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注冊資本現在都是認繳,如果我一直不繳,請問有什麼後果
所謂認繳制指的是,比如,我打算設立一個注冊資本100萬元的公司,但是我現在沒有100萬元,那麼我可以承諾我將在十年之內將100萬元實際繳清,那麼現在的這種沒有繳清的狀態就叫做認繳。而如果你現在有100萬元可以交納,那麼實際繳納為100萬元就叫做實繳。
於是很多投機的人就開始動起了歪腦筋。他會想,既然法律這樣規定,那我就隨意誇大我的注冊資本就好了,比如我打算注冊一個億,然後我承諾我100年之內交清,可是天都知道我活不到100歲,到時候我就可以什麼都不管了,等於永遠不用交上這筆錢。
因為法律這樣規定的目的是盡可能的為更多的人創造創業機會,但是法律並不是傻子,法律當然知道,很多人會鑽這樣的空子。所以這樣的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因為法律同時規定了,當一個公司,如果存在資不抵債,或者股東抽逃出資等現象的時間,如果此時有債權人起訴公司,而公司又沒有足夠的資產來償還債務的時候,該筆債務就會追究到股東的頭上。
簡單的說,如果你注冊了一個注冊資本一個億的公司,但是實際上你並沒有為公司注入一個億的資產。如果你的公司一直運營狀況良好那還好說,假如一旦你的公司存在對外債務,而公司的資產又不足以清償這些債務的時候,法院就會要求所有的出資人必須在現在就要繳清當時你認繳的所有資本。也就是說此時你就不能再要求我100年後再把我的一個億交齊。
『貳』 注冊資本現在都是認繳,如果我一直不繳,請問有什麼後果
1不是的,公司法取消實繳資本,其主要用意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資金,防止資金閑置。
在公司注冊的時候,股東之間互相約定期限交足注冊資金。這樣就防止了資金閑置。
在實行實收資本的時候,公司有個資本維持原則,即公司得經常維持至少與注冊資本相符的財產。這樣公司的信用才得以維持。但是,這樣也造成了資金閑置。因為,公司實收資本的時候,為防止公司信用和實際財產不相符,公司法嚴禁抽逃出資,刑法上有相應的罪名,叫抽逃出資罪。這樣,在公司剛成立的時候,並沒有很多生意可做,與注冊資本相符的資金就閑置在公司賬戶上不能夠使用(不以公司名義時候,就破壞了公司財產獨立性)。不利於經濟的發展。
2014年3月1日,注冊資本認繳制正式實施。這樣,公司股東在公司注冊的時候,只需要認繳夠注冊資本,不必提交驗資報告(除少數仍然實行實收資本的公司外),股東在認繳注冊資本的時候,即承擔了對公司的責任,即股東對公司的責任就以認繳的出資額為限。這樣,股東們辦公司的成本大大降低,股東可先交一部分資金維持公司運轉,然後等到生意來的時候,再把資金注入公司賬戶,完成生意。這樣就能充分利用好資金,防止資金閑置。
所以,認繳制的注冊資本只需約定一個期限,並不是要求每年繳多少。而是根據實際情況,根據經營情況把注冊資本繳入(上述期限還可進行改變)。
那麼,當你一直不繳,那麼可能引起下列情形的發生:1,公司無法正常運轉,公司運營需要資金的。2,該股東需要對公司和其他已經實繳的股東負違約責任。
PS::::不懂還可繼續問。。。
『叄』 商事登記制度-認繳資本繳納期限
(1)注冊資本認繳期限由股東自行約定。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我們可知,注冊資本認繳期限由股東自己約定,法律不做限制。關於注冊資本認繳期限,根據目前注冊資本制度是認繳制度。
也就是說在辦理營業執照的時候,工商局不再需要驗資報告,而且注冊資本金額的多少以及注冊資本認繳的期限都是由股東自行約定,只要在公司章程中載明就可以了。
所以,關於注冊資本認繳期限的規定就是由股東自行約定。
(2)注冊資本認繳期限並不是越長越好。
正因為注冊資本認繳期限是股東自己約定,於是部分創業者就認為注冊資本認繳期限是不是越長越好,其實並非如此。
因為注冊資本認繳期限等信息以後均是向社會公眾公示的信息,如果客戶看到股東長期沒有向公司實際繳納注冊資本,有可能會認為股東沒有實力,會降低對該個公司的信用評級,從而可能影響公司業務。
認繳金額、出資時間雖是公司股東(發起人)內部的自行約定,但也要切合實際:比如股東認繳的注冊資本應當與公司規模、股東自身經濟實力相匹配等。
出資時間應當為固定期限,且符合公司經營實際,不得約定為無期限或超過公司的經營期限。
因此對於公司注冊資金認繳時間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就可以了。
(3)若規定的認繳期限內未能足額出資,應承擔相應責任。
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3)注冊資本認繳制年限擴展閱讀:
