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日會在釣魚開戰嗎
1、不會!
首先中為什麼在民眾的質疑聲中沒有開戰,不是不想奪回釣魚島,也不是中國一向向善。而是所有的事情都有一個流程,中國已向聯合國遞交了相關文件證明釣魚島的歸屬問題。如果你在工作你就會明白的,沒有哪一個公司是無序的,任你想做什麼都行,所有的事情都要經過領導的簽字,一步步審批過後方可生效然後付諸實施。如果聯合國判釣魚島屬日本,則開戰取消;如果判歸屬中國,日本則必須將釣魚島歸還,否則它這是在與世界作對,不管美國或者其他國家如何給它當後盾,因為這是與世界相悖的,聯合國就是世界!!!
2、會!
如果,聯合國判釣魚島歸屬中國,而日本沒有在期限內歸還,那麼中國將會下達最後期限,再無執行的話,開戰在所難免,我們開戰則代表的是正義!!!不會有誰敢去幫助日本
2. 釣魚島的歷史
1.釣魚島,亦稱釣魚台、釣魚嶼、釣魚山,是中國東海釣魚島列島的主島,也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位於北緯25°44.6′,東經123°28.4′,距浙江溫州市約358千米、福建福州市約385千米、台灣基隆市約190千米。
2.從1372年起,中國明清兩代冊封使就把釣魚島作為出使琉球海上必經之路的標志。早在1403年有關中國海上航路的《順風相送》一書便記載有釣魚嶼。1719年赴琉球的清朝冊封使徐葆光在《中山傳信錄》中指出其海上航路是:由閩安鎮出五虎門,取雞籠頭,經花瓶嶼、彭家山、釣魚台、黃尾嶼、赤尾嶼,取姑米山、馬齒島,入琉球那霸港。1971年12月,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稱:「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北小島等島嶼是台灣的附屬島嶼。它們和台灣一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 閩晉漁5179號的事件經過及最新發展
1、事件經過
2010年9月7日上午,一艘有15名船員的中國拖網漁船「閩晉漁5179號」在釣魚島附近海域進行捕撈作業時,日本海上保安廳一艘巡邏船「與那國」號趕到釣魚島海域黃尾嶼西北12公里處現場,試圖「驅逐」中國漁船,並沖撞「閩晉漁5179號」。
10時15分左右,「與那國」號巡邏船船尾附近部位與「閩晉漁5179號」船頭附近部位發生碰撞。巡邏艇的欄桿支柱斷裂。
日本海上保安廳隨後派出兩艘巡邏艇「水城」號和「波照間」號,對中國漁船進行追蹤。
10時55分左右,在距離黃尾嶼15公里處,「閩晉漁5179號」與阻止其前行的「水城」號巡邏艇右舷發生碰撞。
據日本海上保安廳稱,兩次碰撞沒有造成雙方人員的傷亡和燃料泄漏。「與那國」號巡邏艇甲板上的兩根支柱斷裂,「水城」號巡邏艇船體被撞出坑窪,另有五六根扶手被碰斷。但其並未透露中國漁船的受損情況。
2、最新發展
9月25日凌晨,被日方在釣魚島海域非法抓扣的中國漁船船長詹其雄搭乘中國政府派出的包機安全返抵福州。外交部部長助理胡正躍、福建省副省長洪捷序到機場迎接。
歷盡艱難、終於返回祖國懷抱的詹其雄激動地說:「這次能夠平安回來,很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感謝祖國人民對我的關心。」
「日方抓扣我是非法的。釣魚島是中國領土,我堅決支持政府的立場。」詹其雄說。
日本沖繩縣那霸地方檢察廳24日決定以「保留處分」形式放還非法抓扣的中國漁船船長詹其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24日答記者問時重申,日方對中方船長進行的任何形式的所謂「司法程序」都是非法和無效的。
日本政府2014年2月12日向沖繩縣那霸地方法院提起訴訟,向駕漁船撞壞日本海上保安廳巡視船的中國人船長詹其雄(44歲)索賠1429萬日元(約84萬元人民幣)。
同時,日本政府將向法院遞交2010年9月,日本海上保安廳巡視船在圍堵一艘進入釣魚島附近海域捕撈的福建漁船時,這艘漁船沖撞了巡視船的現場錄像作為證據。錄像由當時在現場的海上保安官拍攝。
日本政府稱,中國漁船沖撞海上保安廳巡視船「與那國」和「水城」號,使得這兩艘巡視船的外板等受損,損失金額達到1429萬日元。
2011年2月,日本政府向中國人船長發出了賠償要求,遭到了拒絕。根據日本的法律,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有限期限是2年,將於2012年2月20日到期。為此,日本政府決定提起民事訴訟,繼續向中國人船長索賠。
4. 釣魚島撞船事件的過程、
2010年9月7日上午10點15分左右,在釣魚島海域久場島西北偏北約12公裏海域,一艘中國拖網漁船船頭與日本海保安巡邏船「與那國」(Yonakuni)號船尾相撞。巡邏船部份受損,但沒有人員傷亡。
日本海上保安廳7日晚,以公務執行干擾嫌疑罪逮捕中國漁船的41歲男性船長。
--------------------------------------------------------------------------------
2010年9月7日晚,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就日方在釣魚島海域扣留中方漁民漁船緊急向日本外務省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避免事態進一步升級。
--------------------------------------------------------------------------------
2010年9月8日早,中國駐日使館就日方對我船長採取司法措施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
2010年9月9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表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日方對在該島海域作業的中國漁船適用日本國內法是荒唐、非法和無效的,中方決不接受。
--------------------------------------------------------------------------------
2010年9月10日,外交部長楊潔篪召見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就日方在釣魚島海域非法抓扣中國漁船和漁民提出嚴正交涉和抗議,要求日方立即無條件放回包括船長在內的全體中國漁民和漁船。
--------------------------------------------------------------------------------
2010年9月12日凌晨,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緊急召見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鄭重表明中國政府的重大關切和嚴正立場,敦促日方不要誤判形勢,作出明智的政治決斷,立即送還中國漁民和漁船。
--------------------------------------------------------------------------------
2010年9月13日15時,經過中國政府嚴正交涉,被日方非法抓扣的14名中國漁民乘中國政府包機安全返抵福州。被日方非法抓扣的漁船也於13日上午啟程返航,中國政府已派漁政船在相關海域接應。
--------------------------------------------------------------------------------
