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流刑有期限么

流刑有期限么

發布時間:2022-07-15 17:35:04

① 宋代如果犯人被流放,家屬會受到什麼樣的待遇呢

流放的刑罰一般達不到連坐的程度,所以犯人的家屬並不會受到什麼責罰。可是如果犯人在流放途中逃走,那他的家人就要連坐受罰。

而最要命的是,流刑的時間由有期變成了無期,也就是一旦被處以流刑那就終身都回不了家了,即使遇見皇帝恩赦,也只是從環境差的地方轉到好一點的地方而已,說句現代話,要想重返社會是不可能了。也難怪宋江等人會被逼上樑山了。

② 封建王朝官吏被貶稱為「流」嗎

流指流刑,舊時的刑罰,把犯人送到荒遠的地方去:~放。~配。
中國古代稱流刑為流。指把罪犯押解到邊遠地方服勞役或戍守,不得離開該地區的刑罰。流放起源於原始氏族社會後期,當時是對氏族成員違反氏族規約 的一種懲戒手段。進入奴隸社會以後,奴隸主階級便用來作為一種刑罰,以維護其階級統治。在中國法制史上,流刑是歷代封建統治者採用的主要刑罰之一。
流刑的名稱,歷代不同。帝堯時稱流刑為放。《竹書紀年》:帝堯「五十八年,帝使後稷放帝子朱於丹水」。殷代也有放刑。《尚書·太甲》和《史記·殷本紀》載,帝太甲暴虐,不遵湯法,伊尹放之於桐宮。春秋時晉、齊、鄭、楚、蔡等國都有放刑。當時都是放到遠離本國的其他諸侯國家。秦代稱流刑為「遷」。秦律規定:盜贓「不盈二百二十以下到一錢,遷之」。《秦簡·法律答問》中有一則「遷子」案例,記錄一個士伍請求官府將他的兒子斷足,流放到蜀郡邊遠縣分,並叫他終生不得離開流放地點,官府答應了該士伍的請求。秦代還往往把對封建統治具有危險性的人遷徙到邊遠地區。《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八年(公元前239)長安君成反,「軍吏皆斬死,遷其民於臨洮」。九年,作亂,「及其舍人,輕者為鬼薪。及奪爵遷蜀四千餘家」。漢和魏晉時期流刑稱「徙」。凡因罪被流放到邊遠地方的叫「徙邊」。
流刑刑名最早見於《尚書·堯典》:「流宥五刑」,作為對墨劓、宮、大辟 「五刑 」寬宥的一種刑罰,如「流共工於幽洲」。《國語·周語》也有關於「流」的記載:周厲王暴虐,國人「流王於彘」。北魏流刑沒有遠近差別。北齊正式將流刑列為笞、杖、徒、流、死「五刑」之一,亦無道里之差。北周流刑分為五等:流衛服,去皇畿二千五百里;流要服,去皇畿三千里;流荒服,去皇畿三千五百里;流鎮服,去皇畿四千里;流蕃服,去皇畿四千五百里。北周流刑有時間限制,最長為六年。隋代流刑分一千里,一千五百里,二千里三等,也稱「三流」。應配者分別居作二年、二年半、三年。應住居作者,「三流」俱役三年。唐代流刑亦分三等,其里數比隋代流刑各加一千里,其居作期限則皆縮短為一年。役滿編所在為戶,謂之「常流」。此外,有役三年者,謂之「加役流」。「本死刑,武德中改為斷趾,貞觀六年改為加役流」。唐代流刑許以銅贖,其辦法為:二千里贖銅八十斤,二千五百里贖銅九十斤,三千里贖銅一百斤。宋代流刑所流里程和役年與唐代相同,但有加杖:即加役流,三千里均加脊杖二十,二千五百里加脊杖十八,二千里加脊杖十七。遼代流刑據《遼史·刑法志》記載:「量罪輕重,之邊城部族之地,遠則投諸境外,又遠則罰使絕域」,也是分三等。金沿用唐律,流刑亦分三等。元代沒有流刑。明代流刑沿宋制,均附加杖,並可用銅贖。《明律集解·名例》規定:二千里杖一百,贖銅錢三十貫;二千五百里杖一百,贖銅錢三十三貫;三千里杖一百,贖銅錢三十六貫。三流皆拘役三年。清代流刑與明相同。

③ 什麼叫流刑還有什麼刑

流刑,指古時的一種刑罰,把犯人遣送到邊遠地區服勞役。流刑在奴隸社會就已存在,但僅適用於奴隸主貴族和同族人的某些犯罪。秦漢時期的遷刑、徙刑於流刑類似,但其適用對象比較特定,也比較狹窄,並非廣泛使用的刑種。流刑上升為法定刑,首次用於對普通人犯罪進行處罰是在南北朝時期。之後, 隋定為五刑之一,沿至清 。
封建五刑包括:
1.笞刑。以十為一等,分五等,即從十到五十下。
2.杖刑。以十為一等,分五等,即從六十到一百下。
3.徒刑。刑期分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
4.流刑。里程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
5.死刑。分絞和斬二等。
封建五刑一直到清末才被廢除。
而除主要的五刑之外還有磔(俗稱車裂或五馬分屍)、髡(既剃發)、髕(也作臏,割膝骨)、刵(割耳朵) ,醢(剁成肉醬),梟首,棄市,族誅等。