注冊資本認繳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1、實行認繳制也相應配套出台了《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條例規定企業必須在公示系統如實公示認繳、實繳額,便於公眾查詢。假如別人與你簽訂大額經濟合同前查到你公司實繳額較少,那麼人家可能會懷疑你的實際履約能力,也許合同就簽不了,生意就黃了。
2、認繳資金也並非越多越好,如果在約定期限內未完成出資,需要承擔相應責任,但是可以在約定出資期限屆滿前做注銷登記。
3、股東要按照自主約定並記載於公司章程的認繳出資額、約定的出資方式和出資期限向公司繳付出資,股東未按約定實際繳付出資的,要根據法律和公司章程承擔民事責任。
4、如果股東沒有按約定繳付出資,已按時繳足出資的股東或者公司本身都可以追究該股東的責任。如果公司發生債務糾紛或依法解散清算,沒有繳足出資的股東應先繳足出資。
網路-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
『肆』 股東出資認繳期限最長為多少年
股東繳納出資期限,應當由公司章程規定。出資時間雖是公司股東(發起人)內部的自行約定,但也要切合實際,一般就是20年,20年後可以繼續變更認繳期限。
《公司法》第二十八條 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4)注冊資本認繳制年限擴展閱讀:
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的好處:
一是減少投資項目審批,最大限度地縮小審批、核准、備案范圍,切實落實企業和個人投資自主權。對確需審批、核准、備案的項目,要簡化程序、限時辦結。同時,為避免重復投資和無序競爭,強調要加強土地使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管理,發揮法律法規、發展規劃、產業政策的約束和引導作用。
二是減少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按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原則,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生產經營活動和產品物品的許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各類機構及其活動的認定等非許可審批。
三是減少資質資格許可,對不符合行政許可法規定的,一律予以取消;按規定需要對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進行水平評價的,改由有關行業協會、學會具體認定。
四是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降低收費標准,建立健全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制度
『伍』 注冊資本認繳有期限嗎
目前注冊資本制度是認繳制度,也就是說在辦理營業執照的時候,工商局不需要驗資報告,而且注冊資本大小和注冊資本認繳期限都是由股東自行約定,只要在公司章程中載明就可以。所以,關於注冊資本認繳期限的規定就是股東自己約定。公司注冊資本改為認繳制,除了銀行、保險等企業,承諾認繳多少,何時繳多少都可以,但承諾二年內繳清如果不繳清就是違背承諾,所以可以及時繳清也可以修改章程中繳清期限。
『陸』 注冊公司認繳年限是多久
注冊資本認繳期限都是由股東自行約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五條 有限責任公司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的第(五)條中列出:股東的出資方式、出資額和出資時間,說明出資時間是可以自行商定的。
注冊資本認繳期限並不是越長越好。若規定的認繳期限內未能足額出資,應承擔相應責任。
(6)注冊資本認繳制年限擴展閱讀:
第二十六條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
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七條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
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