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舉證期限新證據

舉證期限新證據

發布時間:2021-08-01 02:48:50

⑴ 舉證期過後當庭提交證據是否有效

按現行法律規定,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證據效力存在以下幾種可能:
第一: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第二:新證據在舉證期限外提供的,認定有效。
《民事訴訟法》第125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證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對「新的證據」的范圍做了,明確的限定。
超過舉證期限後,新的證據還可以提交:
(一)一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包括: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後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確因客觀原因無法在舉證期限內提供,經人民法院准許,在延長的期限內仍無法提供的證據;

(二)二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包括:一審庭審結束後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前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未獲准許,二審法院經審查認為應當准許並依當事人申請調取的證據。當事人在一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一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當事人在二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二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二審不需要開庭審理的,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出。
如果當事人舉證期限屆滿後提供的證據不是新的證據的,人民法院不予採納。當事人經人民法院准許延期舉證,但因客觀原因未能在准許的期限內提供,且不審理該證據可能導致裁判明顯不公的,其提供的證據可視為新的證據。

⑵ 實務中,經濟糾紛案,發現新證據,過舉證期限如何增加訴訟請求

增加訴訟請求的請求只能在舉證期限內提出;舉證期限是可變的,超過原舉止證期限後如果發現新證據仍可向法院提交,法院在向對方當事人送達新證據副本時會給對方當事人指定新的舉證期限,相應地舉證人也獲得了新的舉證期限,此時再向法院提出增加訴訟請求就是在舉證期限內提出的請求了。
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應在舉證期限內提出,超過舉證期限提出,對方當事人不同意的,法院一般不予准許。
舉證期限是法院根據法律的規定或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後確定的向法院提交證據的期限,超過舉證期限,當事人失去舉證的權利,除非對方當事人同意,但新證據除外。
新證據包括兩種情形:
一是一審中的新證據是指舉證期限屆滿後新發現的證據;
二是一審庭審結束後新發現的的證據或一審時申請法院調取,一審法院未予准許,二審法院調取到的證據。
當事人在二審,根據新證據增加訴訟請求,一般情況下法院會主持調解,調解不成發回重審,重審時法院會按照一審程序給當事人指定新的舉證期限,此時增加的訴訟請求也屬於在舉證期限內變更的訴訟請求了。

⑶ 舉證期限的新證據

提舉新證據的時限規定
1、當事人在一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一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當事人在二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二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二審不需要開庭審理的,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出。
2、一方當事人提出新的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對方當事人在合理期限內提出意見或者舉證。

⑷ 被告提供的在舉證期限屆滿後發現的證據為什麼不能作為證據

根據民事訴訟法復證據規制定第41條的說明可以看出,第一審程序中舉證期限屆滿後新發現的證據可以作為一審程序中的新證據使用。第二審程序中的新證據包括一審庭審結束後新發現的證據以及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前申請法院取證未被允許,而二審法院認為應當允許的證據。所以舉證期限屆滿後發現的證據根據情況是可以作為新證據來使用的。不知道還有高人予以補充的沒,或有不對請指正。

⑸ 根據新法規定,如果超過舉證期限提出的證據 有什麼法律後果

雖然超出了來法律規定的期自限,但是你可以在開庭的時候最好是之前交給審判長,你也可以提出延長舉證期限的。民事訴訟講究的是證據,你有證據,法官是會考慮的。如果對方以這個為理由拒絕質證反而對他不利,因為法官會想你是有理的為什麼不敢對質?民事訴訟法官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的,所以,有時候你看起來會贏的官司,不到最後判決,還不知道結果是什麼。何況,判決你不服的話會以這個為理由提起上訴的,所以法官會考慮你超出期限提供的證據的。

⑹ 新證據的法律規定

一、《證據規定》關於「新的證據」的范圍界定
《證據規定》第41條:「《民事訴訟法》第125條第一款規定的『新的證據』,是指以下情形:(1)一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包括: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後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確因客觀原因無法在舉證期限內提供,經人民法院准許,在延長的期限內仍無法提供的證據。(2)二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包括:庭審結束後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前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未獲准許,二審法院經審查認為應當准許並依當事人申請調取的證據。」
《證據規定》第43條第二款又規定:「當事人經人民法院准許延期舉證,但因客觀原因未能在准許的期限內提供,且不審理該證據可能導致裁判明顯不公的,其提供的證據可視為新的證據。」
對於當事人申請再審時「新的證據」的界定,《證據規定》第44條解釋為:「《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第1款第1項規定的『新的證據』,是指原審庭審結束後新發現的證據。」
二、提供「新的證據」的時間
根據《證據規定》第42條和第44條第二款的規定,當事人在一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一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當事人在二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二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二審不需要開庭審理的,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出。當事人在再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申請再審時提出。
三、提供的證據不屬於「新的證據」之法律後果
《證據規定》第43條第一款明示:「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屆滿後提供的證據不是新的證據的,人民法院不予採納。」這一規定與《證據規定》第34條關於舉證時限的效力和第4l條關於「新的證據」的界定在內容上彼此聯系,起著相互補充的作用。
四、提出「新的證據」所引發的法律後果
提出「新的證據」除對案件本身產生相應影響外,根據《證據規定》第46條,還會產生以下兩個方面的後果:
1、由於當事人的原因未能在指定期限內舉證,致使案件在二審或者再審期間因提出新的證據被人民法院發回重審或者改判的,原審裁判不屬於錯誤裁判案件。
2、一方當事人請求(提出新的證據的)另一方當事人負擔由此增加的差旅、誤工、證人出庭作證、訴訟等合理費用以及由此擴大的直接損失,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⑺ 舉證期限屆滿後,還可以再提交證據嗎

根據民事訴訟法證據規定第41條的說明可以看出,第一審程序中舉證期限屆版滿後新發現的證據可權以作為一審程序中的新證據使用。第二審程序中的新證據包括一審庭審結束後新發現的證據以及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前申請法院取證未被允許,而二審法院認為應當允許的證據。所以舉證期限屆滿後發現的證據根據情況是可以作為新證據來使用的。不知道還有高人予以補充的沒,或有不對請指正。

⑻ 被申請人在舉證期限最後一天提出新證據,讓申請人措手不及,怎麼辦

舉證期限只能針對既定事實,不能針對新的主張,也就是說,如果被告在答辯時提出了新的問題,原告認為需要舉證的,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新的舉證期限。不過,在司法實踐中,很多人都搞不清舉證期限的適用問題的!

⑼ 舉證期滿,又得到重要新證據,怎麼辦

如果對這次訴訟判決不滿可以提出上訴,上訴時提出該新證據。
訴訟請求可以在開庭的時候當庭提出增加、變更訴求,法院一般會同意。

關於程序問題不在於法律規定多長時間就是多長時間,實踐中法院都會拖,原因各種,例如案子太多,無解...

⑽ 案件二審中過舉證期限可以提出新證據嗎

法律和相關司法解釋規定,當事人必須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向法院提交全部證專據(新的證據,包括舉證屬期限屆滿後才發現或才形成的證據,以及當事人申請法院調取法院未調取的和申請延期舉證明未獲允許的證據)。否則,人民法院不組織質證,當事人有權不予質證,所產生的法律後果由有舉證責任的一方承擔。同時,未當庭質證的證據,法院不得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所以,您有權不予質證,並向法庭說明相關的法律規定,要求記入庭審筆錄。

閱讀全文

與舉證期限新證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