2010年9月1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綜合考慮各方因素,中方決定推遲中國全國人大代表團近日訪日。
--------------------------------------------------------------------------------
2010年9月1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強調,日方非法扣押中國漁船船長是當前中日關系中的突出障礙,希望日方採取切實行動消除這一障礙。
--------------------------------------------------------------------------------
2010年9月19日,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中方已經暫停雙邊省部級以上交往,中止了雙方有關增加航班、擴大中日航權事宜的接觸,推遲了中日煤炭綜合會議。中國公民赴日旅遊規模也已經受到嚴重影響。其一切後果由日方承擔。
2010年9月7日晚,日本外務省齊木昭隆亞洲大洋州局長向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電話抗議,對中方漁船的違法操作表示遺憾。
--------------------------------------------------------------------------------
2010年9月8日,日本海上保安廳發言人稱.如果詹其雄承認妨礙公務罪名,並繳納罰款,就可以很快放人,否則就要接受審訊。
--------------------------------------------------------------------------------
2010年9月10日,繼日本海上保安廳8日逮捕中國漁船船長之後,日本石垣法院10日又批准檢察當局將被捕的中國漁船船長拘留10日。
--------------------------------------------------------------------------------
2010年9月 12日早晨,日本海上保安廳對被其扣留的中國漁船進行模擬海上作業檢查。
--------------------------------------------------------------------------------
2010年9月13日, 小澤一郎是非常強硬的態度表示說,一直在說釣魚島是日本的領土,但菅直人在這個問題上並沒有明確的表示。
--------------------------------------------------------------------------------
2010年9月15日, 日本官房長官仙谷由人回應中國官員推遲訪日,表示希望兩國官員能夠重啟交流。不過,日本外務省官員就表示,不管中國打出什麼牌,日本堅持對釣魚島擁有主權的立場都不會變化。
--------------------------------------------------------------------------------
2010年9月16日,日本駐中國大使丹羽宇一郎是拒絕了中方的要求,表示日本將會按照日本國內的法律來進行審訊,而且還反指責中國節外生枝,認為中國把這件事情和一些不相關聯的事情聯系在一起,這樣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
2010年9月19日,石垣簡易法院批准將中國漁船船長詹其雄的拘留期限,再度延長10天,至29日為止,以便決定是否對他採取法律行動。
--------------------------------------------------------------------------------
2010年9月19日,據日本NHK環球廣播網消息,日本新上任的「親美」外務大臣前原誠司19日就中日漁船相撞事件表示,將按照日本國內的法律,對中國漁船船長進行嚴正地處理。
--------------------------------------------------------------------------------
2010年9月20日,日本駐中國大使館官員9月20日向《環球時報》記者證實,19日晚,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通報日本使館:鑒於中日之間目前的氣氛,上海世博會邀請日本青年訪問的活動暫時推遲。通報並沒有說推遲與釣魚島問題有關。
5. 釣魚島在歷史上以及現行法律上屬於中國的證據
在古老的歷史上,中國關於釣魚島的最早記載可追溯到千年前的隋朝,那時中國的台灣和釣魚島鄰近著另一個獨立的國家叫琉球,隋煬帝曾派使臣朱寬召其歸順。
到了14世紀,明太祖威震四方,琉球王乃正式進貢朝廷,成為藩邦屬國。
1372年,中國人楊載首先駐足釣魚島。明永樂年間出版的《順風相送》對釣魚島有詳細記載。其間明人在台灣轄區釣魚島採珠集葯、捕魚開發從未間斷過,這些在明嘉慶11年陳侃所著的《使琉球錄》中也有清楚記載。明朝中葉,戚繼光等民族英雄抗擊倭寇時,就以釣魚島為戰略防線。
1602年,日本侵犯琉球,琉球從此遭日人監督內政40餘年。1603年,日本進攻台灣失敗。
1654年,清康熙帝冊封琉球王為尚質王,定兩年進貢一次,稱中國為父國,用大清年號。明清期間的多幅疆海圖都清楚標明釣魚島為中國的一部分。
1873年,日本出兵侵佔琉球,並入日本改為「沖繩縣」。此時清王朝面對琉球王派到京城哭訴求援的使臣,只向日本提出「強烈抗議」後就不了了之,琉球從此被日本掠奪。但其間釣魚島始終歸大清國的台灣管轄。光緒19年(1893)10月,慈禧太後還把釣魚島列嶼賞賜給清廷內務官盛宣懷,供其采葯之用。
1879年,日本吞並中國琉球群島。同年,中日兩國政府曾對琉球的歸屬問題進行談判。在談判中,雙方都認為琉球共36個島,釣魚島等島嶼不在36個島之內。
1884年,日本福岡縣人古賀辰四郎為了獲取釣魚島上的信天翁海鳥羽毛,向日本政府申請開發該列嶼。這是日本「發現釣魚島」的最早記錄。日本政府據此稱釣魚島為「無主地」,是由日本人先發現,而非甲午戰爭從中國奪取。
1885年,日本把擴張目標定為釣魚台群島,因清王朝反對,未果。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清王朝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此條約只明文規定割台灣和澎湖列島,沒有提及此一海域的釣魚島群島。同年,日本福岡人古賀辰四郎到釣魚島「開墾」,日本內務省1896年8月以免使用費及期限30年為條件,將釣魚島「租借」給古賀,他則在島上建造碼頭、海產加工工廠、宿舍等,從事鳥毛、貝類、珊瑚、玳瑁加工,並製造各種魚類罐頭,並種植農作物,至1909年時共有90戶共248人在島上居住,古賀辰四郎的次子古賀善次則於1918年「繼承」釣魚島的事業。釣魚島的無償租借期1926年屆滿,古賀善次向日本政府繳納租金,至1932年成功向日本政府「購買」釣魚島,而釣魚島除大正島仍是日本國有地,其餘包括釣魚島等四個主要小島,成為古賀家私有地。[2]
1900年,日本政府把襲用了幾百年的釣魚島等島嶼的名稱改為「尖閣群島」。
1940年,同屬於日本「轄屬」的台灣和琉球爭奪釣魚島的歸屬權,日本東京法庭作出判決:釣魚島仍舊歸屬台灣管轄。
