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築企業進入市場的准入要求和投標入圍的基本資格有哪些體系認證
看要求了~~ 50430也得有
B. 建築資質證書與市場准入要求都有哪些
建築行業准入許可規定
根據市場准入要求,建築企業需要取得許可或履行法定程序,才能從事工程建設活動,也就是說建築企業未取得許可或履行法定程序,不得從事相關工程建設。
這些許可包括建築工程施工許可、建築業企業資質許可、房屋建築工程及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涉及國家安全事項的建設項目審批、建築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核發等等。
意味著建築企業在承接工程業務前必須要取得建築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等證書,否則就會被列入負面清單中,不能進入建築市場。
建築資質證書及安許證申請
通過市場准入標准,我們看到了申請證書的必要性,建築企業申請資質證書需要符合資質標準的要求,達到資質標准要求的條件,如企業凈資產、人員、業績條件,在工程設計資質證書申請中還要符合「專業技術人員配備表」的要求。目前,隨著建築資質行業改革,越來越多的建築資質類型開始實行網上申請辦理,建築企業需要在申報系統內提交電子申請材料。
建築施工企業在取得建築資質證書後必須申請安許證,申請安許證要符合安全生產條件及企業三類安全人員要求,隨著建築業核查日趨嚴格,對建築企業的安全生產條件及安許證的核查也變得越來越嚴格。
可以看到建築企業與新的市場准入標准關聯,畢竟建築企業是市場主體之一,而且關繫到市場穩定及經濟發展,所以這一點需要建築企業注意,及時申請建築資質正式及安全生茶許可證。
C. 建築市場如何實現有效的監管
建立信用門檻
通過信用評價、信用評級建立「信用門檻」,對相關建設活動主體進行動態信用管理,發揮信用監管的准入篩選作用,是目前建築市場信用監管較為常見的一種機制方式。如以信用等級為依據,對建設活動主體的資質管理、資金管理、項目管理等方面實行差異化監管,既節省了政府監管資源,也實現著市場優勝劣汰。
以寧夏為例
2018年,寧夏即要求在發布招標公告及招標文件時,將政府采購供應商無不良信用信息記錄作為投標人資格條件,並要求投標供應商在投標文件中提交無不良信用記錄承諾函。同年,山東省也發布《山東省公共資源交易信用管理辦法》,提出實施公共資源交易信用激勵機制,如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運行服務機構可提供優先辦理、簡化程序等便利服務措施、鼓勵項目發起方通過招標文件等交易文件約定,在評標辦法中進行信用加分。
再以黑龍江為例
2019年11月21日,黑龍江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部門聯合發布《黑龍江關於進一步加強全省房地產市場監管的通知》,文件提出:2020年1月1日開始全面實施項目資本金制度,按企業信用評價等級實行差異化監管。AAA級企業按照項目建築安裝工程總成本的10%進行監管,AA級企業15%,A級企業20%,B級企業25%,其餘企業按30%進行監管。
推進信用融資
推進以「政采貸」為代表的信用融資業務,也是目前建築市場信用管理機制的主要運用方式之一。
所謂「政采貸」,即是銀行機構以政府采購誠信考核和信用審查為基礎,憑借中小企業取得並提供的政府采購合同,按優於一般中小企業貸款的利率直接向申請貸款的中小企業發放貸款的一種融資方式。「政采貸」以中小企業的政府采購信用和國庫集中支付作為履約保障的政府采購合同為基礎,通過對企業信用評級,在授信額度、貸款審查、利率優惠等方面進行差異化管理。
這種信用融資方式由來已久,但近年來,各地政府在形式、范圍等方面對其持續優化完善,不斷加大政策推動力度,進一步有效發揮建築市場信用管理機製作用。
以浙江省為例:
2019年,浙江省義烏市將「政采貸」福利范圍再擴大,延伸至國有企業采購領域,推出「國采貸」業務。
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持續推動「線上辦理」,實現貸款申請、額度測算、發放貸款等全流程「零次跑」。供應商從提交貸款申請到完成貸款審批最長7天,最快的銀行已實現當天申請當天放款。
2020年,為抗擊疫情,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浙江省衢州市下發《關於做好政府采購相關工作應對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通知》,聯合市人行發布《關於衢州市政府采購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質押融資的實施意見》,推進「政采貸」產品的開發落地,助力中小企業復工復產。
加強信用監管
加強信用監管,一直是我國建築市場信用體系建設中的主要與重點內容。經過多年的不懈探索與創新,目前國內建築市場信用監管呈現出貫穿事前、事中、事後全生命周期的監管機制特點,並通過差異化管理、聯合懲戒、信用修復等機制手段,逐步建立起信用監管的長效機制。
貫穿全生命周期
在事前監管環節,近年來國內建築市場監管推行「告知承諾制」,以相關建設活動主體主動信用承諾的方式,加快其許可事項辦理進度,擴大信用報告應用范圍。
在事中監管環節,通過信用信息的動態收集、風險評估,大力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
在事後監管環節,通過建立聯合懲戒制度、黑名單制度,依法依規實施市場和行業禁入措施、依法追究違法失信責任。
差異化管理與聯合懲戒
在政府采購、招投標活動中,相關部門通過建立相應的信用評分機制,對不同的投標人進行信用等級評定,加分或減分,令信用等級懸殊的企業分差進一步拉大,進而影響其最終投標結果,實現信用差異化監管的優勝劣汰。
同時,各地普遍重視建立信用監管「聯合懲戒」機制,即信用信息跨省、市、縣級行政區域實現共享;信用懲戒跨部門、行業實現聯動,真正實現「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懲戒效果。
信用可修復