④ 流刑與徒刑的區別

流刑,是指古時的一種刑罰,把犯人遣送到邊遠地方服勞役的刑罰。此刑始於秦漢 , 隋定為五刑之一,沿至清 。
徒刑,是指剝奪犯罪人的人身自由,監禁於一定的場所並強制勞動的刑罰方法。早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刑法中,就已經出現了徒刑這一種刑罰方法。在現代社會,中國刑法將徒刑分為無期徒刑與有期徒刑兩種。並且在徒刑的判決和執行過程中,實行革命人道主義,貫徹懲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⑤ 「死、流、徒、鞭、杖」五刑形成於北齊還是北魏

既不是北齊,也不是北魏

五刑最早源於有苗氏部落,另有一說源於上古時代蚩尤領導的九黎族。有苗氏亡於夏啟後,夏啟將有苗氏推行的刖、劓、琢、黥等刑加以損益,形成了墨、劓、刖、宮、大辟五種刑罰,並使之成為主要的刑罰體系。

自夏以後、商、周及春秋之際,五刑一直被作為主體刑而廣泛使用。奴隸制五刑在漢文帝時期因為緹縈上書而被廢除,被封建制五刑取代。

五刑兩個階段

以漢為界,「五刑」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秦以前為墨、劓、剕(刖)、宮、辟。 「 墨」是在罪犯面部、耳後、頸項、手臂上刺刻後塗以墨。「 劓」是 割掉鼻子。「 剕」是 斷足,春秋戰國時普遍施用此刑。齊國因受刖刑者多,曾出現「屨賤踴貴」現象,踴就是刖足者穿的鞋。

「 宮」是剝奪犯人生育能力:對男犯施行閹割;對女犯則用暴力打擊其腹部,使其子宮脫垂,不能生育。「辟」 即死刑,其名稱和執行方式不盡相同,主要有炮烙、剖腹、醢、脯、戮、斬、焚、踣、黥、轘、辜等。

可以看出,上古的五刑都是殘害肢體的刑罰,它反映出蒙昧時期刑罰的野蠻。秦亡漢立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文明程度的提高及對人的生命的尊重,以墨、劓、剕(刖)、宮、辟為主的舊五刑也逐漸為笞、杖、徒、流、死的新五刑所代替。

奴隸制五刑

奴隸制五刑中除大辟為死刑,其餘四種皆為肉刑,並對人體造成的損害是不可復原的。

墨,又稱黥,在受刑者面上或額頭刺字,並染上墨。

劓,割去受刑者的鼻子。

刖,夏稱臏,周稱刖,秦稱斬趾。斬掉受罰者左腳、右腳或雙腳。有另一說稱臏是去掉膝蓋骨。

宮,又稱淫刑、腐刑、蠶室刑,割去受罰者的生殖器。

大辟,即死刑,分為戮、烹、車裂、梟首、棄市、絞、凌遲等。

封建制五刑

笞,用小荊條擰成的刑具抽打受刑者臀部,清朝時刑具改為竹板。分五等: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

杖,用粗荊條擰成的刑具抽打受刑者的背、臀和腿。也分五等:六十、七十、八十、九十和一百。

徒,強制犯人勞役。分五等:一年,一年半,兩年,兩年半,三年。

流,將犯人流放到邊遠地區,不準回鄉。

死,隋唐之後,死刑一般為兩種:絞和斬。宋後加凌遲。明清加梟首。

上古五刑與中古五刑差異

魏晉南北朝時中國法制進入上承秦漢、下啟隋唐的重要歷史時期。這一時期的刑制改革是向中古時期「五刑」的最後沖刺。笞、杖、徒、流、死的「五刑」制度中的刑種和刑等,是從這時進入法典並逐漸規范化的。

其改革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正式廢除了宮刑。從此,在中國古代,宮刑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

第二,形成了五種刑種。經過魏晉南北朝各律的不斷改進,《北齊律》最終形成了接近「五刑」的五個刑種,它們是:死、流、耐、鞭、杖刑。實際上,與中古時期的「五刑」已十分接近。

第三,規定了刑等。上古時期的「五刑」只有刑種,沒有刑等。而魏晉南北朝的刑制改革中,不僅出現了刑等,而且逐漸規范,並在律中作了明文規定。

(5)流刑有期限么擴展閱讀

現代五刑

(1)管制:對犯罪人不予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司法行政部門執行和群眾監督改造的刑罰方法。判處管制的犯罪人仍然留在原工作單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勞動,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並罰時不得超過3年。

(2)拘役:短期剝奪犯罪人自由,就近實行勞動的刑罰方法。 拘役由公安機關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監管場所執行,在執行期間,犯罪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兩天,參加勞動的,可以酌量發給報酬。 拘役的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數罪並罰時不得超過1年。

(3)有期徒刑:在一定期限內剝奪犯罪人的人身自由,並監禁於一定場所進行勞動改造的刑罰。期限為6個月以上,15年以下。數罪並罰的可以延長到25年。

(4)無期徒刑:剝奪犯罪人終身自由,並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無期徒刑的刑期從判決宣判之日起計算,判決宣判前先行羈押的日期不能折抵刑期,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後,執行有期徒刑,先行羈押的日期也不予折抵刑期。