1943年12月1日,中(時為中華民國政府所代表)、美、英三國發表《開羅宣言》,規定「把像滿洲、台灣及澎湖列島那樣的日本國從清國人手中盜取的所有地域返還給中國。」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又發布了《波茨坦公告》(8月8日蘇聯參加)。其中第八條強調:「《開羅宣言》之條件必須實施,而日本的主權必將僅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等所決定之諸小島之內。」其中不包括釣魚島群島。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聲明無條件地廢除兩國之間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隨即廢除。按照此約,台灣和它所屬各個群島包括釣魚島,全部回歸中國。
1951年,日本與美國等48國簽定《舊金山和約》,授權美國託管琉球群島。作為戰勝國的中國被排除《舊金山和約》協簽之外,更未參與簽署承認或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51年8月15日和1951年9月18日兩次發表聲明指出該和約的非法性,因而《舊金山和約》及相關規定無權產生將釣魚島主權授予日本的法律後果。1953年1月8日,《人民日報》在第四版刊載的「琉球群島人民反對美國佔領的斗爭」一文中寫有「琉球群島散布在我國台灣東北和日本九洲島西南之間的海面上,包括尖閣諸島」的字樣。這是日本認為中國承認釣魚島屬於日本的重要依據。[3]
1970年,美國把琉球群島的管轄權交給日本。1971年6月,美國將釣魚島隨同沖繩一起「歸還」給日本。日本遂派出軍隊赴釣魚島巡邏。而沖繩議會亦在這一年首次提出有關釣魚島的「領土防衛」問題,中國聲明,表示抗議。台灣愛國青年及海外華人還發動了轟轟烈烈的「保釣運動」。迫於輿論,美國宣布,只向日本移交釣魚島之行政管轄權,與主權無關。釣魚島主權歸屬問題,由各有關方面談判解決。日本政府拒絕談判。
1972年,埼玉縣大宮市企業家栗原國起向古賀家買下南小島和北小島,1978年古賀善次去世,其妻花子將魚釣島賣給栗原家。包括美國統治時期直到現在,島主都與日本政府締結租賃契約。
1972年,中日建交。中國總理周恩來表示:「我們不要在這里為它 (釣魚島)爭論了。畢竟,在地圖上,它們是你幾乎找不到的幾個小點。它們之成為問題,只不過是因為它們周圍發現石油而已。」(田中總理・周恩來總理會談記錄,13頁)當時雙方就這一點達成了協議。中日兩國政府發表聯合聲明,其中第三條規定,「……日本國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的這一立場,並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
1978年,中日簽署和平友好條約。鄧小平副總理表示,釣魚島問題可留日後慢慢解決。中國政府明確宣布,擱置(釣魚島)主權爭議,留待子孫後代解決。
1979年,日本在釣魚島上修建了直升飛機場,海峽兩岸都向日本提出了交涉和抗議。
1990年,日本青年社在釣魚島建燈塔,再次引發保釣風潮。
1992年,中國通過《領海及毗連區法》 ,寫明釣魚島等島嶼是中國領土後,日本提出了「抗議」。
1996年7月14日,日本青年社在釣魚島新設置了燈塔。中國外交部表示對這一事件「嚴重關切」。海峽兩岸都強烈抗議。
2010年9月5日,日首相候選人小澤稱從未承認釣魚島是中國領土。9月7日,日本巡邏船在釣魚島海域撞擊中國漁船,形成中日之間新的公共事件[ 。
2012年8月15日 ,香港民間團體成員登陸釣魚島,船員們攜帶國旗高唱國歌登島宣示主權。
2012年8月19日,據法新社報道,抵達釣魚島附近海域的日本「慰靈團」中已有12名日本人登上釣魚島,而日本共同社最新報道的數字是10人。8月18日,日本150名右翼人士由沖繩石垣島出發,乘坐21艘船赴釣魚島海域進行「慰靈」活動,據了解其中還包括8名日本國會議員。
2012年9月10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藤村修宣布,日本政府已經決定由政府購買「尖閣諸島」(即中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中的釣魚島、北小島和南小島,將這三個島「收歸國有」。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當天上午與所謂「土地所有者」(栗原國起)簽訂了購買「尖閣諸島」(即中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中三個島的合同。
6. 此文對嗎
不對,以下內容純屬復制:
網頁鏈接
一、判定一個國家對某一領土擁有主權,必然要在法律上取得證據。作為國家領土取得方式之一,歷史上有一個原則就是「先佔」。
1、在從法律上論證領土的歸屬時,「先佔」是被使用得較多的一個名詞。所謂「先佔」是指「一個國家有意識地取得當時不在任何其他國家主權之下的土地的主權的一種佔取行為」。
2、它是傳統國際法對國家取得領土主權而規定的方式之一,具體實現時又包括以下幾個條件:首先,佔領必須是以國家的名義進行;其次,佔領的土地必須是不在任何其他國家主權管轄之下的「無主地」。
3「佔領」必須是「有效」的佔領,即佔領者必須對被佔領的土地實行了有效的管理,「簡單的發現不產生主權」。
4、佔領別國領土是非法的,無論佔領多長時間,均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取得主權。
二、現代國際社會已很難尋找到「無主地」,所以「先佔」作為領土取得的一種方式也已為現代國際法所拋棄。但「先佔」原則在回溯過去,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時依然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畢竟那個時候作為領土取得的方式之一,它是合法的。
7. 釣魚島屬於中國領土的國際法律依據主要有哪些
1、1943年12月《開羅宣言》明文規定,「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
2、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第八條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之其他小島。」
3、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在《日本投降書》中明確接受《波茨坦公告》,並承諾忠誠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項規定。
4、1946年1月29日,《盟軍最高司令部訓令第677號》明確規定了日本施政權所包括的范圍是「日本的四個主要島嶼(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國)及包括對馬諸島、北緯30度以北的琉球諸島的約1000個鄰近小島」。
5、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台灣省對日受降典禮在台北舉行,中國政府正式收復台灣。
6、1972年9月29日,日本政府在《中日聯合聲明》中鄭重承諾,充分理解和尊重中方關於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立場,並堅持《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
上述事實表明,依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書》,釣魚島作為台灣的附屬島嶼應與台灣一並歸還中國。
