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問題,越詳細越好了
1綏靖政策不是德國的,是英法的
簡單的說就是姑息縱容政策,以犧牲別國的利益達到求得自保.
具體說就是:
綏靖政策 (policy of appeasement)也稱姑息政策。一種對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縱容,退讓屈服,以犧牲別國為代價,同侵略者勾結和妥協的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人民革命的興起及社會主義蘇聯的出現,引起帝國主義的恐懼和仇視。它們在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中,既想削弱和擊敗競爭對手,又要反對社會主義,鎮壓人民革命。綏靖政策正是適應這一需要出現的。在不同的情況下,其內容,形式和手法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為了維護和爭奪世界霸權,反對社會主義和人民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這一政策最積極的推行者是英、法、美等國。20世紀30年代前,綏靖政策主要表現為扶植戰敗的德國、支持日本充當防範蘇聯的屏障和鎮壓人民革命的打手。這從凡爾賽體系、華盛頓體系中可以窺見端倪。在道威斯計劃、楊格計劃、洛迎諾公約中則更具體化了。到30年代,特別是兩個戰爭策源地形成後(見遠東戰爭策源地、集體安全政策),面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的嚴重挑戰,以英國首相A.N.張伯倫為代表的英、法、美等國的綏靖主義者,為了維護既得利益,求得一時苟安,不惜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謀求同侵略者妥協,妄圖將禍水引向蘇聯,坐收漁利。1931年「九一八事變」,容忍日本侵略中國東北。1935年3月容忍A.希特勒重整軍備。1935年8月美國通過中立法。1935年10月容忍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裝進占萊茵區。1936年8月對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採取「不幹涉」政策。1937年7月縱容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此後又策劃太平洋國際會議,陰謀出賣中國,同日本妥協。1938年3月默許希特勒兼並奧地利。這些都是綏靖政策的例證。最典型的體現則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會議和《慕尼黑協定》。英、法及幕後它們支持的美國,妄圖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為代價,在歐洲實現「普遍綏靖」,求得「一代人的和平」,實質上是推動德國進攻蘇聯。歷史證明,綏靖政策是一種縱容戰爭、挑撥戰爭、擴大戰爭的政策。它無法滿足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卻鼓勵了侵略者冒險,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2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Treaty of non-Aggression Betwee-n Soviet U-nion and Germany
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德國在莫斯科簽訂的條約。1939年3月15日,德國侵佔捷克斯洛伐克全境。23 日又佔領立陶宛濱海城市默麥爾。4月3日下達旨在消滅波蘭的白色方案。5月22日又簽訂 《德國義大利軍事同盟條約》。1939年8月中旬,蘇聯的國際處境十分險惡。日本繼1938年在中蘇邊境張鼓峰挑起反蘇武裝沖突後,1939年5~8月又在中蒙邊境諾門坎地區向蘇聯、蒙古軍隊發動大規模進攻。蘇聯在4~8月多次主動採取行動同英、法在莫斯科舉行關於締結互助條約和軍事協定的談判,爭取建立反侵略的統一戰線。但英、法仍奉行綏靖政策,無意與蘇聯合作。與此同時,英國同德國進行一系列秘密談判,力求實現英、德合作,把戰火引向蘇聯。在這種情況下,蘇聯也採取措施調整同德國的關系。斯大林於8 月21日接受A.希特勒提出的立即締結互不侵犯條約的要求。8月23日蘇聯同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有效期10年。條約規定,締約雙方彼此互不使用武力,任何一方將不參加直接或間接反對他方的國家集團;當一方受到第三國進攻時,另一方不給予第三國任何支持;就彼此有關問題,密切接觸,交換情報;和平解決相互間的一切爭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方國家公布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附加議定書》,內容為確定雙方在東歐的勢力范圍。
該條約的簽訂使蘇聯得以暫時置身於戰火之外。但條約簽訂不到兩年,德國在西線得手後,於1941年6月22日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
❷ 領土的類型
人文地理學和政治地理學常把世界上所有國家的領土形式歸結為五種類型,即集團型、狹長型、派生型、穿孔型和零散型。每個國家的領土至少屬於一個類型,而很大一部分國家的領土是屬於多個類型。 先佔 先佔(Occupation)即是佔領無主地,例如俄羅斯佔領西伯利亞及遠東等,都是典型的先佔例子。
近代,先佔已經是不可能發生的領土獲得方式,因為除了南極洲外(部分國家對其宣稱擁有主權),世界上所有領土都已被不同國家所擁有。 時效 時效(Prescription)即是某個國家佔領了別個國家的領土,按國際法若過了50年時間,領土擁有權便自動轉讓給佔領國。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非法佔領,若原持有者不提出異議,則視同同意該領土轉移。
在國際法,任何國家若確信其國土被敵意佔有,便有責任提出正式抗議(不必興訟,但該抗議需備案)。若然超過了時限下不作抗議或興訟,國際法便不能宣稱該佔有為非法,佔有國便自然成為合法擁有者。但是,時效是一個具爭議性的領土獲取方式,因此其在現實中實行的可能性不大。
註:琉球主權尚存爭議,因此不適用於以時效而獲取領土主權。 添附 添附(Accretion)即由自然原因或人為因素所增加的領土,例如填海造陸或人工島。世界上有不少例子,如城市填海等。 割讓 割讓(Cession)在戰爭中,戰敗國在被迫或求和時割讓領土給戰勝國,戰勝國所獲得的領土便是由割讓取得。例子有很多,如德意志帝國於一戰戰敗後割讓了很多領土予鄰國。 轉讓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國家會將領土持有權轉讓給其它國家,稱之為轉讓。 征服 征服(Conquest)即國家以武力佔領他國領土之部份或全部,例如殖民時代的歐洲列強。 購買 購買(Purchase)即國家向原持有者購買領土,典型的例子有美國向西擴張時向英、法、西、墨、俄國購得的領土。 獨立 獨立(Independent)即一個地區從原國獨立後獲得的領土,如蘇聯解體後獨立的加盟國。蒙古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中華民國獨立建國。 在特殊情況下,領土可能不在單一政體下管理,詳見下表。 租借 主詞條:租借地
租借(Lease),即在不同情況下(如戰敗),將領土在一個有效期內租借予別國,借地國擁有大部份主權,但租國仍保留部份主權,稱為租借。例子如清朝租借新界予大英帝國。 共管 共管(Condominium),即一片領土受兩個或以上的國家管理,形成沒有國家擁有對該領土的絕對主權。例子有20世紀初的英埃共管蘇丹(英國及埃及共同管治)。 託管 託管(Mandate),即國家為免受入侵、戰敗國將殖民地交給戰勝國或其他原因,暫時將領土交予別國,稱為託管。接受託管領土的國家職責在於保護該領土或協助其獨立,而且不會擁有對該領土的絕對主權,該國家要在一些情況下(如託管期限結束),放棄該領土。 國際託管 即領土受國際管理,沒有主權國家擁有該領土,稱為國際託管。南極洲便是一例子。
❸ 《九國公約》,《凡爾賽和約》,《四國條約》,《五國條約》有什不同怎樣區別請告訴我各個條約時間,
《九國公約》,全稱《九國關於中國事件應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是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國、英國、日本、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葡萄牙、中國九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的國際會議。《凡爾賽條約》或《凡爾賽和約》(英文:Treaty of Versailles),全稱《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協約國)對戰敗國(同盟國)的和約。美、英、日、法國四國在1921年12月13日簽訂了《關於太平洋區域島嶼屬地和領地的條約》,簡稱《四國條約》,有效期十年。《四國條約》的簽訂是美國外交的勝利。它不僅藉此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在遠東爭霸的一個障礙,而且成功地使該條約只具有外交協商性質而不具有軍事同盟性質,使美國無需動用武力保衛英法在遠東的利益。
《五國條約》
1.全部停止正在執行或擬議中的海軍主力艦造艦計劃;
2.拆毀一部分現役軍艦;
3.對有關各國現有海軍力量加以考察並做出相應規定;
4.以主力艦噸位作為計算有關國家海軍力量的標准,配備輔助艦的噸位應與各該國主力艦的噸位成一定比例。
❹ 德國和日本這些二戰戰敗國家和其他正常國家有什麼區別 非正常國家的期限是多少年
