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體器官移植,該器官能存活多久就是受移植人死後該器官能否再移植
在醫學上器官移植是按照腦死亡來定義的,不是心臟死亡來定義,如果死者生前簽署過器官捐獻協議,或者爭取家屬同意,醫院會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確定腦死亡然後開始器官移植。
如果死者是心臟死亡,除了眼角膜外其它器官都沒有移植的可能了,所以器官移植必須由醫院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家屬意願確定!
㈡ 移植的器官在體外能存活多久
世界上對於人的器官移植問題還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從供者身上移植的器官在體外存活時間大約只有3天左右,即使對移植器官進行處理和冷藏,最多也只能存活7天。
當前,採用上述技術,研究者不僅在家兔腎臟的保存方面取得了成功,而且在小鼠的肝臟及心臟的保存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研究者認為,從保存動物器官的成功到人的器官保存成功,已不存在更大的問題。
㈢ 器官移植會移植記憶嗎器官移植能存活多少時間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 我還沒有聽到過這樣的實例!心臟移植存活年度: 檢驗器官移植成功的核心標准之一是移植者的存活年限。目前世界上器官移植存活最長的是哪一種?年限有多長?答案是,腎移植,最長存活時間已達42年。在各類器官移植中,腎移植最為成熟,效果最佳,因而具有較普遍的意義。 但是,心臟移植的技術比腎臟更為復雜,意義相對於腎臟也更為重要,因為它是全身的發動機。 所以,觀察和比較心臟移植成活者的生活質量意義更為顯著。眼下就有兩個生動的例子。一個是美國的心臟移植者,存活了28年;還有一個是中國的,心臟移植後已健康生活14年。有意味的是兩個國家的換心第一人都是48歲。 上海中山醫院心血管研究所心外科專家王春生教授認為,心臟移植手術的總體成功率已經達到了95%。國外開展心臟移植較早的醫院,心臟移植後1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5年存活率80%以上,達到5年存活期的人通常都可以長期存活,所以5年是一個關鍵點。除了美國的這例換心人存活最長外,歐洲也出現了世界上存活時間第二長人,達25年。 心臟移植手術成功後,移植者應當從病人角色向健康人角色轉換,重新工作和參與社會活動。這才算是器官移植真正的成功。而病人也應當像美國的休斯曼和我國的楊玉民一樣,以積極的心態生活和工作,這才算是最為成功的器官移植,更是生命的精彩和成功。 腎移植的存活年度: 腎移植的成績一般以一,三,五,十年的腎或人存活率表示,所謂腎存活是指腎臟有功能.腎移植在我國開展最早,也是比較成熟的一項技術.盡管腎移植近期療效已經令人很滿意,有關的資料表明:我國腎移植後人五年生存率大於90%,流行病學的調查數據一般在10年之內.但從長遠看,效果並不盡如人意,而且帶功能腎死亡的病人越來越多,超過了腎移植死亡人數的40%.有專家指出,腎移植半年後仍有25%~40%的腎臟移植病人會逐漸出現腎功能減退,蛋白尿,進行性貧血和移植腎體積縮小等,並且在10年內出現移植腎功能衰竭.其中移植腎慢性失去功能會在術後6個月至數年後發生,患者常沒有任何不適.如果單純從移植腎的功能來看,這些手術無疑是成功的,但病人最後如果死亡了,無論原因何在,這些移植手術似乎都失去了意義.