(7)釣魚島期限擴展閱讀: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無論從歷史、地理還是從法理的角度來看,釣魚島都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日本在1895年利用甲午戰爭竊取釣魚島是非法無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法律文件,釣魚島回歸中國。無論日本對釣魚島採取任何單方面舉措,都不能改變釣魚島屬於中國的事實。
長期以來,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不時製造事端。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購買」釣魚島及附屬的南小島、北小島,實施所謂「國有化」。這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嚴重侵犯,是對歷史事實和國際法理的嚴重踐踏。
中國堅決反對和遏制日本採取任何方式侵犯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立場是明確的、一貫的,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意志堅定不移,捍衛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的決心毫不動搖。
8. 求幾條簡短的國內的最新新聞。可以是關於釣魚島的。 求速度 求質量!!!!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這里是《今日新聞》。今天是2013年2月13日。一起來看今天的內容提要。
(標題)朝鮮表示成功進行核試驗
主持人:首先來關注朝鮮。據朝中社當地時間12日報道,朝鮮當天成功進行了地下核試驗。一起來看新華社駐平壤記者曾濤發回的報道。
出鏡:新華社記者曾濤
朝中社12日報道說,朝鮮當天成功進行了第三次地下核試驗。報道說,朝鮮國防科學部門當天在朝鮮北部地下核試驗場成功進行了第三次地下核試驗。經過確認,此次核試驗爆炸威力大,使用小型化和輕型化的原子彈,試驗「水平高、安全、完美」,對周圍生態環境沒有造成任何負面影響。
朝中社的報道說,原子彈的作用特性和爆炸威力等所有測定指標都完全符合設計值,從物理上顯示了朝鮮多樣化的核遏制力的優秀性能。
報道最後表示,此次核試驗將有力鼓舞和推動朝鮮軍隊和人民以征服宇宙的精神和氣魄投入建設強盛國家建設中去,並將成為保障朝鮮半島和地區和平與穩定的重大契機。
新華社記者張利、曾濤、杜白羽平壤報道。(完)
(標題)禁核試組織監測分析朝鮮核試驗有關數據
主持人: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當地時間12日於紐約發布媒體公報表示,經初步測算,當天在朝鮮境內發生的類似核試爆的地震活動,其威力約為朝鮮2009年核試驗的兩倍。
解說:禁核試組織表示,格林尼治時間12日凌晨2時57分51秒(朝鮮當地時間11時57分51秒),朝鮮境內發生「一次具有爆炸特徵的地震活動」,禁核試組織的25個地震監測站監測到了有關數據。
根據測算,此次地震震級為5.0級,其威力大約相當於朝鮮2009年核試驗的兩倍。此次地震發生的位置十分靠近2006年、2009年朝鮮核試驗的地點。
同期:禁核試組織執行秘書托特
進入這個千禧年以來,所有國際社會都遵守了禁核試的原則。無論何時何地,不為任何人展開測試。唯一三次違反原則的國家是朝鮮。
解說:禁核試組織目前在全球有280多處正在運行的監測站點,用於監測世界各國進行核爆試驗的情況。
新華社記者閆歡、王騰飛紐約報道。(完)
(標題)聯合國安理會強烈譴責朝鮮進行核試驗
主持人:聯合國安理會當地時間12日發表媒體聲明,強烈譴責朝鮮進行第三次核試驗,稱朝方此舉嚴重違反了安理會相關決議。來看報道。
解說:安理會當天上午召開緊急閉門會議,討論朝鮮進行核試驗問題。安理會本月輪值主席國、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金星煥在會後宣讀媒體聲明說,安理會理事國就應對朝鮮核試驗引發的嚴重局勢進行了緊急磋商。
同期:聯合國安理會本月輪值主席國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金星煥
安理會強烈譴責這一試驗,此舉嚴重違反了安理會1718號、1874號和2087號決議,因此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明顯威脅仍繼續存在。
解說:聲明說,安理會在今年1月一致通過2087號決議,表示安理會決心在朝鮮再次進行核試驗時採取「重要行動」。
同期:聯合國安理會本月輪值主席國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金星煥根據這一承諾和朝方此次違反決議行為的嚴重性,安理會理事國將立刻著手以安理會決議的形式採取適當措施。
解說:朝鮮中央通訊社當地時間12日宣布朝鮮當天成功進行第三次核試驗。報道稱,此次核試驗針對美國侵害朝鮮合法、和平發射衛星權利的敵對行徑,是朝鮮採取的保衛國家安全和主權的實際對應措施之一。
新華社記者閆歡、王雷紐約聯合國總部報道。(完)
(標題)朝鮮第三次核試驗引起國際社會強烈反應
主持人:朝鮮中央通訊社12日宣布朝鮮當天成功進行第三次地下核試驗後,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以及聯合國、歐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國際組織紛紛作出強烈反應。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中國政府呼籲各方冷靜應對,堅持通過對話協商,在六方會談框架下解決半島無核化問題;美國強烈譴責朝鮮第三次核試驗;韓國緊急召開應對會議,強烈譴責朝鮮核試驗;日本對此提出嚴正抗議;歐盟與北約強烈譴責朝鮮核試驗。(完)
(標題)俄羅斯認為朝鮮應受到國際社會譴責
主持人:俄外交部部長拉夫羅夫當地時間12日表示,朝鮮再次不顧國際法規則、無視聯合國安理會決議,進行了新的核試驗。這種行為不符合國際社會通用標准,應該受到各方面的譴責。來看報道。
同期: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
很明顯,聯合國安理會關於朝鮮問題的決議必須得到實施,朝鮮必須放棄其核計劃和導彈計劃,遵守核不擴散條約。朝鮮必須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密切配合,只有這樣,朝鮮才有可能擺脫在國際社會受到孤立的狀態,才能在包括和平利用核能、空間探索等多個領域參與國際合作。
解說:俄羅斯外交部當天也發表聲明說,朝鮮應該停止非法行動,堅決遵守聯合國安理會的相關決定,完全放棄核計劃和導彈計劃,回到《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和國際原子能機構。
與此同時,俄方希望,朝鮮此番舉動不會被用作朝鮮半島軍事活動增加的借口。俄方呼籲有關各方採取克制態度,繼續六方會談進程,通過政治和外交手段實現朝鮮半島局勢正常化。
同日,俄羅斯緊急情況部發布消息說,與朝鮮接壤的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目前輻射情況穩定。
新華社記者曹妍、代賀、婁琛莫斯科報道。(完)
(標題)海外華僑華人舉行活動喜迎春節
主持人:連日來,海外華僑華人、中國留學生和學者紛紛舉辦各種活動,慶賀中國農歷蛇年新春。
字幕:緬甸
