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家規定假釋不超過多長時間放人
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十三年以上的可以假釋。
假釋,是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一定刑期之後,因其遵守監規,接受教育和改造,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而附條件地將其予以提前釋放的制度。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間再犯新罪的,不構成累犯。假釋在我國刑法中是一項重要的刑罰執行制度,正確地適用假釋,把那些經過一定服刑期間確有悔改表現、沒有必要繼續關押改造的罪犯放到社會上進行改造,可以有效地鼓勵犯罪分子服從教育和改造,使之早日復歸社會、有利於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假釋時間規定:
《刑法》第八十一條: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
為了使假釋制度的運用有必要的靈活性,《刑法》第八十一條同時規定: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特殊情況」應包括如下情形:
(2)罪犯已經基本喪失活動能力,並有悔改表現,假釋後不會再危害社會;
(3)罪犯有專門技能,有關單位急需使用;
(4)罪犯家庭有特殊困難,需本人照顧,請求假釋的,在司法實踐中,須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提供證明。但對犯罪集團的首犯、慣犯和罪行特別嚴重的罪犯除外;
(5)為了進一步貫徹未成年人保護法,執行對未成年罪犯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對犯罪時未成年,在刑罰執行期間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的;
(6)為了政治斗爭的需要,對某些具有外國國籍或不屬於大陸籍的罪犯而適用假釋;
(7)其他特殊情況。
Ⅱ 辦假釋有期限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
第一條 對減刑、假釋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二)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級監獄管理機關審核同意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後一個月內作出裁定,案情復雜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一個月;
(三)對被判處有期徒刑和被減為有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執行機關提出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後一個月內作出裁定,案情復雜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一個月;
Ⅲ 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假釋的最長期限是多長時間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1991年10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519次會議通過)
根據我國刑法、刑事訴訟法和有關法規的規定,結合當前減刑、假釋工作的實踐經驗,對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作如下規定:
一、關於減刑、假釋的條件問題
1.什麼是確有悔改表現
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方面情形的,應當認為是確有悔改表現,即:認罪服法;一貫遵守罪犯改造行為規范;積極參加政治、文化、技術學習;積極參加勞動,愛護公物,完成勞動任務。
對罪犯在執行期間提出申訴的,要依法保護其申訴權利。對罪犯申訴應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要一概認為是不認罪服法。
2.什麼是確有立功表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為是確有立功表現,即:揭發、檢舉監內外犯罪分子的犯罪活動,經查證屬實的;制止他犯逃跑、行凶、破壞等犯罪活動的;在生產、科研中有重大發明創造、技術革新的;在日常生產、生活中舍已救人的;在搶險救災中有突出表現的;有其他有利於國家和人民利益的突出事跡的。
對被勞改單位評為省級勞改積極分子的罪犯,可視為有立功表現。
3.什麼是「不致再危害社會」和「特殊情節」
「不致再危害社會」是指,罪犯在勞改期間一貫表現好,確已具備本條第1項所列情形,不致重新犯罪的,或者老弱病殘並喪失作案能力的。
「特殊情節」一般是指,原工作單位因重要生產、重大科研的特殊需要,請求保釋的;或者有其他特殊情況的。
二、關於死緩犯的減刑以及減刑後能否假釋的問題
死緩犯的減刑,是一種法定的特殊形式的減刑,它與刑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的減刑不同。
1.死緩犯在緩期執行期間,如果確有悔改,二年期滿以後,減為無期徒刑;如果確有悔改並有立功表現,二年期滿以後,減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對於不屬於抗拒改造情節惡劣、查證屬實的,二年期滿以後,經過教育,可減為無期徒刑,在執行無期徒刑期間再減刑時應從嚴控制,在減刑幅度上應適當縮短,間隔時間也應適當延長。
2.對死緩犯減為無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後,符合假釋條件的,可以適用假釋。
3.對死緩犯經過一次或幾次減刑或者減刑後假釋的,其實際執行的刑期不得少於十二年。死緩犯實際執行的刑期自死緩二年期滿第二日起計算。
三、關於無期徒刑犯減刑的問題
1.無期徒刑犯在執行期間,如果確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現的,服刑二年以後,可以減刑。為使無期徒刑犯的減刑,與死緩犯、有期徒刑長刑犯的減刑相照應,對確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現的,一般可以減為十八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對確有悔改並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為十三年以上十八年以下有期徒刑。