實施聯合懲戒,讓失信企業寸步難行等舉措盡管有效,但其終究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各地建築市場信用管理創新監管方式,採取動態化的信用評價機制,即企業「失信」後,仍然擁有「信用修復」的機會。
企業失信後糾正自身失信行為,而後向相關部門提出信用修復申請,由後者對其進行核查,依據其實際結果對其信用信息進行修復。以此引導相關建設活動主體重視自身信用行為。
我國建築市場信用體系建設,經歷了早期的立法與信息化平台建設,已初步搭建起較為完善的行業信用監管體系框架。在此基礎上,如何創新信用監管機制,有效發揮信用監管作用,將成為推動我國建築市場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發展的重點與關鍵。
D. 建築業從業單位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承包商從事建築活動應具備以下條件:有符合國家規定的注冊資本;有與其從事的建築活動相適應的具有法定執業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有從事相關建築活動所應有的技術裝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從業單位資格許可制度從業單位資格許可包括從業單位的條件和從業單位的資質。為了維護建築市場的正常秩序,確立進入建築市場從事建築活動的准入規則,《建築法》第十二條和第十三條規定了從事建築活動的建築施工企業、勘察單位、設計單位、工程監理單位進入建築市場應當具備的條件和資質審查制度。從業單位條件根據《建築法》第十二條的規定:從事建築活動的建築施工企業、勘察單位、設計單位和工程監理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必須具有符合國家規定的注冊資本從事建築活動的單位在進行建築活動過程中必須擁有足夠的資金。
這是其進行正常業務活動所需要的物質保證。一定數量的資金也是建立建築施工企業、勘察單位、設計單位和工程監理單位的前提。關於最低注冊資本在《建築業企業資質等級標准》、《工程監理企業資質管理規定》中均有詳細規定:從事建設工程監理活動的企業,應當按照本規定取得工程監理企業資質,並在工程監理企業資質證書許可的范圍內從事工程監理活動。工程監理行業組織應當加強工程監理行業自律管理。鼓勵工程監理企業加入工程監理行業組織。
E. 有誰知道建築的使用年限是怎麼計算的
建築使用年限抄,通常用一個詞襲"壽命"表示. 建築物壽命含:自然壽命、經濟壽命。 自然壽命指建築物主要結構構件和設備的自然老化或損壞而不能繼續保證安全使用為止的時間。 鋼混結構一般為35-60年。 混合結構一般為30-50年。 磚木結構一般為20-40年。 簡易結構一般為10年。 經濟壽命指建築物對房地產價值有貢獻的時期(比如:正常市場狀況下,房地產產生的收入大於等於運營費用的時間)。 經濟壽命視土地及房屋具體修建情況而定。一般為從建築物建造日期到土地使用權到期日期為止。
F. 建築市場准入制度是什麼
其實就是資質審查制度。
建築企業大概包括三級總承包、二級總承包、一級總承包、特級總承包四個等級的級別,不同等級資質等級能承攬的工程規模不同,沒有相關資質無法承攬工程,只能掛靠到有資質的企業。其中特級總承包最高等級,幾乎能承攬所有的房屋建築類和資質允許范圍內的工程項目。
G. 建築企業資質新標准什麼時候開始執行
於2021.7.1正式開始實施
國務院關於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的通知
國發〔2021〕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開展「證照分離」改革,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對於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大意義。為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國務院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推行「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並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大改革試點力度。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統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在更大范圍和更多行業推動照後減證和簡化審批,創新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二)改革目標。自2021年7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覆蓋清單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等四種方式分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同時在自由貿易試驗區進一步加大改革試點力度,力爭2022年底前建立簡約高效、公正透明、寬進嚴管的行業准營規則,大幅提高市場主體辦事的便利度和可預期性。
二、大力推動照後減證和簡化審批
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設定(以下統稱中央層面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在全國范圍內按照《中央層面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改革清單(2021年全國版)》(見附件1)分類實施改革;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增加實施《中央層面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改革清單(2021年自由貿易試驗區版)》(見附件2)規定的改革試點舉措,自由貿易試驗區所在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其他區域參照執行。省級人民政府可以在許可權范圍內決定採取更大力度的改革舉措。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設定(以下統稱地方層面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由省級人民政府統籌確定改革方式。