(5)死刑:剝奪犯罪人生命的刑罰方法。一般採用槍決或注射等方法。死刑分為立即執行和緩期二年執行,被判緩期二年執行的犯罪人如果在二年考驗期內有故意犯罪的行為或以前隱匿的犯罪行為被發現,則執行死刑,否則減為無期徒刑,如有重大立功表現,則減為有期徒刑20年。

無期徒刑和死刑只能由中級或中級以上人民法院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可以由所有的人民法院判處。判處死刑的案件,需要由最高人民法院進行復核後方可執行。

附加刑:

(1)剝奪政治權利:剝奪犯罪人參加國家管理和政治活動權利的刑罰方法。剝奪政治權利是指剝奪犯罪人下列四項權利: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2、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3、擔任國家機關職務的權利;

4、擔任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的權利。

判處管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與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時執行。即3個月以上2年以下。判處拘役、有期徒刑附加剝奪政治權利或者單處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為1年以上5年以下。

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犯罪人,應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死刑緩期執行或者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的,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改為3年以上10年以下。

(2)罰金:強制犯罪人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金錢的刑罰方法。具體數額由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犯罪情節,如違法所得數額、造成損失的大小等,並結合考慮犯罪人繳納罰金的能力進行裁量。

(3)沒收財產:將犯罪人所有財產的一部或者全部強制無償地收歸國有的刑罰方法。判決時應考慮以下幾個因素:犯罪人所處主刑的輕重;其家庭的經濟狀況和其人身危險性大小。 只能沒收罪犯的個人財產,其親屬的財產不得一並沒收。

(4)驅逐出境:強迫犯罪的外國人離開中國境的刑罰方法。可單獨或並處,並處時需待罪犯的其它刑罰執行完畢後,即押送其驅逐出境或押送該犯罪的外國公民所在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館押送回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五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古五刑

