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凈現值法中投資期限的確定,急急急,跪求。。。
凈現值法中投資期復限一般與制項目種類和行業有關,如果是基礎設施項目(煤礦、公路、鐵路、電廠)投資,可以用10年以上,甚至15年;如果是高科技、IT項目,我覺得可以選5年,甚至3年,但可能有的投資者不滿意,要求更短,我理解一般准備做上市的項目,也要5年以上(包括3年好看的報表)。
另外有個個人觀點,如果投資當年盈利的項目,凈現值法就會有點混亂了,可以考慮將計算時間單位改短。因為凈現值的內部收益率演算法是用插值法,必須先有NPV為負的一個時段值,後面再有NPV為正的一個時段值,才能插值求出IRR內部收益率。投資當年盈利的項目,第一個年值就是正的,插值法就有點混亂了。
㈡ 我需要技術經濟學這門科目以下三種計算方法:NPV法(凈現值法)、AC/PC法(年成本法)、NAV法
凈現值(Net Present Value)是一項投資所產生的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與項目投資成本之間的差值。凈現值法是評價投資方案的一種方法。該方法利用凈現金效益量的總現值與凈現金投資量算出凈現值,然後根據凈現值的大小來評價投資方案。凈現值為正值,投資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凈現值是負值,從理論上來講,投資方案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從實際操縱層面來說這也許會跟公司的戰略性的決策有關,比如說是為了支持其他的項目,開發新的市場和產品,尋找更多的機會獲得更大的利潤。 此外, 迴避稅收也有可能是另外一個原因。當然凈現值越大,投資方案越好。凈現值法是一種比較科學也比較簡便的投資方案評價方法。
NAV估值,即凈資產價值法。 凈資產價值法,目前地產行業的主流估值方法。所謂凈資產價值法,是指在一定銷售價格、開發速度和折現率的假設下,地產企業當前儲備項目的現金流折現價值剔除負債後,即為凈資產價值(NAV)。具體來說,開發物業的凈資產值,等於現有開發項目以及土地儲備項目在未來銷售過程中形成的凈現金流折現值減負債;投資物業的凈資產值,等於當前項目凈租金收入按設定的資本化率折現後的價值減負債。 NAV估值法的優勢在於它為企業價值設定了一個估值底線,對內地很多"地產項目公司"尤為適用。而且NAV估值考慮了預期價格的變化、開發速度和投資人回報率等因素,相對於簡單的市盈率比較更加精確。但NAV估值也有明顯的缺點,其度量的是企業當前有形資產的價值,而不考慮品牌、管理能力和經營模式的差異。NAV估值的盛行推動了地產企業對資產(土地儲備)的過分崇拜。在NAV引領下,很多地產企業都參與到了這場土地儲備的競賽中來。地產企業形成了NAV"崇拜"下的新生存模式:儲備土地--做大市值--融資--再儲備土地。
NAV估值法固然有可取之處,但對於高負債的地產公司還需謹慎。高負債率蘊含著更大的風險,破產的公司基本上都是高負債公司。可以適當考慮宏觀經濟以及相關公司的品牌以及存貨周轉率。
㈢ 什麼是凈現值法
定義
凈現值(Net
Present
Value)是一項投資所產生的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與項目投資成本之間的差值。凈現值法是評價投資方案的一種方法。該方法利用凈現金效益量的總現值與凈現金投資量算出凈現值,然後根據凈現值的大小來評價投資方案。凈現值為正值,投資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凈現值是負值,投資方案就是不可接受的。凈現值越大,投資方案越好。凈現值法是一種比較科學也比較簡便的投資方案評價方法。凈現值的計算公式如下:NPV=∑It
/(1+R)-∑Ot
/(1+R)
式中:NPV-凈現值;It-第t年的現金流入量;Ot-第t年的現金流出量;R-折現率;n-投資項目的壽命周期
應用
凈現值法的優點
1、使用現金流量。公司可以直接使用項目所獲得的現金流量,相比之下,利潤包含了許多人為的因素。在資本預算中利潤不等於現金。
2、凈現值包括了項目的全部現金流量,其它資本預算方法往往會忽略某特定時期之後的現金流量。如回收期法。
3、凈現值對現金流量進行了合理折現,有些方法在處理現金流量時往往忽略貨幣的時間價值。如回收期法、會計收益率法。
