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紅細胞與血細胞的區別
血細胞指血液中的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紅細胞指血液和骨髓中所有的紅細胞,血紅細胞指血液中的紅細胞.
血細胞分為三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1、紅細胞呈雙面凹陷的圓盤狀,直徑約為7.5微米,沒有細胞核,細胞質內沒有細胞器而有大量血紅蛋白。血液的顏色就是由血紅蛋白決定的。血紅蛋白具有與氧和二氧化碳結合的能力。所以紅細胞能供給全身組織所需要的氧,並帶走組織內所產生的二氧化碳。
2、白細胞在血液中呈球形,能以變形運動穿過毛細血管壁進入周圍組織中。根據細胞質中是否含有特殊顆粒,可把白細胞分為粒細胞和無粒細胞。
粒細胞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嗜鹼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呈圓形,直徑約10-12微米,細胞核形態不一,細胞質內的特殊顆粒細小、分布均勻;具有活躍的變形運動和吞噬能力,當機體某一部分受到細菌侵犯時,以變形運動穿出毛細血管並吞噬細菌。嗜酸粒細胞呈圓形,直徑約10-15微米,細胞核多為兩葉,顆粒粗大、大小一致、分布均勻;也能以變形運動穿出毛細血管,但吞噬能力較差,當機體出現過敏性反應或寄生蟲感染,數量往往增多,估計有減輕過敏反應和殺傷蟲體的作用。嗜鹼粒細胞呈圓形,直徑約10-11微米,細胞核形狀很不規則,顆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勻;特殊顆粒內含有肝素、組織胺、和慢反應物質。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有利於血液保持液體狀態。組織胺和慢反應物質參與過敏反應。
無粒細胞分為兩種,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
3、血小板也稱血栓細胞,在流動的血液中呈雙面凸的圓盤狀,側面看呈梭形,直徑2-4微米。血小板的功能是參與止血與凝血。
在機體的生命過程中,血細胞不斷地新陳代謝。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約120天,顆粒白細胞和血小板的生存期限一般不超過10天。淋巴細胞的生存期長短不等,從幾個小時直到幾年。
血細胞及血小板的產生來自造血器官,紅血細胞、有粒白血細胞及血小板由紅骨髓產生,無粒白血細胞則由淋巴結和脾臟產生。
血液具有很重要的功能,完成這些功能,還要有足夠的血量。
成年人的血量約占體重的8%,即每公斤體重約有80毫升血。在此數上下10%左右,都為正常。在人體安靜情況下,並非全部血液都在心、血管中迅速流動著,有一小部分常儲存在肝、脾、肺及皮膚等部位。當人體激烈運動及緊張勞動時,這些血液就釋放到循環血液中,從而增加了循環血量,以適應當時人體的需要。
人類最基本的血型為A、B、O血型。
ABO血型是根據紅細胞所含的凝集原而劃分的。根據A和B兩種凝集原的組合,有四種類型:①含有A凝集原的稱為A型;②含有B凝集原的稱為B型;③含有A和B兩種凝集原的稱為AB型;④既無A,也無B凝集原的稱為O型。
⑵ 人體受傷流出的血是血液 血漿 還是血細胞
流出的是血液……
血液=3%(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尿素)+7%血漿蛋白+90%水
血液分為兩部分:
一、血漿(功能:1、運載血細胞 2、運輸營養和廢物)
二、血細胞:1、紅細胞(數量最多、無核、運輸氧)
2、白細胞(數量少、有核、可吞噬細菌)
3、血小板(無核、可凝血和止血)
血液=55%血漿+5%白細胞&血小板+45%紅細胞
將一定量的人的血液放入裝有抗凝劑(檸檬酸鈉)的試管中,用離心機離心或者靜置一段時間後,可以觀察到血液有明顯的分層現象。
血漿:血液分層後,上層淡黃色的半透明液體是血漿。血漿中含有多種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重要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如尿素)。血漿的主要作用是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
血細胞: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層後,紅細胞在下層,呈紅色,白細胞和血小板在兩層交界處,很薄,呈白色。
紅細胞:紅細胞呈兩面凹的圓餅狀。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呈紅色。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