日本在二戰中戰敗,又因為是法西斯國家,按照國際法,他們戰後不能擁有軍隊。只能有少量自衛性質的武裝。日本的和平憲法也規定日本不擁有軍隊。所以他們的軍隊叫自衛隊。但是日本近年來一直想將自衛隊升格為軍隊。
1954年6月9日,日本政府頒布《防衛廳設置法》和《自衛隊法》(通稱「防衛二法」),將保安隊改為擁有陸海空3軍的自衛隊。 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重新武裝日本,於1950年7月8日指令吉田內閣建立7萬5千人的國家警察預備隊,並將海上保安廳增員8千人。據1951年9月的《日美安全條約》,1952年吉田內閣設置保安廳,改警察預備隊為保安隊,兵員擴充至11萬人,新設海上警備隊。
1954年6月9日為適應美國遠東戰略變化要求,把保安隊改組為陸上自衛隊,警備隊改組為海上自衛隊,並新建航空自衛隊。規定其任務為維持國內治安,防禦外來的直接或間接侵略等。
目前,日本自衛隊由海、陸、空三軍組成,現存總兵力已經突破《和平憲法》規定的兩倍多,大約為28.6萬人。而且,日本自衛隊軍費相當龐大,超過俄羅斯,目前與中國、英國、法國相當,居於世界前五位。
進入21世紀以來,日本自衛隊對於海外軍事任務的參與更加積極。除了曾參與2002年阿富汗戰爭後的維和任務外,並自2004年1月19日開始駐扎於伊拉克的薩瑪沃,協助美伊戰爭後的重建與安全維護。此一類似向海外派兵的行動,遭到國內外部分組織、人群的疑慮、批評和抗議;但也有人認為這是日本朝向「正常國家」發展,增加國際形勢影響力的重要步驟;日本國內亦有要求因應周邊局勢(北韓核武威脅、中國軍事擴張),適當修改《和平憲法》第九條的呼聲,以及將自衛隊「升格」成「自衛軍」。
❺ 哪有二戰偷襲珍珠港的資料
什麼日本要偷襲珍珠港呢?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得不回過頭來追溯一下當時的形勢。
軍國主義野心膨脹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並未解決它們之間的矛盾,在有些方面因分臟不均,反而引發了新的矛盾。例如,日本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雖然奪佔了德國在太平洋及在中國山東半島的權益但因嫌得益太少而一直耿耿於懷。德國雖是戰敗國,但它的戰爭基礎並未受到大的破壞,它利用英美懼怕和仇視十月革命的心理,爭得大量經濟援助和政治扶持,一直在積蓄力量,力圖東山再起,以便奪回戰爭中失去的權益,並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未造成真正的世界和平。新的戰爭策源地正在逐步形成。
1929年至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一次深刻的經濟總危機。美、英、法的實力大為削弱。德、意、日雖也遭到沉重打擊,但由於它們採取國民經濟軍事化的政策,復甦與發展較快。在危機時期,日本工業生產下降了33%,但由於它推行侵略擴張政策,加速國民經濟軍事化,靠大量掠奪中國等的資源與財富擺脫危機,經濟恢復與增長速度明顯超過美國。
日本統治階級的野心是征服中國,進而征服世界。這個目標清楚地反映在"田中奏摺"之中。1927年7月,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田中義一向天皇上了一道奏摺,稱:"征服支那(對中國的貶稱),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以支那之富源作征服印度及南洋各島以及中、小亞細亞及歐羅巴之用。"這個奏摺成為日本進一步鼓動軍國主義,執行窮兵黷武政策的根據。
日本軍部驕恣橫暴,一意孤行,它是日本軍國主義的策源地和最後堡壘之一。日本軍部眼睛早就盯上了中國的東北,把那裡稱作"日本的生命線"。"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軍部躍躍欲試,加緊進行全面侵華的准備。1936年,日本政策正式將"大東亞共榮圈"列為國策,在國內進一步煽動起狂熱的民族主義情緒和樹立擴大侵略的信心。
這年2月26日,日本陸軍青年軍官中的急進右翼分子,以安藤上尉、野中上尉、河野上尉、栗原中尉等為骨幹,以"用大和民族主義來改革帝國,此即'第二次維新';我等之責任乃清除君側之佞臣,粉碎重臣集團,此系天皇陛下臣民之義務"為口號,率領駐守東京的第1師的部分部隊約1400餘人,襲擊了岡田啟介首相、齋藤實內大臣、鈴木貫太郎侍從長、高橋是清大藏大臣、牧野伸顯前內大臣、渡邊錠太郎陸軍教育總監等要人的住宅和陸軍省、警視廳、《朝日新聞》社,打死了齋藤、高橋和渡邊等要人,打傷了鈴木等人。史稱"二·二六事件"。這個事件得到了陸軍上層的支持。陸相川島說:"審出於對天皇陛下和國家的忠心";荒木上將視作亂軍人為"義軍",稱他們是"維新部隊";真崎上將親手給亂軍500日元(約合現在100萬日元)以資助其活動;天皇的侍衛長本莊上將也很同情亂軍。這次事件持續了4天才被平息。日本陸生活費軍左右內閣的舉動時有耳聞,這次事件之後,軍隊干預政治的行動更為明目張膽了。
"二·二六事件"後上台的廣田內閣,完全聽命於軍部。8月,廣田內閣制定了《國策大綱》,其基本內容是,大力發展軍備,加緊對外擴張,"一方面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洋發展。"根據這一方針,日本進一步加快戰爭准備的步伐。終於於1937年7月7日,發動了"七·七事變",開始了全面侵略中國的戰爭。
1937年下半年,美、英、法等國還沒有從上次經濟危機中完全恢復,就又一次陷入資本主義世界新爆發的經濟危機之中。日、德等國因執行軍事經濟政策,雖未陷入危機,但也面臨著這場危機的威脅。它們認定只有發動侵略戰爭,才能避開經濟危機的威脅。對日、德的擴軍備戰和侵略行徑,美、英、法荷等國也無可奈何。因為,一則它們正忙於應付自己的經濟危機,無暇他顧,另一方面,為了確保自身的根本利益,它們有意犧牲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以便與法西斯國家取得妥協。
但是,事與願違,美、英、法的綏靖政策不僅未起到遏制戰爭的作用,反而助長了德、意、日的野心。例如,1938年秋,日本侵略軍佔領中國的武漢、廣州後,陷入了戰線過長,兵力不足,經濟困難的困境。為了打破困境,日本大力推行"以華制華"的政策,同時積極開展外交活動,為所謂的"徹底解決中國問題"創造條件。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美、英、法為集中對付德國,在東方繼續對日推行綏靖政策,極力避免與日正面沖突,企圖犧牲中國,換取日本的妥協。美、英、荷、法此舉正中日本下懷,日一方面虛與委蛇,一方面加緊南進的准備,矛頭直指美、英、法利益所在--東南亞,以便奪取美、英、荷、法勢力,獨占那裡的寶貴資源。日本與美、英等國之間的矛盾日趨加深。日本的侵略野心膨脹,成為對美、英在亞洲利益的巨大威脅。
侵華戰爭陷入泥沼
"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軍迅速增兵,根據預先制定的"制敵克機,採取攻勢,速戰速決"的作戰方針,迅速分路攻取河北、察哈爾、山西、綏遠和山東。1937年8月13日,日軍又發動了"八·一三上海事變",11月12日,上海失陷。日軍迅速沿京滬線向南京進攻,12月13日,南京失陷。日本法西斯佔領南京後,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30萬人死於法西斯的屠刀之下。1938年10月27日,日軍又攻下武漢。在此之前,即10月21日,日軍溯珠江而上,攻佔了廣州。日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此後,日軍雖繼續向中國腹地進攻,但因兵力不足,經濟困難,攻勢明顯減緩。戰爭進入了戰爭相持階段。
日本侵略軍的野蠻行徑,激起全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奮起抗日的激情。國民黨軍中的愛國官兵,在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也同日本侵略軍進行了浴血奮戰。出現了一些像29軍蘆溝橋奮起抗戰、馮玉祥、張治中指揮淞滬駐軍浴血禦寇以及台兒庄血戰殲敵二萬餘人的可歌可泣的事例。但是,國民黨最高當局推行的都是片面抗戰的路線和消極防禦的作戰方針。這一路線和方針,導致中國大片領土的淪喪,廣大人民遭受日軍的蹂躪。
"七·七事變"後,日本軍部妄稱:"3個月滅亡中國"。中國人民的奮起抵抗,徹底打破了日軍的美夢。但是,日本統治階級並不甘心,他們一方面繼續調兵遣將,發動猛烈的戰略攻勢,一方面發表聲明:"帝國政府今後不以蔣介石政府為談判對手",想壓國民黨政府屈服投降。這一招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武漢失陷後,日本侵略軍對國民黨政府採取以誘降為主的策略,企圖緩解其戰線過長,兵力不足的矛盾,以便集中力量重點打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
"七·七事變"後,在抗日戰爭中起著核心作用的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事和其他抗日武裝。7月8日,中共中央發布了《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蘆溝橋通電》,號召"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的長城,抵抗日寇的侵掠!""驅逐日寇出中國!"8月22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擴大會議確定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路線和"持久戰"的戰略方針。同天,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宣布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也是在同一天,不待改編就緒,八路軍就在陝西三原誓師出征。在國民黨軍隊紛紛撤退的時候,八路軍將士東渡黃河,沿同蒲路北上,開赴抗日前線,與日本侵略軍展開了動天地、泣換神的英勇奮戰!
