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期限內懶政

期限內懶政

發布時間:2022-05-17 13:09:23

⑴ 怎麼查圍標的證據

圍標也稱作串通投標,串通投標罪的犯罪證明方法。

方法如下:

1、勘驗、檢查

對犯罪嫌疑人的住處、公司、企業勘驗、檢查,提取招標者私下開啟的投標者標書或者投標者之間、投標者與招標者之間串通的有關書面協議等物證、書證,以證明串通內容、串通行為。

2、扣押物證、書證

(1)扣押招標者私下開啟的投標者標書或者投標者之間、投標者與招標者之間串通的有關書面協議等物證、書證,以證明串通內容、串通行為。

(2)扣押投標者的標書,以證明投標者有參與投標的行為。

(3)扣押犯罪嫌疑人的手機,調取其通話清單、手機簡訊、QQ聊天記錄、郵件,以證明犯罪嫌疑人如何預謀犯罪的。

(4)收集犯罪嫌疑人因串通投標受過行政處罰的有關處罰決定書等書證,以證明犯罪主觀惡性。

3、鑒定

(1)對投標者之間、投標者與招標者之間串通的有關書面協議上的筆跡鑒定,以證明是否為犯罪嫌疑人書寫。

(2)對有關公司印章鑒定,以證明招標書是否真實。

(3)對串通投標行為所造成的損失進行會計司法鑒定,以證明犯罪結果。

(1)期限內懶政擴展閱讀: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87號--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的法律責任:

第七十七條 采購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警告,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依法給予處分,並予以通報;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一)未按照本辦法的規定編制采購需求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六條第二款規定的;

(三)未在規定時間內確定中標人的;

(四)向中標人提出不合理要求作為簽訂合同條件的。

第七十八條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警告,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給予處分,並予通報;采購代理機構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可以處以不超過違法所得3倍、最高不超過3萬元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違反本辦法第八條第二款規定的;

(二)設定最低限價的;

(三)未按照規定進行資格預審或者資格審查的;

(四)違反本辦法規定確定招標文件售價的;

(五)未按規定對開標、評標活動進行全程錄音錄像的;

(六)擅自終止招標活動的;

(七)未按照規定進行開標和組織評標的;

(八)未按照規定退還投標保證金的;

(九)違反本辦法規定進行重新評審或者重新組建評標委員會進行評標的;

(十)開標前泄露已獲取招標文件的潛在投標人的名稱、數量或者其他可能影響公平競爭的有關招標投標情況的;

(十一)未妥善保存采購文件的;

(十二)其他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情形。

第七十九條 有本辦法第七十七條、第七十八條規定的違法行為之一,經改正後仍然影響或者可能影響中標結果的,依照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一條規定處理。

第八十條政府采購當事人違反本辦法規定,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八十一條 評標委員會成員有本辦法第六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的,由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警告,並對其不良行為予以記錄。

第八十二條 財政部門應當依法履行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職責。財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履行監督管理職責中存在懶政怠政、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違法違紀行為的,依照政府采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等國家有關規定追究相應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⑵ 非政府投資項目,已經辦理了結算,業主還要審計,合理嗎

