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安全生產文件和檔案管理制度
會博通綜合檔案管理系統為您提供一整套的檔案信息化管理解決方案
規范化檔案管理
符合國家標准,可對檔案全宗、類型、屬性實現自定義配置,全面實現各類型檔案集中管理的理想。
全面化檔案管理
集成實體與數字化檔案統一管理,涵蓋十大類檔案以及幹部人事檔案管理。
協同化檔案管理
提供檔案從錄入、掃描、上傳、移交到歸檔的全面流程化,誰形成誰歸檔原則,大大減輕檔案管理人員負擔。
高效化檔案管理
支持檔案的批量錄入、導入以及批量上傳、掛接,自動生成封面背脊、備考表、目錄等檔案表格。
安全化檔案管理
借還登記、操作日誌全面記錄用戶的使用行為,加註閱讀屏幕水印,完美避免惡意擴散、盜用,減少丟失風險。
移動化檔案管理
不限時間、地域查看、借閱、利用檔案資料,方便快捷。
② 安全生產事故檔案保存時限
屬於應當永久保存的檔案材料。不能銷毀。
③ 檔案保存年限是多少年
1. 如果是留校保管的話,兩年。掛在人才市場與用人單位的話,沒具體時間限制的,只要每年交保管費就可以了,聽說還可以掛在街道辦的,據說這個事免費的。
2. 一般分永久、長期、短期三種。永久保存,就是無限期地盡可能長遠地保存下去。長期保存,一般是指檔案須保存十六年至五十年左右;短期保存,一般是指十五年以下。後兩者稱為定期保存。定期保存的計算方法,一般是從文件產生後的第二年起計算,有些特殊文件和專門文件可以從其失效、結案後算起。所有確定為定期保存的檔案,到保管期滿後還須復查一次,如發現有繼續需要保存的,仍應保存下去,有的延長保管期限,有的轉為永久保存。 具體情況還要根據各地檔案部門的詳細規定。
④ 生產安全事故檔案管理辦法
《生產安全事故檔案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規范和加強生產安全事故檔案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的生產安全事故檔案(以下簡稱事故檔案),是指生產安全事故報告、事故調查和處理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電子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
第三條 事故檔案管理工作在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統籌規劃、組織協調下,按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規定的事故等級處理程序,實行分系統、分級管理。
第四條 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負責本系統內事故檔案的管理、監督、指導。
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負責本地區所轄范圍內事故檔案的管理、監督、指導。
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各事故發生單位及其他有關單位的事故檔案管理,同時接受上級主管部門和同級地方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指導。
第五條 事故檔案管理是參與事故調查處理單位檔案工作的組成部分。事故檔案的管理應與事故報告、事故調查和處理同步進行。參加事故調查處理的有關單位及個人都有維護事故檔案完整、准確、系統、安全的義務。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將事故檔案據為己有或拒絕歸檔。
第六條 事故文件材料的收集歸檔是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工作的重要環節。事故調查組組長或組長單位應指定人員負責收集、整理事故調查和處理期間形成的文件材料。
事故調查組成員應在所承擔的工作結束後10日內,將工作中形成的事故調查文件材料收集齊全,移交指定人員。負責事故處理的部門在事故處理結束後30日內向本單位檔案部門移交事故檔案。參加事故調查的其他單位可保存與其職能相關的事故調查文件材料的副本或復製件。
事故文件材料的收集歸檔,有關法律、行政法規或我國參加的國際公約、協定、條約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辦理。
(4)安全生產監管檔案的保管期限擴展閱讀: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檔案管理辦法》
第七條 事故調查及處理工作中應歸檔的文件材料主要有:
(一)事故報告及領導批示;
(二)事故調查組織工作的有關材料,包括事故調查組成立批准文件、內部分工、調查組成員名單及簽字等;
(三)事故搶險救援報告;
(四)現場勘查報告及事故現場勘查材料,包括事故現場圖、照片、錄像,勘查過程中形成的其他材料等;
(五)事故技術分析、取證、鑒定等材料,包括技木鑒定報告,專家鑒定意見,設備、儀器等現場提取物的技術檢測或鑒定報告以及物證材料或物證材料的影像材料,物證材料的事後處理情況報告等;
(六)安全生產管理情況調查報告;
