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退伍軍人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
退伍軍人購買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有相關政策規定,並非與其他人員辦理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一樣。在退伍軍人養老保險工作中有以下五大具體問題需要予以明確。
一是城鎮退役士兵待分配期間連續工齡計算問題。
根據國家民政部《關於印發對<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若干規定的說明的通知》(民安字[1988]19號)及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2001年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通知》(新政辦[2001]188號)關於「符合在城鎮安置就業的退役士兵,應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依法參加當地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其軍齡連同待分配期一並計算為連續工齡,並視為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待分配時間,是指《安置條例》規定的符合安排工作條件的退伍軍人回到原徵集地後等待分配的時間。待分配時間從報到之日起原則上不超過一年。因組織造成的原因和其他特殊情況可適當延長。」今後,凡符合在城鎮安置就業的退役士兵待分配時間從報到之日起原則上不超過一年,因組織造成的原因和其他特殊情況導致待分配時間延長的,經當地安置部門出具證明,其待分配的時間可適當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3年。對因本人原因導致待分配期限延長的,其延長時間不能計算為連續工齡。符合在城鎮安置就業的退役士兵,應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及時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二是離退休人員變更相關信息後其待遇問題。
屬歷史遺留原因,離退休人員要求變更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出生年齡及身份等信息的,需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重新確認。確認後原養老待遇不變,從次月起按新確認的年限、年齡等享受相關待遇,過去的不予補發。
三是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不夠15年的問題。
依據《轉發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財政廳<自治區關於解決城鎮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障等遺留問題試行辦法>的通知》(新政辦發[2010]98號)規定, 參保人員繳費年限滿15年及以上,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的,按月領取養老金;不滿15年的,可順延繳費至滿15年時,再按月享受養老金。順延時間不受年齡的限制。
四是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續相關問題。
各地要認真落實《關於轉發<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的通知》(新政辦發 [2010]36號)和《關於印發貫徹落實<暫行辦法>實施意見的通知》(新人社發[2010]15號)規定要求。在全國及自治區關系轉續網上辦理軟體尚未使用之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採取手工操作的辦法辦理參保人員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
五是參保人員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後其待遇計算問題。
按照國家和自治區規定,參保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應及時退出工作崗位,辦理退休手續。對因各種原因未及時辦理退休手續並繼續繳費的,其繳費年限可予以承認,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正式審批退休的次月起享受。
退伍軍人養老保險有著自己的相關政策規定,退伍軍人在辦理養老保險的時候需要對政策進行全面了解,以實現自身權益得到保障。
2. 退伍軍人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如何確定
? 一是城鎮退役士兵待分配期間連續工齡計算問題。 根據國家民政部《關於印發對<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若干規定的說明的通知》(民安字[1988]19號)及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2001年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通知》(新政辦[2001]188號)關於「符合在城鎮安置就業的退役士兵,應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依法參加當地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其軍齡連同待分配期一並計算為連續工齡,並視為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待分配時間,是指《安置條例》規定的符合安排工作條件的退伍軍人回到原徵集地後等待分配的時間。待分配時間從報到之日起原則上不超過一年。因組織造成的原因和其他特殊情況可適當延長。」今後,凡符合在城鎮安置就業的退役士兵待分配時間從報到之日起原則上不超過一年,因組織造成的原因和其他特殊情況導致待分配時間延長的,經當地安置部門出具證明,其待分配的時間可適當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3年。對因本人原因導致待分配期限延長的,其延長時間不能計算為連續工齡。符合在城鎮安置就業的退役士兵,應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及時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二是參保人員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後其待遇計算問題。 按照國家和自治區規定,參保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應及時退出工作崗位,辦理退休手續。對因各種原因未及時辦理退休手續並繼續繳費的,其繳費年限可予以承認,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正式審批退休的次月起享受。 三是離退休人員變更相關信息後其待遇問題。 屬歷史遺留原因,離退休人員要求變更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出生年齡及身份等信息的,需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重新確認。確認後原養老待遇不變,從次月起按新確認的年限、年齡等享受相關待遇,過去的不予補發。 四是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不夠15年的問題。 依據《轉發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財政廳<自治區關於解決城鎮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障等遺留問題試行辦法>的通知》(新政辦發[2010]98號)規定,參保人員繳費年限滿15年及以上,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的,按月領取養老金;不滿15年的,可順延繳費至滿15年時,再按月享受養老金。順延時間不受年齡的限制。 五是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續相關問題。