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中,施工單位請求支付工程款是最為常見的糾紛類型,此類糾紛中工程價款的舉證責任通常由施工單位負擔。實踐中,工程價款的確定,或由雙方對賬確認,或由雙方委託第三方審價,如果上述方式遇阻,久拖不決,當事人可在訴訟(仲裁)程序中申請司法鑒定,通常僅需數月時間即可完成工程造價金額的基本確定,施工單位回收工程款的風險整體上可控。但是,若施工合同中約定類似「工程造價以政府審計結論為准」的條款(以下稱「以審計為准」條款)時,審計程序的啟動和審計進程的快慢,施工單位均無從置喙,對審計程序和審計結論的影響微乎其微,從而不能合理地維護自身權益,使工程結算徒增變數,為將來的利益損失埋下隱患。
在工程結算中,經常涉及「審計」一詞,若工程結算委託給第三方進行的,有稱之為「第三方審計」,由建設單位內部核算部門進行的,可稱之為「內部審計」,這些類型的審計均屬民事行為,其效力取決於雙方當事人是否認可相應結論,此種審計不屬於本文討論對象。本文討論的「審計」,指根據《政府投資項目審計規定》中規定的「審計機關對政府投資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項目實施的審計和專項審計調查」,是《審計法》意義上的政府審計行為。在工程建設領域,《政府投資項目審計規定》第六條的規定,審計機關對政府投資項目重點審計的內容有:履行基本建設程序情況、投資控制和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項目建設管理情況、有關政策措施執行和規劃實施情況、工程質量情況、設備物資和材料采購情況、土地利用和征地拆遷情況、環境保護情況、工程造價情況、投資績效情況等等,本文中的「政府審計」主要指對政府投資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項目(為方便行文,本文簡稱「政府投資項目」)的工程造價審計。
(一)
「政府審計」的性質及其與施工合同的關系
(1)政府審計的性質:行政監督行為
政府審計是指由專職機構和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及其他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審查和評價的獨立性經濟監督活動。對政府審計的性質,雖然有「經濟監督論」「經濟控制論」「免疫系統論」等不同學說,但「監督」無疑是政府審計的一項基本功能,審計監督也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審計機關的法定職能。
我國《憲法》第三章「國家機構」部分第九十一條規定:「國務院設立審計機關,對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的財政收支,對國家的財政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組織的財務收支,進行審計監督。審計機關在國務院總理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不受其他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第一百零九條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立審計機關。地方各級審計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對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審計機關負責。」《審計法》第十六條規定:「審計機關對本級各部門(含直屬單位)和下級政府預算的執行情況和決算以及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審計監督。」
從上述規定看,政府審計機關對工程結算的審計行為,是審計機關依法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職責,是一種行政監督行為。司法實踐中也是將政府審計定位於行政監督行為,即便是政府投資工程,政府審計與工程造價的最終確定也並無必然性聯系,在當事人已經通過協議確認了工程結算價款的情況下,審計報告不應影響雙方結算協議的效力。只有當承發包雙方以合同約定的形式將政府審計引入工程結算程序之中,並明確約定「工程造價以審計結論為准」時,才發生本文討論的「以審計為准」條款限制承包人主張工程款權利的問題。
(2)「以審計為准」條款為何會進入施工合同
在「GF—1999—0201」和「GF—2013—0201」兩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範文本中,均未出現「審計」一詞,從而也說明正常的工程建設與工程結算與政府審計並無關聯,並不因項目屬於政府投資而有所不同。「以審計為准」條款進入施工合同,是地方政府積極推動乃至強行要求的結果。
首先,《審計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審計機關對政府投資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建設項目的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進行審計監督。」其後《審計法實施條例》《政府投資項目審計規定》又進一步進行了詳細規定。
其次,《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將工程投資超出概算作為追究單位及其責任人員行政責任的事由之一,而工程投資是否超概算,通常以政府審計的結果來判斷。
再次,為避免工程建設超概算,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最好在工程結算前先行審計,讓政府(及建設單位)對工程造價是否大幅度超概算做到心中有數,以較為可控的審計結果評價、干預承發包雙方工程結算,以便防範可能產生的財政違法行為。這在各地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中均有明確體現,比如《浙江省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就規定:「未經審核、審計的建設項目,不得辦理竣工驗收手續。」其他各省(市、自治區)普遍有類似的規定。但這種規定,一則其規制對象主要是政府部門和使用政府投資資金的建設單位(即使用投資資金的主體),是否能夠當然約束施工單位,不無疑問;二則即便此類政府規章適用於施工單位,但依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的規定,只有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時才可能無效,地方政府規章不能導致合同無效,也即在施工合同中沒有約定「以審計為准」條款時,即便未經審計,施工單位仍然有權依據施工合同向建設單位主張工程款,建設單位不配合結算時,施工單位仍可通過司法鑒定的方式確定工程造價金額,所以僅有政府規章的上述規定,並不能達到以審計來影響、控制工程造價的目的。
最後,地方政府明令將「以審計為准」內容寫入施工合同。如《浙江省審計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建設單位應當在招標文件中載明並與承接項目的單位在合同中約定審計結果作為工程結算的依據,並定期向審計機關報送項目建設情況。」政府投資項目通常屬於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地方政府通過強制建設單位在招標文件要求施工合同中約定以審計結果作為工程結算依據,達到通過審計控制工程結算結果的目的。
