論壇:http://bbs.18183.com/forum-2253-1.html
專區:http://www.18183.com/boomb/
布局陣型攻略:http://www.18183.com/boomb/bjzx/
視頻攻略:http://www.18183.com/boomb/yxsp/
游戲最新資訊:http://www.18183.com/boomb/news/
游戲下載:http://ku.18183.com/boombeach.html
禮包領取:http://ka.18183.com/index.shtml

Ⅷ  海島岸線長度調查

浙江省海島岸線總長度在遙感影像上,按像素統計為6041.7333km,對遙感影像像素度量的海島岸線長度進行光滑處理後計算的長度(即「光順後長度」,參見上節「海島岸線長度計算原則」及圖4.18)浙江省海島岸線總長度為4977.8308km,詳細統計數據見表4.12。

表4.12浙江省海島岸線長度統計表

續表

①本次遙感調查結果;②1990~1994年進行的《浙江海島資源綜合調查與研究》(1995)公布結果。

Ⅸ  海島遙感信息的提取

4.4.2.1影像特徵和解譯標志(見圖4.15)

圖4.15影像特徵和解譯標志示意圖

(1)海島(嶼):大潮平均高潮位以上、面積在500m2以上、周圍被海水包圍的小塊陸地;在ETM+743影像上,海島呈藍-深藍色海水包圍的淡黃色、淡綠色、粉紅色色調的小塊陸地,地形有起伏,高差10~400m。

(2)河口島:指河口線以內水域中的小塊陸地,影像特徵同海島(嶼)。

(3)內陸島:歷史上曾經是海島,因人工修橋、圍墾、築堤壩等原因,使以前的海島變成海岸線內側的陸域或半島,影像特徵同海島(嶼)。

(4)島內島:因人工修橋、圍墾、築堤壩等原因,使早期的幾個海島相連變成一個新的海島,影像特徵同海島(嶼)。

(5)干出礁:大潮平均高潮位以下、低潮位以上的礁石;在ETM+743影像上,呈藍—深藍色海水包圍淺藍色、藍白色的色塊。

(6)暗礁:大潮低潮位以上的礁石;在ETM+743影像上,因潮水的運動而顯示出呈藍—深藍色海水包圍淺藍色、藍白色的水暈。

(7)海島黑色「怪圈」:海島陸地與海水交界的位置處,有的部位存在一細小的黑色痕跡圈,據推測可能是海島崖壁多年來受潮汐作用與氧化作用所致(樊斌等,1999),在ETM+743影像上呈一細小的淺黑色圈。

(8)沖積灘:一般分布在河口區及其沿岸,主要由河流搬運的泥沙堆積而成。在ETM+743影像上,沖積島呈現以藍色調海水包圍的淡黃色、暗棕色、淡黃色、淡綠色或白色的小塊陸地,地勢低,地形較平坦,一般高出大潮平均高潮位1~5m。

(9)淤泥灘:一般分布在島嶼或海岸線的外側,為海水中的泥沙堆積而成。在ETM+743影像上,呈暗藍色、暗棕色成片分布,外側為淺藍色或藍—深藍色海水。

(10)網箱養殖:在島嶼附近,成帶或成片分布、大小較均勻,ETM+743影像顏色與沖積灘相似的人工水上漂浮物。

(11)海塗養殖:在島嶼近岸處或海岸邊,以圍墾、築堤(壩)等形式圍起來的池塘;在ETM+743影像上呈網格狀堤岸包圍的藍色色塊,成片或單個分布。

(12)鹽場:在島嶼近岸處或海岸邊,以圍墾、築堤壩等形式圍起來的池塘;在ETM+743影像上呈網格狀堤岸包圍的青色色塊,成片或單個分布,規模一般不大。

(13)港口:在港口的近海一側,廣泛分布著碼頭。

(14)船:靜止的船一般靠近港n處,在ETM+743影像上,呈細長的長方形,淡黃色、洋紅色,周圍為藍—深藍色海水包圍;運動的船在ETM+743影像上有一長長的、淺白色尾線,該尾線與潮水的流動方向相交甚至垂直。

4.4.2.2海島邊界

海島邊界是指大潮平均高潮位以上的陸地與海水的交界,由於難以獲得大潮平均高潮位時的ETM+影像,因此,應確定海島邊界的解譯標志。根據樊斌等(1999)研究,在TM影像上,海島陸地與海水交界的位置,存在一細小的黑色痕跡圈(俗稱「怪圈」),一般認為是海島崖壁多年來受潮汐作用與氧化作用所致,因此,海島的岸線可以用海島周邊的黑色痕跡圈的上界線來確定。

但是,黑色「怪圈」在衛星影像圖上並不是到處存在,對較小的島嶼來說,黑色「怪圈」基本上不存在。因此,我們不可能用黑色「怪圈」來確定所有海島的邊界,尤其是對幾千個島嶼都去尋找黑色「怪圈」作為邊界也是不現實和不可實現的。