㈣ 器官離開人體可以活多久
人死亡的定義是大腦壞死,但人體各部分器官並非伴隨大腦細胞死亡而死亡,在大腦細胞死亡後它仍可存活一段時間,其存活期限依保存方法不同,而有顯著差別。
角膜:在組織培養液中最長能保存3至4個月,在冷凍狀態下最長保存期不超過6至12個月。肝:注入電解溶液後一般可保存2至8小時,在此時間內可以進行移植。近來已經有保存16小時後移植成功的實例。
血液:美國紅十字會在冷凍狀態下能保存3周。超過3周的血液一般均用於研究。
骨髓:在零下50℃條件下可保存6至12個月。
心臟:在活著的心臟血管里注入電解溶液可以存活4小時。據說,實際保存時間還可延長,因為動物心臟在24小時後已經移植成功。
腎臟:保存方法有兩種,一是將腎臟從人體分離後,立即置入冰冷的鹽化合物電解溶液中進行冷卻,這樣可以保存18個小時;二是「脈動式局部灌流法」,即向腎臟內注入含氧的冰冷液體加以急速冷卻,採用此法可保存72小時。
精液:目前利用在冰凍狀態下保存13年的精液進行人工授精已獲成功。據說精液的實際保存時間還可延長,因為用冷凍保存25年的動物精液孕殖後代已見效。
細胞:人體各部分細胞構成各異,其壽命也不盡相同。血小板和白血球分別可存活4天和9天,皮膚細胞20天,紅血球長達120天。肌肉和神經細胞則和人的壽命相同。
相比之下,器官在人體內生存要比人的壽命長得多,而且各器官也有不同的生存期限!相信我的回答對你有多幫助!謝謝!
㈤ 腎移植術後的存活率和壽命
腎移植的效果一般以一、三、五、十年的腎或人存活率表示,所謂腎存活是指腎專臟有功能。屬腎移植後因為使用免疫抑制劑容易出現感染等合並症和葯物的副反應,所以與血液透析療法相比是否安全是大家所關心的,隨著醫學的進步,腎移植成績有很大的提高,腎移植是比較安全的。據2008年器官移植大會介紹,目前我國腎移植的一年腎存活率為90%以上,五年腎存活率達到90%,十年達到60%以上。這只是指移植腎的壽命,而人的壽命就長得多,和正常人沒有多大區別。 腎移植與透析相比,人的存活率高於腎的存活率。在我國不論腎移植還是透析,生存率低的原因除部分上由於技術水平的差距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由於難以承受醫療費用造成的。腎移植與透析相比長期的綜合費用低,腎移植成功後可緩解或糾正大部分尿毒症及透析的合並症,所以腎移植與透析療法相結合可延長尿毒症患者的壽命,改善生命和生活的質量。 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醫學的進步,腎移植將更優越更安全。
㈥ 換腎能活幾年
近幾年媒體對換腎等器官移植的悲情故事宣傳,使得不少人一聽尿毒症就聯回想到換腎。事實答上,很少有尿毒症病人能幸運地換腎成功。
首先,換腎及術後抗排異葯物的巨額費用就把很多尿毒症病人拒之門外。 十幾萬的腎移植手術費對於腎臟病人來說並不是最大的花費,後期服用抗排異葯物甚至二次換腎的數字才更為驚人,以腎移植後存活七年為例,後期葯物及護理費用高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第二,腎源太少,如果不是直系親屬能夠提供,按照我國的法律,等待屍體腎的機會而且又能配型成功的太少了。而且並非每一次移植都能成功,萬一失敗,病人還要繼續接受透析治療,甚至面臨再度換腎。
另外,如果尿毒症病人患有一些疾病是不建議換腎的,青島靜康中醫腎臟病醫院腎病專家強調,如一些尿毒症病人患有慢性肝炎或肝功能不正常,在腎炎活動期,患有消化性潰瘍、有尿路感染及伴有下尿路梗阻者,均不建議作腎移植。
換腎並不能一勞永逸,移植術後,病人要終身服用抗排斥葯物,每月需要相當的費用,算起來與透析差不多。美國醫療專家統計:換腎後的平均生存期為7年,而中國腎臟移植後生存期一般為5至7年。
㈦ 器官移植為什麼不能長期存活
因為有排斥反應,機體免疫系統會識別出這個外來的組織,呈遞其抗原,產生抗體破壞"異物"組織,臨床上多採用免疫抑制劑,但是會導致人的免疫系統能力低下,不能長期存活
㈧ 器官移植能活多久
現在隨著醫療技術、條件的提高,一般肝移植的手術成功率在95%以上,符合米蘭標準的肝移植後一年生存率為90%,五年生存率為75%。器官移植的人都要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的。對疾病的抵抗力很差。一個小感冒都有可能要命的。器官移植過的病人基本上很少能有第二次手術的機會了。肝臟算是人體再生能力比較強的器官了,但是也是做一次手術就基本上到極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