上述雖以浙江省為例,但類似規定在各省(市、自治區)均普遍存在。其結果則是通過政府在相應項目上的主導權,通過招標投標的方式,將本是政府行為的審計以民事合同條款的形式賦予其最終確定工程造價的地位。
(3)「以審計為准」條款進入施工合同的負作用
政府投資項目中「以審計為准」條款的普遍存在,有兩點值得反思。
第一,為了維護公共利益,保證財政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和廉潔性,對政府投資項目加強審計是必要的,通過審計(尤其是跟蹤審計)可以隨時發現問題,保證財政資金的合規使用和控制工程造價,並對違規行為進行處罰,但地方政府為了規避可能出現的違規,尤其是工程造價超出概(預)算的風險,直接以可控的審計結果來認定工程造價,使政府審計幾乎成為減價的審計,同時,將疏於過程管理的失范風險,通過以行政手段強行控制工程造價的方式予以歸避,是一種典型的懶政行為。
第二,限於政府審計機關的自身力量,即便引入了社會中介力量進行技術支援,也難於按時完成數量龐大的工程審計工作,現實中工程竣工後,等待數年而無審計結果的現象屢見不鮮,導致承包人遲遲無法收回工程款,這對大量民營企業來說幾是不能承受之重,從而使旨在監督政府的審計行為,在工程領域中異化為損害承包人的殺手鐧。
綜上,強制將「以審計為准」條款納入施工合同中,既是地方政府的一種懶政表現,也是一種但求自身避禍而罔顧承包人利益的惡政。「以審計為准」條款天生便有損害承包人利益的可能,所以即便其納入了施工合同中,對該條款的理解與適用亦應從嚴認定。
(二)
「以審計為准」條款在司法實踐中的理解
(1)具體明確:「以審計為准」條款的認定原則
「以審計為准」條款本身是對承發包雙方結算權利的限制,尤其是對承包人主張工程款造成實質性障礙,即便承發包雙方在合同中約定了該條款,基於實質正義的要求,須對該條款的成立作嚴格認定。
1)只有在明確約定時,才能認定成立「以審計為准」條款。
首先,政府審計系行政監督行為,與作為民事行為的施工活動本無必然關系,若在施工合同中沒有約定「以審計為准」的內容,則政府審計對承發包雙方工程結算不產生影響。其次,當事人願受政府審計的約束,須明確表達該意思,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案件中雙方當事人已確認的工程決算價款與審計部門審計的工程決算價款不一致時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電話答復意見》[(2001)民一他字第2號]中關於審計的效力,明確答復:「只有在合同明確約定以審計結論作為結算依據或者合同約定不明確、合同約定無效的情況下,才能將審計結論作為判決的依據。」即為該原則的體現。
2)對「以審計為准」的約定,須具體明確,不能通過解釋推定來認定以審計為准。
a.僅約定「須經審計」「以業主審計為准」「承包人須配合審計」等,均系約定不明,不能認定存在「以審計為准」條款。
工程實踐中,對「審計」一詞的使用並不規范,既可能指發包人內部審計,還可能指發包人單方或者承發包人雙方委託第三方的審價,所以必須要求合同中約定的「審計」能夠確定為「政府審計」時,才可能是本文討論的「以審計為准」的條款。如果僅僅約定「工程結算須經審計」「以業主審計為准」「承包方須配合審計」等內容,尚不足以認定此處的「審計」即為「政府審計」。
b.約定工程結算「須經政府審計」,但未明確審計結果即為工程結算造價的,不能認定存在「以審計為准」條款。
政府投資工程,本來就有政府審計的程序,如上文所述,政府審計與工程結算之間並無實質性關聯,所以即便施工合同中提及了政府審計程序,但並未明確必須以審計結論作為工程結算依據時,應認為該約定不明確、不具體,屬意向性約定,需當事人磋商細化內容後才能適用,故此種情況不能認為存在「以審計為准」的條款。
c.承包人配合政府審計機關進行審計,不表明承包人接受「以審計為准」條款。
施工合同中未約定「以審計為准」條款,但審計機關依法對工程進行審計時,承包人配合審計工作,為審計程序提供便利和支持的,承包人的配合行為不能被推斷為其接受「以審計為准」條款。
(2)關於「審計機關」的約定問題
施工合同中約定有關政府審計的條款,對審計機關的約定應考慮相關行政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地方政府的機構設置情況。通常施工合同中約定「工程結算以政府審計為准」,即可達到表義准確的標准,至於具體由哪一個審計機關,則根據相應行政法規即能確定。實踐中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施工合同約定由某地審計機關進行審計,但根據該地行政機關的設置,由當地執行審計功能的其他部門進行政府審計,亦屬合同約定范圍,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
例如,在「中恆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欽州市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中,合同約定「最終結算價按欽州市公共投資審計中心審定的結果為准。」欽州市地方文件規定政府投資項目的審計,投資額在1000萬元以上(含)的由審計局本級組織實施,1000萬元以下的項目由公共投資審計中心實施審計,市審計局與市公共投資審計中心為上下級關系,該兩家單位在審計政府投資工程項目上的區別在於審計工程投資額的大小不同,審計工作性質並無不同,故涉案工程應由市審計局審計,法院亦依市審計局的審計結論來確定工程造價。
第二,施工合同約定了工程結算以政府審計為准,政府審計機關出具審計報告後,其上級審計機關對該審計報告的補充、修改意見是否對承發包雙方具有約束力?
《審計法》第四十二條規定「上級審計機關認為下級審計機關作出的審計決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的,可以責成下級審計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必要時也可以直接作出變更或者撤銷的決定。」《審計法實施條例》中亦有類似規定,可見上級審計機關依法有權對下級審計機關的審計結論進行變更或者撤銷,當上級審計機關依法行使變更或者撤銷的權力時,其仍是在《審計法》規定的「審計」程序中進行的,依法產生相應的審計法律效果,仍屬「政府審計」的法定范疇,故此種情況下,上級審計機關的變更內容,當然對承發包雙方產生約束力。
第三,施工合同中約定的審計機關,明顯無權對爭議工程進行政府審計,該如何認定「以審計為准」條款的效力。由哪一個具體的機關有關對爭議工程進行政府審計,往往取決於投資資金的管理關系以及審計機關系統內部的規定和決定,並且發包人作為使用政府資金的單位,對將來的審計機關應為明知,如果施工合同中約定了一個明顯無權進行審計的機關,應視為無約定,即應認定「以審計為准」的條款不成立。
(三)
對「以審計為准」條款的突破
(1)民事法律中「以審計為准」條款性質的辨析
1)是否屬於「附條件」「附期限」的條款?
「以審計為准」條款的存在意味著,未經政府審計,工程造價無法確定,從而承包人也無法向發包人主張工程款。那麼「以審計為准」是否屬於《合同法》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規定的「附條件」「附期限」的情況呢?本文認為不屬於,因為《合同法》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關於「附條件」「附期限」的規定,處於《合同法》第三章「合同的效力」部分,均是關於合同生效、失效的規定,但「以審計為准」的存在以及實現與否,均不影響施工合同中其他條款的效力。