2.無期徒刑犯在執行期間重新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自新罪判決確定之日起一般在二年內不予減刑;對新罪判處無期徒刑的,減刑的起始時間要適當延長。
3.刑法關於無期徒刑犯的實際執行的刑期不能少於十年的規定,應當自無期徒刑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四、關於有期徒刑犯的減刑期限問題
有期徒刑犯在執行期間,如果確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現的,一般一次可以減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確有悔改並有立功表現的,一般一次可以減二年以下有期徒刑;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悔改表現突出或者有立功表現的,一次最長可以減二年有期徒刑;如果悔改表現突出並有立功表現的,一次最長可以減三年有期徒刑。
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不受上述減刑期限的限制。
五、關於有期徒刑犯減刑起始和間隔時間的問題
被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一般在執行一年半以上方可減刑;兩次減刑之間一般以間隔一年以上為宜;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一次減二年或者三年有期徒刑之後,再減刑時,其間隔時間一般不得少於二年。被判處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可以比照上述規定的時間適當縮短。
對有立功表現的,可以不受上述時間的限制。
六、關於有期徒刑犯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其附加刑可否隨主刑的減刑縮減的問題
在有期徒刑犯減刑時,對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刑期可以酌減,但酌減後的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最短不得少於一年。
七、關於對假釋後的罪犯能否再減刑的問題
假釋是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一定刑期後,附有條件地提前釋放,因此,除有特殊情況,經假釋的罪犯一般不得減刑,其假釋考驗期也不能縮短。
八、關於減刑、假釋裁定送達前罪犯發生違紀、犯罪的處理問題
減刑、假釋確定後,裁定書應當及時送達。送達前,如果發現減刑、假釋的事實有出入或者罪犯有違紀、犯罪行為,可能影響減刑、假釋的,應當暫停宣告,進行復議。
九、關於未成年犯的減刑、假釋問題
為了貫徹對未成年犯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對未成年犯的減刑、假釋在掌握標准上可比照成年犯依法適度放寬。未成年犯能認罪服法,遵守罪犯改造行為規范,積極參加學習,完成一定勞動任務的,即可以視為確有悔改表現予以減刑,其減刑幅度可以適當放寬,間隔時間可以相應縮短;有悔改表現而又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假釋。
十、關於對幾種罪犯的減刑、假釋問題
對罪行嚴重的反革命犯,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主犯,累犯,慣犯的減刑、假釋,主要是根據他們的改造表現,同時也要考慮原判的情況,應當特別慎重,嚴格掌握。
十一、關於審理減刑、假釋案件的程序和制度問題
1.受理減刑、假釋案件時,應當審查執行機關申報的材料、手續是否齊全、完備。申報的材料包括提請減刑、假釋意見書、罪犯評審鑒定表、獎懲審批表、終審法院判決書、裁定書、歷次減刑裁定書的復製件,以及罪犯悔改或者立功表現具體事實的證明材料。經審查,認為材料不齊或者手續不全的,應當通知執行機關補齊或者退回補充調查。
2.審理減刑、假釋案件,必須認真審查罪犯悔改或者立功表現的具體事實和證據。對重要案件,應當深入勞動改造單位認真核實。
3.對於重要罪犯的減刑、假釋以及合議庭意見分歧或者有其他特殊情況的,應當提交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4.減刑、假釋裁定書,應當扼要寫明罪犯確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現的事實,並引用刑法、刑事訴訟法有關條款。減刑的案件,要註明減刑後刑期的起止日期;假釋的案件,應當註明假釋考驗期的起止日期。
5.減刑、假釋裁定書,由主管院長或者由主管院長委託庭長審核簽發。
6.減刑、假釋裁定書,一般由人民法院直接宣告,直接宣告有困難的也可以委託罪犯服刑地人民法院或者執行機關代為及時宣告。人民法院應當將裁定書副本同時送達原判人民法院和對罪犯所在的勞動改造單位負有檢察任務的人民檢察院。
7.對減刑、假釋的裁定,本院院長或上級人民法院發現確有錯誤的、同級或者上級人民檢察院提出糾正意見的,按審判監督程序辦理。
Ⅳ 假釋時間長短有規定嗎
您好:
適用假釋必須符合法定的條件。根據中國《刑法》第81條規定,適用假釋必須遵守下列條件:
(一)法定的對象
並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適用假釋。根據我國刑法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且屬於拘役和累犯和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故意傷害罪除外)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假釋是對犯罪分子有條件地提前釋放,同時,國家並不排除對其繼續執行尚未執行的那部分刑罰的可能性。這一特點決定了假釋不適用於被判處其他刑罰的犯罪分子。
(二)法定的實質條件
犯罪分子認真遵守監視,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這是適用假釋的實質條件或者關鍵條件。犯罪分子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方面情形的,應當認為「確有悔改表現」:認罪伏法;遵守罪犯改造行為規范和監獄紀律;積極參加政治、文化、技術學習;積極參加勞動,愛護公物,完成勞動任務。
「沒有再犯罪的危險」,除符合刑法第八十一條規定的情形外,還應根據犯罪的具體情節、原判刑罰情況,在刑罰執行中的一貫表現,犯罪的年齡、身體狀況、性格特徵,假釋後生活來源以及監管條件等因素綜合考慮。
此外,根據有關司法解釋,把握適用假釋的實質條件,還須特別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為了貫徹對未成年犯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對未成年犯的假釋在掌握標准上可以比照成年犯依法適度放寬。