白細胞:白細胞有細胞核,比紅細胞大,但數量少。當病菌侵入人體內時,白細胞能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將兵軍包圍、吞噬。
血小板: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細胞,沒有細胞核,形狀不規則。當人體受傷時,血液從破裂的血管中流出來時,血小板會在傷口處聚集,釋放與血液凝固有關的物質,形成凝血塊堵塞傷口而止血。
上面那是筆記和課本里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⑶ 血液里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血液是流動在心臟和血管內的不透明紅色液體,主要成分為血漿、血細胞。血液中含有各種營養成分,如無機鹽、氧、代謝產物、激素、酶和抗體等,有營養組織、調節器官活動和防禦有害物質的作用。人體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變化,往往會引起血液成分的改變,故患病後常常要通過驗血來診斷疾病。
人體內的血液量大約是體重的7~8%,如體重60公斤,則血液量約4200~4800毫升。各種原因引起的血管破裂都可導致出血,如果失血量較少,不超過總血量的10%,則通過身體的自我調節,可以很快恢復;如果失血量較大,達總血量的20%時,則出現脈搏加快,血壓下降等症狀;如果在短時間內喪失的血液達全身血液的30%或更多,就可能危及生命。
血液有四種成分組成:血漿,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漿約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質,鉀鹽和鈣鹽的混合物。也包含了許多止血必需的血凝塊形成的化學物質。血細胞和血小板組成血液的另外45%。
血液分靜脈血和動脈血。動脈血在體循環(大循環)的動脈中流動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環(小循環)中從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靜脈中的血液。動脈血含氧較多,含二氧化碳較少,呈鮮紅色。靜脈血血液中含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呈暗紅色。注意並不是靜脈中流的血是靜脈血,動脈血中流的是動脈血,因為肺動脈中流的是靜脈血,肺靜脈中流的是動脈血。
⑷ 血液離心分離後有多少層,從上到下都是什麼
4層,自上而下分別是:血漿層(含部分血小板)、白膜層(含單核細胞和及少量的血小板)、分離液層、粒細胞及紅細胞層。
⑸ 求問血液最多可以保存多長時間
血液保存的要求是:防止凝固、保證細胞新陳代謝所需的營養、延長在體外的壽命、保證輸給病人後能發揮相應的功能.因此在保存時要加入抗凝劑、細胞新陳代謝所需的營養、溫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等.由於各種血細胞的特點不同,保存的方法也不同,保存期也有所不同.目前,全血和紅細胞保存於4±2℃內可保存35天;血小板保存於特製的袋內,在22±2℃內並不斷振盪,可保存5天;新鮮冰凍血漿在-20℃以下可保存1年.因此,血液採集要有計劃地進行,採得太多在保存期內用不完,會造成浪費;採得太少又不能滿足臨床急救和治療的需求.血液體外保存研究通過鑒定公民獻血是臨床用血的主要來源,但所獻血液超過一定儲存期限就不再適用於臨床.因此,如何提高血液體外保存的質量和期限,便成為一道醫學難題.目前國內大多採用半開放式的儲存方法,儲存時間僅為24小時,而且質量難以保證.這項新的研究成果運用紫外光照射密閉氧合處理血液的方法,使血液質量發生有益的變化,而且處理過程處於全封閉狀態,從而避免了可能的污染,使血液質量大大提高.
全血採集後,一般需要通過離心的方式進行成分分離。紅細胞懸液就是通常輸入的血液(去掉白細胞,可以降低副作用)。分離後的紅細胞和白細胞通常保存於1到零下6度之間。由於有保存液的原因,不會凍結。白細胞最多能保存35天,紅細胞42天。
紅細胞在含甘油的保存液零下65度,可以保存10年。這可以用來保存罕見血型。
無細胞的血漿,保存於零下30度。新鮮冰凍血漿富含凝血因子。
血小板保存於室溫 (20-24C) ,可以保存5天。還需要保持晃動。
⑹ 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的正常值是多少