2)是否屬於「合同權利義務的部分轉讓」?
工程結算是承發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但「以審計為准」條款客觀上卻讓工程造價的認定由第三方即審計機關來決定,是否屬於當事人共同轉讓了部分合同權利義務?
合同權利義務部分轉讓後,雖然受讓方不是必須參與簽約,但合同中被轉讓部分的內容應由受讓方履行,受讓方履行相應內容的行為屬於民事法律行為,行為的內容是由原合同決定的。但在施工合同約定「以審計為准」的場合,政府審計的啟動、程序及結論,均依行政法律法規進行,審計機關既無受讓施工合同中權利義務的意思,審計標准和結論的確定也不受原施工合同的必然約束,且審計行為本身是行政行為,不是民事法律行為,由此觀之,「以審計為准」亦不屬於承發包雙方轉讓部分合同權利義務的情況。
3)是否屬於「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范疇?
「以審計為准」條款意在使民事合同中的價格金額,由政府審計行為來最終確定,是否指《合同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的「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范疇?
「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均系法定用語,其內涵規定在《價格法》之中,根據該法第三條規定:「政府定價是指依照本法規定,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定價許可權和范圍制定的價格;政府指導價,是指依照本法規定,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定價許可權和范圍規定基準價及其浮動幅度,指導經營者制定的價格。」而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的適用原則,由《價格法》第十八規定,該條規定:「下列商品和服務價格,政府在必要時可以實行政府指導價或者政府定價:(一)與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關系重大的極少數商品價格;(二)資源稀缺的少數商品價格;(三)自然壟斷經營的商品價格;(四)重要的公用事業價格;(五)重要的公益性服務價格。」
從《價格法》的上述規定及中央和地方的具體規定來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明顯不屬於「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范圍。
(2)「以審計為准」條款與「合同的全面履行」
「以審計為准」條款的存在,直接的後果便是工程竣工驗收後,正常的工程結算金額無法達成,直接影響工程造價的確定以及阻礙工程款請求權的行使,其實質是在合同簽訂之時便已導致合同價款不明確,進而導致工程款支付期限不明確。此種情景,應適用《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第二項的規定,此兩條內容如下:
第六十一條 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第六十二條 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
從上述條文看,合同價款不明時,應考慮「補充協議」「合同有關條款」「交易習慣」「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在施工合同價款具有可調空間時,都可以說合同價款最終並不明晰,工程竣工驗收後的結算程序,就是達成一個關於合同價款的「補充協議」;而「合同有關條款」「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則是雙方無法自行達成結算時,由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委託司法鑒定應當遵守的組價原則。
施工合同中有關工程結算的條款,本身即是《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三條在工程建設領域的具體體現。「以審計為准」本身亦是解決合同價款不明的一種途徑,其本身亦是為了承發包雙方(尤其是發包方)最終履行合同主義務而存在,是一個為主合同義務履行而服務的條款,當該條款導致工程造價遲遲不能確定,影響合同主義務的履行時,基於「合同全面履行」原則,承包人有權且人民法院亦應突破該條款的表面束縛,而採用其他合理的方式確定工程造價,維護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平衡,推進合同的正常、合同的履行。而這種突破「以審計為准」的前提,是如何認定「以審計為准」已實際影響了合同主義務的履行。
(3)對「以審計為准」條款的突破
當「以審計為准」條款阻礙了合同的正常、全面履行時,權利人應有權突破該條款的表面限制。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突破該條款,以司法鑒定或其他合理的方式確定工程造價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1)非因承包人的原因,導致政府審計程序遲遲無法啟動。
政府審計系行政監督行為,涉及是的審計機關與發包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發包人可能存在故意拖延提交審計資料的情況,審計部門也可能因各種原因遲遲不將項目工程列入年度審計計劃。無論何種情況,都屬於施工合同中確定價款的條款不能有效實現,阻礙了合同主義務的履行,當事人可以通過其合理方式來確定價款,如果雙方當事人不能達到有效協議,任何一方當事人在訴訟或者仲裁程序中,要求進行工程價款的司法鑒定,均應得到支持,以推到施工合同的有效履行。
2)審計機關明確表示無法出具審計結論
審計機關無法進行正常的審計,其原因很多,或因行政法規的變動,或因工程建造資料的缺失,或因工程建造過程的某些違規問題尚未依法解決等,無論具體原因為何,既然審計無法進行,不能通過審計來明確合同價款,就不應堅守形式上的審計程序,而導致施工合同無法正常履行。
3)從審計機關的審計資料中無法得出工程具體造價
此種情況,較多出現在總承包人與分包人之間的工程款糾紛中。審計機關對工程的審計通常以整體工程為對象,並不刻意區分分項分部工程,更不會從各個分包人的施工范圍來考慮審計方式,所以會出現從審計報告中無法得出分包部分工程對應的審計價款的情況。由此,即便分包合同中「以審計為准」的條款,也無法以審計結論進行結算,故而當事人可以另行協商確定工程造價,也有權通過申請司法鑒定來確定工程造價。
(四)
結 語
工程結算中「以審計為准」款,本質上是解決「合同價款不明」的程序性約定,無論是政府投資項目中的結算「以審計為准」條款,還是非政府投資的一般項目中的工程對賬結算行為,均是一種合同履行過程中確定合同價款的方法,性質上並無區別,司法上亦不應區別對待。
司法對「承發包雙方就工程造價無法達成一致意見」與「審計程序無法正常啟動或審計結果不能依法作出」應一視同仁,視為當事人無法按約定方式來解決合同價款不明的問題,應准許一方當事人對工程造價提出的鑒定申請,以解決合同價款不明問題,促進合同履行,創造合同履行效益。