9月25日,八路軍115師在山西平型關地區,伏擊了日軍第5師第21旅一部和大批輜重車輛。戰斗從早晨一直打到下午1時。我軍戰士英勇頑強,在敵先進的火炮、飛機面前,敢打敢拼,終於將被圍之敵殲滅。此役共殲滅日軍1000餘人,繳獲步槍1000餘枝、機槍20餘挺,擊毀汽車100餘輛、馬車200餘輛。這是全國抗戰以來所取得的第一個大勝仗,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士氣。以後八路軍又先後進行了雁門關、陽明堡、廣陽等100餘次勝利的戰斗,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軍的氣焰。
11月,毛主席和黨中央根據當時的形勢,指示八路軍廣泛開展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粉碎日軍的圍攻,創建抗日根據地。要"發動民眾","擴大自己","多打小勝仗,興奮士氣,用以影響全國"。一場轟轟烈烈的全民族抗日游擊戰爭,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從此在華北、華中、華南和東北展開了。
在八路軍和中國人民的奮力抗擊下,日本侵略者惶惶不安。他們一次又一次發動"掃盪"、"清剿"、"蠶食"、"強化治安"作戰,實施野蠻的"三光政策"、"囚籠政策",都未能絲毫動搖中國人民的抗戰決心。為了進一步打擊敵人,振奮士氣,鞏固抗日根據地,爭取時局好轉,1940年8月20日,八路軍在除山東以外的整個華北地區實施了"百團大戰"。此役從8月20日持續到1941年1月下旬,我軍參戰部隊達100多個團,共與日軍作戰1800餘次,斃傷日軍20645人、俘281人,斃傷偽軍5155人、俘18407人,破壞鐵路474千米、公路1500餘千米,繳獲火炮53門、各種槍支5800餘支,取得了重大勝利。百團大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鬥志,提高了我黨我軍的聲譽,為抗戰歷史書寫了光輝的一頁,使全世界和全中國人民都深切地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及其所領導的軍隊,才是奪取抗戰勝利的希望之所在。
1940年與11941年對敵我雙方來說都是最困難的歲月。對我八路軍和根據地來說,第一,日軍將作戰重點轉向對根據地"掃盪"、"圍剿"、"封鎖",根據地受到破壞;第二,國民黨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發動"皖南事變",新四軍遭到慘重損失;第三,不少根據地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給軍民生活造成嚴重困難。即使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我黨我軍仍堅持英勇頑強的戰斗,不僅粉碎了日寇一次又一次大小規模的"掃盪"、"封鎖",殲滅了相當數量的日偽軍,而且採取針鋒相對的策略,打退了國民黨的反共高潮。對日本侵略軍來說,戰爭已經走到了死胡同。因為,第一,在4年的抗戰中,已有大量的日偽軍被我殲滅,日軍戰線過長,兵力不繼,士氣低落;第二,日本國內的反戰運動在發展;第三,英、美對日轉取嚴厲態度。日本當時有80%的資源靠從美國進口,如果美國對日宣戰,切斷廢鋼鐵和原油等重要物資供應,後果不堪設想。日本侵華戰爭深陷泥沼,前景越來越暗淡。據有的史書記載,在此困難的情況下,日本陸軍參謀本部秘密決定,除非在1940年內取得全面勝利,否則就將陸續撤軍,只留下華北駐軍以防止共產主義。可見,當時日本已快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正當日本統治階級一籌莫展之時,德國法西斯的閃擊戰獲得了巨大成功,一時間德軍鐵蹄席捲了大半個歐洲。這對侵略野心不死的日本來說,如同黑暗中看到了一點光亮。日本認為英國屈服為期不遠,美國也無暇顧及太平洋,趁此良機實施南進戰略,既可解決中國問題,亦可獨霸東南亞。孤注一擲的戰爭賭博心理,促使日本決策者下決心對美開戰。
馬拉松談判
日本對美、英的強烈不滿不僅表現在對全球利益的瓜分上,而且還表現在軍控談判上。美國、英國一直想法抑制日本的軍備特別是海軍軍備,以防備它過份強大所帶來的威脅,而日本則企圖沖破美、英的控制,建立起可與它們相抗衡的海軍。雙方各挾私利,進行了一輪又一輪馬拉松式的談判。
日本與美軍控制談判最早始於1905年。為了協調它們之間在遠東的矛盾,兩國經談判簽訂了一個秘密協定--"日美協定"。美國承認日本對朝鮮的宗主權,日本承認美國對菲律賓的佔有權。然而這個協定並未緩和他們之間的矛盾,反而刺激了他們在軍備方面和遠東利益的爭奪方面的競爭。
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根據美國的提議,美、英、日、法、意、中等國召開了華盛頓會議。會上簽訂了三個條約:"四國條約"由美、英、法、日簽定。條約規定,締約各國相互尊重他們在太平洋上的島嶼與島嶼領地的權利,共同維護締約各國在太平洋上的領土的權利。實際上是以條約的形式肯定了各與約國的利益分配。"五國條約",由美、英、日、法、意五國與約。條約規定了各國海軍艦只噸位的比例:美國為5,英國為5,日本為3,法國為1。75,義大利為1。75。艦噸位的限額,美國、英國主力艦總噸位不應超過52。5萬噸,日本不應超過32。5萬噸,法、意不應超過17。5萬噸。條約還規定,美、英航空母艦的艦噸位為13。5萬噸,日本為8。1萬噸,法、意為6萬噸。條約還規定,禁止在太平洋建立新的海軍基地,但直接與美國、加拿大、阿拉斯加、巴拿馬運河區、澳大利亞、紐西蘭、夏威夷群島毗連的沿岸除外。"九國條約",由美、英、法、日等九國簽署。主要內容是反對日本獨霸中國的企圖,規定日本從中國撤出部分軍隊,並把膠州及其鐵路歸還中國,與約國在華享有機會均等權。
這三個協定明顯對美、英帝國主義有利,對日本帝國主義不利。它不僅侵佔了日本帝國主義既得的利益,而且限制了日本擴軍的努力。既然如此,為什麼日本要在條約上簽字呢?原因在於,在華盛頓會議之前,日本針對美國大力擴充海軍軍備,努力建設8艘戰列艦、8艘巡洋艦的所謂"八·八艦隊"。日本政府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僅1921年撥給海軍的費用,就占日本國家總預算的1/3,負擔太重,超出了國力所能承受的限度。當時代表日本參加華盛頓會議的是海相加藤友三郎,他認為"八·八艦隊計劃"很難實現了,應乘會議的機會,終止這一計劃。
但是,條約剛簽完,即受到了日本海軍相當一部分強硬分子的不滿,他們認為,這個條約是看美、英臉色行事,卑躬屈膝,丟了日本人的臉。這以後不久,為了表示裁軍的"誠意",發生了日本將新造的排水量達3。9萬噸的"土佐"號巨艦自己沉入海里的行動。此事更激起了強硬派和相當一部分日本國民的不滿,認為這是政府軟弱無能的表現。從1921年起,在十多年的時間內,日本先後參加了多次裁軍會議,每次都力爭日本海軍艦噸位的限額現提高一些,但未取得美、英等國的同意。
根據華盛頓條約的規定,其有效期到1936年底。為了討論條約期滿後的軍控問題,日本派山本五十六少將參加了1934年在倫敦召開的軍控會議。日本參加這次會議的根本目的是想通過這次會議廢除"華盛頓五國條約"。為此,日本採取了以退求進的策略,提出廢除各國全部航空母艦的建議,如果有代表建議廢除全部主力艦,日本將予支持,以便取得你不讓我干,我也不讓你干,你如不同意我的建議還要干,那你就無由再阻擋我乾的效果。這一策略的微妙之處在於:第一,日本想廢約,但廢約之言須出自別人之口;第二,談判代表要"認認真真"地談,這不是為了簽訂一個什麼條約,而是做出姿態給日本國民看,給世界看,使他們看到日本的和平"誠意"。
美國對日本抱有相當警惕的態度,因此,對日本的各種提議始終持冷淡態度。會議持續了3個多月,1935年1月中旬,日本政府在未達到任何目的的情況下,批示代錶停止談判。倫敦軍控談判就這樣破裂了。各大海軍國進入了無限制的擴充海軍的軍備競賽時期。
