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紙黃金可持有年限
可以無限期持有,沒有成本,但也沒有利息,如果是賣出黃金,則現金按活期計息。
紙黃金就是個人記賬式黃金,它的報價類似於外匯業務,即跟隨國際黃金市場的波動情況進行報價,客戶可以通過把握市場走勢低買高拋,賺取差價。紙黃金又可稱謂黃金單證,就是指黃金所有人所持有的只是一張物權憑證而不是黃金實物,黃金所有人憑這張憑證可隨時提取或支配黃金實物,這種黃金物權憑證就被稱之謂紙黃金。在黃金市場上採用紙黃金交易方式,可以節省實金交易必不可少的保管費、儲存費、保險費、鑒定費及運輸費等費用的支出,降低黃金價格中的額外費用,提高金商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紙黃金投資資金門檻比較低,操作也比較簡單,交易方式多樣,且交易成本遠較實物黃金要低,可以作為中短線交易的品種,適合具有一般的投資者。
附:中國銀行「黃金寶」簡介
一、什麼是「黃金寶」?
個人實盤黃金買賣業務也稱「紙黃金」、「黃金寶」買賣,是指個人客戶通過銀行櫃台或電話銀行、網上銀行服務方式,進行的不可透支的美元對外幣金或人民幣對本幣金的賬面交易,以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所謂「賬面交易」,是指交易只在客戶存摺賬戶內作收付記錄而不進行實物交割。「黃金寶」的交易標的是成色 100%的賬戶金,品種分為國內市場黃金和國際市場外匯黃金,報價貨幣分別是人民幣和美元,因此也簡稱「國內金」和「國際金」。
二、如何辦理「黃金寶」?
辦理「黃金寶」業務非常簡單, 只要擁有中國銀行開立的活期一本通賬戶或一張與中行活期一本通關聯的借記卡,且賬戶內有足夠的完成交易的人民幣或美元,即可到中國銀行網點櫃台辦理「黃金寶」業務。還可以選擇更方便、快捷的交易方式,如電話銀行、網上銀行交易。
三、「黃金寶」每天交易起止時間?
電話銀行和網上銀行為 24小時交易,即從每周一早9點至每周六早4點(每日批處理時間、國家法定節假日和國際黃金市場休市日除外);櫃台交易時間為周一至周五每天早上 9點至下午5點(國家法定節假日和國際黃金市場休市日除外)。
四、「黃金寶」交易單位和交易起點是多少?
人民幣金和美元金的計量單位分別為「克」和「盎司」。 1盎司約等於31.1035克。人民幣金交易起點為 10克,最小交易進制為1克;美元金交易起點為1盎司,最小交易進制為0.1盎司。
五、「黃金寶」買賣如何計息?
客戶只可在同一個活期一本通賬戶內進行黃金買賣交易,通過「黃金寶」業務購得的黃金不能夠支取、轉賬或兌現為實物黃金,且賬面黃金不計利息。如果客戶是賣出黃金、買入人民幣或美元,則自交易當日按活期利息計息。
六、「黃金寶」業務如何收費?
「黃金寶」業務不收取任何交易手續費。銀行收益體現在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上。
七、「黃金寶」買賣有現鈔和現匯之分么?
黃金買賣使用活期一本通賬戶(必須為「有折」)或借記卡賬戶進行交易。客戶可用其存款賬戶的美元敘作外幣金的買賣或人民幣對本幣金的買賣。要求美元現匯買入的外幣金必須以美元現匯賣出;美元現鈔買入的外幣金必須以美元現鈔賣出;人民幣買入的本幣金必須以人民幣賣出。資金賬戶均不允許透支,黃金賬戶余額不計利息。
八、美元金和人民幣金價格的數值換算:
1盎司約等於31.1035克;美元兌人民幣按照每天早上中國銀行基準牌價作為當天的折算匯率。以下面表一中美元金( XAU/USD)中間價538.00美元〔(買入價+賣出價)/2〕為例:一盎司黃金538.00美元換算成人民幣538.00×8.0495即可得到一盎司黃金的人民幣價格;再除以31.1035即可得到一克黃金以人民幣計價的價格=139.23人民幣(即人民幣金牌價的中間價),雙邊各加上50點的點差即可得到人民幣金的買入價和賣出價。
❷ 孩子教育的三個有效期
父母管教孩子的有效期,你知道嗎?