⑶ 返鄉政策為什麼不能層層加碼

因為層層加碼浪費了防疫資源,屬於懶政行為,既不利於有效率地防控疫情,還損壞了政府形象,因此返鄉不能層層加碼。

2021年1月3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層層加碼」和「一刀切」,既是一種懶政,也是對寶貴防疫資源的浪費。

各地要規范落實2021年春運期間的疫情防控要求,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的相關工作,不得在現行政策的基礎上擅自「加碼」、「層層加碼」,不得在工作中搞「一刀切」。

具體來說,對於北京市以外的省份,要做到「六個不」:不得隨意禁止外地群眾返鄉過年;不對返鄉人員實施集中和居家隔離措施;不對低風險地區跨省流動到城市的非重點人群進行核酸檢測;不對省域內低風險地區返鄉的非重點人群查驗核酸檢測證明;

不對省域內返鄉人員進行居家健康監測;不得隨意延長居家健康監測的期限。各地應該及時糾偏,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將密切關注各地政策的執行情況,對執行政策明顯不符合要求的情況,將予以通報,要求立即整改。

(3)期限內懶政擴展閱讀

地方防疫政策層層加碼,歸根究底在於部分領導幹部缺少擔當。相較於勞神費力地管控流動人員,把群眾限制在家裡或"一刀切"禁止返鄉,顯然要省心得多。但是,部分領導幹部不擔當,不僅會增加基層防疫成本,也會給返鄉人員製造麻煩,增加社會矛盾。

地方防疫政策層層加碼,還有損政府形象。2020年的抗疫經驗表明,嚴格、准確、不打折扣地落實中央相關防疫政策,足以打好抗疫阻擊戰。與病毒較量一年之後,一些地方重新回到"層層加碼"這種初級段位,充分暴露了當地領導幹部治理能力不達標。

當然,地方防疫政策層層加碼,也不排除有幾分"自保"考量——有些地方問責泛化,出現疫情不問青紅皂白就要問責人。因此,要真正防範地方層層加碼,也必須防範"問責層層加碼",問責要精準、穩慎,讓領導幹部敢於擔當,敢於落實精準防疫政策。

⑷ 國家衛健委六不準是什麼

國家衛健委六不準是對返鄉過年的一種政策,其內容為:

1、不得隨意禁止外地群眾返鄉過年;

2、不對返鄉人員實施集中隔離、居家隔離措施;

3、不對低風險地區跨省流動到城市的非重點人群進行核酸檢測;

4、不對省域內低風險地區返鄉的非重點人群查驗核酸檢測證明;

5、不對省域內返鄉人員進行居家健康監測;

6、不得隨意延長居家健康監測期限。

(4)期限內懶政擴展閱讀: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2021年1月3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對近期部分地方在執行返鄉防疫政策時出現的「層層加碼」甚至「一刀切」現象明確表態;這既是一種「懶政」,也是對寶貴防疫資源的浪費。

對明顯違反返鄉加碼「六不準」的地方,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將予以通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要求立即整改。