(一)直接取消審批。為在外資外貿、工程建設、交通物流、中介服務等領域破解「准入不準營」問題,在全國范圍內取消68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在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取消14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取消審批後,企業(含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下同)取得營業執照即可開展經營,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行業組織等不得要求企業提供相關行政許可證件。
(二)審批改為備案。為在貿易流通、教育培訓、醫療、食品、金融等領域放開市場准入,在全國范圍內將15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改為備案管理,在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將15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改為備案管理。審批改為備案後,原則上實行事後備案,企業取得營業執照即可開展經營;確需事前備案的,企業完成備案手續即可開展經營。企業按規定提交備案材料的,有關主管部門應當當場辦理備案手續,不得作出不予備案的決定。
(三)實行告知承諾。為在農業、製造業、生產服務、生活消費、電信、能源等領域大幅簡化准入審批,在全國范圍內對37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在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對40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實行告知承諾後,有關主管部門要依法列出可量化可操作、不含兜底條款的經營許可條件,明確監管規則和違反承諾後果,一次性告知企業。對因企業承諾可以減省的審批材料,不再要求企業提供;對可在企業領證後補交的審批材料,實行容缺辦理、限期補交。對企業自願作出承諾並按要求提交材料的,要當場作出審批決定。對通過告知承諾取得許可的企業,有關主管部門要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確有必要的可以開展全覆蓋核查。發現企業不符合許可條件的,要依法調查處理,並將失信違法行為記入企業信用記錄,依法依規實施失信懲戒。有關主管部門要及時將企業履行承諾情況納入信用記錄,並歸集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四)優化審批服務。對「重要工業產品(除食品相關產品、化肥外)生產許可證核發」等15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下放審批許可權,便利企業就近辦理。對「保安服務許可證核發」等256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精簡許可條件和審批材料,減輕企業辦事負擔。對「會計師事務所設立審批」等140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優化審批流程,壓減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對「海關監管貨物倉儲審批」等18項設定了許可證件有效期限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取消或者延長許可證件有效期限,方便企業持續經營。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設立審批」等13項設定了許可數量限制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取消數量限制,或者合理放寬數量限制並定期公布總量控制條件、企業存量、申請排序等情況,鼓勵企業有序競爭。同時,各地區、各部門要積極回應企業關切,探索優化審批服務的創新舉措。
三、強化改革系統集成和協同配套
(一)實施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清單管理。按照全覆蓋要求,將全部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納入清單管理,並逐項確定改革方式、具體改革舉措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措施。清單實行分級管理,國務院審改辦負責組織編制中央層面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清單,省級審改工作機構負責組織編制地方層面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清單。清單要動態調整更新並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清單之外,一律不得限制企業進入相關行業開展經營。各地區、各部門要對清單之外限制企業進入特定行業開展經營的管理事項進行全面自查清理,對實施變相審批造成市場分割或者加重企業負擔的行為,要嚴肅督查整改並追究責任。