解說:除夕下午,緬甸仰光唐人街熱鬧非凡,21支舞獅隊和5舞龍隊進行了巡遊表演,吸引了很多觀眾沿街觀看,喝彩助威。除巡遊外,緬甸華人社團還向老年人贈送紅包,發揚中華民族尊老的美德。21支舞獅隊11日晚在唐人街進行了舞獅技藝大賽,將緬甸華僑華人慶賀中國農歷蛇年新春活動推向了高潮。在緬甸,無論是春節聯歡晚會、舞獅舞龍巡遊和比賽、拜年隊登門拜年,還是曼德勒福慶宮的春節游藝活動,處處充滿著中華文化元素。
字幕:加拿大多倫多
解說:除夕之夜,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湛山精舍舉行了喜迎農歷新年祈福敲鍾活動,眾多加拿大華僑華人冒著嚴寒前來守歲、撞鍾、燒頭柱香,表達對新年好運的期盼。子夜時分,湛山精舍開山長老性空長老首先撞響了大鍾。隨後,各位嘉賓和民眾依次各撞鍾3下。除了撞鍾,民眾還進入拂堂進香、許願、求簽。湛山精舍是大多倫多地區的名寺。近年來,除夕夜到湛山精舍辭舊迎新,祈福納祥,已經成為當地華僑華人慶祝農歷新春佳節的一個傳統活動。
字幕:保加利亞
解說:龍騰辭舊歲,金蛇喜迎新。在中國農歷新春佳節到來之際,由索非亞大學孔子學院和保加利亞漢語教學學校聯盟主辦的「2013年保·中春節聯歡會」在索非亞18中隆重舉行。中國駐保加利亞大使郭業洲當天還接受了保加利亞國家電視台的采訪,向保加利亞的電視觀眾介紹了中國春節的傳統習俗以及蛇年的美好象徵等。
字幕:匈牙利
解說:2月10日大年初一,匈牙利布達佩斯在這一天舉行大型春節慶祝活動,喜迎蛇年的到來。
出鏡:新華社記者楊永前
我現在是在春節慶祝活動的現場,今天的春節慶祝活動吸引了許多的(華僑)華人以及匈牙利的民眾。在華人進入匈牙利20年的歷史上,像今天這種大型的春節慶祝活動還從來沒有過。
解說:當天,布達佩斯千年公園的B樓張燈結綵,熱鬧非凡。中國駐匈牙利大使肖千應邀為春節慶祝活動剪綵。在這里,喜歡中國功夫的人可以看匈牙利功夫愛好者的表演,對茶道感興趣的人可以品茶,對漢字感興趣的人可以學寫漢字,對中醫感興趣的人可以找大夫咨詢,對雜技感興趣的人還可以欣賞來自廣西雜技團的精彩演出。這一活動由匈牙利主觀價值基金會和匈中文化藝術中心聯合舉辦,並得到歐盟融合基金的資金支持。
同期:匈中文化藝術中心主席切爾凱斯·加博爾
對我們來說,與主觀價值基金會聯合舉辦大型的春節慶祝活動是我們的一個很大的夢想。許多年以來,在匈中文化藝術中心我們一直做著這個夢,現在它終於在2013年變為現實。這個節日的目的是,讓所有的與中國和中國文化有關的機構,如學校、基金會、團體和社會組織一起推介自己。其實,這正是匈中文化藝術中心的任務:我們想給每個人確保一個統一的平台。
解說:中國駐匈牙利大使肖千表示,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的活動最能集中系統地反映中華傳統文化。
同期:中國駐匈牙利大使肖千
相關的活動非常好,不但為匈牙利的朋友、布達佩斯的匈牙利的朋友提供了一個了解接觸中國文化的機會,而且也為在匈牙利的廣大的華僑華人、留學生、中資機構代表包括中國大使館的同志們提供了一個體會春節、體會過年的感覺。所以我非常的高興。
(播發2月13日12:30、13:00)《今日新聞》(午間版)(二)
字幕:馬德里
在西班牙馬德里,西班牙最大的連鎖百貨公司英格列斯百貨10日在馬德里總部「盛裝」慶祝中國農歷蛇年新年。一個巨大的大紅帆布懸掛在商場大門上方,「新年快樂」幾個大字格外醒目。「新年好,歡迎您」的中文大紅條幅,商場內隨處可見的如花團錦簇的大紅燈籠,雕刻成「喜」字的別致燈飾,使人處處感受到中國農歷新年的火熱。這是英格列斯百貨首次為慶祝中國新年舉辦為期十日的大型慶祝活動。
字幕:南非
伴隨著蛇年鍾聲的敲響,千餘名從各地遠道而來的華僑華人齊聚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以東50公里的南華寺,共同迎接新年的到來。
同期:南非人民大會黨主席莫修瓦·萊科塔
首先,今天很高興來到這里,南非是一個文化多元的地方,中國春節非常棒,它會讓南非(文化)更加強大,因為更多的南非人、更多的南非社區了解了中國文化。就像蛇會脫落舊皮一樣,我們現在就像是一條更大更強壯的蛇,謝謝。春節快樂。
解說:為慶祝蛇年春節,中國文化嘉年華在位於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以東50公里的南華寺舉行,吸引了數萬華人華僑和當地民眾。人們通過觀看舞龍舞獅表演、繪燈籠、嘗中國美食、品中國茶、購買手工藝品,感受中國年文化。
同期:南非南華寺住持慧法師
值此新春佳節,金蛇年的來臨,祝大家全球華人新春平安吉祥。也希望大家能夠有如星雲大師所說的「曲直向前福慧雙全」,希望大家一切增福增慧,能夠一切心想事成,阿彌陀佛。
字幕:加拿大溫哥華
解說:第三屆溫哥華春晚在當地的伊麗莎白皇後劇院舉行,一千多名溫哥華人從中體驗到了中西藝術的碰撞。
出鏡:新華社報道員艾倫·坎貝爾
這場晚會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十多個節目來源於世界各地,包括來自中國和加拿大的藝術表演以及其它西方節目等,使其成為一個真正令人難忘的夜晚。
解說:當晚的活動也吸引了很多政界人士參加,其中包括加拿大公民、移民及多元文化部長賈森·肯尼。他表示,華人對加拿大社會做出了重要貢獻。
同期:加拿大公民、移民及多元文化部長賈森·肯尼
更重要的是,華人社區有著自己的特色,他們在加拿大社會的每個角落都日漸獲得成功,包括社會文化和經濟等。談到農歷新年,在十年前農歷新年還只是一個邊緣化的少數族群的節日,現在不同背景的加拿大人都在慶祝這個節日,這就是華人社區的影響。
解說: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劉菲對晚會的多元文化特色表示贊賞。
同期: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劉菲
本次春晚有非常不同的特點,它融合了中西文化。晚會不僅有京劇,還有一些民族舞蹈。正如你所知,加拿大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而這次春晚確實極大地促進了多元文化。同時,中國農歷新年也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型的節慶之一,所以在溫哥華舉辦加拿大全國唯一的一台春晚,這很重要,祝賀晚會成功。
新華社記者黃曉南、馬曉澄、馬丹、劉在、陳航、楊永前、姜賽,哥當、瑪夢、王岩、孫想錄、劉磊、薩博·吉爾拜特、艾倫各地報道。(完)
(標題)「海淘族」越洋購物正流行
主持人:中國春節長假,除了網購、團購、海外代購之外,現在國內的「血拚達人」又興起了一股「海淘」熱:直接到歐美等國家購物網站上購物消費。足不出戶就可以逛遍世界市場,「海外購」正逐漸吸引國內消費者的關注。
解說: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加入「海淘」大軍主要是因為部分商品國內外有較大差價,並且許多消費者認為國外的商品品質比較有保證,使用起來比較放心。
同期走秀網戰略部戰略總監楊曉穎
(「海淘」族)選擇第一國外的品牌一定比中國好的那一部分,比如高端的時尚商品,名牌鞋包、名牌服飾、名牌化妝品。另外是一些大家認為安全性上、質量上國外更可以保障的商品,包括一些知名電器,還有一些保健品、食品方面的。
解說:楊曉穎表示,在海淘過程中也經常會遇到一些糾紛,比如需要退換商品、收到的商品有損壞、購買的商品與商家在網店上描述有差別等問題,她建議在購買前先要了解商家解決爭端的流程,並且在購買時要貨比三家,不要因為貪圖一時的便宜而讓後面的維權工作受到影響。
同期走秀網戰略部戰略總監楊曉穎
海外網站是有一個很強的保護力度的,只要你自己研究透了這一點對商品有不滿意就可以主動地申請退換貨,都是可以得到保障的。當然不足之處是把商品退還到它的原產國或者公司總部,這個路上的時間耗費比較長一些。通常他們使用售後服務時間是20天到30天,這個是長於國內的平均售後時間,國內目前電子行業通常是7天退換貨。