限制海軍軍備的條約不廢而亡之後,日本軍國主義即開始大力擴充海軍。日海軍一直把艦噸位達美國海軍的70%作為目標,到1941年底,已達到美海軍的75%。1940年底,日軍開始進行南進的作戰准備,徵集人員和船隻,准備對美開戰。美、英兩國也在大力擴充海軍,同時開始商討聯合作戰計劃。1941年初,英、美擬定了參謀協定,重點在於對付德國在歐洲的攻勢。該協定還設想,如果日軍在遠東採取南進行動,美、英軍以防守為主,並使用美太平洋艦隊從翼側打擊日海軍。此外,1941年9月末,美又制定了《勝利計劃》,准備通過總動員,在兩年內組建起約500萬人的海外遠征軍。
曠日持久的裁軍談判,非但沒有控制住雙方的軍備規模,反而加劇了雙方的矛盾和利害沖突,刺激了日本的軍備步伐和擴張野心。
"潘朵拉之盒"的蓋子已經打開,日本軍國主義的魔鬼就要在太平洋上興風作浪了。
兩大陣營的形成
30年代正是西歐的德國、東北亞的日本這兩個法西斯"毒瘤"形成、發展並逐步向外擴張的重要時期。英美帝國主義出於仇視共產主義的心理,奉行"綏靖"政策,極力要將禍水他引,企圖借德、日之手,扼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由工人階級掌握政權的國家--蘇維埃蘇聯。德、日政府從自身的利益和力量考慮,虛與委蛇,與英、美進行多方面的討價還價。談判一個接一個地進行,協定、條約一個接一個的簽定。其中,既有法西斯國家之間簽定的,也有它們與英、美之間或與蘇聯簽定的;有雙邊的,也有多邊的。今天你與我談判,明天他與你談判,後天我與他談判,一時間你來我往,除了共同對付蘇聯之外,國際反法西斯與法西斯之間的陣線還不十分分明。
1936年11月25日,德國和日本簽定《反共產國際公約》。該公約規定:兩國將密切合作反對共產國際;號召國內安寧受到共產國際威脅的第三國加入這一公約;採取嚴厲措施鎮壓國內外直接或間接效忠於共產國際者。與該公約簽定的同時,德、日還簽定了一個秘密協議書,規定一旦蘇聯與公約一方之間發生戰爭或者有發生戰爭的危險,另一方不應採取任何足以緩和蘇聯困境的措施。雙方還商定,在這一公約生效期間,不應與蘇聯簽定任何違反本公約精神的政治條約。談條約有效期暫定為5年。從1937年11月起,義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亞、芬蘭、羅馬尼亞、丹麥、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及偽滿洲國等,先後加入了該公約。因此,可以說這個公約實際上是打著反共的旗號,聚集法西斯力量的公約。公約為德、日、意准備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提供了遮人耳目的保護。
1938年7月9日,日本關東軍為了擴張領土,試探蘇軍的實力,挑起了"張彭峰事件",遭到蘇聯紅軍的沉重打擊,傷亡1140人,不得不與蘇停戰,進行談判。翌年6月25日至8月26日,日軍又挑起"諾門坎事件",再次遭到蘇聯紅軍的沉重打擊,傷亡5萬餘人。
正當日軍在蘇聯紅軍的打擊下狼狽不堪之時,傳來了德國與蘇聯於8月23日簽定了一份和約的消息,日本朝野大為震驚,亂了陣腳。日本天皇裕仁對關東軍的失利大發其火,對德、蘇和約憂心忡忡;日本首相平沼騏一郎也被斯大林此舉弄得張慌失措。希特勒與蘇簽約的本意在於先穩住東線,待解決了西線問題之後,回過頭來再收拾蘇聯。日本內閣未摸清希特勒的底細,就要不要與德、意再續簽"防共協定"問題召開了70多次內閣會議,未提出任何結論,平沼不得不宣布:"歐洲的天地里出現了復雜離奇的新形勢,無法逆料,內閣為此提出辭職。"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的150萬大軍閃擊了波蘭。英、法過去和美國一起,一直對德採取姑息、讓步政策,波蘭滅亡,關繫到他們的利益,不得不對德宣戰。翌年春,德國挾勝利之勢,又相繼閃擊了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法國也宣布向希特勒投降,英國危在旦夕,正在為存亡而戰。
這年7月底,近衛文磨公爵再次受命組閣。這次他起用了松岡洋右擔任外相,東條英機中將擔任陸軍相。松岡長得矮小黑瘦,戴一副金絲眼鏡,一抹八字小胡,顯得神氣十足,又剛愎自費。近衛內閣成立伊始,即通過了一項新國策:建立"大東亞新秩序";要與德、意簽定三國條約;暫與美、蘇和解,趁歐戰之亂,向印度支那推進。這個國策實際上反映了日本軍部的意願。
1941年3月12日,松岡洋右出使德國,以參加在柏林舉行的《三國同盟條約》的批准儀式。他在柏林拜會了法西斯頭子希特勒,他們一起討論了打敗英國的問題和日本進軍印度支那的問題。希特勒及里賓特洛甫外長等德國高級官員力促日本向印度支那出兵,並保證美國不敢出兵,因為"美國根本不是德國的對手"。希特勒還許諾,日本一旦參戰,德國一定予以援助。松岡還摸到了德國不久將要對蘇開戰的底牌。歸國途中,松岡到了莫斯科,與斯大林簽訂了一份中立條約。這是松岡在離開日本時就打好的腹案,目的在於麻痹蘇聯,迷惑世界。
日、德、意三國早在1940年9月27日,就簽定了一項為期10年的《柏林公約》。這一公約發展了《反共產國際公約》的基本內容,規定三個帝國共同瓜分世界,德、意兩國在建立歐洲新秩序中起領導作用,日本在建立亞洲新秩序中執掌牛耳。條約還規定三國相互給以政治經濟和軍事援助的義務。其後,匈、羅、保、捷、南等十多個國家加入該條約。松岡的德國之行,進一步確認了德、日的軸心關系和相互的義務。法西斯軸心集團正式形成。
與此同時,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民紛紛起來,與法西斯侵略者展開了多種形式的英勇斗爭。不少國家的政府紛紛行動,在反法西斯的大旗下聚合。美、英兩國在反共、反法西斯方面早就站在了一個立場上。德國閃擊波蘭後,英國率先對德宣戰。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下了假面具,大規模進攻蘇聯。在此情況下,美、英從自身的利益考慮,改變了對蘇的態度。在蘇遭到進攻的當天,英國首相邱吉爾就指出:德國侵蘇"只是侵犯不列顛諸島的先聲"。所以"蘇聯的危險就是我們的危險"。他表示英國將全力支援蘇聯。24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聲明:支持蘇聯同法西斯德國作戰。為了協調雙方的關系,美英首腦於1941年8月9日在紐芬蘭沿海的一艘軍艦上會晤,8月14日歸表了《大西洋憲章》。該憲章的宗旨是消滅納粹暴政,解除侵略者武裝。會議還討論了援助蘇聯的問題。蘇聯於1941年9月24日晨"倫敦會議"上聲明贊同《大西洋憲章》的基本原則。9月29日,美、英、蘇三國代表在莫斯科舉行會議,簽定了關於向蘇提供武器和軍用物資的第一個協定,宣告三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採取聯合行動。國際反法西斯戰線初步形成。
陣線已經分明,魔鬼的利劍早已出鞘。國際軍事政治格局的大背景,決定了日本軍國主義必然要在太平洋上採取軍事行動。
❻ 誰有愛德華.豪斯所編寫的《菲利浦.杜:管理者》這本書
世界的財富往往被不創造財富的人把持和擁有,而其中的主力是:金融巨頭(他們在永遠存在的資金需求中獲取實際財富漲落產生的差價)、報界巨臂(最終的經 濟利益來自於公眾的信心,只有媒體大腕才能控制它)、法律泰斗(非物質流的財富非常依賴法律的保證)、具有金融頭腦的企業家(以自身的財富渴求對國家改革 的干預)以及參與了核心俱樂部的政論家(把以上全部內容作整合,獲取團體或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發動戰爭、控制石油、攪亂股市、調整幣值及兌換比等往往成了獲取財富的主要手段,其最終表現則常常是對國家核心資源的合法化佔有(如抵押、收購)。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近郊展開的滑鐵盧戰役,拿破崙和威靈頓兩支大軍之間的生死決斗,英國敗了,英國公債(Consols)的價格將跌進深淵;如果英國勝了,英國公債將沖上雲霄。
一個名叫羅斯伍茲的羅斯柴爾德快信傳遞員於6月19日清晨到達英國福克斯頓的岸邊,經過幾個小時狂拋,英國公債已成為一堆垃圾,票面價值僅剩下5%。
內森的眾多交易員開始買進市場上能見到的每一張英國公債。
6月21晚11點,威靈頓勛爵的信使亨利·珀西終於到達了倫敦。
這個消息比內森的情報晚了整整一天!內森在這一天之內,狂賺了20倍的金錢,超過拿破崙和威靈頓在幾十年戰爭中所得到的財富的總和!
