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變更訴訟請求的期限
在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合並審理。所以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第一百四十條規定,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232條規定,在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合並審理。
(1)增加訴訟請求的期限擴展閱讀:
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時限,是指在民事訴訟中,法律規定或者法院指定的當事人能夠有效增加、變更訴訟請求的期限。
2002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定》)規定了當事人的舉證期限,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證據材料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喪失提出證據的權利,就喪失了證明權。喪失了證明權,也就意味著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權利主張和事實主張失去實際存在的意義。
在喪失證明權後,當事人再增加、變更訴訟請求也毫無現實意義。因此,從時限上來完善增加、變更訴訟請求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2. 立案時已經有了訴訟請求,在開庭時能不能增加訴訟請求,如何更改訴訟請求呢
立案時已經有了訴訟請求,在開庭時可以增加訴訟請求。
法律之所以要規定增加、變更訴訟請求的期限,一方面是為了提高辦案效率、節約司法成本;另一方面是讓當事人慎重對待自己的訴訟請求,平衡訴訟雙方的權利義務。
當事人需要注意的是,在訴訟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時限完成增加、變更訴訟請求,如果對方未按規定提出,應及時要求法院不予採信或者要求重新指定舉證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訴訟請求變更的程序要求
1、訴訟請求的變更應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
對變更訴訟請求期限的規定和表述不統一,包括「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一審舉證期限內」和「舉證期限屆滿前」,因一般認為舉證期限應在法庭辯論結束前,因此,當事人應在法庭辯論結束前提出訴訟請求變更的申請。
2、二審程序中能否變更訴訟請求。
當事人二審中不能增加獨立的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否則該主張將未經一審審理而直接二審審理後進行判決,違反了審級管理,損害當事人審級利益。同理,二審階段不得變更訴訟請求。
3、訴訟請求的變更所涉及的新的訴訟請求應屬於同一人民法院管轄,不違反專屬管轄,屬於人民法院主管范圍,否則將不符合起訴條件。
一、依據的法律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第一百四十條:「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三十二條:「在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合並審理。」
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四條第三款:「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第三十五條 :「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者民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規定第三十四條規定的限制,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解讀:
從上述法律規定可以看出:
1、我國《民事訴訟法》確定了當事人可以增加、變更訴訟請求的權利;
2、增加訴訟請求應在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提出;
3、變更訴訟請求要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法律之所以要規定增加、變更訴訟請求的期限,一方面是為了提高辦案效率、節約司法成本;另一方面是讓當事人慎重對待自己的訴訟請求,平衡訴訟雙方的權利義務。
當事人需要注意的是,在訴訟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時限完成增加、變更訴訟請求,如果對方未按規定提出,應及時要求法院不予採信或者要求重新指定舉證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法院支持的情況:
1、所謂增加訴訟請求,是指以原訴訟請求為基礎,增加訴訟請求的事項或者提高訴訟請求的量。例如:在離婚訴訟中,原告請求子女由自己撫養,後又增加要求被告承擔撫養費,即為增加訴訟請求事項;又如在離婚訴訟中,原告將撫養費的數額從500元增加到800元為增加訴訟請求的量。
2、所謂變更訴訟請求,是指當事人要求對方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或者因法律關系的性質或者法律行為的效力發生變化而變更訴訟請求。
一般情況下,當事人增加、變更的訴訟請求只要不違反「一案一由」的原則且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法院都會支持。訴訟過程中,法院認定的案件事實如果與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不一致時,法院會進行釋明,當事人要及時對自己的訴訟請求進行調整,以免被法院駁回。
三、訴訟請求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請求人民法院確認某種法律關系或者法律事實,比如請求確認雙方的收養關系,請求確認某自然人失蹤或者死亡;
二是請求對方當事人履行給付義務,比如請求對方賠償損失,請求對方償還貸款本息,請求對方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
三是請求變更或者消滅一定的民事法律關系,比如請求離婚,請求變更或者撤銷合同。
3. 超過舉證期限後,能否增加訴訟請求
要視具體情況而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有相關內規定:
第三十四條 當事人應當在舉證容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第三十五條 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者民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規定第三十四條規定的限制,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
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也就是說,一般是應當在舉證期限界滿前提出,但如果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者民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的,是可以例外的.