為了能自動地確定海島邊界的准確位置,我們對ETM+1、2、3、4、5和7波段數據的光譜特性和頻譜特徵進行了系統的分析,發現海水和陸地的光譜特性差異較大,在每一波段都有不同的表現,相同或相近的地物具有相似的光譜值,差異較大的地物光譜值也相差較大,因此,可以採用圖像處理的方法分析衛星影像數據的光譜特徵,確定海水和陸地的交界位置。從遙感影像提取海島邊界的計算機處理流程如圖4.16所示。

圖4.16海島邊界處理流程

海島邊界自動追蹤過程實際上是將點陣圖形變成矢量數據的過程,由於遙感影像中的每一個像元都表示一定的面積,而普通的點陣圖形中的點沒有面積的含義,因而不能採用常規演算法進行海島邊界的矢量處理。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從遙感影像自動提取海島邊界的演算法(見圖4.17)、並開發了相應軟體系統。對該演算法描述如下:

設遙感影像水平方向上的像元數為n,垂直方向上的像元數為m,像元解析度為r0,則海島邊界自動提取演算法為:

(1)垂直方向計數器jj從1到m進行循環,進入(2);當jj大於m時,退出本循環,進入(5);

(2)水平方向計數器ii從1到n進行循環,進入(3);當ii大於n時,退出本循環,繼續過程(1);

(3)檢查遙感影像中當前點(ii,jj)是否為海島點,如是,進入(4);如否,則繼續過程(2);

(4)以當前點(ii,jj)為開始點1,按逆時針方向尋找下一個海島邊界位置2,3,……,(見圖4.17),檢查新找到點與開始點位置是否重合;如重合,退出本過程,繼續過程(2);否則重復過程(4);

像元點位置(ii,jj)與矢量數據(xi,yi)關系如下:

①矢量點在像元點的左上角②矢量點在像元點的左下角

xi=ii*r0-r0;xi=ii*r0-r0;

yi=(m-jj+1)*r0; yi=(m-jj+1)*r0-r0;

③矢量點在像元點的右下角④矢量點在像元點的右上角

xi=ii*r0; xi=ii*r0;

yi=(m-jj+1)*r0-r0;yi=(m-jj+1)*r0;

(5)輸出海島邊界矢量坐標,結束。

對上述方法從遙感信息檢測出的海島,逐一按1∶1萬~1∶25萬海圖上標繪的島名進行查對,修正有偏差海島的地理坐標。如果檢測出的目標沒有島名,說明該目標可能是新發現的島嶼,或是較大的船舶,也可能是退潮時露出海面的暗礁。對這種情況,通過對不同時相的衛星遙感影像進行多次識別之後,就能做出准確判斷。

4.4.2.3海島數量、面積和岸線長度信息提取的原則

在海島資源遙感調查中,如何正確處理臨界島、島內島、大陸島、島礁共存以及大潮高潮位等技術問題至關重要,如若處理不好,會影響海島調查的質量與成果,因此必須制定一個統一規范。

4.4.2.4臨界島的識別

臨界島是指高潮位以上、面積為500~900m2的小島。由於臨界島面積小於ETM+圖像多光譜波段一個像元的面積900m2,計算機無法用ETM+多波段數據直接進行自動識別。但如果將ETM+8波段與ETM+7、4、3波段進行融合處理,合成影像中一個像元的面積是225m2,這時臨界島表現為2個以上的像元;如果將SPOT-4與ETM+7、4、3波段進行融合處理,一個像元的面積為100m2,臨界島表現為5個以上的像元。另外,ETM+(或TM)圖像1~3波段對海水有透視作用的特點,它反映的不僅僅是海水上的信息,還可反映水下10~20m2左右的信息,因此,在ETM+321影像上臨界島的面積要比500~900m2大得多。綜上所述,在自動解譯的基礎上,利用ETM+多波段數據不同波段具有不同特性、多源數據具有不同精度的特點,可以對臨界島進行准確解譯。對一些難以辨別的臨界島,還可參照航片解譯或較大比例尺的地形圖、海圖等資料進行綜合解釋。

圖4.17從遙感影像自動提取海島邊界方法示意圖

4.4.2.5活動目標的識別

活動目標(船、雲)的影像有時與島嶼很難區別,但是,一般它們具有在不同時間不可能存在於同一地點的特點。根據這一特點,利用多時相遙感數據可區別活動目標與島嶼;對海水較深的區域出現的活動目標也可直接排除。對船隻等活動目標還可通過地理位置進行識別,靜止的船一般靠近港口處,在ETM+743影像上,呈細長的長方形,周圍為藍-深藍色海水包圍;運動的船在ETM+743影像上有一長長的、淺白色尾線,該尾線與潮水的流動方向相交甚至垂直。