英格蘭銀行的現金向社會招募,認購2000 英鎊以上的有資格成為英格蘭銀行的董事(Governor)。一共有1267 人成為英格蘭銀行的股東,14 人成為銀行董事,包括威廉.帕特森。
1694年月27日,英王威廉一世頒發了英格蘭銀行的皇家特許執照(RoyalCharter),第一個現代銀行就這樣誕生了。
英格蘭銀行的核心理念就是把國王和王室成員的私人債務轉化為國家永久債務,用全民稅收做抵押,由英格蘭銀行來發行基於債務的國家貨幣。
到2005 年底,英國政府的欠債從1694 年的120 萬英鎊增加到了5259 億英鎊,佔英國GDP 的42.8%。(來源:英國國家統計署)
1744 年2 月23 日,梅耶.A.鮑爾出生在法蘭克福的猶太聚居區。年僅13歲的梅耶·羅斯柴爾德來到漢諾威的歐本海默家族銀行當銀行學徒。
Rothschild,Rot 是德文的紅色,Schild 是德文的標記的意思。
1769年9月21日,梅耶在自己的招牌上鑲上王室盾徽,旁邊用金字寫上:「M.A.羅斯切爾德,威廉王子殿下指定代理人」。
當內森發怒時,英格蘭銀行都在顫抖。「當一個政府依賴銀行家的金錢時,他們(銀行家)而不是zf 的領導人掌握著局勢,因為給錢的手始終高於拿錢的手。」
拿破崙,1815,詹姆斯·羅斯柴爾德達到了6億法郎。在法國只有一個人的財富比他多,那就是法國國王,他的財富是8億法郎。
奧地利有一個斐迪南皇帝和一個所羅門國王。老大阿姆斯洛,阿姆斯洛與俾斯麥同父子。
老羅斯切爾德1812年去世之前,列下了森嚴的遺囑:
(1)所有的家族銀行中的要職必須由家族內部人員擔任,決不用外人。只有男性家族人員能夠參與家族商業活動。
(2)家族通婚只能在表親之間進行,防止財富稀釋和外流。
(3)絕對不準對外公布財產情況。
(4)在財產繼承上,絕對不準律師介入。
(5)每家的長子作為各家首領,除非家族一致同意,才能另選次子接班。
任何違反遺囑的人,將失去一切財產繼承權。
對於銀行家而言,戰爭是天大的喜訊。在英格蘭銀行成立到拿破崙戰爭結束的121 年的時間里(1694-1815),英國有56 年處於戰爭之中,剩下的一半時間在准備下一場戰爭。神聖的君權被神聖的金權所取代。
我有兩個主要的敵人:我面前的南方軍隊,還有在我後面的金融機構。在這兩者之中,後者才是最大的威脅。——林肯,美國第16屆總統
民主制度的設計和建立幾乎是全神貫注地防範封建專制勢力的威脅,並在這方面取得了可觀的成效,但是,民主制度本身對金錢權力這一新生的、致命的病毒,卻沒有可靠的免疫力。美國歷史學家指出,美國總統的傷亡率比美軍二戰期間,諾曼底登陸的一線部隊的平均傷亡率還要高!
今天,美國私有銀行果然發行了國家貨幣流通量的97%,美國人民也果然欠著銀行44萬億美元的天文數字般的債務。
華盛頓總統於1792 年2 月25 日簽署了美國第一個中央銀行的授權,有效期20 年。到1811 年,英格蘭銀行和內森.羅斯切爾德成為美國中央銀行——美國第一銀行(The First Bank of United States)的主要股東。
在1955 年與洛克菲勒的大通銀行合並成為大通曼哈頓銀行(Chase Manhattan Bank)。美國第一銀行於1811 年3 月3日關門大吉了。
1816 年誕生的美國第二銀行(The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20 年的營業授權,羅斯切爾德牢牢地把握了第二銀行的權力。
安德魯.傑克遜在1828 年當選總統後,在11000 人的聯邦政府工作人員中,他解僱了2000 多與銀行相關的人員。
1832 年是總統競選連任,傑克遜以壓倒優勢獲勝。否決了第二銀行延期的提案,將所有政府儲蓄從第二銀行賬戶上立即取走,轉存進各州銀行。1835 年1 月8 日,傑克遜總統還清了最後一筆國債。並且產生了3500 萬美元的盈餘。
1845 年6 月8 日,傑克遜總統去世。他的墓誌銘上只有一句話,「我殺死了銀行。」
俄國的艦隊在1863年9月24日開進了紐約港。
內戰結束支付俄國艦隊總計720萬美元的費用,因為總統沒有憲法授權去支付外國政府戰爭費用,當時的總統約翰遜與俄國達成了以購買俄國的阿拉斯加的土地來 支付戰爭費用的協議。這件事在歷史上稱為「西華德的蠢事」(Seward』sFolly),西華德是當時的國務卿,人們強烈批評他不應該花720萬美元去 買當時看起來不值一文的荒地。
林肯發行的4億5千萬美元的新幣,為美國政府節省了40億美元的利息。
林肯綠幣在美國貨幣系統中一直流通到1994 年。難怪有的歷史學家譏諷聯邦儲備銀行系統既不是「聯邦」,又沒有「儲備」,也不是銀行。
1978 年6 月15 日,美國參議院政府事務委員會發布了美國主要公司的利益互鎖問題的報告,美國130 家最主要公司里擁有470 個董事位置,平均每個主要公司里有3.6 個董事位置屬於銀行家們。
花旗銀行控制了97 個董事席位;JP 摩根公司控制了99 個;漢華銀行控制了96 個;大通曼哈頓控制了89 個;漢諾威製造控制了89 個。
摩根樣身兼63 個公司的董事職。
當美聯儲寫支票時,賬戶上是沒有任何錢作支撐的。當美聯儲寫支票時,它是在創造貨幣。」——波士頓美聯儲銀行
通過控制貨幣供應來控制政府,這樣使剝削一個國家的公民和資源變得更加容易。
這些國際銀行家和洛克菲勒標准石油控制了這個國家大多數的報紙和雜志。 ——約翰·海蘭紐約市市長,1927年
戰爭使不惜一切代價的政府不計條件地向銀行家融資,難怪戰爭始終是銀行家的最愛。國際銀行家另一個賺大錢的手段就是製造經濟衰退。國際銀行家們的術語中叫作「剪羊毛」。
第一次世界大戰一場涉及30 多個國家,捲入15 億人口,傷亡高達3000 多萬人。
基辛格博士了兩種相互矛盾的態度:一是美國在國內使民主更趨於完美;二是美國的價值觀使美國人自認為有義務向全世界推廣這些價值。」
2006年7月28日在美國各地公映的電影《美國,從自由到法西斯》(AMERICA:FREEDOMTOFASCISM)中,94 萬人下載了該片,導演艾朗拉(AaronRusso)美國94 萬人下載了該片。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落幕。德國作為戰敗國將喪失13%的領土,賠償320億美元的的戰爭賠款,外加每年5億美元的利息,出口產品被征 收26%的額外費用,喪失所有海外殖民地。陸軍只能保留10萬人,海軍主力戰艦不得超過6艘,不得擁有潛艇、飛機、坦克或重炮等攻擊性武器。
英國首相勞合.喬治(DavidLloydGeorge)曾宣稱《凡爾賽和約》只能導致德國人要麼不遵守條約,要麼發動戰爭。」英國外相說:「這不會帶來和平,這只是一份為期20年的休戰書。」
「以色列之父」艾德蒙.羅斯切爾德男爵。
剪羊毛是銀行家圈子裡的一個專用術語,意思是利用經濟繁榮和衰退的過程所創造出的機會,以正常價格的幾分之一擁有他人的財產。
1924年,丘吉爾就任英國財政大臣。
凱恩斯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曾擔任英國財政部的代表。
列寧曾說過顛覆資本主義制度最好的辦法就是使其貨幣貶值。通過連續的通貨膨脹過程,政府可以秘密地、不為人知地沒收公民財富的一部分。——凱恩斯,1919
國際銀行家們非常清楚,黃金決不是普通的貴金屬,從本質上看,黃金是唯一的、高度敏感的、深負歷史傳承的「政治金屬」。
凱恩斯他一夜成名的小冊子《和平的經濟後果》,40 歲發表《黃金和經濟自由》的格林斯潘。
赤字財政簡單地說就是沒收財富的陰謀,而黃金擋住了這個陰險的過程,它充當著財產權的保護者。
1936年,他的著作《貨幣、利息和就業通論》(TheGeneralTheoryofEmployment,InterestandMoney)出版。
1932 年8 月20 日羅斯福在俄亥俄州的競選演講中聲情並茂地說道:「我們發現2/3 的美國工業集中在幾百家公司手中,實際上這些公司被不超過5個人控制著。我們發現30 來家銀行和商業銀行的證券交易商決定著美國資本的流動。
當羅斯福向美國議員中學識最淵博的盲人參議員托馬斯.戈爾詢問對他廢除金本位的看法時,戈爾冷冷地回答:「這是明顯地偷竊,不是嗎?總統先生?」
1933 年1 月30 日,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首相,,在承擔著巨額戰爭賠款的巨大經濟壓力下,以驚人的速度裝備起來歐洲最強大的武裝力量並在1939年9月1日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僅僅用了六年時間!