解說:業內人士提醒,除了買什麼有講究之外,掃貨時機也很重要,國內網購一族喜歡在光棍節和春節前網購,因為折扣比較大,但海外淘寶適宜在聖誕節前後出手。以美國為例,美國海淘的最佳時機一般是在聖誕節、感恩節前後,還有新年、勞動節、總統日等,這時商家一般會給出比較大的折扣,會比平時優惠很多。
新華社記者李小虎楊志剛北京報道。(完)
(標題)成品油新定價機制春節後或推出
主持人:剛剛過去的2012年,「四漲四落」的國內成品油價格,使得業內外對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呼聲空前強烈,部分行業機構分析認為,2013年春節後,新機制或隨今年成品油首次調價推出。
解說:專家預測,新的定價機制可能使成品油調價周期從22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工作日,同時取消4%的漲跌幅度,目前調價參考的掛靠油種也能發生變動,市場認可度逐漸下降的辛塔原油可能被其他原油代替。
同期南華期貨有限公司張一偉
油價的三個採集地點發生變化,原來辛塔、迪拜、布倫特三地,新的採集點可能把辛塔去掉,而換成WTI。另外一個4%的原則取消,22個工作的變化的時間期限可能要縮短稱10天左右,所以從現在的措施來看,改革最主要的特點是把原先的期限和幅度給打破。
解說:張一偉表示,新機制的出台將使國內原油變化更加靈活,同時降低囤油的可能性。
據介紹,距上次國內成品油調價已過去兩個多月的時間,而三地變化率始終在1%之間徘徊,就目前國際原油走勢來看,三地變化率數值將難有突破,調價可能性較低。而照此態勢發展,新定價機制最有可能在春節後出台,在國際原油走勢長時間平穩或上行到某一程度時推出。
新華社記者楊牧、林挹華、左江北京報道(完)
(標題)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決定將摔跤剔除出2020年夏季奧運會
主持人:總部位於瑞士洛桑的國際奧委會在當地時間12日召開的執委會會議上經過多輪投票決定,將摔跤剔除出2020年夏季奧運會。而此前外界猜測較多的現代五項、羽毛球、跆拳道等項目則仍然保留在25個大項中。
解說:國際奧委會新聞發言人馬克·亞當斯在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並未正面回應摔跤出局的原因。亞當斯說,希望大家關注確定的25個項目,這是執委會認為作為一個整體對奧運會最有益的項目。
同期:國際奧委會新聞發言人馬克·亞當斯
執委會決定將國際摔跤聯合會管理的摔跤項目剔除出(2020年夏季奧運會的)核心項目。
解說:亞當斯說,執委會的每位成員都收到了項目評估報告,報告全方位評估了每一個項目的具體情況,包括歷史傳統、普及性、受歡迎程度等,但報告並未對項目進行排序,委員們基於這些信息以及個人經驗做出了決定。
同期:國際奧委會新聞發言人馬克·亞當斯
這個決定不是基於摔跤有什麼問題,而是基於其餘25個項目(對奧林匹克運動)有什麼好處。
解說:據介紹,去除摔跤之後的25個項目以及可能新增的一個臨時項目將提交於今年9月7日-10日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5次全會表決批准。
亞當斯反復強調,執委會的投票結果並非最終決定,最終決定將由全會作出。但分析人士指出,由於屆時是將25個項目作為一個整體投票表決,而不會再就單項進行討論,全會基本上不可能否決執委會的決定。
這樣,加上已於2009年10月決定增加的高爾夫球和七人橄欖球,2020年夏季奧運會仍將可能用足國際奧委會規定的28個大項(25個大項+3個臨時大項)的限額。
新華社記者吳陳、王禮陳洛桑報道。(完)
(標題)近百名武裝分子襲擊泰國一軍事基地
主持人:據外電報道,泰國軍方發言人當地時間13日說,近百名武裝分子襲擊了泰國南部一軍事基地,17名武裝人員被打死。(完)
(播發2月13日12:30、13:00)《今日新聞》(午間版)(三)
(標題)(簡訊)敘利亞油罐車隊在黎巴嫩遭武裝分子襲擊
解說:據黎巴嫩媒體當地時間12日報道,向敘利亞運輸成品油的敘利亞油罐車隊當地時間11日午夜在黎巴嫩北部城市的黎波里附近遭武裝分子襲擊,兩輛油罐車被擊中,導致大量成品油泄漏。
據黎巴嫩媒體報道,由於敘利亞遭受國際制裁,成品油短缺,敘利亞油罐車每天通過陸路從黎巴嫩運輸25萬升成品油。有派別指責黎巴嫩此舉違反了國際制裁決定。但黎能源部當地時間12日發表聲明,否認向敘利亞出口成品油。
新華社記者劉順、報道員戴霞貝魯特報道。(完)
(標題)(簡訊)土耳其一架訓練機墜毀致一死一傷
解說:據土耳其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2日,土耳其一架訓練機當天在南部梅爾辛省墜毀,造成一人死亡、另一人受傷。目前,土耳其有關部門正在對這起墜機事件展開調查。
新華社記者戚燕凌、鄭金發安卡拉報道。(完)
(標題)(簡訊)巴克萊銀行利潤大降計劃裁員3700人
解說:英國巴克萊銀行當地時間12日發布中期戰略報告,計劃未來3年裡逐年削減成本,並在今年裁員3700人。
財報顯示,巴克萊銀行去年稅前利潤為2.46億英鎊(約合3.84億美元),大大低於2011年的59億英鎊(約合92億美元)。去年,該銀行為誤導消費者購買產品而撥備了巨額賠償資金。
新華社記者董翔、張越男、馮千,報道員羅翔倫敦報道。(完)
(標題)午間食客:蛇年春節話「俄式餃子」
主持人:餃子,是中國北方人民經常食用的傳統美食,在過年期間,餃子更是非常受歡迎的食品。而在臨近中國北方大地的俄羅斯,人們日常生活中也有「餃子」這種食品。不過,俄式餃子在製作和食用的過程卻有些不同。今天的午間食客,帶您了解俄式餃子。
解說:俄式餃子通常比中國餃子個頭小一些,形狀像帶有光環的土星,或者像兩頂草帽對到一起。和面時,用的也是小麥粉,麵粉里要加雞蛋和水,有時候也加少許牛奶。最傳統的俄式餃子餡是一個小肉團子,由牛肉、豬肉或羊肉混合組成,里邊再放上洋蔥,有時候也會放蒜和黑胡椒,所有這些放到攪拌機里攪成肉餡。
餃子的餡兒也多種多樣,比如熊肉、鹿肉或魚肉。也有人喜歡吃素餡餃子,例如土豆餡、蘑菇餡或者包心菜餡。而更新奇的是,水果餡的餃子也受到部分俄羅斯人的喜愛。
餃子包好之後,一般會放冰櫃里冷凍保存。在食用時將其投入沸水,或者魚湯、肉湯、蔬菜湯中煮。不過俄式餃子不用煮得「三起三落」,一般煮到餃子第一次浮起來,然後再煮個三五分鍾,就好了
俄羅斯人傳統上食用餃子時,是把各種調味醬澆到餃子湯上,攪拌後食用,調味醬包括番茄醬、蛋黃醬、酸奶油等。不過近幾年更流行的吃法是像中國一樣,吃餃子時蘸醋、醬油或者芥末,因為這樣可以解膩。
餃子何時進入俄羅斯目前尚不明確,有一種說法認為,餃子來自中國,被蒙古人帶到西伯利亞,之後又傳入歐洲。在俄羅斯,餃子最早流行於寒冷的西伯利亞地區,因易於攜帶、熱量高、食用方便,當時非常受獵人的歡迎。
餃子現在已經走上俄羅斯全國各地民眾的餐桌。俄羅斯人吃餃子並沒有固定在某個節日,它只是一種日常食物,在一般超市都可以買到。不過俄羅斯人也喜歡自己在家包餃子。老老少少在一起一邊包、一邊聊天,其樂融融。
新華社記者曹妍,婁琛,曲曦,莫斯科報道。(完)
(標題)各類遊艇亮相2013年洛杉磯遊艇展
主持人:為期3天的2013年洛杉磯遊艇展日前在美國洛杉磯會展中心舉行。現在就讓我們跟隨鏡頭一起去看一看。
解說:洛杉磯遊艇展是美國西海岸最大的遊艇展。今年吸引了上百個遊艇商參展,從售價僅1萬多美元的小型遊艇到幾十萬美元的豪華遊艇,應有盡有。盡管美國經濟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復甦態勢,但是主辦者和參展廠家對今明兩年的銷售市場均信心滿滿。
同期:洛杉磯遊艇展總監戴夫·傑佛瑞
這是第54年舉辦洛杉磯遊艇展,我們是最早在洛杉磯會議中心舉辦展銷會的參展商之一。今年(美國)經濟回暖,消費者的購買力以及對美國經濟的發展趨勢的信心也增強。所以,我們認為今年遊艇業的銷售會非常成功。