第二、對罪行嚴重的危害國家安全的罪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主犯、慣犯的假釋。
(三)法定的刑罰執行時間條件
假釋只適用於已經執行一部分刑罰的犯罪分子。《刑法》第八十一條:「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
「對拘役和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長期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對犯罪分子決定假釋時,應當考慮其假釋後對所居住社區的影響。」
為了使假釋制度的運用有必要的靈活性,我國《刑法》第81條同時規定: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特殊情況」應包括如下情形:
(1)罪犯在服刑期間有重大發明創造或突出的立功表現;
(2)罪犯已經基本喪失活動能力,並有悔改表現,假釋後不會再危害社會;
(3)罪犯有專門技能,有關單位急需使用;
(4)罪犯家庭有特殊困難,需本人照顧,請求假釋的,在司法實踐中,須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提供證明。但對犯罪集團的首犯、慣犯和罪行特別嚴重的罪犯除外;
(5)為了進一步貫徹未成年人保護法,執行對未成年罪犯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對犯罪時未成年,在刑罰執行期間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的;
(6)為了政治斗爭的需要,對某些具有外國國籍或不屬於大陸籍的罪犯而適用假釋;
(7)其他特殊情況。
(四)不能適用假釋的情況
對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長期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1)不管對罪犯所判處的是什麼刑種與刑期,對累犯拒絕假釋。
(2)對實施了殺人、爆炸、搶劫、強奸、綁架等暴力性犯罪,並且被判處長期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釋。「暴力性犯罪」除了上述列舉的幾種犯罪外,還包括其他對人身行使有形力的犯罪,如傷害、武裝叛亂、武裝暴亂、劫持航空器等罪。
(3)對於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暴力性犯罪人,即使減刑後其刑期低於10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釋。
此外,法律對適用假釋規定了嚴格的司法程序,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假釋。根據刑法第82條規定,對於犯罪人假釋的,由執行機關向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釋建議書,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對符合假釋條件的,裁定予以假釋。
【刑法修正案八對於假釋的相關修正】
十七、將刑法第八十五條修改為:「對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八十六條規定的情形,假釋考驗期滿,就認為原判刑罰已經執行完畢,並公開予以宣告。」
十八、將刑法第八十六條第三款修改為:「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1]內,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假釋的監督管理規定的行為,尚未構成新的犯罪的,應當依照法定程序撤銷假釋,收監執行未執行完畢的刑罰。」
(注)對於與修八相沖突的規定按照修八的規定執行,刑法修正案八2011年5月1號開始實行
Ⅳ 假釋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Ⅵ 減刑後假釋期限如何計算
第七節 假釋 第八十一條 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十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假釋後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 對累犯以及因殺人、爆炸、搶劫、強奸、綁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第八十二條 對於犯罪分子的假釋,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條規定的程序進行。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假釋。 第八十三條 有期徒刑的假釋考驗期限,為沒有執行完畢的刑期;無期徒刑的假釋考驗期限為十年。 假釋考驗期限,從假釋之日起計算。 第八十四條 被宣告假釋的犯罪分子,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按照監督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三)遵守監督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 (四)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監督機關批准。 第八十五條 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限內,由公安機關予以監督,如果沒有本法第八十六條規定的情形,假釋考驗期滿,就認為原判刑罰已經執行完畢,並公開予以宣告。 第八十六條 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應當撤銷假釋,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條的規定實行數罪並罰。 在假釋考驗期限內,發現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假釋,依照本法第七十條的規定實行數罪並罰。 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限內,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公安部門有關假釋的監督管理規定的行為,尚未構成新的犯罪的,應當依照法定程序撤銷假釋,收監執行未執行完畢的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