⑥ 《尚書》(書經)里有五刑,哪五刑,分別是什麼意思

[題名]:五刑
[英文縮寫]:
[英文]:
[解釋]:
中國古代對罪犯使用的五種刑罰的總稱。中國自夏代就開始有了刑罰,商代墨、劓、剕、宮、大辟五刑在古文獻和甲骨文中都有記載,到西周已較普遍施行。西漢初曾廢除殘傷肢體的肉刑,以笞、杖代替。雖至漢末肉刑並未真正廢除,但傳統的五刑制度已開始發生變化,歷魏、晉、南北朝,不斷有關於廢除和恢復肉刑之爭,並對原有的五刑屢加更定。到隋、唐時期,商周以來的墨、劓、剕、宮、大辟五刑制度,終於為笞、杖、徒、流、死的五刑制度所代替,直至明、清沿用不改。
墨 在罪犯面部、耳後、頸項、手臂上刺刻後塗以墨的刑罰,是最輕的刑罰。戰國時秦稱為黥刑,廣泛適用,並與其他刑罰相結合。漢文帝廢肉刑時,黥刑被廢。魏晉南北朝時期間或使用,到梁武帝天監十四年(515)再度被廢。隋唐無此制。五代後晉恢復黥刑,改稱刺字,並與流刑結合使用,稱為刺配,沿用至清。刺字的對象、部位、形狀各代不盡相同。清末法制改革,刺字廢。
劓 割掉鼻子的刑罰。重於墨刑,輕於剕刑。起源於夏,周代廣泛適用。戰國及秦時與其他刑罰結合使用。漢初亦沿用劓刑。漢文帝除肉刑,以笞刑代替劓刑。但直至南北朝時,劓刑尚間或使用。隋以後不見於刑典,只有金國早期對於犯重罪的贖刑者(見 贖免 ),仍要割掉鼻子或耳朵,以別於一般平民。
剕 斷足的刑罰。也稱刖刑。重於劓刑。春秋戰國時普遍施用。齊國因受刖刑者多,曾出現「屨賤踴貴」現象,踴就是刖足者穿的鞋。秦及漢初,罪重者斬右趾,罪輕者斬左趾。漢文帝除肉刑,改刖左趾為笞五百,刖右趾為棄市。至漢景帝時,又下令應棄市的犯人,如願意刖右趾,可以聽許,廢除的刖刑又被恢復。自魏晉以後,律典中已無刖刑的規定。但間或亦有實行刖刑者,如唐初一度以斷右趾作為減死罪的刑罰。
宮 男子割勢、婦人幽閉的刑罰。始於夏代苗族的蒼刑,夏族襲用,秦、漢時亦稱腐刑、蠶室刑、陰刑。男子割勢即割下男子生殖器。女子幽閉,古有兩說。一說為禁閉於宮,另一說為用棍棒椎擊女性胸腹,使胃腸下垂,壓抑子宮墮入膣道,以妨交接。宮刑最初用以懲罰淫罪,後來也適用於謀反、謀逆等罪,並擴大到 連坐 的犯人子女。秦統一六國後曾大量適用。漢文帝除肉刑而宮刑不廢。漢景帝允許以宮刑代替死刑。自漢至南北朝時期,宮刑時存時廢,到隋開皇(581~600)初年正式廢除 。後來遼穆宗應歷十二年(962)又一度恢復,以後各朝律令沒有宮刑。
大辟 即死刑。其名稱和執行方式各代不盡相同。先秦時有炮烙、剖腹、醢、脯、戮、斬、焚、踣、罄、轘、辜等。戰國及秦有鑿顛、鑊烹、抽脅、車裂、囊撲、梟首、腰斬、棄市等。漢初以腰斬、棄市、梟首為主。北魏有轘、腰斬、殊死(斷頭)、棄市四等,後改為梟首、斬、絞三等。北齊、北周因襲不改。隋、唐定死刑為斬、絞兩等。五代和宋大抵仿效隋律,此外,還有不載於律書的凌遲(即分割犯人的肢體)。遼初還有投懸崖、射鬼箭、五車轘、生瘞(活埋)、炮擲等目。金代有擊腦。此外,歷代還有法外酷刑,如棒殺、剝皮、醢。
笞 用竹板或荊條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罰。在奴隸社會已廣泛使用。秦律有「笞十」、「笞五十」的規定。漢文帝除肉刑時,用笞來代替肉刑。漢景帝時因笞刑過重,減笞500為300,300為200。後又改300為200,200為100。同時定《棰令》,規定以竹代小荊,削平其節;笞臀部,中途不得更換行刑人。魏晉時,婦女受笞刑笞背。南北朝時的杖刑,實際上即隋以後的笞刑,且多作為流刑、徒刑的附加刑,其數在200以下,數量不等。隋改鞭為笞,分為10、20、30、40、50五等,並皆可用銅贖。唐沿隋制,並規定受刑人腿、臀分受,亦允許自願背、腿分受者。宋沿唐制,亦分笞為五等,但允許以笞折臀杖,笞五十者折臀杖十一。遼無笞刑,但有木劍、大棒擊背,類似笞刑。金國舊制,輕罪笞以柳條。元代笞刑分7、17、27、37、47、57六等。明、清笞刑沿襲唐、宋制,分五等,可贖刑。
杖 用大竹板或大荊條拷打犯人脊背臀腿的刑罰。起源甚早,《尚書·舜典》就有「鞭作官刑」的記載。漢、魏、晉都設有鞭杖的刑罰。至南北朝梁武帝時把杖刑列入刑書。北魏開始把杖刑與鞭刑、徒刑、流刑、死刑並列,為五刑之一。北齊、北周沿襲魏制,依杖數分等,並均允許以金贖。隋代廢鞭刑,代以杖刑;另立笞刑,以代替原來的杖刑。凡所犯重於五十笞者,則入於杖刑。唐代杖刑同隋。唐律規定,杖皆削去節目;決杖者,背、腿、臀分受。宋沿唐制,亦分五等,並將杖刑作為附加刑。遼、金、元也均有杖刑規定。明、清杖刑依唐、宋制,至清末,杖刑廢。
徒 即徒刑,並強制服勞役。起源很早。商代就有牢獄「圉」,周代除死刑外,其他處肉刑的罪犯都須服勞役,為當時五刑的附加刑。秦、漢根據勞役的性質、徒刑期限和有無附加刑,分徒刑為若乾等級。魏晉以「髡」、「耐」(為徒刑犯人剃發、剃須)作為徒刑的制度,並以此作為徒刑名稱。北魏徒刑按勞役年限分為各種等級,因此又稱年刑。北齊時由於有附加刑「耐」,也稱「耐罪」。當時除「耐」外,還附加鞭、笞,有的還須帶刑具「鉗」。北周開始正式稱「徒刑」,並附加鞭、笞,允許以金贖罪。隋唐徒刑作為五刑之一,亦分五等,刑期為1~3年,每等之間相差半年,且不附加笞、杖,准許以銅贖刑。五代基本沿用唐制,但恢復了加杖制,實際上是一罪兩刑。宋代實行折杖制度,即折減笞杖數目 ,杖後不再服勞役。遼代有終身刑 ,還加杖,並「黥面」。金代徒刑與唐、宋同,唯將五等改為七等。元代徒刑又分為五等,並附杖刑。明、清徒刑基本相同,即分為五等加杖,准許以錢贖。
流 把罪犯押解到邊遠地方服勞役或戍守,不得離開該地區的刑罰。流刑刑名最早見於《尚書·堯典》:「流宥五刑」,作為對墨、劓、剕、宮、大辟五刑寬宥的一種刑罰。流刑的名稱,歷代不同,有時稱放、遷、徙。北魏流刑沒有遠近差別。北齊正式將流刑列為五刑之一,亦無里程之差。到北周,流刑從流至距皇畿2500~4500里分為五等,也有時間限制,最長為六年。隋代流刑分三等,也稱三流。應配者分別居作二年、二年半、三年。應住居作者,三流俱役三年。唐代流刑亦分三等,其里數比隋代流刑各加1000里,其居作期限則縮短為一年。役滿編所在為戶,謂之「常流」。此外,有役三年者,謂之「加役流」。唐代流刑許以銅贖。宋代流刑所流里程和役年與唐代相同,但附加脊杖。元代沒有流刑。明代流刑沿宋制,均附加杖,並可用銅贖。清代流刑與明相同。
死 即死刑。隋、唐定死刑為斬、絞兩等。五代和宋基本仿效隋律,但自五代始有為凌遲。遼代將凌遲定為正式刑名,將死刑定凌遲、斬、絞三等。元代同。明、清法定死刑雖僅斬、絞兩等,但有法外刑,如棒殺。