⑸ 吃拿卡要,是什麼意思

其實是指的四種社會現象

1、吃:請人吃飯、吃回扣

2、拿:別人給的東西、錢財就拿、拿好處等

3、卡:推脫事情、懷著其他目的,不按規章制度痛快地地辦事,故意刁難,不給好處不放行

4、要:索要好處,他人給就要,他人不給伸手要

三、召開座談會議

嚴格按照要求對照單位實際情況及所洞察到的、有苗頭的、不當的傾向性行為和徵求到的不同意見,逐一梳理解決,結合自身自我剖析,結合本職崗位履職盡責情況,對外服務情況,制度遵守情況。在分析評議會上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⑹ 廠里有人確診了村裡就可以給我家貼封條嗎

可以。
特殊時期,建議配合。
居家隔離被貼封條的不在少數,類似「封條管控」的防疫加碼事件不時發生,還有地方擅自把7日內核酸證明的規定縮短為3日等等。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對北京市以外的省份明確提出「六不準」要求,包括不得隨意禁止外地群眾返鄉過年;不對返鄉人員實施集中隔離、居家隔離措施;不得隨意延長居家健康監測期限等等;對明顯違反的情況將予以通報並要求立即整改。簡明扼要的「六不準」,是返鄉防疫工作的指南,當地防控有沒有加碼,執行起來是不是懶政,完全可以一一對照。

⑺ 一問責八清理具體內容是指什麼

一問責具體內容

對黨的領導弱化、主體責任缺失,管黨治黨不力、發生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抓住典型,嚴肅問責,公開處理。

八清理具體內容

1、超職數配備幹部、違規進人問題;

2、違規公費出國(境)、公款旅遊問題;

3、亂收費、亂攤派問題;

4、領導幹部經商辦企業及其親屬利用其職務影響謀取不正當利益問題;

5、滯留截留套取挪用財政專項資金特別是涉農資金問題;

6、省屬企業違規配車、用車問題;

7、招標投標不規范、違規出讓土地、違反規劃調整容積率等問題;

8、懶政怠政、不作為、不在狀態問題。

一問責具體解決三方面問題:

1、對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央、省、市、縣決策部署不重視,安排不及時,底數不清楚,措施不得力,進展不迅速,成效不明顯。特別是開展「一問責八清理」「微腐敗」專項整治等重點工作,清理不深入,整改不認真,解決問題不徹底,制度建設不到位,甚至敷衍塞責、弄虛作假,搞形式、走過場。

2、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落實不到位,黨內政治生活不正常,組織生活不嚴格,黨內監督乏力,巡視巡察整改不落實,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或者在處置本鄉鎮本部門本單位發生的重大問題中領導不力,出現重大失誤,給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失,產生惡劣影響。

3、維護黨的六項紀律不力,導致違規違紀行為多發,管轄范圍內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團團伙伙、拉幫結派問題嚴重,腐敗蔓延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突出;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失之於寬松軟,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不到位,該發現的問題沒有發現,發現問題不報告不處置、不整改不問責,造成嚴重後果。

八清理的主要任務

1、對「放管服」改革不到位問題進行清理

主要任務: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關於「放管服」改革的各項部署要求,結合深化機關作風整頓活動,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最大程度釋放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重點解決5個方面問題:

(1)簡政放權改革不到位,已取消的審批事項仍在審批或變相審批,上級下放的審批事項承接不及時、管理不規范,存在自行設立實施的行政許可事項;未按國家和省、市、縣要求取消調整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把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設置為就業准入、企業營業准入事項。

(2)商事制度改革不到位,未按國家和省、市、縣部署推進落實「多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

(3)清單管理制度改革不到位,未對照縣級已公布的行政許可事項通用目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等各項清單,編制公開本鄉鎮本部門本單位的清單。

(4)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不到位,未按「雙隨機、一公開」要求,建立「一單、兩庫、一細則」,未按2017年底前實現全覆蓋的目標推動工作;未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

(5)優化政府服務不到位,未按照要求實行「一口受理、並聯審批、信息共享、限時辦結」;擅自增加審批事項、審批環節、申報材料和中介服務;要求群眾提供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各類證明。

2、對項目落地難問題進行清理

主要任務:對照中央和省、市、縣有關政策要求,聚焦解決市場主體反映的審批效率不高,土地、資金及相關配套要素供應不及時,承諾條件不兌現,服務不到位等突出問題,促進項目盡早落地投產。重點解決5個方面問題:

(l)項目審批違規增設前置條件,程序不優化,該並聯不並聯,未按時限完成審批。

(2)項目選址不科學,實施效率不高;項目單位未經批准違法用地。

(3)財政投資評審用時長,資金撥付環節多,影響資金撥付進度。銀企對接不到位,項目融資難。

(4)水、電、氣、暖、訊等要素保障不及時,違規收取費用。安監、消防等部門驗收檢查不規范,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5)藉助行政權力指定中介機構代理各項評估,招商引資政策不兌現。