解說:今年展出的各類遊艇,在發動機的小型化和節能技術上均做了不少改進,同時更加註重操作的便捷。此外,從全球市場范圍的角度看,摩托艇的銷售重心在逐漸東移,亞洲成為新的開發市場。
新華社記者柳絲、報道員羅育高、王茜洛杉磯報道。(完)
(標題)紐約時裝周:譚燕玉2013秋冬女裝再掀中國風
主持人:節目最後一起走進紐約時裝周。當地時間10日,華裔女設計師譚燕玉攜其原創品牌VivienneTam在紐約時裝周舞台上展示了她的2013秋冬季最新設計,這一次,紅黑元素再掀中國風。
解說:在本季的設計中,譚燕玉運用黑色、白色與紅色大膽搭配,融合中國元素,並再現傳統波普藝術的特點。她表示,希望能採用大眾且易於辨別的圖案傳達希望、愛以及文化間的交流。
同期:華裔女設計師譚燕玉
這一系列主要表達了中國和美國兩國間文化的對話、改變和覺醒。中國產生了新一屆國家領導人,同時奧巴馬連任美國總統,所以我希望表達希望和愛,並創建兩國之間的對話交流。
解說:在服裝面料選材方面,譚燕玉展現了完美的「混搭」風范—絲綢與皮革、羊毛相互搭配,加以漢字和中國紅等元素。
同期:華裔女設計師譚燕玉
(我選用的)顏色是很基礎的,紅色和黑色,這兩種色彩很強烈、很大膽。我的靈感來自於朋克運動和流行文化,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樣。
解說:譚燕玉在本季服裝中將東西方文化相融合,並秉承當下潮流,服飾多以前衛的設計風格和高科技合成的技術打造出具有男子氣概的寬松輪廓,流露出強烈的自我意識。
同期:世界時尚資訊網女裝編輯傑奎琳·瓊斯
通常女性的著裝都是根據我們的身形裁剪的,以展現我們的輪廓,而現在你看到的這個輪廓真的離身材有一段距離,它展示的是衣服,而不是穿著強調身材衣服的身體。我認為這是最有意思的。
解說:譚燕玉是中國土生土長的設計師,在歐美時裝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她於1990年創立以自己英文名字命名的品牌「VivienneTam」,其設計一貫將東方古典元素和西方現代色彩相結合,獨樹一幟。
新華社記者霍思穎,報道員雷斐然、克麗絲廷·席弗納紐約報道。(完)
主持人:以上是本檔新聞的全部內容,感謝收看,再見。
9. 釣魚島島主的由來
栗原國起是釣魚島所謂的日本「擁有者。
釣魚島是中國在明朝或之前已發現的島嶼,明朝及清朝開始亦已對釣魚島有實質控制,並將其劃為台灣附屬島嶼,然而日本則以清朝政府沒有對釣魚島有主權宣示行為,故日方可以基於「無主地」先佔的法理取得該島主權。
1895年,日本福岡人古賀辰四郎到釣魚島開墾,日本內務省1896年8月以免使用費及期限30年為條件,將釣魚島「租借」給古賀,他則在島上建造碼頭、海產加工工廠、宿舍等,從事鳥毛、貝類、珊瑚、玳瑁加工,並製造各種魚類罐頭,還種植農作物,至1909年時共有90戶共248人在島上居住,古賀辰四郎的次子古賀善次則於1918年繼承釣魚島的事業。
釣魚島的無償租借期1926年屆滿,古賀善次向日本政府繳納租金,至1932年成功向日本政府「購買」釣魚島,而釣魚島列嶼除大正島仍是「日本國有地」,其餘包括釣魚島等四個主要小島,成為古賀家「私有地」。
1972年,埼玉縣大宮市企業家栗原國起向古賀家「買下」釣魚島列嶼的南小島和北小島,古賀善次1978年去世後,其妻花子將釣魚島賣給栗原家,栗原則將島嶼租回日本政府管理,如2010年度,日本政府要支付釣魚島2110萬日圓租金;北小島和南小島則要150萬和190萬日圓租金;黃尾嶼「擁有者」為栗原和子,租金不公開。
10. 釣魚島屬於中國歷史依據和國際法依據有那些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都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這是有充分依據的。中外大量史料證明,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我們不妨通過這些史料回顧一下釣魚島的歷史。
1372年(明洪武五年),中國明朝太祖派楊載作為招撫使出使琉球國,即現在的沖繩。琉球國王察度派其弟隨同楊載乘船到中國朝貢。從此,琉球國成為中國的藩屬國,中國與琉球建立起長達500年的友好交往關系。這期間,琉球國王登基時中國派出的冊封使船共計24次,每次都以釣魚島列島為海上航標前往琉球。許多赴琉冊封使都留下了對釣魚島群島的記載,如1534年明朝冊封使陳侃所著《使琉球錄》,1562年明朝冊封使郭汝霖所著《使琉球錄》,1579年明朝冊封使蕭崇業所著《使琉球錄》、冊封副使謝傑所著《琉球錄撮要補遺》,1606年明朝冊封使夏子陽所著《使琉球錄》,1683年清朝冊封使汪輯所著《使琉球雜錄》,1719年清朝冊封副使徐葆光所著《中山傳信錄》,1756年清朝冊封副使周煌所著《琉球國志略》等。這些記載都表明,釣魚島屬於中國,而不屬於琉球。
1373年(明洪武六年),福州海防將領張赫率舟師巡海,在福建省牛山洋海域驅趕倭寇,追擊至琉球大洋。當時,釣魚島所處的「閩海」已被納入中國的海防範圍之內。
1403年(明永樂元年),《順風相送》一書明確記載了中國海上航線和途徑島嶼,其中「福建往琉球」航路上有「釣魚嶼」和「赤坎嶼」,即今天的釣魚島、赤尾嶼。
1556年(明嘉靖三十五年),受明朝政府派遣赴日本考察的鄭舜功撰寫了《日本一鑒》。書中繪制的「滄海津鏡」圖中有釣魚嶼,並寫道「釣魚嶼小東小嶼也。」所謂「小東」,即當時台灣別稱,說明當時中國已從地理角度認定釣魚島是台灣的附屬島嶼。
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明朝駐防東南沿海的最高將領胡宗憲主持、鄭若曾編纂的《籌海圖編》一書,明確將釣魚島等島嶼編入「沿海山沙圖」,納入明朝的海防範圍內。
1605年(明萬曆三十三年),徐必達等人繪制的《乾坤一統海防全圖》,該圖與1621年(明天啟元年)茅元儀繪制的中國海防圖《武備志·海防二·福建沿海山沙圖》,都將釣魚島等島嶼劃入中國海疆之內。
1629年(明崇禎二年),茅瑞徵撰寫的《皇明象胥錄》,將釣魚島列入中國版圖。
1650年,琉球國相向象賢監修的琉球國第一部正史《中山世鑒》記載,古米山(亦稱姑米山,今久米島)是琉球的領土,而赤嶼(今赤尾嶼)及其以西則非琉球領土。
1708年,琉球學者、紫金大夫程順則所著《指南廣義》記載,姑米山為「琉球西南界上之鎮山」。
1722年(清康熙六十一年),清朝政府巡查台灣的官員黃叔璥所著《台海使槎錄》中,對中國在釣魚島巡航有詳細的實地記載,並記載了一處由海岸切入釣魚島的人工小港。
1767年(清乾隆三十二年),來華法國人、耶穌會士蔣友仁繪制出《坤輿全圖》,將釣魚島列入中國版圖。
1785年,日本學者林子平著《三國通覽圖說》,其附圖「琉球三省並三十六島之圖」將釣魚島列在琉球三十六島之外,並與中國大陸繪成同色,意指釣魚島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此為日本最早記載釣魚島的文獻。
1809年,法國地理學家皮耶·拉比等繪《東中國海沿岸各國圖》,將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繪成與台灣島相同的顏色。
1811年,英國出版的《最新中國地圖》,明確標明釣魚島為中國領土。
1859年,美國出版的《柯頓的中國》,將釣魚島列入中國版圖。
1863年(清同治二年),《皇朝中外一統輿圖》中的「大清一統輿圖」等,明確載有釣魚嶼、黃尾嶼、赤尾嶼。
1871年(清同治十年),陳壽祺等編纂的《重纂福建通志》卷八十六將釣魚島列入海防沖要,隸屬台灣府噶瑪蘭廳(今台灣省宜蘭縣)管轄。
1877年,英國海軍編制《中國東海沿海自香港至遼東灣海圖》,將釣魚島看作台灣的附屬島嶼,與日本西南諸島截然區分開。
1884年,日本人古賀辰四郎聲稱首次登上釣魚島,發現該島為「無人島」。日本政府隨即對釣魚島開展秘密調查,並試圖侵佔。