德國的失業率在1933 年時高達30%,到1938 年卻出現了勞工緊缺。
拿破崙說:「金錢沒有祖國,金融家不知道何為愛國和高尚,他們的唯一目的就是獲利。」
600 萬死於納粹之手的猶太人。
1944 年7 月,來自世界各地的44 個國家的代表來到美國新罕布希內爾州的著名度假勝地布雷頓森林,商討戰後世界經濟新秩序的藍圖。
核心的組織機構:英國皇家國際事務協會和美國外交協會彼爾德伯格俱樂部。
愛德華.豪斯(EdwardHouse),1912 年發表的匿名小說《菲利浦.杜:管理者》(PhilipDru:Administrator)。
1917 年威爾遜委託豪斯組織了名叫「調查」(TheInquiry)的班子來負責未來和平協議的制定問題。
6 月17 日,豪斯作為召集人在紐約發起成立了「國際事務協會」(),1921 年7 月21 日,豪斯將「國際事務協會」改組為「外交協會」(CouncilonForeignAffairs),「調查」的成員參加巴黎和會的美國代表和參與建立美聯儲的270 名政界和銀行界精英加入了該協會。
羅斯福的女婿在他的回憶錄寫道:羅斯福大多數想法都是外交協會和主張世界單一貨幣的組織事先為他精心炮製好的。
外交協會對美國政治具有著絕對的影響力。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除了3 人例外,幾乎所有總統候選人都是該協會會員。
從1921 年以來,絕大多數的財政部長都由該協會包辦了,艾森豪威爾以降的國家安全顧問基本就是由該協會內定,除此之外,外交協會還產生了14個國務卿,11個國防部長,和9個中央情報局局長。
每當華盛頓的官場上出缺(重要位置),白宮首先播打的就是紐約外交協會的電話。
外交協會的成員已有3600名之眾,成員必須是美國公民,包括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銀行家,大公司的領導層,高級政府官員,媒體精英,知名的大學教授,頂尖智庫的智囊,軍隊的高級將領等。
1987年的外交協會報告中指出,有多達262名記者和傳媒專家是其會員。外交協會的成員把持了CBS、ABC、NBC、PBS 等電視網路。
國際清算銀行掌控著各國每日利率、信貸規模、和貨幣供應的中央銀行家,包括美聯儲、英格蘭銀行、日本銀行、瑞士國家銀行和德國中央銀行的董事們。擁有400 億美元的現金,各國政府債券,和相當於世界外匯儲備總量10%的黃金。
成立於1930 年,歐洲各國的中央銀行紛紛把自己的黃金儲備存放在國際清算銀行,各種國際支付和戰爭賠償也都經由國際清算銀行來進行結算。
國際清算銀行是由一個被稱之為「核心俱樂部」的六七個中央銀行家組成,其中有美聯儲、瑞士國家銀行、德意志聯邦銀行、義大利銀行、日本銀行、英格蘭銀行的董事們。
國際貨幣基金要求接受緊急援助的國家簽署多達111 項秘密條款,其中包括出售受援國的核心資產:自來水、電力、天然氣、鐵路、電信、石油、銀行等;受援國必須採取具有極端破壞性的經濟措施;在瑞士銀行里為受援國的政治家開設銀行賬戶,秘密支付數十億美元作為回報。
彼爾德伯格會議上做出的決定稍後會成為8 國峰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既定方針。
三邊委員會與彼爾德伯格俱樂部一樣都是美國外交協會的外圍機構。三邊(美、歐、日)。
1963 年11月22日,肯尼迪總統在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市遇刺身亡。
在肯尼迪被刺殺後的短短三年中,18名關鍵證人相繼死亡,其中6人被槍殺,3人死於車禍,2人自殺,1人被割喉,1人被擰斷了脖子,5人「自然」死亡。從1963年到1993年,115名相關證人在各種離奇的事件中自殺或被謀殺。
1962年當第一名黑人大學生試圖到密西西比大學注冊時,引發了當地白人的激烈反對,。肯尼迪毅然下令出動400名聯邦執法人員和3000名國民警衛隊護送這名黑人學生上學。
1963年6月4日,肯尼迪簽署了一份鮮為人知的11110號總統令(ExecutiveOrder)[7.3],著令美國財政部「以財政部所擁有的任何 形式的白銀,包括:銀錠、銀幣和標准白銀美元銀幣(SilverDollar)作為支撐,發行『白銀券』(SilverCertificate)」。
1973 年10 月16 日中東地區的伊朗、沙特和4 個阿拉伯國家祭出「石油武器」,同時宣布油價上漲70%。科威特的阿拉伯國家部長會議上,伊拉克代表強烈要求鎖定美國為主要打擊目標,他建議其他國家一起沒收美國在阿拉伯國家的商業財產並實施國有化,對美國進行石油禁運,從美國的銀行系統中撤出所有資金。
10月20 日,沙特和其它阿拉伯國家宣布完全停止向美國出口石油。從1970 年的1.39 美元一桶原油沖到1974 年的8.32 美元。
貨幣戰爭,其最終的戰略目的就是:讓世界經濟「有控制地解體」,為完成一個由倫敦-華爾街軸心控制之下的「世界政府」、「世界貨幣」和「世界稅收」奠定堅實的基礎。
1973 年5 月的彼爾德伯格俱樂部年會上,84 位國際銀行家、跨國公司巨頭和被選中的政客,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計劃,讓國際油價上漲400%!
由於世界石油交易普遍使用美元結算,石油價格暴漲4 倍,將導致世界各國對美元的需求激增。
拉美和東南亞的許多國家已經中了過度貸款的狠招,一旦石油價格猛漲,美國順勢大幅提高利率。
挑動埃及和敘利亞進攻以色列,美國再公開支持以色列來激怒阿拉伯人,最後導致阿拉伯國家一怒之下對西方實行石油禁運,石油價格必將一飛沖天,而全世界的怒氣全部都發到了阿拉伯國家身上。
從1949 年到1970 年世界石油價格一直穩定在1.9 美元一桶。從1970 年到1973年,油價逐步上升到3 美元一桶。1973 年10 月16 日戰爭爆發後不久,歐佩克將油價調高70%到5.11 美元一桶。1974 年1 月1 日,油價又上漲了一倍,到11.65美元。從1973 年彼爾德伯格會議之前的油價到1974 年1 月,石油價格果然上漲了近400%。
隨後而來的高油價時代,造成了西方各國高達兩位數的通貨膨脹,人民儲蓄被大幅洗劫。
1974 年發展中國家的貿易赤字達到了350 億美元。
「國際貨幣基金四副良葯」,即國家核心資產私有化、資本市場自由化、基本生活要素市場化和自由貿易國際化。
1963年8月,加一項秘密研究課題,參與該計劃的15名專家都是美國著名大學的頂尖學者。
神秘的研究小組要研究的課題是,如果世界進入了「永久和平」階段,美國將面臨什麼樣的挑戰,以及美國的對應策略。
約翰·多伊《來自鐵山的報告》(ReportFromIronMountain)戴爾出版公司(DialPress)於1967年正式出版。報告認為,只 有在戰爭時期,或者是在戰爭的威脅之下,人民最有可能服從政府而沒有怨言。戰爭系統不僅是一個國家作為獨立政治系統存在的必要因素,對於政治穩定也是必不 可少的。
這個秘密研究小組要追尋的答案。需要為美國找到一個能夠替代「戰爭」的新方案。新方案必須同時具備3個條件:(1)在經濟上,必須是「浪費」的,最少需要消耗每年GDP 的10%;(2)必須是一種和戰爭危險類似的、大規模的、可信的重大威脅;(3)必須提供人民強迫性服務於政府的合乎邏輯的理由。
大家想到了「環境污染」,具備可信度,足以達到核戰爭之後世界末日的恐怖程度,在經濟上非常「浪費」的;人民忍受高稅收和降低生活質量,接受政府幹預私人生活,非常符合邏輯。
1987年,國際銀行家們計劃將發展中國家的1 萬3000 億美元的債務進行再貸款,將債務轉到世界環保銀行賬上,債務國將瀕臨生態危機的土地作抵押,發展中國家的「生態土地」遍布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總面積高達5000 萬平方公里,佔地球陸地面積的30%!
