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納稅期限的確定應考慮的因素包括( )
單選:
納稅期限的確定應考慮的因素包括( D.應稅行為發生的特點 )
多選:
納稅期限的確定應考慮的因素包括( A.納稅人生產經營的特點 D.應稅行為發生的特點 )
Ⅱ 增值稅的納稅期限有什麼規定
增值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以1個季度為納稅期限的規定僅適於小規模納稅人。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土地增值稅:納稅人應當自轉讓房地產合同簽訂之日起7日內向房地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稅務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土地增值稅。
納稅期限是負有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最後時間限制。它是稅收強制性、固定性在時間上的體現。任何納稅人都必須如期納稅,否則就是違反稅法,受到法律制裁。
確定納稅期限,要根據課稅對象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經營的不同特點來決定。如流轉課稅,當納稅人取得貨款後就應將稅款繳入國庫,但為了簡化手續,便於納稅人經營管理和繳納稅款(降低稅收徵收成本和納稅成本),可以根據情況將納稅期限確定為1天、3天、5天、10天、15天或1個月。
確定納稅期限,包含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確定結算應納稅款的期限,即多長時間納一次稅。一般有1天、3天、5天、10天、15天、一個月等幾種。
二是確定繳納稅款的期限,即納稅期滿後稅款多長時間必須入庫。
(2)納稅期限決定因素擴展閱讀:
消費稅納稅
消費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營業稅稅納稅
營業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一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企業所得稅
⑴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⑵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15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⑶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⑷ 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⑸ 企業在年度中間終止經營活動的,應當自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60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當期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企業應當在辦理注銷登記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稅務機關申報並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
(1)自行申報納稅的申報期限。
⑴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⑵ 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合夥企業投資者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分月預繳的,納稅人在每月終了後15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分季預繳的,納稅人在每個季度終了後15日內辦理納稅申報;納稅年度終了後,納稅人在3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
⑶ 納稅人年終一次性取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自取得所得之日起30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在1個納稅年度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在每次取得所得後的次月7日內申報預繳,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⑷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0日內向中國境內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⑸ 除以上規定的情形外,納稅人取得其他各項所得須申報納稅的在取得所得的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⑹ 納稅人不能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需要延期的,按照《稅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條和《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2)代扣代繳申報期限。
⑴ 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15日內繳入國庫,並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代扣代收稅款憑證和包括每一納稅人姓名、單位、職務、收入、稅款等內容的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以及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⑵ 扣繳義務人違反上述規定不報送或者報送虛假納稅資料的,一經查實,其未在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中反映的向個人支付的款項,在計算扣繳義務人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作為成本費用扣除。
⑷ 扣繳義務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及其他有關資料的,經縣級稅務機關批准,可以延期申報。
Ⅲ 納稅期限和納稅申報期限的區別是什麼
1、代表時間的含義不同:納稅期限是指繳納稅款的周期,就是多長時間繳納1次。如增值稅按月申報納稅,那增值稅的納稅期限是1個月,就是對於連續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必須每個月納稅1次。
納稅申報期限是指辦理納稅申報的時間要求,就是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申報納稅情況。如不考慮節假日的因素,增值稅的納稅申報期限是每個月的15日之前。
2、計算方法不同
納稅期限計算公式為:
經營凈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而納稅申報期限計算公式表示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3、確定依據不同