⑦ 流刑的歷史

隋唐之際,以徒流刑為中心的笞杖徒流死五刑制正式確立。在五刑制的確立中,流刑的出現具有特別的意義。流刑的來源雖早,然秦漢以來,這種以鄉土觀念為前提的懲治方式並未得到經常的實施,這意味著其懲治力度如何已經很久沒有得到司法實踐的檢驗,這明顯與死刑、徒刑、笞杖刑不同。其次,在秦漢以來零星出現的「流」,多將犯人流至邊方,其實施的重心仍在勞役,而非流遠本身,這與五刑制中流的特徵也有很大的差距。[1]流刑在南北朝後期進入五刑體制,占據其中降死一等重刑的地位,並改變自己以勞役刑為重心的特徵,而以把犯人流至遠方作為主要的懲治內容,其中恐怕與魏晉之際法律儒家化的背景有密切的關系。《唐律疏議》註解「流刑三」一條,稱,「《書》雲:『流宥五刑。』謂不忍刑殺,宥之於遠也。又曰:『五流有宅,五宅三居。』大罪投之四裔,或流之於海外,次九州之外,次中國之外。蓋始於唐虞。今之三流,即其義也。」[2]這可能是對這一歷史事實最好的註解。
正是因為流刑進入五刑制有這樣較為特殊的背景,盡管五刑制的確立在中國古代刑罰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五刑制本身從一開始也是有缺陷的。流刑懲治力度不足,與其在五刑制中的地位不相符合是其中的關鍵問題。這一點在五刑制剛剛確立的唐代就已經十分明顯。
唐代流刑三等,即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流均居役一年,且不加杖。[3]官員流者不需居役,只附籍當地,如同百姓,待期限一滿,「有官者得復仕」。[4]普通罪犯居役一年後,也附籍當地,流限一般為六年,不應流而特流者為三年。期滿,即可返回原籍。對於這種流刑的懲治力度,北宋熙寧中,大臣曾布有明白的解說:「---大辟之次,處以流刑,---不惟非先王流宥之意,而又失輕重之差。古者鄉田同井,人皆安土重遷。流之遠方,無所資給,徒隸困辱,以至終身。近世之民,輕去鄉井,轉徙四方,固不為患,而居作一年,即聽附籍,比於古亦輕矣。」[5]可謂一語中的。還可以再與次流刑一等的徒刑相比較。唐代徒刑五等,居役年限自一年、一年半、 二年、二年半、三年不等,雖無流遠之苦,然「著鉗若校」,在官吏監督下進行無償勞動的時間,卻比犯流刑者要長。徒刑實際懲治的強度,與流刑相去不遠, 甚至輕重有所倒置。
隋唐以後,五刑制基本為以後各朝代繼承,成為官方明文規定的刑罰體系。為此,解決流刑三等懲治力度的不足也成為各朝代重要的司法課題。 宋代於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定「折杖法」,以杖折徒流,流刑四等即改為加役流,決脊杖二十,配役三年;流三千里,決脊杖二十,配役一年;流二千五百里,決脊杖十八,配役一年;流二千里,決脊杖十七,配役一年。[6]宋代獨具特色的刺配由此得到充分的發展。[7]宋代刺配集刺、杖、 流於一身,堪為降死一等的重刑,自宋初作為免死的刑種出現以後,行用逐漸頻繁,法規日見繁密,實施日見規范,為司法者所倚重至於出現濫施的局面。刺配起到的其實是五刑制中流刑本應承擔的任務。金人明言流刑「非今所宜」,而以徒代流,即二千里比徒四年,二千五百里比徒四年半,三千里比徒五年。[8]《大金國志》載:「徒者,---實拘役也。徒止五年,五年以上,皆死罪也。」 [9]傳統的五刑制下,徒刑從一年至三年分為五等,《 大金國志》稱金代徒刑至於五年,又言五年以上為死罪,傳統流刑為徒刑所代已成為事實。 最值得注意的還是元代的「新流刑」。[10]所謂的「新流刑」是指流遠與出軍。它們都是從蒙古族古老的懲治方式中脫胎而來的,從元代建立以來一直得到實施,並且有日見倚重的趨勢。出軍與流遠的主要去所在素為「瘴癘」之地的湖廣與北鄙的遼陽。[11]罪犯一般是南人發北,北人發南。出軍的罪犯到達配所之後,主要是「從軍自效」, 以增強邊方鎮戍軍伍的實力,流遠的罪犯似以屯種為主。原則上,除了大赦,出軍與流遠的罪犯要終老發配之地。與傳統流刑相比,其懲治力度之強不言而喻。出軍與流遠起初並行,至元仁宗、元英宗年間,出軍逐漸進入流遠刑,使流遠刑成為一種包括多種懲治方式,具有多種層次的刑罰,並進而進入了國家法定的刑罰體系。《 經世大典·憲典》規定的五刑制中,流刑被正式界定為「 流則南之遷者之北,北之遷者之南 」。 [12]這標志著包括了出軍的元代的流遠刑成為一種新的流刑,並正式代替了五刑制中傳統流刑的位置。
就唐代以後各朝實際應用中的刑罰看來,死刑、徒刑、笞杖刑的實施相對比較穩定,而降死一等重刑的調整卻是十分頻繁的。在這樣的調整之下,傳統流刑基本沒有得到行用,真正承擔懲治降死一等重罪任務的,是各朝代根據當時的需要和本朝的特徵創建的新的懲治手段。