(七)傷亡人員名單,屍檢報告或死亡證明,受傷人員傷害程度鑒定或醫療證明;
(八)調查取證、談話、詢問筆錄等;
(九)其他有關認定事故原因、管理責任的調查取證材料,包括事故責任單位營業執照及有關資質證書復印件、作業規程及礦井採掘、通風圖紙等;
(十)關於事故經濟損失的材料;
(十一)事故調查組工作簡報;
(十二)與事故調查工作有關的會議記錄;
(十三)其他與事故調查有關的文件材料;
(十四)關於事故調查處理意見的請示(附有調查報告);
(十五)事故處理決定、批復或結案通知;
(十六)關於事故責任認定和對責任人進行處理的相關單位的意見函;
(十七)關於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追究落實情況的文件材料;
(十八)其他與事故處理有關的文件材料。
第八條 事故檔案整理應當以事故為單位進行分類組卷,組卷時應保持文件之間的有機聯系。同一事故的非紙質載體文件材料應與紙質文件材料分別整理存放,並標注互見號。
第九條 歸檔文件質量要求:紙質文件材料應齊全完整,字跡清晰,簽認手續完備;數字照片應列印紙質拷貝;錄音、錄像文件(包括數字文件)、電子文件應按要求確保內容真實可靠、長期可讀。
第十條 文件材料向檔案部門歸檔時,交接雙方應按照歸檔文件材料移交目錄對全部文件材料進行清點、核對,對需要說明的事項應編寫歸檔說明。移交清冊一式二份,雙方責任人簽字後各保留一份。
第十一條 事故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30年兩種。凡是造成人員死亡或重傷,或1000萬元以上(含1000萬元)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檔案,列為永久保管。
未造成人員死亡或重傷,且直接經濟損失在1000萬元以下的事故檔案,結案通知或處理決定以及事故責任追究落實情況的材料列為永久保管,其他材料列為30年保管。
第十二條 事故檔案保管單位應對保管期限已滿的事故檔案進行鑒定。仍有保存價值的事故檔案,可以延長保管期限。對於需要銷毀的事故檔案,要嚴格履行銷毀程序。事故檔案在保管一定時期後隨同其他檔案按時向同級國家檔案館移交。
第十三條 事故檔案保管單位應提供必要的保管保護條件,確保事故檔案的安全。
第十四條 事故檔案保管單位應依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等規定要求,建立健全事故檔案借閱制度,明確相應的借閱范圍和審批程序。要確保涉密檔案的安全,維護涉及事故各方的合法權益。
第十五條 擅自銷毀事故文件材料、未及時歸檔,或違反本辦法,造成事故檔案損毀、丟失或泄密的,將依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檔案法律法規追究直接責任單位或個人的法律責任。
第十六條 本辦法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負責解釋。
第十七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⑤ 安全生產檔案的歸檔范圍包括哪些內容
文書檔案是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在行政管理事務活動中產生的,由通用文書轉化而來的那一部分檔案的習慣稱謂。 包括命令、指示、決定、布告、請示、報告、批復、通知、信函、簡報、會議記錄、計劃和總結等。由於這類檔案在其產生、內容和形式上有一定共性,使用這一稱謂對研究管理這類檔案的工作規律有重要意義。也有人把文書檔案作為與科學技術檔案相對而言的各類檔案的統稱,還包括諸如外交、訴訟、會計、藝術、教學等專門檔案和私人檔案。這一概念主要在中國使用,有的國家則用與之相近的普通檔案或一般檔案的概念
⑥ 請高手指點下「安全生產檔案管理制度」的詳細內容
--------------------------------------------------------------------------------
安全生產檔案管理制度
礦山必須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檔案,必須由專人管理安全生產檔案.
一,安全生產檔案內容:
1,安全生產管理領導小組人員名單及變動記錄.
2,專職及兼職安全員名單.
3,特種作業人員資格證名單.
4,特種設備清單及有關檔案.
5,三級危險源管理清單.
6,監測資料(地壓,邊坡,岩石移動,涌水量,粉塵濃度,風速,風量,雜訊及地表環境監測).
7,職工健康檔案及職業病檔案資料.
8,安全生產整改情況記錄.
9,安全例會及安全日,月活動記錄.
10,職工代表會關於安全生產的提案及整改落實情況.
11,事故記錄和統計資料.
12,傷亡登記表存檔情況.
14,崗位作業操作規程.
15,安全措施費用及使用情況.
16,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實施記錄.
二,要編寫詳細的目錄並分檔存放,以形成標准化,規范化.
三,按期上報給各有關部門,定期向職工公布檔案管理情況.四,主要領導要經常檢查檔案管理情況使之完善,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