納稅申報期限是根據各個稅種的特點確定的,各個稅種的納稅期限因其徵收對象、計稅環節的不同而不盡相同,同一稅種也可以因為納稅人的經營情況不同、財務會計核算不同、應納稅額大小不等,申報期限也不一樣,可以分為按期申報納稅和按次申報納稅。
納稅期限的確定,實根據課稅對象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經營的不同特點來決定。
4、未按期繳納的後果不同
按期納稅申報,是以納稅人發生納稅義務的一定期間為納稅申報期限,不能按期納稅申報的,實行按次申報納稅。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如遇國家法定的公休假日,可以順延。公休假日指元旦、春節、「五一」國際勞動節、國慶節以及雙休日。
納稅期限是負有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最後時間限制。它是稅收強制性、固定性在時間上的體現。任何納稅人都必須如期納稅,否則就是違反稅法,受到法律制裁。
(3)納稅期限決定因素擴展閱讀:
納稅申報期限的法律規定:
1、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申報期限
增值稅、消費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營業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金融業營業稅的申報期限為1個季度。
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以1個月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個季度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
新辦企業第一次納稅申報的所屬期為稅務登記辦理完畢的次月。
2、企業所得稅及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的申報期限
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月份或季度終了後10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45日內申報,4個月內匯算清繳。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季預繳。季度終了後10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申報,5個月內匯算清繳。
3、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期限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繳的稅款,自行申報納稅的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款,都應當在次月10日內申報並繳納。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預繳,月份終了後15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稅,按年計算,在年度終了後30日內申報納稅。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在取得每次所得後的7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年度終了後30日內申報納稅。
Ⅳ 納稅期限 是怎麼計算起始日期的
確定納稅期限,要根據課稅對象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經營的不同特點來決定。如流轉課稅,當納稅人取得貨款後就應將稅款繳入國庫,但為了便於納稅人經營管理和繳納稅款(降低稅收徵收成本和納稅成本),可以根據情況將納稅期限確定為1天、3天、5天、10天、15天或1個月。
1、確定結算應納稅款的期限,即多長時間納一次稅。一般有1天、3天、5天、10天、15天、一個月等幾種。
2、確定繳納稅款的期限,即納稅期滿後稅款多長時間必須入庫。
(4)納稅期限決定因素擴展閱讀:
增值稅的納稅期限:
1、增值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
2、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
3、增值稅的徵收管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及本條例有關規定執行。
Ⅳ 納稅期限
法律分析: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納稅人進口應稅消費品,應當自海關填發海關進口消費稅專用繳款書之日起15日內繳納稅款。納稅期限是指稅法規定的關於稅款繳納時間方面的限定。稅法關於納稅期限的規定: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2,納稅期限;3,繳庫期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Ⅵ 增值稅納稅期限
法律分析:
1.增值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2.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3.以1個季度為納稅期限的規定適用於小規模納稅人、銀行、財務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信用社,以及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納稅人。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4.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5.納稅人進口貨物,應當自海關填發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之日起15日內繳納稅款。6.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繳納增值稅、消費稅、文化事業建設費,以及隨增值稅、消費稅附征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稅費,原則上實行按季申報。納稅人要求不實行按季申報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其應納稅額大小核定納稅期限。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衍生問題:
房租增值稅怎麼計算?
房屋租賃增值稅稅率是多少要根據納稅人的種類,以及房屋是經營用房還是住房來區分計算。例如,一般納稅人出租不動產,其不動產為2016年5月1日以後取得,或雖然是2016年4月30前取得但其自願選擇一般計稅方法的,稅率為11%。一般納稅人出租的不動產系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選擇簡易計稅辦法徵收率為5%。房屋的增值稅繳納計算方法是: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或者是:應納稅額=增值額×適用稅率-增值額×速算扣除系數。一般計稅方法的應納稅額,是指當期銷項稅額抵扣當期進項稅額後的余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按照轉讓二手房交易價格全額的1%徵收率徵收增值稅,類似於個人所得稅的七級累進稅率,而房屋買賣的增值稅計算方法是四級累進稅率。