明初律、令明確規定,以傳統的五刑制為國家法定的刑罰體系,其中流刑仍分傳統的二千里、 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其中,《 大明律》規定的處以流刑的條目約有 45條。適用的對象分緣坐與實犯流刑兩種。就設置的懲治力度而言,流刑仍處於傳統的死刑與徒刑之間。如《刑律》「謀殺人」條規定,凡謀殺人,若傷而不死,造意者絞;從而加功者杖一百,流三千里;不加功者,杖一百,徒三年。[13] 那麼,《大明律》規定的傳統流刑將如何落實?而最重要的,明代將如何解決已經為歷史所證實了的傳統流刑的不足?降死一等重罪的懲治如何有效實現? 吳元年(公元1367 年)十二月,《 大明令》和《大明律》同時修成。關於流刑,《刑令》一條規定,「 凡官吏犯贓至流罪者,不問江南江北,並發兩廣福建府分及龍南、安遠、汀州、漳州煙瘴地面安置,其上項煙瘴地面附近州府之人犯贓並發迤北邊塞處所。」[14]《大明律·名例》 「徒流遷徙地方」條下也規定:「流三等,照依地里遠近定發各處荒蕪及瀕海州縣安置。直隸府州流陝西;福建布政司府分流山東、北平;浙江布政司府分流山東、北平;江西布政司府分流廣西;湖廣布政司府分流山東;河南布政司府分流福建;山東布政司府分流福建;山西布政司府分流福建; 陝西布政司府分流福建;廣西布政司府分流廣東;廣東布政司府分流福建,四川布政司府分流廣西。」 [15]兩者的共同特徵在於,首先,盡管法典規定了流刑三等的距離,法律在此之外卻又設置了流犯具體的發送去所。傳統流刑作三等的區別,本是為實際發配作標準的,這樣,區別顯然已經失去了實際的意義;再者,就規定的去所而言,兩者都具有南北易置的特徵,即南方流犯發北,北方流犯發南。北方多為邊塞之地,南方都為煙瘴荒蕪之所。這與傳統流刑的發配特徵也顯然是不符合的。這意味著,盡管在刑制中,法律規定的流刑具有傳統的特徵,但即便是在法律的層面上,這種傳統已經是不完整的了。
大致在洪武十八年以前,明代流刑在一定規模之內得到實施。流犯的編發就是按照上述律、令規定的具體地理位置發送,不作三等的區別。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三月丙戌的大赦詔專門提到,「安置、徒流未至地方者,---並釋還鄉。」同月,朱元璋對刑部的詔令即為上文的「地方」提供了註解:「犯流徙罪者不宜處以荒蕪之地,但定其道里遠近,令於有人民處居之,以全其生。」[16]
與此同時,相當一部分流犯則以「輸役」來代替實際的流放。輸役的方式多種多樣。僅《實錄》的記載來看,洪武八年至十八年,十年間,太祖曾有三次對刑官下達如下的處置命令: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二月甲午,太祖下令,命流罪犯人「鳳陽輸作一年,然後屯種」;洪武十六年(公元1382年)正月,令流罪犯人代農民力役,以贖其罪;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六月,又命法司,罪人應流徙者,發涼州木速禿、雜木口、雙塔兒三遞運所充車夫,俾運軍需。[17]
傳統流刑的廢而不用此時已經初露端倪。
為了加大社會治理的力度,在洪武十八年及以後的一兩年內,朱元璋連續頒布了著名的四編《大誥》。為保證《大誥》的流傳,在《大誥》首篇,即《御制大誥》的篇末,朱元璋明確規定,官民犯罪,若持有《大誥》, 笞杖徒流罪名可減罪一等。值得注意的是,此條《誥》文同時也規定了,如果沒有《大誥》,還要罪加一等。[18]但是,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朱元璋再提減等問題時,並未提及《大誥》加等之事,只規定「法司議罪各引《大誥》減等,若遇恩例,則通減二等」[19]。 以後,「《大誥》減等」幾乎成為專有名詞,「《大誥》加等」卻罕有提及。[20]
《大誥》頒行之後,以朱元璋對《大誥》的重視,《大誥》減等的命令應該很快得到了遵行,[21]並應該有普遍的實施。 而洪武末年對《大誥》及相關命令的重申,更使《大誥》及「減等」的命令進入了祖制的范圍,得到遵奉。弘治年間,吏部主事楊子器上疏,其一條雲,「今內外問刑衙門宜追審犯人果有無《大誥》,有者,始許減等論罪,不可仍前概擬為有《大誥》,虛減其等。」[22]在地方,也有如下的記載:「鄉之人有自官司訟回者,曰,某也罪,流罪徒而里而年不等,某也罪,杖罪笞而數不等,俱有《大誥》減等。---問於鄉之長老,始知亦制也,內自司寇部,外而諸司,但問刑者皆然。」[23]可見《大誥》減等普遍實施的事實。以此為前提,在一些律家編錄的有關法律文書中,「《大誥》減等」被編成常用的「招議之式」之一。[24]
《大誥》減等的規定本適用於死罪以下的各個刑種,但其間受到影響最大的卻是流刑。笞、杖、徒刑本身分成五等,減一等處置並不影響刑種本身的行用,而流刑的情況卻有不同。《大明律》規定,「二死三流同為一減」,即流罪三等若減一等處置,則均為徒三年。[25]這樣,身犯流刑的罪犯,如果收有《大誥》,罪減一等,則均按徒三年處置。
「《大誥》減等」本來是一個相對偶然的歷史產物,在明代卻成為傳統流刑廢而不用的重要契機。