看到一篇文章里記載:3歲前,「最有效」;6歲前,「有效」;10歲前,「次有效」;等到了12、13歲,父母的權威也就基本「失效」了。
而3歲到13歲,這10年,正是孩子性格塑造的關鍵期,也是父母教育的黃金期。
一旦錯過,花再多的金錢和時間都無法彌補。
所以在此期間,父母一定要注意以下三點——
0-3歲
父母是照顧者,要建立依戀
經過多年的調研,張錦庭校長發現:
對一個孩子的成長而言,3歲前,媽媽的重要性高達90%。
這時候,孩子與媽媽幾乎是共生的關系。
如果在這一階段,孩子能夠得到媽媽溫柔的照顧,他就會感到舒適與滿足,並建立起最初的安全感,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但如果,父母早早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成功率就只剩14%。
對剛出生的孩子而言,他們所需要的絕不僅僅是食物。
母親的愛撫、接觸和心理上的關懷,才是一個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的保障。
0-3歲,是一個孩子建立安全感和歸屬感的黃金期。
雖然孩子長大後,幾乎會失去這一時期的全部記憶。
但父母每一個溫暖的擁抱,每一次輕柔的撫慰,都會深深地滲入孩子的骨髓,成為孩子成長的養料,決定著他一生的幸福。
如果母親能在孩子0-3歲時花更多的時間陪伴他,孩子不僅能獲得更多情感上的安全感,而且能承受更多壓力,並調節自己的情緒。
等他長大後,也能理解他人的社交暗示,擁有更高的情商,與他人建立更親密的聯系。
所以,作為父母,在孩子3歲前,再苦、再難、再累,也一定要把孩子帶在身邊,給孩子提供充沛的心理養分。
3-12歲
父母是教練,要建立規則和榜樣
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一種說法:
「在孩子面前,父母要學會放下架子,跟孩子做朋友。」
然而,張錦庭校長卻在直播中說:
「教育的過程,就是尋找『重要他人』的過程。
所謂『重要他人』,就是那個讓孩子『又敬又畏』的人。」
「小學階段,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定型,需要很強的引導性,家長在這個階段要成為孩子的『重要他人』,實施『權威型教育』。」
在最該給孩子立規矩的年齡,把撒手不管當成靜待花開,把縱容溺愛當成愛的教育。
卻不想,失去權威的愛就像是一把雙刃劍,毀了孩子,也傷了自己。
在孩子3-12歲期間,父母一定要做權威型教練,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成為足以影響孩子一生的重要他人。
比如,平日里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比如,立好規矩就堅決執行,絕不會因為孩子的哭鬧、脾氣一而再、再而三地妥協,朝令夕改;
再比如,同一件事不能媽媽說「不行」,爸爸卻說「可以」,而是要讓家裡只有一個聲音……
只有小時候給孩子「扎針」,長大後,孩子才能長出一雙能夠自由飛翔的「翅膀」。
12歲以後
父母是朋友,要學會尊重和放手
最後,張錦庭校長還建議:
當孩子進入初中後,父母要實施「民主型教育」,和孩子進行平等對話。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最忌諱的,就是站在孩子的對立面,簡單、粗暴地貶低孩子的偶像和喜好。
而要努力成為孩子的「戰友」,以和善、堅定、尊重的態度,和孩子站到一邊。
這是因為進入青春期後,由於生理上的急劇變化,孩子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反應。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自我意識的覺醒。
正如心理學家海姆·吉諾特說的:
「十幾歲的孩子對不請自來的關注和建議感到憤怒,他們會努力讓自己顯得成熟、獨立和自主。」
這時候,如果父母再用對待小孩子那一套,威脅、恐嚇,甚至打罵,多半會發現不管用了。
只有把孩子當作平等的大人來對話,才可能找到突破的關鍵。
其實,每個孩子到了青春期,和父母都必有一戰。
如果孩子贏了,是喜劇;如果父母贏了,是悲劇。
所以,我們要做的,從來不是贏了孩子,而是贏得孩子。
特別喜歡這幾句話:
一是教育開始得越晚,孩子最終發揮出來的潛能就越少;
二是不可逆轉,一些能力如果在特定發展期沒有及時開發,就可能會被永遠埋沒。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作為孩子的養育者,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握好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關鍵期。
在幼年時,給孩子愛與陪伴;
在少年時,成為他們的榜樣和權威;
在青年時,學會放手和尊重。
好好抓住孩子的這幾個關鍵成長時期吧!不要錯過令自己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