(二)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持續推進「先照後證」改革,推動將保留的登記注冊前置許可改為後置。開展經營范圍規范化登記,市場監管部門牽頭編制經營范圍規范目錄,為企業自主選擇經營范圍提供服務。經營范圍規范目錄要根據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及時調整更新。市場監管部門應當告知企業需要辦理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並及時將有關企業登記注冊信息推送至有關主管部門。企業超經營范圍開展非許可類經營活動的,市場監管部門不予處罰。有關主管部門不得以企業登記的經營范圍為由,限制其辦理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或者其他政務服務事項。在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最大程度尊重企業登記注冊自主權。
(三)推進電子證照歸集運用。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制定完善電子證照有關標准、規范和樣式,2022年底前全面實現涉企證照電子化。要強化電子證照信息跨層級、跨地域、跨部門共享,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將電子證照歸集至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有關平台和系統要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實時更新、權威可靠的企業電子證照庫。要加強電子證照運用,實現跨地域、跨部門互認互信,在政務服務、商業活動等場景普遍推廣企業電子亮照亮證。凡是通過電子證照可以獲取的信息,一律不再要求企業提供相應材料。
四、創新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一)適應改革要求明確監管責任。要落實放管結合、並重要求,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堅決糾正「以批代管」、「不批不管」問題,防止出現監管真空。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的,由原審批部門依法承擔監管職責。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的,由審批部門負責依法監管持證經營企業、查處無證經營行為。實行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或者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地區,按照省級人民政府制定的改革方案確定監管職責、健全審管銜接機制。堅持政府主導、企業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支持行業協會提升自律水平,鼓勵新聞媒體、從業人員、消費者、中介機構等發揮監督作用,健全多元共治、互為支撐的協同監管格局。
(二)根據改革方式健全監管規則。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根據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的改革方式,分領域制定全國統一、簡明易行的監管規則,建立健全技術、安全、質量、產品、服務等方面的國家標准,為監管提供明確指引。直接取消審批的,有關主管部門要及時掌握新設企業情況,納入監管范圍,依法實施監管。審批改為備案的,要督促有關企業按規定履行備案手續,對未按規定備案或者提交虛假備案材料的要依法調查處理。實行告知承諾的,要重點對企業履行承諾情況進行檢查,發現違反承諾的要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後仍未履行承諾的要依法撤銷相關許可,構成違法的要依法予以處罰。下放審批許可權的,要同步調整優化監管層級,實現審批監管權責統一。
(三)結合行業特點完善監管方法。對一般行業、領域,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根據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實施差異化監管措施,持續推進常態化跨部門聯合抽查。對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等特殊行業、重點領域,落實全覆蓋重點監管,強化全過程質量管理,守牢安全底線。要充分發揮信用監管基礎性作用,建立企業信用與自然人信用掛鉤機制,依法依規實施失信懲戒。要建立健全嚴重違法責任企業及相關人員行業禁入制度,增強監管威懾力。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實行包容審慎監管,量身定製監管模式,對輕微違法行為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予行政處罰。深入推進「互聯網+監管」,探索智慧監管,加強監管數據共享,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手段精準預警風險隱患。
五、採取有力措施確保改革落地見效
(一)健全改革工作機制。國務院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負責統籌領導全國「證照分離」改革工作。國務院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司法部牽頭負責推進改革,做好調查研究、政策解讀、協調指導、督促落實、法治保障、總結評估等工作。商務部負責指導各自由貿易試驗區做好「證照分離」改革與對外開放政策的銜接。省級人民政府對本地區改革工作負總責,要建立健全審改、市場監管、司法行政、商務(自貿辦)等部門牽頭,各部門分工負責的工作機制,強化責任落實,扎實推進改革。