4. 民事二審增加請求的時限。二審增加訴訟請求有時間限制嗎
1、民事上訴超期限,一審判決生效了,則不可以上訴;
2、如果對已經發生法律回效力的一審判決,認答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3、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2012修正)第一百九十九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5. 民事訴訟增加訴訟請求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民事訴訟增加訴訟請求的法律規定以下規定:
對增加、變更訴訟請求問題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規定,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6條規定,在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合並審理。
而《證據規定》第三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第三十五條規定: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者民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規定第三十四條規定的限制,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實踐中,對逾期增加、變更的訴訟請求,筆者認為應按照以下情況進行處理:
1、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的,在舉證期限屆滿後提出證據的,司法實踐中,我們發現這種現象仍較普遍,而對遲延提供的證據,絕大多數對方當事人不同意質證,從而無法作為定案的依據,有很多決定案件事實的證據也不乏其中,如:甲持乙所出具的欠條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乙返還欠款,一審中被告經法院合法傳喚未到庭,於是法院缺席判決乙應返還該筆欠款。二審中乙向法院出示其返還欠款的證據(該證據足以證明返還欠款的事實),但原告拒絕質證,針對這種情況,法官是按照法律事實維持原判,還是按客觀真實發回重審,根據證據規則,法官只能以被告舉證不能為由維持原判,導致當事人因舉證超過時限而敗訴。
2、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者民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的,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按照該規定,法官應當將影響認定事實和法律關系的相關法律法規向當事人釋明,在充分體現該規定的優越性的前提下,通知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實現公正永遠是審判工作追求的終極目標。如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當事人起訴既要求賠償死亡賠償金,又要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而現行法律規定這兩種訴請屬竟合之訴,當事人不變更訴訟請求,只能支持其中一項訴訟請求,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告訴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是十分必要的。
3、原告增加、變更訴訟請求只能在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案件有關的訴訟請求之前提出。如果在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案件有關的訴訟請求之後,原告可以增加或者變更訴訟請求,那麼當事人之間的增加、變更訴訟請求,就會循環進行,嚴重影響審理期限。因此一般情況下,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應當在人民法院決定的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否則不予准許。當事人以先前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者民事行為的效力的認定不一致為由,要求變更訴訟請求的,應當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在進行民事訴訟增加訴訟請求的時候,我們需要在一定的時間的期限內進行增加,一般是需要在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案件有關的訴訟請求之前提出。另外,在進行增加訴訟請求的時候,我們是需要已經掌握好新的證據的時候才可以進行增加的。
6. 民事訴訟中,變更訴求的期限是
變更復訴求一般是指制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當事人如變更訴訟請求應當在法院送達你的舉證限期屆滿前提出。最高院的民事訴訟法解釋規定變更訴訟請求時間與最高院證據規定解釋不一致,應當以後公布的最高院證據規定解釋為准。(請注意下最高院證據規定解釋第34條第三款規定:「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7. 原告增加訴訟請求的截止時間。
民訴意見156:在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版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權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合並審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四條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8. 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應在何時提出,如果開庭時提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1、當事人在一審程序、二審程序和再審程序中,都可以變更訴訟請求。符專合法律規定。
2、第一屬審程序中,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變更訴訟請求。另一方當事人認為需要作適當准備的,可以申請法庭延期審理。
《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一條 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9. 原告提出增加訴訟請求的期限應當如何判斷
當同一位階效力的司法解釋發生沖突時,應當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的法律適用原則專,適用新頒布的屬《民訴法解釋》關於增加訴訟請求提出期限的規定,即增加訴訟請求的提出時間應當為「法庭辯論終結前」
同時為了法律亦不能忽視被告一方的權利,應當給予充分的准備時間,根據《證據規定》第三十五條第二款之規定「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據此可以推論,當法院同意當事人一方增加訴訟請求時,也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並給予對方當事人適當的答辯期。
10. 民事訴訟規定了「審結期限」,請問訴訟過程中有變動,如增加被告、變更請求等,審結期限應否隨之延長
【民事訴訟規定了「審結期限」,請問訴訟過程中有變動,如增加被告、變回更請求等,審結期限答應否隨之延長?】
這種情況適用訴訟中止的情形。依法應當從人民法院確認增加被告、變更請求並作出中止裁定之日起,中止計算審限,待中止情形消滅,繼續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