⑧ 隋朝的流刑和徒刑有什麼不同

指把犯人遣送到邊遠地方服勞役的刑罰。此刑始於秦漢 , 隋 定為五刑之一,沿至 清 。《隋書·刑法志》:「其制,刑名五:一曰死……二曰流刑,謂論犯可死,原情可降,鞭笞各一百,髠之,投於邊裔,以為兵卒。未有道里之差。其不合遠配者,男子長徒,女子配舂,並六年。」《續資治通鑒·宋太祖乾德元年》:「癸酉,吏部尚書 張昭 等詳定五刑之制,凡流刑四,徒、杖、笞刑各五。」[1]

流刑在奴隸社會就已存在,但僅適用於奴隸主貴族和同族人的某些犯罪。秦漢時期的遷刑、徙刑於流刑類似,但其適用對象比較特定,也比較狹窄,並非廣泛使用的刑種。流刑上升為法定刑,首次用於對普通人犯罪進行處罰是在南北朝時期。之後, 隋定為五刑之一,沿至清 。

⑨ 中國古代流刑的適用

流刑,指古時的一種刑罰,把犯人遣送到邊遠地區服勞役。
指把犯人遣送到邊遠地方服勞役的刑罰。此刑始於秦漢 , 隋 定為五刑之一,沿至 清 。《隋書·刑法志》:「其制,刑名五:一曰死……二曰流刑,謂論犯可死,原情可降,鞭笞各一百,髠之,投於邊裔,以為兵卒。未有道里之差。其不合遠配者,男子長徒,女子配舂,並六年。」《續資治通鑒·宋太祖乾德元年》:「癸酉,吏部尚書 張昭 等詳定五刑之制,凡流刑四,徒、杖、笞刑各五。」
流刑在奴隸社會就已存在,但僅適用於奴隸主貴族和同族人的某些犯罪。秦漢時期的遷刑、徙刑於流刑類似,但其適用對象比較特定,也比較狹窄,並非廣泛使用的刑種。流刑上升為法定刑,首次用於對普通人犯罪進行處罰是在南北朝時期。之後, 隋定為五刑之一,沿至清 。