Ⅶ 什麼是納稅期限,確定納稅期限的依據和意
1、納稅期限:是來納稅人向國家繳納源稅款的法定期限。它體現了稅收的固定性和強制性。
2、確定納稅期限的依據:
1)、根據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經營的不同特點和不同的征稅對象決定。
2)、根據納稅人繳納稅款數額的多少來決定。
3)、根據納稅行為發生的情況,以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次數為納稅期限。
4)、為保證國家財政收入,限止偷稅漏稅,在納稅行為發生前預先繳納稅款。
3、確定納稅期限的意義:
1)、確定結算應納稅款的期限。(一般分為1、3、5、10、15天、1個月一期等)
2)、確定繳納稅款的期限。
Ⅷ 稅收實體法的六要素是什麼
納稅主體、征稅客體、計稅依據、稅目、稅率、減免稅等。
納稅義務人
納稅義務人簡稱納稅人,一般分為自然人和法人兩種。
實際納稅過程中與納稅義務人相關的概念:
1、負稅人。造成納稅人與負稅人不一致主要是由於價格和價值背離,引起稅負轉移或轉嫁造成的。
2、代扣代繳義務人。
3、代收代繳義務人。
4、代征代繳義務人。
課稅對象
課稅對象是構成稅收實體法諸要素的基礎性要素。這是因為:第一,課稅對象是一種稅區別於另一種稅的最主要的標志。第二,課稅對象體現著各種稅的征稅范圍。第三,其他要素的內容一般都是以課稅對象為基礎確定的。
1、計稅依據
在表現形態上分為兩種:一種是價值形態,第二種是實物形態。
課稅對象與計稅依據的關系:課稅對象是指征稅的目的物,計稅依據是則是在目的物已經確定的前提下,對目的物據以計算稅款的依據或標准;課稅對象是從質的方面對征稅所作的規定,而計稅依據則是份量的方面對征稅所作的規定,是課稅對象昊的再現。
2、稅源
稅源是指稅款的最終來源,或者說稅收負擔的最終歸宿。
3、稅目
劃分稅目的目的:一是進一步明確征稅范圍,二是解決課稅對象的歸類問題,並根據歸類確定稅率。
稅目一般可分為列舉稅目和概括稅目。
稅率
1、概念:是應納稅額與課稅對象之間的比率,是計算稅額的尺度,代表課稅的深度,是體現稅收政策的中心環節。
2、分類:
(1)比例稅率:可分為產品比例稅率、行業比例稅率、地區差別比例稅率、有幅度的比例稅率。基本特點是稅率不隨課稅對象數額的變動而變動。
(2)累進稅率:一般多在收益課稅中使用,可以更有效地調節納稅人的收入,正確處理稅收負擔的縱向公平問題。其分類:
額累:分全額累進稅率和超額累進稅率。其中超額累進稅率是各國普遍採用的一種稅率,其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率累:分超率累進稅率和超倍累進稅率。
(3)定額稅率:在表現形式上可分為單一定額稅率和差別定額稅率兩種。其基本特點是稅率與課稅對象的價值量脫離了聯系,不受課稅對象價值量變化的影響。
(4)其他形式的稅率
名義稅率與實際稅率,邊際稅率與平均稅率,零稅率與負稅率。
減稅、免稅
1、基本形式:稅基式減免、稅率式減免、稅額式減免。
2、分類:法定減免、臨時減免、特定減免。
3、加重納稅人負擔的措施:稅收附加和稅收加成。
徵收制度
按納稅環節的多少,將稅收課征制度分為兩類:一次課征制和多次課征制。
納稅期限
1、納稅期限的決定因素:稅種的性質、應納稅額的大小、交通條件。
2、納稅期限的形式:按期納稅、按次納稅、按年計征,分期預繳。
(8)納稅期限決定因素擴展閱讀:
完善稅收實體法體系的結構
1、內外稅制的進一步統一
改革開放初期,為吸引外資,中國在稅收課征方面採用內稅和外稅兩套制度。經過1994年的稅制改革,初步形成了內外統一的稅制模式,但這種統一並非徹底。
在現行稅收法中,仍存在著一種課稅兩種稅收實體法或稅費並存的現象。以企業所得的課稅為例,目前中國的內資企業適用《企業所得稅法暫行條例》。
外資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雖然內外資企業所得稅都是33%,但由於減免稅優惠和稅前列支標准項目的不同,使實際稅負差別很大。
這不僅違背了WTO的國民待遇原則,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使內資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因此,在改革外開放日益深化,在加入WTO的新經濟形勢之下,應進一步統一內外稅制。
2、由價內稅轉為價外稅
我國目前仍以商品勞務的流轉額課稅的稅種為主體稅種,且這種狀況也許並不會因為所得稅佔比重的日益增長而改變。
所得稅制度之所以成為世界各經濟發達國家的主體稅種是因為它能有效的規避傳統流轉稅對社會分工的阻礙以及對資源有效配置的干擾。
而這已經因增值稅制的產生和所得稅本身在貫徹公平主義原則方面的局限性自然消滅,因此完善我國的流轉稅制度理應成為稅收法律體系改革的重要內容。
我國自建國以來直至現在,流轉稅大部分採用價內稅的形式。雖然採用價內稅稅收的負擔比較隱蔽,便於國家取得財政收入,但由於價內稅易造成重復課稅。
因此它是以阻礙社會分工和社會化大生產以及造成效率損失為代價的,故而不可取。由價內稅轉向價外稅,最終建立起中國的流轉稅制度應當成為此次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
Ⅸ 企業所得稅納稅期限,季度指的是每年的那幾月
季度指的是每年的1-3月份第一季度,4月份申報。4-6月份第二季度,7月份申報。7-9月份第三季度,10月份申報。10-12月份第四季度,1月份申報。
1,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2,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15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3,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4,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5,企業在年度中間終止經營活動的,應當自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60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當期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企業應當在辦理注銷登記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稅務機關申報並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9)納稅期限決定因素擴展閱讀:
確定納稅期限,要根據課稅對象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經營的不同特點來決定。如流轉課稅,當納稅人取得貨款後就應將稅款繳入國庫,但為了簡化手續,便於納稅人經營管理和繳納稅款(降低稅收徵收成本和納稅成本),可以根據情況將納稅期限確定為1天、3天、5天、10天、15天或1個月。
確定納稅期限,包含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確定結算應納稅款的期限,即多長時間納一次稅。一般有1天、3天、5天、10天、15天、一個月等幾種。
二是確定繳納稅款的期限,即納稅期滿後稅款多長時間必須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