4.4.2.6網箱養殖的識別

網箱養殖一般在近海或島嶼附近,為成帶或成片分布,在影像上大小相差不多,顏色與沖積灘相似的人工水上漂浮物。可通過對比不同時期的ETM+和TM影像進行識別。

4.4.2.7島內島的識別

由於遙感影像的識別精度,對部分間隔在30m以下的海島,往往會連成一個島嶼,這時可利用影像的顏色差異或參照航片解譯或較大比例尺的地形圖、海圖等資料進行綜合識別。

4.4.2.8島、礁的區別與解譯

TM或ETM+數據1~3波段圖像既包含了島、礁的水上信息,又包含了水下透視信息,而5、7兩個波段圖像,僅顯示島、礁水面以上部分信息、它們之間存在明顯差異。通過對這兩種影像的仔細比較,可初步揭示島、礁屬性。如果在3波段圖像上有影像顯示,而在5波段圖像上無影像顯示,則該影像多屬於礁石;在TM或ETM+3和5波段圖像上,同時有影像顯示者,有可能屬島、礁共存。具體識別時還應參照航片和地形圖、海圖等資料進行綜合解譯。

4.4.2.9大潮高潮線的調查

由於遙感數據是衛星通過該點的成像,它受衛星運行軌道和通過時間限制,同時遙感數據的好壞還受天氣條件影響。因此,所獲得的TM和ETM+數據中,不可能都是大潮高潮位時的數據,需對其進行潮位修正,以達到海島綜合調查的要求。我們採用修正距離矩陣的閾值進行適當調整,並進行實地校正。

4.4.2.10海島數量統計規則

這里所指的海島數量,從理論上講,應是大潮平均高潮位以上、面積在500m2以上、被海水包圍的小塊陸地的個數,河口島、內陸島(或半島)都不應屬於海島的范疇。因人工修橋、圍墾、築堤壩等原因,使先前的幾個海島相連變成一個新的海島時,應按一個海島計算。但是在實際調查時,還應兼顧習慣和可操作性。例如:玉環島已與大陸相連,是一個半島,但一般習慣上還是作為一個海島處理;甌海河口的靈昆島,是一個河口島,但習慣上還是作為一個海島處理。還有洞頭島的五島橋連工程,在2001年3月13日的ETM+衛星數據上僅僅是洞頭島和大三盤島相連,而2002年洞頭島、大三盤島、花崗島、中嶼、狀元嶴嶼、霓嶼島等已全部連成一個島內島,但習慣上還是分開按五個島計算。

因此,本次調查工作對海島數量統計准則是,以目前的島嶼現狀為基準,兼顧歷史已形成的習慣稱謂。對島內島,根據情況,有時還是作為多個島進行處理,河口島僅保留甌海河口的靈昆島,內陸島(或半島)保留歷史上已有島名的大島或僅僅是橋與大陸相連或圍墾還未全部封閉的內陸島。

4.4.2.11海島面積計算原則

海島面積從理論上講,應是對無數小投影點的正投影面積的積分,而不應是直接在各種地形圖、海圖上的量算面積。但實際應用中,一般都採用在地形圖或海圖上量算面積。考慮到海島的特點,我們對海島面積的計算原則是:利用計算機系統自動形成的海島邊界的經緯度坐標,將其投影到標准緯線為29°02′的墨卡托投影海圖上,計算其面積。

4.4.2.12海島岸線長度計算原則

根據分形理論(Mandelbrot,1983),海岸線長度是依觀測尺度(測量尺度)的不同而變化的,因此海岸線長度與使用的測量方法或測量尺度有關。採用衛星遙感方法調查海岸線長度,則長度與遙感影像像素的空間解析度有關。本次遙感調查採用的ETM+衛星8波段遙感影像數據,其空間解析度為15m,即以一個像素所代表的面積225m2作為海島岸線長度的測量尺度。由於遙感影像中每一個像素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面,因此,通過遙感影像獲得的岸線是一系列線段(長度為15m)組成的折線,在4.4.5節「海島岸線長度調查」和表4.12中給出的遙感調查一欄的「未光順長度」,就是指在遙感影像圖中以解析度為15m的像素直接度量出的海島岸線長度,所謂「光順後長度」是指去掉折線的直角後的長度,也就是對遙感影像像素度量的海島岸線進行光滑處理後計算的長度,這樣也便於與其他傳統方法所獲得的長度進行對比(圖4.18)。

圖4.18採用遙感影像像素度量的海岸線長度

(a)以像素作為度量尺度,得到的海岸線長度是山線段組成的折線;(b)去掉折線的直角後得到的「光順後長度」

閱讀全文

與海島工作年限計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