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 (一)血漿 血漿相當於結締組織的細胞間質,為淺黃色液體,其中除含有大量水分以外,還有無機鹽、纖維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酶、激素、各種營養物質、代謝產物等。這些物質無一定的形態,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1L血漿中含有900~910g水(90%~91%)。65~85g蛋白質(6.5%~8.5% )和20g低分子物質(2%).低分子物質中有多種電解質和小分子有機化合物,如代謝產物和其他某些激素等。血漿中電解質含量與組織液基本相同。由於這些溶質和水分都很容易透過毛細血管與組織液交流,這一部分液體的理化性質的變化常與組織液平行。在血液不斷循環流動的情況下。血液中各種電解質的濃度,基本上代表了組織液中這些物質的濃度。 (二)血細胞 在機體的生命過程中,血細胞不斷地新陳代謝。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約120天,顆粒白細胞和血小板的生存期限一般不超過10天。淋巴細胞的生存期長短不等,從幾個小時直到幾年。 血細胞及血小板的產生來自造血器官,紅血細胞、有粒白血細胞及血小板由紅骨髓產生,無粒白血細胞則由淋巴結和脾臟產生。 血細胞分為三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1、紅細胞 紅細胞(erythrocyte,red blood cell)直徑7~8.5μm,呈雙凹圓盤狀,中央較薄(1.0μm),周緣較厚(2.0μm),故在血塗片標本中呈中央染色較淺、周緣較深(彩圖5- 2)。在掃描電鏡下,可清楚地顯示紅細胞這種形態特點。紅細胞的這種形態使它具有較大的表面積(約140μm2),從而能最大限度地適應其功能――攜O2和CO2。新鮮單個紅細胞為黃綠色,大量紅細胞使血液呈猩紅色,而且多個紅細胞常疊連一起呈串錢狀,稱紅細胞緡線。 紅細胞有一定的彈性和可塑性,細胞通過毛細血管時可改變形狀。紅細胞正常形態的保持需ATP供給能量,由於紅細胞缺乏線粒體,ATP由無氧酵解產生;一量缺乏ATP供能,則導致細胞膜結構改變,細胞的形態也隨之由圓盤狀變為棘球狀。這種形態改變一般是可逆的。可隨著ATP的供能狀態的改善而恢復。 成熟紅細胞無細胞核,也無細胞器,胞質內充滿血紅蛋白(hemoglobin,Hb)。血紅蛋白是含鐵的蛋白質,約占紅細胞重量的33%。它具有結合與運輸O2和CO2的功能,當血液流經肺時,肺內的O2分壓高,CO2分壓低,血紅蛋白即放出CO2而與O2結合;當血液流經其它器官的組織時,由於該處的CO2分壓高而O2分壓低,於是紅細胞即放出O2並結合CO2。由於血紅蛋白具有這種性質,所以紅細胞能供給全身組織和細胞所需的O2,帶走所產生的部分CO2。 正常成人每微升血液中紅細胞數的平均值,男性約400萬~500萬個,女性約350萬~450萬個。每100ml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男性約 12~15g,女性約10.5~13.5g。全身所有紅細胞表面積總計,相當於人體表面積的2000倍。紅細胞的數目及血紅蛋白的含量可有生理性改變,如嬰兒高於成人,運動時多於安靜狀態,高原地區居民大都高於平原地區居民,紅細胞的形態和數目的改變、以及血紅蛋白的質和量的改變超出正常范圍,則表現為病理現象。一般說,紅細胞數少於300萬/μ1,血紅蛋白低於10g/100ml,則為貧血。此時常伴有紅細胞的直徑及形態的改變,如大紅細胞貧血的紅細胞平均直徑>9μm,小紅細胞貧血的紅細胞平均直徑<6μm。缺鐵性貧血的紅細胞,由於血紅蛋白的含量明顯降低,以致中央淡染區明顯擴大。 紅細胞的滲透壓與血漿相等,使出入紅細胞的水分維持平衡。當血漿滲透壓降低時,過量水分進入細胞,細胞膨脹成球形,甚至破裂,血紅蛋白逸出,稱為溶血(hemolysis);溶血後殘留的紅細胞膜囊稱為血影(ghost)。反之,若血漿的滲透壓升高,可使紅細胞內的水分析出過多,致使紅細胞皺縮。凡能損害紅細胞的因素,如脂溶劑、蛇毒、溶血性細菌等均能引起溶血。 紅細胞的細胞膜,除具有一般細胞膜的共性外,還有其特殊性,例如紅細胞膜上有ABO血型抗原。 外周血中除大量成熟紅細胞以外,還有少量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稱為網織紅細胞(reticulocyte)在成人約為紅細胞總數的0.5%~1.5%,新生兒較多,可達3%~6%。網織紅細胞的直徑略大於成熟紅細胞,在常規染色的血塗片中不能與成熟紅細胞區分。用煌焦藍作體外活體染色,可見網織紅細胞的胞質內有染成藍色的細網或顆粒,它是細胞內殘留的核糖體。核糖體的存在,表明網織紅細胞仍有一些合成血紅蛋白的功能。紅細胞完全成熟時,核糖體消失,血紅蛋白的含量即不再增加。貧血病人如果造血功能良好,其血液中網織紅細胞的百分比值增高。因此,網織紅細胞的計數有一定臨床意義,它是貧血等某些血液病的診斷、療效判斷和估計預指標之一。 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約120天。衰老的紅細胞雖無形態上的特殊樗,但其機能活動和理化性質都有變化,如酶活性降低,血紅蛋白變性,細胞膜脆性增大,以及表面電荷改變等,因而細胞與氧結合的能力降低且容易破碎。