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輕微傷派出所處理期限多長時間
根據公安部125號令復《公安機關辦理行制政案件的程序規定》的規定,一般是30日之內,案情重大復雜的可以延長30日。
第一百四十一條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辦理其他行政案件,有法定辦案期限的,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辦理。
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對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逃跑等客觀原因造成案件在法定期限內無法作出行政處理決定的,公安機關應當繼續進行調查取證,並向被侵害人說明情況,及時依法作出處理決定。
2. 派出所處理輕微傷案件的規定時限是多久
根據公安部125號令《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的程序規定》的規定,一般是30日之內,案情重大復雜的可以延長30日。
第一百四十一條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辦理其他行政案件,有法定辦案期限的,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辦理。
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對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逃跑等客觀原因造成案件在法定期限內無法作出行政處理決定的,公安機關應當繼續進行調查取證,並向被侵害人說明情況,及時依法作出處理決定。
(2)輕微傷派出所處理期限擴展閱讀:
輕微傷害治安處罰
1、輕微傷不構成刑事案件,沒有刑事責任、只有行政責任(治安處罰)和民事賠償責任。一般輕微傷可以由公安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後不再處罰;若調解不成可處罰款或15天以下行政拘留。
2、拘留或罰款:
(1)、給予雙方治安處罰,應由縣級公安局決定。
(2)、拘留是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殘疾人或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拘留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3)、罰款可以是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嚴重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
(4)、可以既拘留、又罰款,即並罰。
依據:《治安處罰法》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3、立案起訴步驟:寫好起訴狀,帶上身份證、相關證據(是對方打的證據、治療花費的證據等),到法院的立案庭請求立案,然後等到法院通知參加庭審。
3. 輕微傷,派出所調解有時間規定嗎
應當在傷情鑒定文書出具後的3個工作日內完成調解。
《公安機關辦理傷害案件規定》第三十六條
調解原則上為一次,必要時可以增加一次。對明顯不構成輕傷、不需要傷情鑒定的治安案件,應當在受理案件後的3個工作日內完成調解;對需要傷情鑒定的治安案件,應當在傷情鑒定文書出具後的3個工作日內完成調解。
對一次調解不成,有必要再次調解的,應當在第一次調解後的7個工作日內完成第二次調解。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八十三條
調解一般為一次。對一次調解不成,公安機關認為有必要或者當事人申請的,可以再次調解,並應當在第一次調解後的七個工作日內完成。
(3)輕微傷派出所處理期限擴展閱讀
不可依法調節范圍:
《公安機關辦理傷害案件規定》
第三十條 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情節較輕尚不夠刑事處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雙方當事人同意,公安機關可以依法調解處理:
(一)親友、鄰里或者同事之間因瑣事發生糾紛,雙方均有過錯的;
(二)未成年人、在校學生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
(三)行為人的侵害行為系由被害人事前的過錯行為引起的;
(四)其他適用調解處理更易化解矛盾的。
可以依法調節范圍:
《公安機關辦理傷害案件規定》
第三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調解處理:
(一)雇凶傷害他人的;
(二)涉及黑社會性質組織的;
(三)尋釁滋事的;
(四)聚眾斗毆的;
(五)累犯;
(六)多次傷害他人身體的;
(七)其他不宜調解處理的。
4. 輕微傷派出所處理期限就是不出處理結果咋辦老說調解對方不認可咋辦
可能會調解,調解不成,各自訴訟。輕微傷屬於民事范圍。
5. 輕傷案件和輕微傷派出所處理有期限嗎
如果雙方因打架都受到傷害,一般派出所都是先進行調解,調解不成先對雙方行為人作出行政處罰(涉嫌致人輕傷的行為人提請檢察院起訴,承擔刑事責任),然後告知雙方就有關民事賠償部分到法院訴訟解決。
6. 致人輕微傷派出所立案後多長時間可以抓人
受害人到當地派出所報案或者群眾打電話舉報,派出所在接受受害人的報案或者人民群眾的舉報之後,往往就會出警到現場進行處理,然後會委託法醫鑒定部門進行傷情鑒定,如果鑒定傷情為輕微傷,則案件屬於治安案件,公安機關會在傷情鑒定後的三天內抓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規定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1、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2、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
3、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6)輕微傷派出所處理期限擴展閱讀:
輕微傷派出所抓人流程的流程一般是:
受害人到當地派出所報案或者群眾打電話舉報,派出所在接受受害人的報案或者人民群眾的舉報之後,往往就會出警到現場進行處理,然後會委託法醫鑒定部門進行傷情鑒定,
如果鑒定傷情為輕微傷,則案件屬於治安案件,公安機關會在傷情鑒定後的三天內抓人,抓人後在具體審問了解案件情況後,就可以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規定規定,對打人者處以十五日以下的拘留和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如果不想治安拘留,打人者可以和當事人在公安機關的辦案人員的調解下達成協議,賠償當事人的因為傷情就醫的醫葯費、因傷造成的誤工費以及因傷產生的交通費、營養費等。只要能夠與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打人者就可以不必被拘留。
因此,輕微傷案件派出所一般會進行審問調解,如果涉案雙方達成協議,就可以將其釋放。如果雙方矛盾無法調解,達成不了協議,當事人可以要求對公安機關對打人者進行行政拘留和民事賠償。
也可以到法院直接訴訟要求賠償。而且,對於輕微傷案件,公安機關必須在三十天以內進行結案,對違法人員進行行政處罰和民事賠償,並且公安機關在處理案件的同時要發函通知到該案件打人者的家屬。
但是,一般來說,輕微傷屬於治安案件,屬於民事糾紛,大多數都是打架雙方進行試下調解達成賠償協議就行。
如果打人造成被害人輕傷及其以上的損害,則此時就會被認定為故意傷害罪,這種情況下對打人者的處罰自然也會比較重。
7. 輕微傷派出所處理需要多長時間
警方受理的治安案件一般要在30日處理完畢,傷害案件中的鑒定時間不計算在內專。
法律屬規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九條 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30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30日。
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8. 被人打了,構不成輕微傷,派出所一般怎麼處理
拘留和罰款。
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九條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8)輕微傷派出所處理期限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七條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9. 打架斗毆造成輕微傷案件派出所處理要多長時間
如果是一般性的打架斗毆案件,在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時,一般不應超過專30日。
10. 法醫鑒定輕微傷已經出來了,派出所遲遲不做處理怎麼辦
答:
如果遲遲不處理,可以去詢問,不滿意可以向上一級申訴。
公安機關執法細則第十章第8條
1、人身損害賠償,指的是自然人的生命、健康、身體受到不法侵害,造成傷害、殘疾、死亡及精神損害,要求賠償義務人以財產進行賠償的侵權法律制度。
2、人身損害賠償,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自然人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法律制度。
3、人身損害賠償的權利主體是自然人,客體是身體健康權或生命權,賠償的方式是財產賠償,賠償的義務人是致人損害的致害方。所謂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就是指因侵害自然人的身體健康權或生命權而提起訴訟的案件。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是因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案件,包括因賠償義務人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權行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情形。
4、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歸責原則是處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基本准則。在審判實踐中非常重要,歸責原則主要包括:過錯責任原則;過錯推定責任原則;無過失責任原則;公平責任原則。
資料來源:網路:人身損害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