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當事人超出舉證期限的證據法院該如何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版定》第34條規定:「權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當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第47條第1款規定:「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世,由當事人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所謂證據失權,就是說當事人超出人民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提交的證據是不能作為有效的證據使用的,人民法院不能將其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根據《若干規定》,證據失權有幾種例外:
1、當事人超出舉證期限提交的證據,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
2、新證據。《民事訴訟法》第125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證據。《若干規定》第41條第1項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
㈡ 在法律上舉證時限過期後出現的證據還有效嗎
超過舉證期限提交證據,法院一般不組織質證,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除非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34條:「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當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第47條第1款規定:「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2)超過舉證期限提交的證據擴展閱讀:
超過舉證期限後,新的證據還可以提交
1、一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包括: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後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確因客觀原因無法在舉證期限內提供,經人民法院准許,在延長的期限內仍無法提供的證據;
2、二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包括:一審庭審結束後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前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未獲准許,二審法院經審查認為應當准許並依當事人申請調取的證據。
當事人在一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一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當事人在二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二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二審不需要開庭審理的,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出。
當事人可以在法庭上提出新證據
《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證據」,但由於對「新的證據」沒有明確的界定,實踐中將遲交的證據都視為新的證據,在長期的審判實踐中。
一些動機不純的當事人在開庭審理前不提供證據,在開庭審理中搞突然襲擊,或者在一審期間不提供證據,在二審或者再審期間再提供證據,以實現其拖延訴訟、損害對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的目的。
這種做法,不僅違背了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中當事人應當遵循的誠實信用原則,嚴重地干擾了訴訟活動的正常進行,有損法院裁判的權威性,有損對方當事人的利益,而且對有限的審判資源造成了極大浪費,是導致審判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
㈢ 過了舉證期限提交證據怎麼辦
法律分析:當事人的舉證是有舉證期限的,就舉證期限而言,可由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一致後經法院認可,也可由法院指定。當事人應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舉證材料,沒有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舉證期過後,提供的證據是無效的,法院一般不再採納,除非有新的證據對案件事實有重要的證明作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㈣ 仲裁過了舉證期限提交證據
法律分析:超過上述期限提交的,勞動仲裁委可能視其放棄了舉證的權利,但屬於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的新的證據除外。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二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
第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向當事人說明舉證的要求及法律後果,促使當事人在合理期限內積極、全面、正確、誠實地完成舉證。
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
㈤ 超過舉證期限的證據怎麼應對
法律分析:超過舉證期限的證據突襲,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採納,但是如果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同意的,是可以採納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五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據此可知,逾期舉證的,法院採納後,依法應當進行質證。
㈥ 舉證期限超過會怎樣
提交證據超過舉證期限會導致下列後果:如果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法院會予以採納;如果當事人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法院會根據不同情形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當事人訓誡、罰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第六十六條
人民法院收到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材料,應當出具收據,寫明證據名稱、頁數、份數、原件或者復印件以及收到時間等,並由經辦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㈦ 提交證據超過舉證期限有哪些後果
法律分析:一、當事人應當在人民法院送達的舉證通知書上載明的舉證期限內提交全部證據材料。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對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除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外,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
二、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在舉證期限內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三、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和當事人申請證據保全的,均應提交書面申請,並不得遲於舉證期限屆滿前七日。
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的費用,由提出申請的當事人在申請後七日預交,到期不預交的,則對其申請不予准許。
申請證據保全的,須提供相應的擔保。
四、當事人申請鑒定,應當在舉證期限內提出,並在提出申請之日起七日內預交鑒定費用,當事人因在規定期限內不預交鑒定費用而未能鑒定的,則自行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
五、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六、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十日前提出,並經人民法院許可。證人出庭作證的合理費用,由提供證人的一方當事人在申請後七日內預交,到期不預交的,則對其申請不予准許。
七、符合《規定》第四十一條、第四十四條規定條件的新的證據的提供期限為:
當事人在一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一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
當事人在二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二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二審不需要開庭審理的,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出。
當事人在再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申請再審時提出。
八、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一至二名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出庭就案件的專門性問題進行說明。人民法院准許其申請的,有關費用由提出申請的當事人在提出申請之日起七日內預交,到期不預交的,則對其中申請不予准許。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三十四條 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㈧ 舉證期限過了還能提交證據嗎
法律分析:當事人的舉證是有舉證期限的,就舉證期限而言,可由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一致後經法院認可,也可由法院指定。當事人應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舉證材料,沒有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舉證期過後,提供的證據是無效的,法院一般不再採納,除非有新的證據對案件事實有重要的證明作用。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三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
㈨ 提交證據超過舉證期限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
法律分析:在我國,舉證期限有兩種確定方式:一是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舉證期限,二是法院指定不少於30日的舉證期限。無論對於哪種方式,當事人必須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如果逾期提交法院將不組織質證,當事人提供的證據就不具有證據法上的效力,法院判決時也不會採用該證據。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三十四條 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