1885年9月6日(清光緒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中國《申報》指出:「台灣東北邊之海島,近有日本人懸日旗於其上,大有占據之勢」。
1885年9月22日,沖繩縣令在對釣魚島進行秘密調查後,向內務卿山縣有朋密報稱,這些無人島「與《中山傳信錄》記載的釣魚台、黃尾嶼和赤尾嶼應屬同一島嶼」,已為清朝冊封使船所詳悉,並賦以名稱,作為赴琉球的航海標識,因此對是否應建立國家標樁心存疑慮,請求給予指示。同年10月9日,內務卿山縣有朋致函外務卿井上馨徵求意見。10月21日,井上馨復函山縣有朋認為,「此刻若有公然建立國標等舉措,必遭清國疑忌,故當前宜僅限於實地調查及詳細報告其港灣形狀、有無可待日後開發之土地物產等,而建國標及著手開發等,可待他日見機而作」。井上馨還特意強調,「此次調查之事恐均不刊載官報及報紙為宜」。因此,日本政府沒有同意沖繩縣建立國家標樁的請求。
1890年1月13日,沖繩縣知事又請示內務大臣,稱釣魚島等島嶼「為無人島,迄今尚未確定其管轄」,「請求將其劃歸本縣管轄之八重山官署所轄」。
1893年11月2日,沖繩縣知事再次申請建立國標以劃入版圖。日本政府仍未答復。
1894年5月12日,沖繩縣秘密調查釣魚島的最終結論是:「沒有關於該島之舊時記錄文書以及顯示屬我國領有的文字或口頭傳說的證據。」
1894年7月,日本發動甲午戰爭。同年11月底,日本軍隊佔領中國旅順口,清朝敗局已定。在此背景下,12月27日,日本內務大臣野村靖致函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認為「今昔形勢已殊」,要求將在釣魚島建立國標、納入版圖事提交內閣會議決定。1895年1月11日,陸奧宗光回函表示支持。同年1月14日,日本內閣秘密通過決議,將釣魚島「編入」沖繩縣管轄。
1895年4月17日,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被迫與日本簽訂不平等的《馬關條約》,將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割讓給日本,包括釣魚島。日本從此時起至1945年戰敗投降,對包括釣魚島在內的台灣實行了50年殖民統治。
1900年,日本將釣魚島改名為「尖閣列島」。
1943年12月1日,當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曙光初露之時,中、美、英三國發布《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發布《波茨坦公告》(同年8月蘇聯加入),其第八條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之其他小島。」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在《日本投降書》第一條及第六條中均宣示,「承擔忠誠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項規定之義務」。
1951年9月8日,美國及一些國家在排除中國的情況下,與日本締結了「舊金山對日和平條約」(簡稱「舊金山和約」),規定北緯29度以南的西南諸島等交由聯合國託管,而以美國作為唯一的施政當局。需要指出的是,該條約所確定的交由美國託管的西南諸島並不包括釣魚島。
1951年9月18日,周恩來外長代表中國政府鄭重聲明,「舊金山和約」由於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准備、擬制和簽訂,中國政府認為是非法的、無效的,因而是絕對不能承認的。
1952年2月29日、1953年12月25日,琉球列島美國民政府先後發布第68號令(即《琉球政府章典》)和第27號令(即關於「琉球列島的地理界限」布告),擅自擴大託管范圍,將中國領土釣魚島劃入其中。
1971年6月17日,美國與日本簽署了《關於琉球諸島及大東諸島的協定》(又稱「歸還沖繩協定」),將琉球諸島和釣魚島的「施政權」「歸還」日本。中國政府和人民以及海外華僑華人對此表示強烈反對。中國外交部發表嚴正聲明,強烈譴責美、日兩國政府公然把中國領土釣魚島劃入「歸還區域」。台灣當局對此也表示堅決反對。
1972年,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談判過程中,兩國領導人著眼大局,就擱置釣魚島爭議,優先實現邦交正常化達成諒解。例如,周恩來總理在1972年7月28日同當時的日本公明黨委員長竹入義勝進行會談時曾指出:「不必觸及釣魚島問題,與邦交正常化相比,這不是問題。」周恩來關於從中日關系發展的大局出發,把釣魚島問題暫時擱置起來的思想為後來兩國簽署和平友好條約談判所繼承。
1978年8月10日,鄧小平會見前來參加《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字儀式的日本外務大臣園田直時指出:中日之間並不是沒有任何問題,比如釣魚島問題、大陸架問題。這樣的問題,現在不要牽進去,可以擺在一邊,以後從容地討論,慢慢地商量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辦法;我們這一代找不到辦法,下一代、再下一代會找到辦法的。最終,雙方一致同意將釣魚島問題留待以後解決。
根據以上史實,按照國際法的原則,可以斷定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1. 根據國際法的「先佔」原則,釣魚島無疑屬於中國。「先佔」是國際法上領土取得的合法方式之一。各種史料均表明,中國遠比日本更早地發現並有效地開發和利用釣魚島,在日本人首次登上釣魚島並發現該島為所謂的「無人島」之前,中國已對釣魚島實行了長期管轄。日本單方面宣布釣魚島「無主地」並進行「佔有」,不能得到國際法的支持。日本官方文件顯示,日本從1885年開始調查釣魚島到1895年正式竊占,始終是秘密進行的,從未公開宣示,因此進一步證明其對釣魚島的主權主張不具有國際法規定的效力。
2. 依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通過不平等的《馬關條約》迫使清朝割讓的包括釣魚島在內的「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應於二戰後歸還中國。日本政府也通過《日本投降書》承諾,履行《波茨坦公告》規定的義務。我們強調釣魚島是中國的領土,是在貫徹《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法文件規定,捍衛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
3. 美日對釣魚島私相授受是非法無效的,不能作為日本擁有釣魚島主權的法律依據。1951年締結的「舊金山和約」,是美國排除中國、蘇聯兩大主要同盟國參與,一手包辦的對日和約。而此後琉球列島美國民政府擅自把釣魚島劃入託管范圍,沒有任何法律依據。1971年6月美日簽署的「歸還沖繩協定」,將琉球群島和釣魚島的「施政權」「歸還」給日本,是美日拿中國領土私相授受,完全是非法的。
4. 日本以「時效取得」原則取得釣魚島主權的理由不成立。根據國際法有關以「時效」方式取得領土的規定,一個國家在沒有任何國家抗議或反對的情況下,連續實際佔領和控制管理某一領土達到一定的期限以上,即可獲得對該土地的主權。日本如欲以時效方式取得釣魚島主權,必須在中國長期默許、不提出異議的前提下才能實現。但事實上,不論是中國中央政府還是台灣地方當局,在對釣魚島主權問題的表態上,長期以來都是非常堅定、明確和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