3、對政事政企政會職責不分、謀取不當利益問題進行清理

主要任務:全面清理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企業、行業協會商會存在的政事、政企(事企)、政會不分,職責不清、管理不嚴、違規兼職、權力尋租等問題,進一步轉變職能、嚴格管理、優化環境。重點解決3個方面問題:

(1)政事不分,偏離機構編制「三定」規定和事業單位公益服務目標,將行政職責轉移到事業單位,機關內設機構與事業單位職責交叉重疊;行政機關違規指定所屬事業單位承擔行政審批涉及的項目評估、業務咨詢、檢驗檢測等事項;行政機關對於職責范圍內應承擔的工作任務,違規抽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組建臨時機構。

(2)政企(事企)不分,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違規到企業兼職;事業單位投資辦企業未按照規定履行審批程序;事業單位對所屬企業投資收益未納入單位預算管理。

(3)政會不分,行政機關及依照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對其主辦、主管或掛靠的屬於脫鉤范圍的行業協會商會,不按照期限進行脫鉤改革,行業協會商會違規使用機關事業編制;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同其主辦、主管或掛靠的行業協會商會合署辦公,未經批准無償(低價)將行政辦公用房提供給行業協會商會使用;行政機關和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在職及離退休人員違規在協會商會兼職取酬。

4、對落實治霾措施不力問題進行清理

主要任務:圍繞縣委、縣政府大氣污染治理重點工作,聚焦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健全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著力解決制度措施不健全、工作執行不到位、監管責任不落實,完成任務疲於應付、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等問題。重點解決5個方面問題:

(1)壓減產能方面,壓減產能和淘汰違法違規產能「以停代關」、縣內異地轉移和死灰復燃,封停設備和處置「僵屍企業」未按規定斷水斷電、拆除動力裝置、封存冶煉設備;對新建產能項目把關不嚴,履行減量置換、增減掛鉤措施不力。

(2)散煤治理管控方面,推動氣代煤、電代煤工程不力,對煤炭運輸和銷售環節監管不到位,散煤管控不嚴格。

(3)燃煤鍋爐治理方面,底數不清、台賬混亂,淘汰和治理燃煤鍋爐工作推進不力,違規新建燃煤鍋爐,以虛報瞞報燃煤鍋爐數量方式套取財政資金。

(4)工業污染源管控方面,整治「散亂污」企業政策把握不準、摸排數據不實、工作開展不力,在關停取締工作中「兩斷三清」執行不到位,工業污染源治理中把關不嚴、監管不力、徇私舞弊。

(5)揚塵綜合整治方面,管控措施執行不嚴格,秸稈焚燒管控責任缺失、管理缺位,露天礦山污染深度整治工作不力。

5、對脫貧攻堅政策不落實問題進行清理

主要任務:對照中央和省、市、縣出台的脫貧攻堅政策,聚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點清理2015年11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以來,脫貧攻堅政策不落實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提高脫貧質量和貧困群眾獲得感。重點解決4個方面問題:

(1)精準識別、精準退出、精準幫扶政策不落實,識別標准把握不準,建檔立卡不夠精準,應納未納、不應納而納入;退出標准把握有偏差,簡單以收入劃線,搞「被脫貧」「數字脫貧」;鄉鎮黨委、派出單位和駐村工作隊幫扶責任落實不到位。

(2)社保兜底政策和「三保障」政策不落實,低保認定上優親厚友、暗箱操作,不符合低保條件的享受低保政策,低保標准提高後補差落實不到位,用社保兜底代替脫貧;醫療保障救助、教育扶貧「三免一助」落實不到位;貧困群眾因病致貧返貧,學生營養餐改善計劃不落實,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應改未改。

(3)易地搬遷政策不落實,搬遷區域選擇不準確,應遷未遷;後續扶持不力,沒有做到「兩區同建」,養老安置、創業就業培訓未同步實施。

(4)縣級扶貧貸款擔保中心應建未建,擔保基金、風險補償基金不到位,有貸款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申貸獲得率低,小額信貸政策落實不到位。

6、對招標投標不規范問題進行清理

主要任務:對2016年7月以來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運行服務不規范問題進行回頭看,對2015年10月以來政府采購項目招標投標、葯品集中采購不規范問題進行專項清理,進一步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重點解決4個方面問題:

(1)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招標人違規招標、定標、簽訂合同,專家違規評標,投標人弄虛作假,招標代理機構借用資質或超越資質范圍從事代理活動。

(2)政府采購項目采購人采購貨物和服務不依法履行手續,應委託集中采購機構而委託其他代理機構采購,應當採用公開招標方式而擅自採用其他方式采購,擅自提高采購標准,供應商弄虛作假,專家違規評標。