被抵押的資源還不僅限於土地,水源和其它地面和地下的自然資源也在被抵押之列。
世界環保銀行最終以全球環境基金(GlobalEnvironmentFacility)的名義於1991 年成立,由世界銀行負責管理,而美國財政部是世界銀行最大的股東。
1985 年9 月,美英日德法5 國財長在紐約廣場賓館(PlazaHotel)簽署了「廣場協議」,目的是讓美元對其它主要貨幣「有控制」地貶值。在「廣場協議」簽訂後的幾個月之內,日元對美元就由250 日元比1 美元,升值到149 日元兌換1 美元。
到1988 年,東京股票市場已經在3 年之內漲了300%,房地產更達到令人瞠目的程度,東京一個地區的房地產總盤子以美元計算,超過了當時美國全國的房地產總值。
摩根斯坦利和所羅門兄弟公司等一批投資銀行作為主要突擊力量深入日本時,公文包里塞滿了「股指認沽期權」(StockIndexPutOption)。日本的保險公司,美國人,用大量現金去買根本不可能發生的日本股市暴跌的可能,雙方賭的就是日經指數的走向。
1990 年1 月12 日,美國交易所突然出現「日經指數認沽權證」,高盛公司從日本保險業手中買到的股指期權被轉賣給丹麥王國,丹麥王國將其賣給權證的購買者,並承諾在日經指數走低時支付收益給「日經指數認沽權證」的擁有者。
該權證立刻在美國熱賣,「日經指數認沽權證」上市熱銷不到一個月就全面土崩瓦解了。
從1990 年算起,日本經濟陷入了長達十幾年的衰退,日本股市暴跌了70%,房地產連續14 年下跌。在《金融戰敗》,作者吉川元忠認為就財富損失的比例而言,日本1990 年金融戰敗的後果幾乎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的後果相當。
索羅斯的量子基金注冊在加勒比海的荷蘭屬地安地列斯群島的避稅天堂克拉考(Carucao),從而可以隱匿該基金的主要投資者和資金調度蹤跡,這里也是國際上最重要的販毒洗錢中心。
索羅斯甚至不在董事會成員之中,以他在紐約設立的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FundManagement」)的名義擔當這個顧問職務。
羅斯切爾德家族不僅曾經是英國倫敦金融城的霸主,以色列的創建者,國際情報網路的祖師爺,華爾街5 家最大銀行的後台,世界黃金價格的制定者(LondonGoldFix),現在仍然主掌著倫敦華爾街軸心的運作。
分拆和拍賣一個主權國家的核心資產至少能賺十倍,甚至百倍的金錢。
貨幣就其本質而言,可分為債務貨幣與非債務貨幣兩大類。債務貨幣就是當今主要發達國家所通行的法幣(FiatMoney)系統。
另一類貨幣,就是以金銀貨幣為代表的非債務貨幣。在所有貨幣中,金銀貨幣意味著「實際擁有」,而法幣則代表「欠條+許諾」。
銀行家們擁有著地球。剝奪他們的一切,但留下創造儲蓄(Deposit)的權力,他們只需要動動筆,就能創造出足夠的儲蓄來贖回他們丟失的一切。——約瑟亞.斯坦普爵士,英格蘭銀行行長,英國第二富豪
美國政府沒有發幣權,而只有發債權,用國債到美聯儲那裡做抵押,通過美聯儲及商業銀行系統發行貨幣,美元的源頭在國債上。
國會批准國債發行規模,財政部將國債設計成不同種類的債券。,在公開市場上進行拍賣,沒有賣出去美聯儲照單全收。
國債由美國政府以未來稅收作為抵押,因此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可靠的資產」。當美聯儲獲得了這一「資產」之後,印製的「美聯儲支票」。美聯儲得到借錢給政府的「利息」。
當聯邦政府收到並背書美聯儲開出的「美聯儲支票」後,這張神奇的支票又被存回美聯儲銀行並搖身一變,成了「政府儲蓄」 (GovernmentDeposits)。聯邦政府開始花錢,收到這些支票的公司和個人紛紛將它們存到自己的商業銀行賬戶上,這些錢又變成了「商業銀行 儲蓄」(CommercialBankDeposits)。
美聯儲允許商業銀行只保留其10%的儲蓄做「儲備金」(一般而言,美國銀行只保留相當於總儲蓄額的1%到2%的現金和8%到9%的票據在自己的「金庫」里,作為「儲備金」),這90%的錢就將被銀行用來發放信貸。
當「第20 幾個波次」結束時,一美元的國債,在美聯儲和商業銀行的密切協同下,已經創造出了10 美元的貨幣流通增量。
從1913年到2001年,美國在87年裡一共積累了6萬億美元的國債,而從2001年到2006年,短短的5年多的時間里,美國竟增加了近3萬億美元的國債,美國聯邦國債總量已高達8 萬8000 億美元,並以每天25.5億的速度增加著。美國聯邦政府的利息支出已在政府開支中高居第三位,僅次於醫療健康和國防,每年高達近4000 億美元,占其財政總收入的17%。
從1982 年到1992 年,美國貨幣增發年均增加8%。從1992 年到2002 年, 12%。從2002年開始, 5%。
「紐約人能發行美元紙幣,但只有上帝才能發行石油和黃金。」 馬克.吐溫名言:世界上有三種謊言:謊言、該死的謊言和統計數字。
美國的總債務已高達44 萬億美元,包括聯邦國債,州與地方政府債務,國際債務,私人債務的總和。每一個美國人身上高達近15 萬美元。
每年需要支付高達2.2 萬億美元的利息,幾乎相當於美國聯邦政府全年的財政總收入。
各地區的教育開支主要靠當地的地產稅收入,全美國的高速公路建設和維護用的是汽油稅,對外用兵的戰爭費用恰好等於美國公司繳納的公司稅。
20年前,全世界的金融衍生產品的名義價值(NotionalValue)總額幾乎為零,到2006年,這個市場的總規模已經達到370 萬億美元!相當於全世界的GDP總和的8倍多。
❼ 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所簽訂的最主要的條約是哪兩個
巴黎和會:《凡爾賽和約》
其主要內容是戰勝的帝國主義國家如何瓜分德國的海外殖民地。
華盛頓會議:1、四國條約全稱《關於太平洋區域島嶼屬地和領地的條約》。由美、英、日、法四國於1921年12月13日簽署。條約規定四國相互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區域內島嶼屬地和領地的權利,如相互間發生涉及上述權利的爭端而未能通過外交途徑獲得滿意解決時,應舉行締約國會議以便考慮解決;如上述權利受到任何國家侵略行為的威脅時,締約各國應全面進行協商,以便「聯合地或單獨地採取最有效的措施」應付局勢。
華盛頓會議:《四國條約》
1921年12月13日,簽訂《美、英、法、日關於太平洋區域島嶼屬地和領地的條約》,通稱《四國條約》。有效期10年。條約規定:「互相尊重它們在太平洋區域內島嶼屬地和島嶼領地的權利」,「締約國之間發生有關太平洋某一問題的爭端」,應召開締約國會議解決。締約國在太平洋區域的權利遭受任何國家威脅時,締約國應協商採取有效措施。還規定:「1911年7 月13日英國和日本在倫敦締結的協定應予終止。」簽約同日,四國共同發表的聲明指出,締結上述條約,不能認為美國同意委任統治條款。此舉表明美國不受凡爾賽體系約束。
這兩個合約都是戰勝國瓜分利益為主的條約。
❽ 歷史題!!