(二)加強改革法治保障。要堅持重大改革於法有據,依照法定程序推動改革。配合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的改革舉措,推動修改法律、行政法規有關規定。在自由貿易試驗區配合相關改革試點舉措,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權決定暫時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等7部法律有關規定,暫時調整適用《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等13部行政法規有關規定(見附件3)。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要根據法律、行政法規的調整情況,對規章、規范性文件作相應調整,建立與改革要求相適應的管理制度。2022年底前,國務院有關部門要組織對暫時調整適用法律、行政法規有關規定情況開展中期評估。
(三)抓好改革實施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制定實施方案,對中央層面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逐項細化改革舉措,並向社會公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地區改革實施方案,以省為單位編制地方層面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改革清單,並向社會公布。各地區、各部門要做好改革政策工作培訓和宣傳解讀,調整優化業務流程,修訂完善工作規則和服務指南,改造升級信息系統,確保改革措施全面落實、企業充分享受改革紅利。
本通知實施中的重大問題,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及時向國務院請示報告。
附件:
1、中央層面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改革清單(2021年全國版)
2、中央層面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改革清單(2021年自由貿易試驗區版)
3、國務院決定在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適用行政法規有關規定目錄
H. 建築企業和從業人員市場雙准入制度是什麼
建築企業和從業人員市場雙准入制度即建立嚴格的建築市場准入和清出制度。
我國現行的工程勘察設計市場「雙准入」制度是政府主導型的制度,包括兩個管理體系、三套准入制度、四種注冊類型、五類分級標准。其中,兩個管理體系,指法律法規體系和准入標准體系;三套准入制度,包括工程勘察企業准入制度、工程設計企業准入制度、個人執業注冊准入制度;
四種個人執業注冊類型,包括設計領域的建築師、注冊工程師、注冊造價師和注冊建造師;五類分級標准,包括勘察資質標准、設計綜合資質標准、設計行業資質標准、設計專業資質標准和設計專項資質標准。
目前,准入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據為《建築法》和《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兩部法律法規,這兩部法律法規都明確規定,企業經資質審查合格,取得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後,方可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建築活動。
市場准入中的有關承諾義務在沒有說明的情況下,不得採取有關數量配額限制,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過程中,對數量配額限制要在承諾表中明確註明,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要對有關外資立法加以修改,廢除與有關數量配額限制相悖的法律條文。
市場准入的幾種限制措施,要少運用開業許可權制和數量或股許可權制,可以運用人員的國際流動和職業資格限制,以達到減緩外國服務業對我國服務業的沖擊力度。
I. 建築工程技術准入標準是什麼
建築工程技術准入標準是什麼?
答:建築工程技術准入,必須具有技術先進、安全適用、經濟合理和在建築工程實踐中被行內人認可的建築工程技術。這就是准入的標准。可能對題意理解不透!個人見解,供參考。
J. 建築市場信用管理暫行辦法,對企業有哪些指導意義
指導意義是:
一、信用信息公開
公開的信用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優良信用信息和不良信用信息,其中基本信息長期公開、優良信用信息一般公開3年、不良信用信息一般公開6個月到3年。
二、信用信息共享
企業的良好和不良信用信息都會被推送至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台,同時受到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台的監管。
三、分類監管企業
通過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台,信用表現良好企業會受到激勵,存在嚴重失信行為的企業將被依法採取懲戒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有關單位或個人在使用信用信息時不得使用超過公開期限的信息。
四、建立 「黑名單」制度
《建築市場信用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建築市場主體「黑名單」的標准和條件,若企業被列入建築市場主體「黑名單」,會在市場准入、資質資格管理、招標投標等方面受到限制。
建築市場主體「黑名單」的管理期限為1年,期限屆滿可移出名單。
五、規范信用評價行為
目前,大部分地方已經開展了信用評價,但有的評價行為不規范,甚至通過信用評價實行地方保護。《建築市場信用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不得設置地方信用壁壘,建設單位對承包單位履約行為也可進行評價。
六、加大監督檢查力度
住建部將對建築市場信用信息推送情況進行定期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