3. 國企改制退伍軍人養老保險年限
當兵入伍期間算做視同繳費年限。在你的檔案中會有你入伍和退伍的時間記錄。但在你到國企工作後,這段時間有個時間差,企業2000才繳納養老保險,這時候你已經在97年與企業有了勞動關系,這部分時間應該考慮的。但補繳基數是要參照你當地的『社平』和你的工資收入,所以金額更是無法推出。這些詳細的東西你得與當地社保局聯系才可。而且,國企轉制都有一些相關政策的,在我十多年的社保工作中,我體會在國企轉制時,對職工的利益一般都照顧得比較不錯。這部分有些特殊說法也是有可能的。
4. 退伍軍人養老保險是交幾年的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退伍軍人拿著本人身份證原件、復印件(2份)、1寸近期免冠照片6張、退伍證或復員證及復印件(2份),去社保機構。
(一)材料領取:軍隊退役人員到社會勞動保險管理處領取《軍隊退役人員參加企業職工社會養老保險審批表》(一式三份,縣民政局安置辦、縣社保處、本人參保檔案各一份)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表》(一式二份,縣社保處、本人參保檔案各一份);
(二)資格審核:申請人將填寫好的《軍隊退役人員參加企業職工社會養老保險審批表》及服役證明材料交縣安置辦審核,安置辦審核並填寫其服役情況後,經辦人簽章並加蓋公章;
(三)參保登記:參保人持縣民政局安置辦審核蓋章的《軍隊退役人員參加企業職工社會養老保險審批表》和填寫好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表》及部隊服役證明材料復印件到縣社保處四樓副主任室復核簽字並加蓋印章,領取養老保險手冊,辦理參保登記及核定繳費手續,到地稅征繳處繳納社會養老保險費,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四)軍隊退役人員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經本人申請,可以從2005年1月起補繳。
(五)至2009年1月超過勞動年齡的軍隊退役人員(國家明確的部分軍隊退役人員除外),暫不辦理。
(六)參保人員達到退休年齡時,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的,辦理按月領取養老金手續;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本人自願可申請繼續繳費,直至繳費年限滿15年再辦理按月領取養老金手續。
(七)退役人員首次參保繳費以後,如系企業職工應由企業按月代為繳納。
5. 退伍軍人能否將軍齡記入養老保險的年限
在參加社會保險之前,有在公有制單位(包括在軍隊)工作而沒有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年限,叫做視同為繳費年限。
社會保險的實際繳費年限與視同為繳費年限的累計數,是決定養老金多少的條件之一。
軍齡屬於視同為繳費年限,可以增加養老金的金額。
你的軍齡應當記入社會保險的視同為繳費年限。
6. 退伍軍人養老保險年限
退伍軍人保險包括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兩大塊,從最根本的地方解決退伍軍人的基本保障問題。軍人在退伍之後,國家為保障其基本權益,頒布實施了一系列退伍軍人保險政策。對於退伍軍人來說,該保險為其解決了一部分的後顧之憂,具有重要意義
7. 關於退伍軍人養老保險的政策,軍齡是否可以抵養老保養年數
退伍軍人的軍齡是是可以算社會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的。
1、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第六十四條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有接收安置退出現役軍人的義務,在招收錄用工作人員或者聘用職工時,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招收錄用退出現役軍人;軍人服現役年限計算為工齡,退出現役後與所在單位工作年限累計計算。
2、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軍人退出現役後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由軍隊後勤(聯勤)機關財務部門將軍人退役養老保險關系和相應資金轉入地方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地方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相應的轉移接續手續。軍人服現役年限與入伍前和退出現役後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合並計算。
(7)退伍軍人養老保險增加年限嗎擴展閱讀
《關於軍人退役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有關問題的通知》:
十四、軍人退出現役後按規定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的,軍人退役基本養老保險補助年限與入伍前和退出現役後參加企業職工或者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合並計算。
軍人退出現役後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本通知施行前的軍人服現役年限視同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軍人退役基本養老保險補助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計算為軍人退役時首次安置地企業職工或者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年限。
十五、軍人退出現役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和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的,按照待遇領取地有關規定享受相應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十六、軍人所在單位財務部門在開具轉移憑證時,軍人服現役期間的行政區劃代碼統一填寫為「910000」,轉入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據此做好人員身份標識,再次轉移養老保險關系時,其服現役期間的行政區劃代碼不變,並在相應繳費期間的記錄中註明「軍人退役基本養老保險補助」。
各級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加強信息系統建設,建立完善軍人退役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信息交換機制,促進軍人退役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順暢轉移接續。
8. 請教退伍軍人交養老保險當兵期是否可計繳費年限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對於任何退伍軍人而言,到了退休的年齡就會關心自己的社保繳費年限,因為其年數直接決定養老金的多與少?
我國對於繳費年限是這樣計算的:1、1992年以前的工齡折算為社保繳費年限;2、文革前後下鄉年數計作為社保繳費年限;3、所有退役軍人的軍齡作為社保繳費年限;4、1993年後單位、個人依法繳納社保繳費年限。
實際上,對於這位老戰友並不要在網路知道裡面提出這樣的問題,可能沒有人的回答會使你得到直接了當的結果的。你可以到就近的社區事務服務中心社保櫃台,只要用自己的身份證就可以直接知道自己的繳費年銷以及個人賬戶多少錢的。
9. 退伍軍人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退役軍人的軍齡視同其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例如:一個退休軍人軍齡是3年,其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就已經有3年了,再參加養老保險繳費滿12年,視作繳納累計滿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