(3)公立醫療機構不按規定通過縣級集中采購平台采購葯品,不按葯品集中采購價格管理規定與企業直接議價,不按規定簽訂醫葯產品廉潔購銷合同。

(4)應進入公共資源交易市場交易的項目在場外交易,交易市場擅自增加交易環節,強制指定中介服務,違規收取交易服務費,設置限制性條件阻礙或排斥其他地區市場主體進場交易。

7、對設立「小金庫」等違反財經紀律問題進行清理

主要任務:在全縣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社會團體,依法依規、全面清理未按規定審批開設銀行賬戶或公款私存設立「小金庫」問題,以及超標准超范圍支出等問題,切實嚴肅財經紀律。重點解決2個方面問題:

(1)設立「小金庫」問題。利用收費、罰款及攤派設立「小金庫」;用資產處置、出租收入設立「小金庫」;經營收入等各項收入未納入規定賬簿核算設立「小金庫」;以會議費、勞務費、培訓費和咨詢費等名義套取資金設立「小金庫」;以虛假事項或假發票等非法票據騙取資金設立「小金庫」;單位之間相互轉移資金設立「小金庫」等問題。

(2)其他違反財經紀律問題。「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超標准超范圍支出等問題。

8、對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問題進行清理

主要任務:聚焦優化市場營商環境,全面清理和糾正「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問題,促進全縣各級幹部講政治守紀律、強擔當轉作風、優服務提效能。重點解決4個方面問題:

(1)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重大決策部署大而化之,支持企業發展、鼓勵創新創業、改善營商環境和惠民便民等政策落實不到位、執行打折扣、宣傳不及時、信息不公開。

(2)在政務服務過程中,不透明、環節多、時間長,未履行首辦責任制或一次告知義務,違規開展涉企執法檢查,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3)紀律渙散,不守規章,漠視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遇到問題推諉扯皮、吃拿卡要、態度簡單粗暴。

(4)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對存在的問題和隱患沒有及時進行處置,不嚴格執行群體性突發性事件、事故預防、風險處置、應急管控制度和措施,事件、事故發生後,處置不力、造成不良影響。

⑻ 放假了,過年了,出行返鄉都需要做好哪些措施

近期,一些地方加強了對返鄉人員的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在總結前一階段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國家依法制定了...春節旅遊高峰期的疫情防控政策,盡可能降低疫情傳播的風險,保護人民群眾的健康。這絕不是為了給春節團聚的防控需求設置障礙。

春節旅遊高峰期間乘車的群眾應配合防疫檢查,在高速公路等站點停車時遵守掃碼、登記、測溫等規定,減少停留時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市...民要時刻關注出發地和目的地的疫情防控要求,必要時完成核酸檢測,確保健康碼和乘車碼符合出行要求。


戴口罩仍然是預防COVID-19感染的最重要措施,在車上盡量不要摘下口罩。如果你需要喝水或吃飯,盡量選擇人少的地方。佩戴口罩的正確方法.....是將口罩套在鼻子和嘴上,壓緊,使其貼在鼻子和臉上。減少火車上的移動是一項必要的預防措施。通過減少運動,你可以減少與更多人接觸的機會。一旦進入車內,除了必要的活動外,都要呆在座位上。


⑼ 什麼是消極行政

消極行政,就是行政不作為行。違法的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有積極實施法定行政作為的義務,並且能夠履行而未履行的狀態。政不作為不僅嚴重影響行政機關的威信和法律權威,也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權益。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行政機關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勇於負責、敢於擔當,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堅決懲處失職、瀆職。

《行政處罰法》第六十二條規定,執法人員玩忽職守,對應當予以制止和處罰的違法行為不予制止、處罰,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遭受損害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我國《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等法律明確規定,對於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未依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的等行政不作為,當事人可以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9)期限內懶政擴展閱讀:

行政不作為的構成要件:

一是申請要件,行政相對人向行政主體提出了實施一定行為的合法申請。

二是職權要件,行政主體對行政相對人的申請事項具有法定職責和管理許可權。

三是期限要件,行政主體未在一定期限內按照法定程式實施一定的行為。

⑽ 學校防疫加碼怎麼舉報

通過中國政府網或者國家衛健委網站即可舉報。
打開手機微信,進入「我」後,選擇支付,進入後選擇城市服務,點擊疫情監督,就會自動進入國務院徵集疫情防控線索小程序,打開小程序,就可以投訴疫情加碼的行為。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認為部分地方在執行防疫政策時出現的「層層加碼」甚至「一刀切」現象明確表態,這既是一種「懶政」,也是對寶貴防疫資源的浪費。對待防疫堅持「六個不原則」:
不得隨意禁止外地群眾返鄉過年
不對返鄉人員實施集中和居家隔離措施
不對低風險地區跨省流動到城市的非重點人群進行核酸檢測
不對省域內低風險地區返鄉的非重點人群查驗核酸檢測證明
不對省域內返鄉人員進行居家健康監測
不得隨意延長居家健康監測的期限

閱讀全文

與期限內懶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