凡爾賽合約(協約國)
1、凡爾賽條約中規定的裁軍委員會名存實亡,德國的戰爭賠償數額不斷減少直至徹底取消,這筆財政負擔和受害國的戰後重建費用實際上從德國轉嫁到了受害國身上。
2、與協約國相比,德國的經濟和工業潛力受戰爭影響更小。雖然德國在戰爭中也受到損失,但1919年時德國經濟較其鄰國的優勢比1913年更明顯了。
3、一些對凡爾賽條約持否定意見的批評者們認為波蘭的建立使德國免受其最大的潛在敵人俄國影響。1920的華沙戰役阻擋了布爾什維主義向戰後虛弱的歐洲前進的步伐,特別是此時的德國正面臨著共產主義思潮的泛濫。
4、戰後德國境內仍有以波蘭語為母語的少數民族聚居區,這種情況加劇了德國歷史上持續不斷的種族沖突。
5、戰後德國保持了對巴爾干諸國的比其東南方的鄰國更大的影響,而其他國家並沒有努力改變這種狀況。
❾ 德國在巴黎和會上和慕尼黑會議上地位有什麼不同
巴黎和會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簡稱PPC)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協約國)和戰敗國(同盟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的和平會議。共27國參加,蘇俄未被邀請。會議標榜通過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實際上是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義大利帝國主義戰勝國分配戰爭贓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劃反對無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的會議。
1938年9月29~30日,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和義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關於割讓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領土給德國的四國首腦會議。
捷克斯洛伐克(以下簡稱捷)位於歐洲中心,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早在1937年6月,納粹德國就擬訂出侵捷計劃。1938年3月,德國在吞並奧地利後,即把侵略矛頭轉向捷,企圖以支持「民族自決」為名,佔領捷西部日耳曼人集中居住的蘇台德地區。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8-27 14:58 雅爾塔會議 Yalta Conference.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英、蘇三國首腦在蘇聯克里米亞半島雅爾塔舉行的會議,又稱克里米亞會議(Crimea Conference)。1945年初,德國法西斯臨近滅亡,反法西斯戰爭接近最後勝利,美、英、蘇之間的矛盾日益明顯暴露。為加強相互信賴,協調戰略計劃,盡快結束戰爭,安排戰後國際事務,維護戰後和平,三國首腦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和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斯大林於1945年2月4—11日在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的主要內容有:①戰後處置德國問題,決定由美、英、法、蘇四國分區佔領德國和德國必須交付戰爭賠償以及徹底消滅德國軍國主義和納粹主義的一般原則。②波蘭問題,三國決定波蘭東部邊界大體上以寇松線為准,在若干區域作出對波蘭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蘭在北部和西部應獲得新的領土,其最後定界留待和會解決;關於波蘭政府的組成經過激烈爭論,同意以盧布林的波蘭臨時政府為基礎進行改組,容納國內外其他民主人士。③遠東問題,蘇聯承諾在歐洲戰爭結束後2—3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其條件是:維持外蒙古的現狀,庫頁島南部及鄰近島嶼交還蘇聯,大連商港國際化,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蘇、中共同經營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千島群島交予蘇聯;④聯合國問題,同意蘇聯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加盟共和國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決定美、英、法、蘇、中五國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規定實質性問題常任理事國一致同意的原則。此外,會議還討論了希臘、南斯拉夫、義大利等歐洲國家的有關問題。會議簽署了《雅爾塔協定》,通過了《被解放的歐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亞宣言》等文件。此次會議鞏固和維護了三國戰時聯盟,對協調盟國對德、日作戰,加速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進程和促進戰後和平穩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積極作用,為聯合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但會議的某些協議未經有關國家同意,具有明顯的大國強權政治和綏靖政策的傾向,嚴重損害了中國等國的主權、利益和領土行政完整。三大國在會議上作出的戰後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稱為雅爾塔體系,對戰後世界影響巨大。
這次會議是繼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後的第二次同盟國首腦會議。這次會議的結論在1945年7至8月的波茨坦會議就有所爭議。許多人批評此次會議使蘇聯以及各國共產黨得以控制中歐, 東歐以及亞洲許多國家,因為在會中美國總統羅斯福以及英國首相邱吉爾都沒有依照當時被佔領的國家之期望,要求戰後被蘇聯"解放"的國家交由聯合國代管。此外為爭取蘇聯對日宣戰,會中部分內容侵犯中國權利甚大。會前其他國家並不知情,故其結論亦有"雅爾塔密約"之稱。
華盛頓會議 1921-1922
Conference of Washington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英、日等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和勢力范圍,由美國建議召開的國際會議。亦稱太平洋會議。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華盛頓舉行。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國北洋政府的代表團參加。華盛頓會議實質上是巴黎和會(1919)的繼續,其目的是要解決《凡爾賽和約》未能解決的帝國主義列強之間關於海軍力量對比和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特別是在中國的利益沖突,完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帝國主義和平體系。會議標榜廢除秘密外交,實際上所有重大問題都由美、英、法、日四國代表團團長會議先行討論決定,有時法國也被排斥在外。會議期間簽訂三項條約:
《四國條約》 1921年12月13日,簽訂《美、英、法、日關於太平洋區域島嶼屬地和領地的條約》,通稱《四國條約》。有效期10年。條約規定:「互相尊重它們在太平洋區域內島嶼屬地和島嶼領地的權利」,「締約國之間發生有關太平洋某一問題的爭端」,應召開締約國會議解決。締約國在太平洋區域的權利遭受任何國家威脅時,締約國應協商採取有效措施。還規定:「1911年7 月13日英國和日本在倫敦締結的協定應予終止。」簽約同日,四國共同發表的聲明指出,締結上述條約,不能認為美國同意委任統治條款。此舉表明美國不受凡爾賽體系約束。
《五國海軍條約》 1922年2月6日,簽訂《美、英、法、意、日五國關於限制海軍軍備條約》,通稱《五國海軍條約》。條約規定:美、英、日、法、意主力艦總噸位的比例為5∶5∶3∶1.75∶1.75。第7條規定,美、英、日、法、意航空母艦總噸位比例依次為13.5∶13.5∶8.1∶6.6∶6.6,條約的有效期到1936年為止。這是美國的又一勝利。日本原來要求的比例是10:10:7,在美國的壓力下只得屈從。英國被迫承認美國與英國海軍實力的平等地位。美、英達到了限制日本海軍力量的目的。作為對日本的讓步,規定了美、英、日要維持太平洋西部區域海軍基地現狀。 即英、美不得在這個區域建設新的海軍基地。
中國問題是會議中心議題。中國參加會議的3個全權代表為駐美公使施肇基、駐英公使顧維鈞和前司法總長王寵惠。1921年11月26日,施肇基提出《十項原則》,要求尊重並遵守中國「領土之完整及政治與行政之獨立」,卻又贊同美國要求中國實行的「門戶開放」政策。12月14日,王寵惠提出廢除1915年日本向中國提出的「二十一條要求」的議案。中國還在會議上提出山東問題。經中日談判,1922年 2月 4日簽訂《中日解決山東懸案條約》和《附約》,日本被迫交還前德國膠州租借地,但仍保留許多特權。同日日本代表幣原喜重郎發表聲明,廢除「二十一條」的一些條款。會議期間顧維鈞還提出關稅自主、取消在中國的領事裁判權、撤退外國軍警、撤銷在中國的外國電台和郵局、廢止各國在華租借地、取消勢力范圍、公布秘密條約並由大會決定有疑點的條約的效力等議案。與會各國只同意將來不劃分勢力范圍,公開秘密條約與契約以及有條件地裁撤外國郵局,其他議案均被否決。1922年2月6日,簽訂《九國關於中國事件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通稱《九國公約》。條約規定:「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給予中國完全無阻礙之機會,以發展並維持一有力的鞏固之政府」;「施用各種之權勢,以期切實設立並維持各國在中國全境之商務實業機會均等之原則」。實質上是要挾中國政府執行「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原則。 華盛頓會議簽訂的各項條約和通過的決議案構成華盛頓體系。這一體系是在承認美國占優勢的基礎上,確定了凡爾賽體系未能包括的遠東、太平洋區域的帝國主義國際關系體系,它是凡爾賽體系的補充(見巴黎和會(1919))。但它並未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此後,美日兩國之間在遠東及太平洋地區的爭奪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