⑩ 中國法制史五刑

隋、唐時期,商周以來的墨、劓、剕、宮、大辟五刑制度,終於為笞、杖、徒、流、死的五刑制度所代替,直至明、清沿用不改。 先秦以前的五刑是指墨、劓、剕、宮、大辟; 北魏律的五刑是死、流、徒、鞭、杖, 北齊律的五刑是鞭、杖、耐、流、死, 北周律的五刑是死、流、徒、鞭、杖。 自隋律起,才將五刑定為笞、杖、徒、流、死。此後延用至清。 墨 在罪犯面部、耳後、頸項、手臂上刺刻後塗以墨的刑罰,是最輕的刑罰。戰國時秦稱為黥刑,廣泛適用,並與其他刑罰相結合。漢文帝廢肉刑時,黥刑被廢。魏晉南北朝時期間或使用,到梁武帝天監十四年(515)再度被廢。隋唐無此制。五代後晉恢復黥刑,改稱刺字,並與流刑結合使用,稱為刺配,沿用至清。刺字的對象、部位、形狀各代不盡相同。清末法制改革,刺字廢。 劓 割掉鼻子的刑罰。重於墨刑,輕於剕刑。起源於夏,周代廣泛適用。戰國及秦時與其他刑罰結合使用。漢初亦沿用劓刑。漢文帝除肉刑,以笞刑代替劓刑。但直至南北朝時,劓刑尚間或使用。隋以後不見於刑典,只有金國早期對於犯重罪的贖刑者(見贖免),仍要割掉鼻子或耳朵,以別於一般平民。 刖 斷足的刑罰。也稱剕刑。重於劓刑。春秋戰國時普遍施用。齊國因受刖刑者多,曾出現「屨賤踴貴」現象,踴就是刖足者穿的鞋。秦及漢初,罪重者斬右趾,罪輕者斬左趾。漢文帝除肉刑,改刖左趾為笞五百,刖右趾為棄市。至漢景帝時,又下令應棄市的犯人,如願意刖右趾,可以聽許,廢除的刖刑又被恢復。自魏晉以後,律典中已無刖刑的規定。但間或亦有實行刖刑者,如唐初一度以斷右趾作為減死罪的刑罰。 宮 男子割勢、婦人幽閉的刑罰。始於夏代苗族的蒼刑,夏族襲用,秦、漢時亦稱腐刑、蠶室刑、陰刑。男子割勢即割下男子生殖器。女子幽閉,古有兩說。一說為禁閉於宮,另一說為用棍棒椎擊女性胸腹,使胃腸下垂,壓抑子宮墮入膣道,以妨交接。宮刑最初用以懲罰淫罪,後來也適用於謀反、謀逆等罪,並擴大到連坐的犯人子女。秦統一六國後曾大量適用。漢文帝除肉刑而宮刑不廢。漢景帝允許以宮刑代替死刑。自漢至南北朝時期,宮刑時存時廢,到隋開皇(581~600)初年正式廢除 。後來遼穆宗應歷十二年(962)又一度恢復,以後各朝律令沒有宮刑。 大辟 即死刑。其名稱和執行方式各代不盡相同。先秦時有炮烙、剖腹、醢、脯、戮、斬、焚、踣、罄、轘、辜等。戰國及秦有鑿顛、鑊烹、抽脅、車裂、囊撲、梟首、腰斬、棄市等。漢初以腰斬、棄市、梟首為主。北魏有轘、腰斬、殊死(斷頭)、棄市四等,後改為梟首、斬、絞三等。北齊、北周因襲不改。隋、唐定死刑為斬、絞兩等。五代和宋大抵仿效隋律,此外,還有不載於律書的凌遲(即分割犯人的肢體)。遼初還有投懸崖、射鬼箭、五車轘、生瘞(活埋)、炮擲等目。金代有擊腦。此外,歷代還有法外酷刑,如棒殺、剝皮、醢 笞 用竹板或荊條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罰。在奴隸社會已廣泛使用。秦律有「笞十」、「笞五十」的規定。漢文帝除肉刑時,用笞來代替肉刑。漢景帝時因笞刑過重,減笞500為300,300為200。後又改300為200,200為100。同時定《棰令》,規定以竹代小荊,削平其節;笞臀部,中途不得更換行刑人。魏晉時,婦女受笞刑笞背。南北朝時的杖刑,實際上即隋以後的笞刑,且多作為流刑、徒刑的附加刑,其數在200以下,數量不等。隋改鞭為笞,分為10、20、30、40、50五等,並皆可用銅贖。唐沿隋制,並規定受刑人腿、臀分受,亦允許自願背、腿分受者。宋沿唐制,亦分笞為五等,但允許以笞折臀杖,笞五十者折臀杖十一。遼無笞刑,但有木劍、大棒擊背,類似笞刑。金國舊制,輕罪笞以柳條。元代笞刑分7、17、27、37、47、57六等。明、清笞刑沿襲唐、宋制,分五等,可贖刑。 杖 用大竹板或大荊條拷打犯人脊背臀腿的刑罰。起源甚早,《尚書舜典》就有「鞭作官刑」的記載。漢、魏、晉都設有鞭杖的刑罰。至南北朝梁武帝時把杖刑列入刑書。北魏開始把杖刑與鞭刑、徒刑、流刑、死刑並列,為五刑之一。北齊、北周沿襲魏制,依杖數分等,並均允許以金贖。隋代廢鞭刑,代以杖刑;另立笞刑,以代替原來的杖刑。凡所犯重於五十笞者,則入於杖刑。唐代杖刑同隋。唐律規定,杖皆削去節目;決杖者,背、腿、臀分受。宋沿唐制,亦分五等,並將杖刑作為附加刑。遼、金、元也均有杖刑規定。明、清杖刑依唐、宋制,至清末,杖刑廢。 徒 即徒刑,並強制服勞役。起源很早。商代就有牢獄「圉」,周代除死刑外,其他處肉刑的罪犯都須服勞役,為當時五刑的附加刑。秦、漢根據勞役的性質、徒刑期限和有無附加刑,分徒刑為若乾等級。魏晉以「髡」、「耐」(為徒刑犯人剃發、剃須)作為徒刑的制度,並以此作為徒刑名稱。北魏徒刑按勞役年限分為各種等級,因此又稱年刑。北齊時由於有附加刑「耐」,也稱「耐罪」。當時除「耐」外,還附加鞭、笞,有的還須帶刑具「鉗」。北周開始正式稱「徒刑」,並附加鞭、笞,允許以金贖罪。隋唐徒刑作為五刑之一,亦分五等,刑期為1~3年,每等之間相差半年,且不附加笞、杖,准許以銅贖刑。五代基本沿用唐制,但恢復了加杖制,實際上是一罪兩刑。宋代實行折杖制度,即折減笞杖數目,杖後不再服勞役。遼代有終身刑 ,還加杖,並「黥面」。金代徒刑與唐、宋同,唯將五等改為七等。元代徒刑又分為五等,並附杖刑。明、清徒刑基本相同,即分為五等加杖,准許以錢贖。 流 把罪犯押解到邊遠地方服勞役或戍守,不得離開該地區的刑罰。流刑刑名最早見於《尚書堯典》:「流宥五刑」,作為對墨、劓、剕、宮、大辟五刑寬宥的一種刑罰。流刑的名稱,歷代不同,有時稱放、遷、徙。北魏流刑沒有遠近差別。北齊正式將流刑列為五刑之一,亦無里程之差。到北周,流刑從流至距皇畿2500~4500里分為五等,也有時間限制,最長為六年。隋代流刑分三等,也稱三流。應配者分別居作二年、二年半、三年。應住居作者,三流俱役三年。唐代流刑亦分三等,其里數比隋代流刑各加1000里,其居作期限則縮短為一年。役滿編所在為戶,謂之「常流」。此外,有役三年者,謂之「加役流」。唐代流刑許以銅贖。宋代流刑所流里程和役年與唐代相同,但附加脊杖。元代沒有流刑。明代流刑沿宋制,均附加杖,並可用銅贖。清代流刑與明相同。 死 即死刑。隋、唐定死刑為斬、絞兩等。五代和宋基本仿效隋律,但自五代始有為凌遲。遼代將凌遲定為正式刑名,將死刑定凌遲、斬、絞三等。元代同。明、清法定死刑雖僅斬、絞兩等,但有法外刑,如棒殺。

滿意請採納

閱讀全文

與流刑有期限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瀏覽:452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850
紅寶石證書aigs 瀏覽:734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
供電方案有效期 瀏覽:684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