使用凈現值法應注意的問題
1.折現率的確定。凈現值法雖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可以說明投資方案高於或低於某一特定的投資的報酬率,但沒有揭示方案本身可以達到的具體報酬率是多少。折現率的確定直接影響項目的選擇。
2.用凈現值法評價一個項目多個投資機會,雖反映了投資效果,但只適用於年限相等的互斥方案的評價。
3.凈現值法是假定前後各期凈現金流量均按最抵報酬率(基準報酬率)取得的。
4.若投資項目存在不同階段有不同風險,那麼最好分階段採用不同折現率進行折現。
㈣ 凈現值的計算方法
凈現值法計算公式是凈現值=未來報酬總現值-建設投資總額,NPV=∑It/(1+R)-∑Ot/(1+R);
式中:NPV-凈現值;It-第t年的現金流入量;Ot-第t年的現金流出量;R-折現率;n-投資項目的壽命周期。
凈現值(記作NPV),是指在項目計算期內,按設定折現率或基準收益率計算的各年凈現金流量現值的代數和。
(4)凈現值法年限擴展閱讀:
決策原則:
對於單一方案
凈現值>0,說明方案的實際報酬率高於所要求的的報酬率,項目具有財務可行性;
凈現值<0,說明方案的實際報酬率低於所要求的的報酬率,項目不可行;
凈現值=0,說明方案的實際報酬率等於所要求的報酬率,不改變股東財富,沒必要採納。
對於多個方案
應選擇凈現值最大且大於0的方案。
優點:
適用性強。能基本滿足項目年限相同的互斥投資方案的決策;
能靈活地考慮投資風險。凈現值法在所設定的折現率中包含投資風險報酬率要求,就能有效地考慮投資風險。
缺點:
所採用的折現率不易確定;
不適宜於對投資額差別較大的獨立投資方案的比較決策;
凈現值有時也不能對壽命期不同的互斥投資方案進行直接決策。
㈤ 共同年限法如何調整凈現值
一、項目壽命相同,但是投資規模不同,利用凈現值和內含報酬率進行選優時結論有矛盾時:
【提示】此時應當以凈現值法結論優先。
二、項目壽命不相同時
1.共同年限法(重置價值鏈法)
計算原理
決策原則
假設投資項目可以在終止時進行重置,通過重置使兩個項目達到相同的年限,然後比較其凈現值。
【提示】通常選最小公倍壽命為共同年限。
選擇調整後凈現值最大的方案為優。
【提示】通過重復凈現值計算共同年限法下的調整後凈現值速度可以更快。
2.等額年金法
計算步驟
決策原則
(1)計算兩項目的凈現值;
(2)計算凈現值的等額年金額=該方案凈現值/(P/A,i,n)
(3)永續凈現值=等額年金額/資本成本i
【提示】等額年金法的最後一步即永續凈現值的計算,並非總是必要的。在資本成本相同時,等額年金大的項目永續凈現值肯定大,根據等額年金大小就可以直接判斷項目的優劣。
選擇永續凈現值最大的方案為優。
【提示】通常在實務中,只有重置概率很高的項目才適宜採用上述分析方法。對於預計項目年限差別不大的項目,可直接比較凈現值,不需要做重置現金流的分析。
㈥ 凈現值法 什麼時候出現的
凈現值法何時出現難以界定,可能在有些學院研究中出現較早也未可知。
但凈現值法作為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指標的時間比較確定,1958年世界銀行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要求在貸款項目評價時時同時使用財務分析和經濟分析,使得可行性研究的標准在世界范圍內推廣。這是凈現值法在世界范圍內推廣的重要時間節點。
1960年,前蘇聯國家計委、建委、科技委和科學院公布實施了第一個《基本建設和新技術經濟效果的標准計算方法》,使得可行性研究標准體系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得到推廣,當時全盤照抄蘇聯模式的中國也開始接觸和引進了可行性研究標准體系。
㈦ 投資回收期法和凈現值法
靜態投資回收期法,現金流累計=-30-20+20+20+20+20+20+20=70
可行
將在第五年半時回收全部投資。
凈現值=-30-20/(1+10%)+20/(1+10%)^3+20/(1+10%)^4+20/(1+10%)^5+20/(1+10%)^6+20/(1+10%)^7+20/(1+10%)^8=23.81
為正值,應投資。
內含報酬率,用excel計算,IRR=19.73%
現值指數,不知怎麼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