衰老的紅細胞多在脾、骨髓和肝等處被巨噬細胞吞噬,同時由紅骨髓生成和釋放同等數量紅細胞進入外周血液,維持紅細胞數的相對恆定。 2、白細胞 白細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為無色有核的球形細胞,體積比紅細胞大,能作變形運動,具有防禦和免疫功能。成人白細胞的正常值為4000~10000個/μ1。男女無明顯差別。嬰幼兒稍高於成人。血液中白細胞的數值可受各種生理因素的影響,如勞動、運動、飲食及婦女月經期,均略有增多。在疾病狀態下,白細胞總數及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值皆可發生改變。 光鏡下,根據白細胞胞質有無特殊顆粒,可將其分為有粒白細胞和無粒白細胞兩類。有粒白細胞又根據顆粒的嗜色性,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用嗜鹼性粒細胞。無粒白細胞有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兩種。
⑺ 尿常規檢查顯示白細胞(干化學)為了++,白細胞(鏡檢)為25-30是什麼意思
尿路感染,非常好治療,不過治療期限最少一周。一般10天左右徹底。
多喝水,不能憋尿,注意休息。可服用鹽酸左氧氟沙星片。
多喝水,吃些苦味蔬菜,喝點綠豆湯、綠茶等降火食物。
⑻ 血細胞包括什麼
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紅細胞也稱紅血球,在常規化驗中英文常縮寫成RBC,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細胞,同時也是脊椎動物體內通過血液運送氧氣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時還具有免疫功能。
紅細胞會生成於骨髓之內。紅細胞老化後,易導致血管堵塞,所以會自動返回骨髓深處,由白細胞負責銷毀;或是在經過肝臟時,被肝巨噬細胞分解成為膽汁。
白細胞是無色、球形、有核的血細胞。正常成人總數為(4.0~10.0)x 109/L,可因每日不同時間、機體的功能狀態而在一定范圍內變化。
白細胞一般有活躍的移動能力,它們可以從血管內遷移到血管外,或從血管外組織遷移到血管內。因此,白細胞除存在於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廣泛存在於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組織中。
血小板是從骨髓成熟的巨核細胞胞漿解脫落下來的小塊胞質。巨核細胞雖然在骨髓的造血細胞中為數最少,僅占骨髓有核細胞總數的0.05%,但其產生的血小板卻對機體的止血功能極為重要。
(8)白細胞期限擴展閱讀:
生成過程
在機體的生命過程中,血細胞不斷地新陳代謝。每天都有一部分衰老的血細胞被破壞,同時又有一部分新生的血細胞進入血液循環。用同位素標記法測定,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約120天,顆粒白細胞和血小板的壽命更短,生存期限一般不超過10天。
淋巴細胞的生存期長短不等,從幾個小時直到幾年。血細胞的生成與破壞這兩個過程保持著動態平衡。因此,正常人血液中血細胞的數量保持相對穩定
紅細胞系發育的過程是從原紅細胞開始的。原紅細胞體積大,胞核也大而圓,染色質細粒狀,核仁1~3個,胞質呈強鹼性。由原紅細胞發育成為早幼紅細胞時,核染色質變粗,胞質內開始合成血紅蛋白。早幼紅細胞約經四次分裂發育為中幼紅細胞。
中幼紅細胞胞體較小,核染色質呈粗塊狀,胞質內血紅蛋白漸增多。中幼紅細胞再增殖,分化,發育成為胞體更小、核固縮、胞質內充滿血紅蛋白的晚幼紅細胞。晚幼紅細胞已無分裂能力,它脫去細胞核後就成為網織紅細胞,網織紅細胞再發育成為成熟紅細胞而釋放入血液循環。
⑼ 人的血液中有哪幾種成分
人的血液包括兩種成分,分別是血漿和血細胞。
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一升血漿中含有900—910克的水,65—85克的蛋白質和20克的低分子物質,低分子物質中有多種電解質和有機化合物,血細胞包括紅細胞和白細胞和血小板三類細胞。
紅細胞平均壽命為120天,白細胞壽命為9—13天,血小板壽命為8—9天。一般情況下,每人每天都有40ml的血細胞衰老死亡。
(9)白細胞期限擴展閱讀:
血液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為血漿、血細胞、遺傳物質(染色體和基因)。是一種特殊的結締組織,即生命系統中的組織層次。血液中含有各種營養成分,如無機鹽、氧以及細胞代謝產物、激素、酶和抗體等,有營養組織、調節器官活動和防禦有害物質的作用。
血液儲存著人體健康信息,很多疾病需要驗血。包括遺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